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电动汽车电池组燃烧概率的电池组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04958阅读:来源:国知局
减震板第四电池固定口;96.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螺丝口;97.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四螺丝口;98.电池盒上部盖板密封胶;99.电池盒上部盖板;100.上部盖板第二螺丝口 ;101.上部盖板第三螺丝口 ;102.上部盖板第四螺丝口 ;103.电池盒上部盖板第一螺丝口 ;107.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螺丝口 ;108.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电池固定口 ;109.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电池固定口 ;110.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电池固定口;111.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四电池固定口;112.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113.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螺丝口;114.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弟一减震弹黃;115.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弟_■减震弹黃;116.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减震弹簧;117.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螺丝口;118.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四螺丝口 ;120.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一固定螺丝口 ;121.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一电源线进出口;122.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二电源线进出口;123.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二固定螺丝口;125.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一电源接线盒;127.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二电源接线盒;129.第一电源连接触点;130.第二电源连接触点;131.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32.第一湿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33.第一电源连接头盒外壳;134.第一电源连接头盒内部绝缘层;135.电源连接头磁极N极;136.第一螺旋状电源连接线;137.第一电源连接头盒第一缝隙;138.第一电源连接头盒第二缝隙;139.第一电源连接头盒;140.第二螺旋状电源连接线;141.第二电源连接头盒外壳;142.第二电源连接头盒内部绝缘体;143.电源连接头磁极
S极;144.第二电源连接头盒第一缝隙;145.第二电源连接头盒第二缝隙;146.第二电源连接头盒;147.第三电源连接触点;148.第四电源连接触点;149.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50.第二湿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51.电动汽车前轮;152.电动汽车转向轮;153.电动汽车底盘;154.电动汽车后轮;155.块状电池组;156.块状电池组第一接线电极;157.块状电池组第二接线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61]在图1中,在圆形的金属外壳(4)的两边,先安装第一电池密封盖(3),把电池(5)放入金属外壳(4)后在安装第二电池密封盖¢),把第一电池密封盖绝缘胶(I)安装在第一电池密封盖⑶的内部,把第二电池密封盖绝缘胶⑶安装在电池第二密封盖(6)的内部,电池电源第一接线口(2)到第一电池密封盖(3)的顶部留有一段距离,电池电源第二接线口(7)到第一电池密封盖(6)的顶部留有一段距离。
[0062]在图2中,电池组电极连接线(12)中螺旋状电源线(10)与电源导线第一接触磁体(9)连接,螺旋状电源线(10)穿过电源导线第一接触磁体(9)的内部与电源第一接触头
(14)连接;电源导线第二接触磁体(11)与电源螺旋连接线(10)连接后,电源螺旋连接线
(10)穿过电源导线第二接触磁体(11)的内部与电源第二接触头(13)连接。电源第二接触头(13)和电源第一接触头(14)可以加工成圆形或者正方形。
