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433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防劫装置大多处理成一种反抢劫报警状态,对已发生的抢劫行为无法控制,而对于制服抢劫者的防劫装置,目前依然很缺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利用车内12V电源而提供一种可以制服抢劫者,同时也能保证乘客不受司机的恶意伤害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一种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是有由中央处理电路控制的多种报警装置及催泪释放机构和驱动电击机构组成,驱动电击机构安装在汽车上的乘客座位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中央处理电路采用六电平转换器IC1,IC1的输入与由驾驶员控制的隐蔽按钮相连,其输出有多路,一路通过电压变换电路与车门电击机构和高压放电装置相连,另一路通过连动开关与催泪释放机构相连,再有一路与驱动电击机构相连,还有一路与录音机构相连,另有一路与摄像机构相连,同时有三路与报警装置相连。
前述的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三路与报警装置相连,其中IC1的方式控制输出端和编码信号端CP与110报警发射装置相连,还有一路与对外报警装置相连。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110报警发射装置由三倍放大电路、本振音频放大电路、编码电路、编码切换电路、功放输出电路及发射天线组成。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对外报警装置由音频功放器IC2和放大电路及扬声器组成。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电击机构它包括有箱形壳体、导电柱板、金属导电柱、驱动器及泡沫垫,箱体壳体由顶板、底板及两侧护板组成,在壳体内的底板上固接有驱动器,驱动器的输出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导电柱板的一面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导电柱板的另一面上均匀分布有固装的金属放电柱,在驱动电击机构的壳体顶板上对应于导电柱板上的各放金属电柱均开有金属导电柱移动通孔,在顶板的外表面蒙有泡沫垫及座垫套。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电磁铁、液压缸。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左、右连杆、支架、齿轮、齿条,在壳体内的底板上的一端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在底板上还设有一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与支架水平相连接,在支架上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左、右连杆,左、右连杆的下面各支点与支架相连接,在左、右连杆的上方设有一导电柱板,左、右连杆的上面各支点与导电柱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左、右滑块,左、右滑轮、支架、丝杆及丝杆螺母,左、右滑块均为一端面是斜坡形的楔形块状体,在壳体内的底板一端固接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丝杆上连接有丝杆螺母,在丝杆螺母的上面对应设有左、右滑块,左、右滑块的楔形端面与丝杆螺母滑动触接,在左、右滑块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滑块的另一端面就与该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蜗轮、蜗杆、丝杆、丝杆螺母、X形支架,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中部,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相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吻合,蜗轮与丝杆相连接,丝杆上连接有丝杆螺母,在丝杆螺母的上连接有X形支架,在X形支架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X形支架的支点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偏心轮、活动推杆,左、右连杆、支架,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偏心轮相接,偏心轮上连接有活动推杆,在活动推杆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在活动推杆上的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对应连接有左、右连杆,左、右连杆间用支架相连,左右两端上、下活动连杆的另一支点分别与导电柱板的底面和固定底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凸轮,皮带轮、皮带,电机水平安装在底板的中端,在电机的两侧设有左、凸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左、右凸轮相连接,在左、右凸轮上设有导电柱板,左、右凸轮的凸起就与该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触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磁铁,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四连杆、顶杆,电磁铁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磁铁的开关与顶杆的一端相连接,在顶杆上连接有左、右四连杆,在左、右四连杆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左、右连杆的另一支点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L形支撑连杆、固定连杆、丝杆及丝杆螺母,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相连接,丝杆上套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上连有右L形支撑架,左、右L形支撑架通过固定连杆相连接,固定连杆上连接有左、右L形支撑连杆的下支点,左右在L形支撑连杆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左、右L形支撑连杆的各上支点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入形支撑连杆、固定连杆。丝杆及丝杆螺母,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相连接,丝杆螺母与固定连杆相连接,在固定连杆上连接有左、右入形支撑连杆的下支点,左、右入形支撑连杆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左、右入形支撑连杆的各上支点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滑轮组、滑轮支架、绳A、绳B、转向轮,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通过绳A与滑轮组相连接,滑轮组滑动安装在滑轮支架上,滑轮组通过绳B及转向轮与导电柱板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齿条、工形支架,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中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连接,齿条与工形支架相连,工形支架与导电柱板底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液压缸,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电磁阀、泵,电磁阀安装在底板的一端,泵与电磁阀相连通,电磁阀与液压缸相连接,在液压缸的上设有导电柱板,活塞的另一端面就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滑轮、滑块、丝杆、丝杆螺母、支杆,导电柱板的一端与顶板的一端铰接,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丝杆与丝杆螺母相连,丝杆螺母与滑块固接,滑轮与滑块触接,支杆的一端与滑轮连接,顶板为活动板,支杆的一端与顶板的中部相连接,顶板与导电柱板间形成一三角形的空间。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支撑杆、齿条、齿轮,导电柱板的一端与顶板铰接,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中端,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连接,齿条与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顶板相连接,顶板为活动板,顶板与导电柱板间形成一三角形的空间。
前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中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支撑杆、丝杆、丝杆螺母,左、右四连杆,导电柱板的两端与壳体相固接,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左、右四连杆通过支撑架相连,左、右四连杆的下支点与支撑杆相连接,左右连杆的上支点与顶板相连接,顶板为活动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原车上进行加装,安装方便迅速,一但发生突变情况,能在极短的时间能内制服歹徒。经济实惠,性能可靠,可免除驾驶员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能保证乘客免遭司机的恶意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及实施例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7为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8为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9为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启动、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传动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复位状态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复位状态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它是有由中央处理电路控制的多种报警装置及催泪释放机构和驱动电击机构组成,驱动电击机构安装在汽车上的乘客座位内。中央处理电路采用六电平转换器IC1(型号为MC14508B),IC1的输入与由驾驶员控制的隐蔽按钮相连,其电源采用车内12V电源,其输出有多路,一路通过电压变换电路与车门电击机构M和高压放电装置G相连,另一路通过连动开关与催泪释放机构相连,再有一路与驱动电击机构Q相连,还有一路与录音机构L相连,另有一路与摄像机构S相连,同时有三路与报警装置相连,所述的三路与报警装置相连,其中IC1的方式控制输出端F和编码信号端CP与110报警发射装置相连,还有一路与对外报警装置相连。