[0063]在图3中,电池组电极连接线(12)与3?18个电池(5)连接在一起组成电池组,电池(5)与电源线第一接触头(13)和电源线第二接触头(14)接触的部分为导电导磁的金属制成以便于与电池组电极连接线(12)的磁极相互吸引起固定连接的作用。用电池组电极连接线(12)把电池(5)的电池电源第一接线口(2)连接在一起;用电池组电极连接线
(12)把电池(5)的电池电源第二接线口(7)连接在一起。
[0064]在图4和21图中,在电池盒自动更换系统(15)中,I个真空隔音板(16)与I个冷却箱(18)连接在一起;I个第一电池组盒(17)安装在冷却箱(18)的下面;I个第一电池盒上部固定减震板(21)安装在第一电池组盒(17)的内部;第一减震弹簧(19)安装在第一电池盒上部固定减震板(21)和第一电池组盒上部封盖(20)之间;第一减震弹簧(19)由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弟一减震弹黃(88)、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弟_■减震弹黃(89)和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减震弹簧(90)组成;1个第一电池组(22)安装在第一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21)和第一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32)之间;第三减震弹簧(34)安装在第一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32)和第一电池盒底部防撞板(33)之间;第三减震弹簧(34)由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减震弹簧(114)、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减震弹簧(115)和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减震弹簧(116)组成;1个第二电动千斤顶(29)安装在冷却箱(18)之下,I个第二千斤顶前部托架(30)与第二减震绝缘橡胶(31)安装在一起,I个第二减震橡胶(31)与第一电池组盒(17)接触起固定第一电池组盒(17)的作用;用I个电池组电极连接线(12)把整个第一电池组(22)中电池(5)的电池电源第一接线口(2)连接在一起。用I个电池组电极连接线(12)把整个第一电池组(22)中电池(5)的电池电源第二接线口(7)连接在一起;1个电池盒中间托架(36)与第三减震橡胶
(35)和第四减震橡胶(37)安装在一起。I个第二电池组盒(23)安装在冷却箱(18)下面,I个第二电池组(24)安装在第二电池盒上部固定减震板(25)和第二电池盒底部固定减震板(41)之间,用I个电池组电极连接线(12)把第二电池组(24)中电池(5)的电池电源第一接线口⑵连接在一起;用I个电池组电极连接线(12)把整个第二电池组(24)中电池
(5)的电池电源第二接线口(7)连接在一起。第二减震弹簧(27)安装在第二电池盒上部固定减震板(25)和第二电池盒上密封板(26)之间,第二减震弹簧(27)由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减震弹簧(88)、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减震弹簧(89)和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减震弹簧(90)组成;第四减震弹簧(40)安装在第二电池盒底部防撞板
(39)和第二电池盒底部固定减震板(41)之间,第四减震弹簧(40)由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减震弹簧(114)、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减震弹簧(115)和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减震弹簧(116)组成。I个第一电动千斤顶(28)安装在冷却箱(18)之下,第二千斤顶前部托架(43)和第一绝缘减震橡胶(42)安装在一起,第一绝缘减震橡胶(42)与第二电池组盒(23)接触后起固定作用。电池盒自动更换系统(15)的长度小于电动汽车底盘(153);电池盒自动更换系统(15)的宽度小于电动汽车底盘(153)。在在电动汽车底盘(153)上电动汽车前轮(151)之后,电动汽车后轮(154)之前,电动汽车转向轮(152)之下电池盒自动更换系统(15)。
[0065]在图5中,第一电动千斤顶(28)安装在第一电动千斤顶外壳(47)之内,第一轴承
(44)和第二轴承(55)安装在第一千斤顶前部托架(43)之上,第一减震绝缘橡胶(42)安装在第一千斤顶前部托架(43)之上,第一电动千斤顶(28)的电源线(50)穿过第一电动千斤顶外壳电源线进出口(56)与电动汽车电源总成连接。接通第一减速电机(49)的电源,第一丝杆(48)在第一减速电机(49)驱动下同步转动,第一丝杆(48)的转动,强制四连杆机构动作,正向旋转时,四连杆机构上下方向收缩,把第一电动千斤顶前部托架(43)平行着向前推动,使第一电动千斤顶前部托架(43)与第二电池盒(23)接触并固定第二电池盒(23);当需要卸载第二电池盒(23)的时候,则第一减速电机(49)反向转动,第一丝杆(48)强制四连杆机构上下方向展开,第一电动千斤顶前部托架(43)收缩,直至跟第二电池盒(23)脱离,第二电池盒(23)自行脱落,所以需要设置第一行程开关(52)和第二行程开关(54)在第一千斤顶前部托架(43)接近第二电池盒(23)极限位置前和卸载第二电池盒(23)时候,第二电池盒(23)自动脱落后,四连杆机构就通过第一行程开关(52)和第二行程开关(54)切断电源,使第一减速电机(49)及时停下来。第一电动千斤顶外壳(47)的宽度小于电动汽车底盘(153)。