所述的110报警发射装置由三倍放大电路A、本振音频放大电路B、编码模块C、编码切换电路D、功放输出电路E及发射天线T组成。编码模块C的型号为VD502。所述的对外报警装置由音频功放器IC2(型号为LM567)和放大电路F及扬声器Y组成。各具体报警电路为成熟电路,在此不详述。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击机构它包括有箱形壳体1、导电柱板2、金属导电柱3、泡沫垫4、驱动器9,箱体壳体由顶板5、底板6及两侧护板7组成,在壳体内的底板6上固接有驱动器9,驱动器9的输出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2,导电柱板2的面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导电柱板2的另一面上均匀分布有固装的金属放电柱3,在驱动电击机构的壳体顶板5上对应于导电柱板2上的各放金属电柱3均开有金属放电柱移动通孔,在顶板的外表面蒙有泡沫垫4及座垫套8。驱动器可为电机、电磁铁、液压缸。如图3、4所示,驱动器9为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左、右连杆13、14、支架10、齿轮12、齿条11,在壳体内的底板6上的一端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12,在底板6上还设有一与齿轮啮合的齿条11,齿条11与支架10水平相连接,在支架10上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左、右连杆13、14,左、右连杆13、14的下面各支点与支架相连接,在左、右连杆的上方设有一导电柱板,左、右连杆的上面各支点与导电柱板的下表面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电机输出轴带有齿轮12,在齿条11上转动,从而使齿条11产生左右滑动,齿条11滑动带动左、右连杆13、14,使左、右连杆13、14张合使其将导电柱板2产生上下移动,导电柱板2上放电柱3便伸出顶板5,刺穿泡沫垫4,从而产生刺击和电击目标。
如图5、6所示,驱动器9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滑块15、16,左、右滑轮17、18、支架19、丝杆20、丝杆螺母21,左、右滑块15、16均为一端面是斜坡形的楔形块状体,在壳体内的底板6一端固接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20相连接,丝杆20上连接有丝杆螺母21,在丝杆螺母21的上面设有左、右滑块15、16,左、右滑块15、16的楔形端面与丝杆螺母21滑动触接,在左、右滑块15、16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2,左、右滑块15、16的另一端面就与该导电柱板2的底面6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丝杆20转动,使丝杆螺母21向前移动,使左、右滑轮17、18同时向前移动,将左、右滑块15、16向上顶,将导电柱3顶出顶板5,刺破泡沫垫4,从而达到刺击和电击目标。
如图7、8所示,驱动器9为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有蜗轮22、蜗杆23、丝杆24、丝杆螺母25、X形支架26,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中部,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23相连接,蜗杆23与蜗轮22相吻合,蜗轮22与丝杆24相连接,丝杆24上连接有丝杆螺母25,在丝杆螺母25的上连接有X形支架26,在X形支架26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2,X形支架26的支点与导电柱板2的底面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蜗杆23转动,使蜗轮22转动,带动丝杆24转动,使丝杆螺母25向上移动,X形支架26向上,从而使导电柱板2向上顶,将导电柱3顶出顶板5,刺破泡沫垫4,从而达到刺击和电击目标。
如图9、10所示,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偏心轮27、活动推杆28、左、右连杆29、30、皮带31、支架32,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31与偏心轮27相接ε偏心轮27上连接有活动推杆28,在活动推杆28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2,在活动推杆2-8上的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对应连接有左、右连杆29、30,左、右连杆间用支架3 2连接,左右两端上、下活动连杆的另一支点分别与导电柱板2的底面和固定底板的下表面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皮带31传动,偏心轮27,推动活动推杆28,将左、右连杆29、30拉动成竖直状,从而顶起导电柱板2,将放电柱3顶出顶板5,刺破泡沫垫4,从而达到刺击和电击目标。

图11、12所示,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凸轮32、35,皮带轮33、皮带34,电机水平安装在底板的中端,在电机的两侧设有左、右凸轮32、35,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皮带轮33,皮带轮33通过皮带34与左、右凸轮32、35相连接,在左、右凸轮32、35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2,左、右凸轮32、35的凸起就与该导电柱板2的底面相触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皮带34、皮带轮33传动,使左、右凸轮32、35转动,凸轮32、35的凸起将导电柱板2顶起,将放电柱3顶出顶板5,刺破泡沫垫4从而达到刺击和电击目标。

图13、14所示,驱动器9为电磁铁,所述的驱动电击机构还包括有左、右四连杆36、37、顶杆38,电磁铁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磁铁的开关与顶杆38的一端相连接,在顶杆38上连接有左、右四连杆36、37,在左、右连杆36、37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2,左、右四连杆36、37的另一支点与导电柱板2的底面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磁阀工作,将顶杆38收回带动左、右四连杆36、37成竖直状,将导电柱板2顶起,将放电柱3顶出顶板5,刺破泡沫垫4,从而达到刺击和电击目标。

图15、16所示,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还包括有左、右L形支撑连杆39、40、固定连杆41、丝杆42及丝杆螺母43,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相连接,丝杆螺母43上连有右L形支撑连杆40,左、右L形支撑连杆通过固定连杆41连接,在固定连杆41上连有左、右L形支撑连杆39、40的下支点,左、右在L形支撑连杆39、40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2,左、右L形支撑连杆39、40的各上支点与导电柱板2的底面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丝杆42转动,使丝杆螺母43作直线移动,带动左、右支撑连杆39、40转动,将导电柱板2顶起,将放电柱3刺穿泡沫垫4,实施刺击和电击目标。

图17所示,驱动器9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还包括有左、右入形支撑连杆44、45,固定连杆46、丝杆47及丝杆螺母48,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相连接,丝杆螺母48与固定连杆46相连接,在固定连杆46上连接有左、右入形支撑连杆44、45的下支点,左、右在入形支撑连杆44、45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2,左、右入形支撑连杆44、45的各上支点与导电柱板2的底面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丝杆47转动,使丝杆螺母48作直线移动,通过固定连杆46,带动左、右入形支撑连杆44、45转动,将导电柱板2顶起,将放电柱3刺穿泡沫垫4,实施刺击和电击目标。

图19、20所示,驱动器9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还包括滑轮组49、滑轮支架50、绳A51、绳B52、转向轮53,电机安装在底板6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通过绳A51与滑轮组49相连接,滑轮组49滑动安装在滑轮支架50上,滑轮组49通过绳B52及转向轮53与导电柱板2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抽动绳51,带动滑轮组中滑轮54、滑轮55在滑轮支架50上移动,带动绳52,拉动导电柱板2向上移动,将导电柱板2顶起,将放电柱3刺穿泡沫垫4,实施刺击和电击目标。
如图21、22所示,驱动器9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还包括有齿条56、工形支架 7、齿轮58,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中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58,齿轮58与齿条56相连接,齿条56与工形直架相连,工形支架与导电柱板2的底面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齿轮58转动,使齿条56直线运动,工形支架57向上运动,将导电柱板2顶起,使导电柱3突出顶板5刺进泡沫垫4,实施刺击和电击目标。
如图23、24所示,驱动器9为液压缸,驱动电击机构还包括有电磁阀60、泵61,电磁阀60安装在底板6的一端,泵61与电磁阀60相连通,电磁阀60与液压缸相连接,在液压缸的上设有导电柱板2,活塞59的另一端面就与导电柱板2的底面相连接。机构工作时,电磁阀60工作,使液压缸的活塞59将导电柱板2顶起,将放电柱3顶出顶板53,刺破泡沫顶破从而达到刺击和电击目标。
如图25所示,驱动器9为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有滑轮62、滑块63、丝杆64,丝杆螺母65、支杆66、导电柱板2的一端与顶板5的一端铰接,电机安装在底板6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64相连接,丝杆64与丝杆螺母65相连,丝杆螺母65与滑块63固接,滑轮62与滑块63触接,支杆66的一端与滑轮62连接,顶板5为活动板,支杆66的一端与顶板5的中部相连接,顶板5与导电柱板2间形成一三角形的空间。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丝杆64直线运动,带动支杆66倾斜,使活动顶板5落下,使放电柱3突出顶板5刺进泡沫垫4,实施刺击和电击目标。
如图26所示,驱动器9为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有支撑杆67、齿条68,齿轮69,导电柱板2的一端与顶板5铰接,电机安装在底板6的中端,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69,齿轮69与齿条68相连接,齿条68与支撑杆67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杆67的另一端与顶板5相连接,顶板5为活动板,顶板5与导电柱板2间形成一三角形的空间。机构工作时,电机转动,带动齿条68左右运动,带动支撑杆67倾斜,使活动顶板5落下,使放电柱3突出顶板5刺进泡沫垫4,实施刺击和电击目标。

图18所示,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有支撑杆70、丝杆71、丝杆螺母72,左、右四连杆73、74,导电柱板2的两端与壳体相固接,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71相连接,左、右四连杆73、74通过支撑杆70相连,左、右四连杆73、74的下支点与支撑杆70相连接,左、右四连杆73、74的上支点与顶板5相连接,顶板5为活动板。机构开始工作时,电机转动丝杆71转动,使丝杆螺母72做直线运动,使左、右四连杆73、74倾斜,带动活动顶板5,放电柱3刺进泡沫垫4,实施刺击和电击的目的。
当车主认为乘客有犯罪动机和迹向时,打开“保险开关”K5,接通车载电源,这时,由中央处理控制电路的IC1送出两个信号,一路到“录像启动装置”L,该装置的探出镜头处于待拍状态,整个系统处于待命状态,当罪犯实施抢劫对车主形成生命威胁,车主按下“启动键”K6中央处理控制电路送出五路信号,第一路送到驱动电击装置,使“高压放电装置”G达道指定位置,第二路信号经“电压变换”电路将高压送到导电柱板2,同时送到“车门电击装置”M。第三路信号送列吸铁连动开关K4,打开“催泪装置”隐护罩,同时向罪犯释放催泪剂。第四路信号送到“对外报警电路”,开始拍照。整个装置处于攻击取证状态。几秒钟后“攻击时间可以设定”可自行恢复到待命状态,唯有报警电路仍在继续工作。整个系统一但工作后,状态检测电路Z便开始工作,达到所设定的时间内,整个系统便处于“死机”状态,如需继续使用,需到指定部门重新输入密码,方可启动。
打开保险开关K5后,IC1便处于工作待命状态,IC1的11、15脚送出两路信号,一路到录音装置L,录音系统开始工作,一路到摄像装置S,同时IC1的7脚处于高电平,摄像装置S处于待拍状态,整个系统处于待命状态。警报发生时,按下启动键K6,IC1送出八路信号,IC1的1脚经R1到BG1送到电击驱动继电器K,将驱动电击装置的导电柱2板送到指定位置,IC1的5脚送到高压发生器G,产生高压分别送到导电柱板2和车门电击装置M,IC1的6脚经R3到BG3、K3放电,吸铁X2工作车门自锁,同时IC1的9脚送出信号到R4至BG4、K4的电催泪释放吸铁X3工作,开始释放催泪剂以上工作状态及时间均在状态测定电路下完善。同时IC1的13、14脚送出两路信号一路“方式控制”,一路“CP”送报警发生电路自动呼叫“110”。IC1的12脚送一路信号至对外报警电路IC2LM567的8脚,经IC2的处理,在放大送到扬声器Y发出警声(7100分贝)向路人求救。在打开保险开关时,整机处于待命状态,IC1的11脚送出信号到录音装置,其它电路均不工作。IC1的3脚经R2至BG2、K2、吸铁X1工作,黑匣将摄像装置所拍的图片,通过继电器K2贮存,以备取证时所需。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有由中央处理电路控制的多种报警装置及催泪释放机构和驱动电击机构组成,驱动电击机构安装在汽车上的乘客座位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电路采用六电平转换器IC1,IC1的输入与由驾驶员控制的隐蔽按钮相连,其输出有多路,一路通过电压变换电路与车门电击机构和高压放电装置相连,另一路通过连动开关与催泪释放机构相连,再有一路与驱动电击机构相连,还有一路与录音机构相连,另有一路与摄像机构相连,同时有三路与报警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路与报警装置相连,其中IC1的方式控制输出端和编码信号端CP与110报警发射装置相连,还有一路与对外报警装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10报警发射装置由三倍放大电路、本振音频放大电路、编码电路、编码切换电路、功放输出电路及发射天线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外报警装置由音频功放器IC2和放大电路及扬声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电击机构它包括有箱形壳体、导电柱板、金属导电柱、驱动器及泡沫垫,箱体壳体由顶板、底板及两侧护板组成,在壳体内的底板上固接有驱动器,驱动器的输出与驱动机构相连接,驱动机构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导电柱板的一面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导电柱板的另一面上均匀分布有固装的金属放电柱,在驱动电击机构的壳体顶板上对应于导电柱板上的各放金属电柱均开有金属导电柱移动通孔,在顶板的外表面蒙有泡沫垫及座垫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电磁铁、液压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左、右连杆、支架、齿轮、齿条,在壳体内的底板上的一端固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齿轮,在底板上还设有一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齿条与支架水平相连接,在支架上底板的左、右两端设有左、右连杆,左、右连杆的下面各支点与支架相连接,在左、右连杆的上方设有一导电柱板,左、右连杆的上而各支点与导电柱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滑块,左、右滑轮、支架、丝杆及丝杆螺母,左、右滑块均为一端面是斜坡形的楔形块状体,在壳体内的底板一端固接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丝杆上连接有丝杆螺母,在丝杆螺母的上面对应设有左、右滑块,左、右滑块的楔形端面与丝杆螺母滑动触接,在左、右滑块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滑块的另一端面就与该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蜗轮、蜗杆、丝杆、丝杆螺母、X形支架,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中部,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相连接,蜗杆与蜗轮相吻合,蜗轮与丝杆相连接,丝杆上连接有丝杆螺母,在丝杆螺母的上连接有X形支架,在X形支架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X形支架的支点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偏心轮、活动推杆,左、右连杆、支架,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皮带与偏心轮相接,偏心轮上连接有活动推杆,在活动推杆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在活动推杆上的上下两侧左右两端对应连接有左、右连杆,左、右连杆间用支架相连,左右两端上、下活动连杆的另一支点分别与导电柱板的底面和固定底板的下表面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凸轮,皮带轮、皮带,电机水平安装在底板的中端,在电机的两侧设有左、凸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皮带轮,皮带轮通过皮带与左、右凸轮相连接,在左、右凸轮上设有导电柱板,左、右凸轮的凸起就与该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触接。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磁铁,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四连杆、顶杆,电磁铁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磁铁的开关与顶杆的一端相连接,在顶杆上连接有左、右四连杆,在左、右四连杆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左、右连杆的另一支点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L形支撑连杆、固定连杆、丝杆及丝杆螺母,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相连接,丝杆上套有丝杆螺母,丝杆螺母上连有右L形支撑架,左、右L形支撑架通过固定连杆相连接,固定连杆上连接有左、右L形支撑连杆的下支点,左右在L形支撑连杆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左、右L形支撑连杆的各上支点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左、右入形支撑连杆、固定连杆、丝杆及丝杆螺母,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的一端相连接,丝杆螺母与固定连杆相连接,在固定连杆上连接有左、右入形支撑连杆的下支点,左、右入形支撑连杆的上面设有导电柱板,左、右入形支撑连杆的各上支点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滑轮组、滑轮支架、绳A、绳B、转向轮,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通过绳A与滑轮组相连接,滑轮组滑动安装在滑轮支架上,滑轮组通过绳B及转向轮与导电柱板相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齿条、工形支架,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中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连接,齿条与工形支架相连,工形支架与导电柱板底面相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液压缸,驱动电击机构它还包括有电磁阀、泵,电磁阀安装在底板的一端,泵与电磁阀相连通,电磁阀与液压缸相连接,在液压缸的上设有导电柱板,活塞的另一端面就与导电柱板的底面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滑轮、滑块、丝杆、丝杆螺母、支杆,导电柱板的一端与顶板的一端铰接,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丝杆与丝杆螺母相连,丝杆螺母与滑块固接,滑轮与滑块触接,支杆的一端与滑轮连接,顶板为活动板,支杆的一端与顶板的中部相连接,顶板与导电柱板间形成一三角形的空间。
2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支撑杆、齿条、齿轮,导电柱板的一端与顶板铰接,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中端,电机的输出轴设有齿轮,齿轮与齿条相连接,齿条与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顶板相连接,顶板为活动板,顶板与导电柱板间形成一三角形的空间。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器为电机,驱动机构它还包括有支撑杆、丝杆、丝杆螺母,左、右四连杆,导电柱板的两端与壳体相固接,电机安装在底板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相连接,左、右四连杆通过支撑架相连,左、右四连杆的下支点与支撑杆相连接,左右连杆的上支点与顶板相连接,顶板为活动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防劫装置,它是有由中央处理电路控制的多种报警装置及催泪释放机构和驱动电击机构组成,驱动电击机构安装在汽车上的乘客座位内。本实用新型不破坏车体结构,在原车上进行加装,安装方便迅速,一旦发生突变情况,能在极短的时间能内制服歹徒。经济实惠,性能可靠,可免除驾驶员的后顾之忧。同时由于各种防劫功能瞬间作用,不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同时自锁、取证功能保证了乘客不会受到司机的恶意伤害。
文档编号B60R25/10GK2385932SQ99228808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5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5日
发明者柏天鑫 申请人:柏天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