[0066]在图6中,第二电动千斤顶(29)安装在第二电动千斤顶外壳¢2)之内,第三轴承
(63)和第四轴承¢4)安装在第二电动千斤顶前部托架(30)之上,第二减震绝缘橡胶(31)安装在第二电动千斤顶前部托架(30)之上,第二电动千斤顶(29)的第二减速电机电源线(57)穿过第二电动千斤顶电源进出口 ¢6)与电动汽车电源总成连接连接。接通第二减速电机(58)的电源,第二丝杆(59)在第二减速电机(58)的驱动下同步旋转,第二丝杆(59)的运动,强制四连杆动作,正向旋转时,四连杆机构上下方向收缩,把第二电动千斤顶前部托架(30)平行着向前推动使第二千斤顶前部托架(30)与第一电池组盒(17)接触并固定第一电池组盒(17);当需要卸载第一电池组盒(17)的时候,则把第二减速电机(58)反方向转动,第二丝杆(59)强制四连杆机构上下方向展开,第二电动千斤顶前部托架(30)收缩,直至跟第一电池组盒(17)脱离,第一电池组盒(17)自行脱落,所以需要设置第三行程开关¢1)和第四行程开关(68),在第二电动千斤顶前部托架(30)接近第一电池组盒(17)极限位置前和卸载第一电池组盒(17)时候,第一电池组盒(17)自动脱落后,四连杆机构就通过第三行程开关(61)和第四行程开关(68)切断电源,使第二减速电机(58)及时停下来。第二电动千斤顶外壳(62)的宽度小于电动汽车底盘(153)。
[0067]在图7中,在第一电池组盒(17)上设置电池盒第一螺丝口(70)和电池盒第二螺丝扣(71),在第一电池组盒(17)内部一侧安装I个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72)、1个第一电池盒电源线接线盒(73)、I个第一温度传感器(74)、I个第一湿度传感器(75)、1个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76)、I个第三电源浪涌保护器(77)。第一电源浪涌保护器(72)的电源线与第一电池组盒(17)的内侧金属体连接,起到卸载漏到第一电池组盒(17)上电流的作用。第二电源浪涌保护器(76)与放入第一电池组盒(17)的第一电池组(22)的输入电源的电源线并联或者串联起到防止过大电流进入电池组的目的;第三电源浪涌保护器(77)与第一电池组盒(17)内的第一电池组(22)输出电源的电源线并联或者串联,防止因为线路短路造成的的大电流沿着输出电源线进入第一电池组(22)。第一电池组盒(17)的长度小于电动汽车底盘(153)。
[0068]在图8中,在第二电池组盒(23)上设置电池盒第三螺丝口(78)和电池盒第四螺丝口(80),在第二电池组盒(23)内部一侧安装I个第四电源浪涌保护器(79)、1个第二电池盒电源线接线盒(81)、I个第二温度传感器(82)、I个第二湿度传感器(83)、1个第五电源浪涌保护(84)、I个第六电源浪涌保护器(85)。第四电源浪涌保护器(79)的电源线与第二电池组盒(23)的内侧金属体连接,起到卸载漏到第一电池组盒(17)上电流的作用。第五电源浪涌保护器(84)与放入第二电池组盒(23)的第二电池组(24)的输入电源的电源线并联或者串联起到防止过大电流进入电池组的目的;第六电源浪涌保护器(85)与第二电池组盒(23)内的第二电池组(24)输出电源的电源线并联或者串联,防止因为线路短路造成的的大电流沿着输出电源线进入第二电池组(24)。第二电池组盒(23)的长度小于电动汽车底盘(153)。
[0069]在图9和图10中,在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87)上安装I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螺丝口(86)、2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减震弹簧(88)、2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减震弹簧(89)、2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减震弹簧(90)、1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螺丝口(91)、I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电池固定口(92)、I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电池固定口(93)、I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电池固定口(94)、I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四电池固定口(95)、I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螺丝口(96)、1个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第四螺丝口(97)。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87)的长度和宽度都小于第一电池组盒(17)和第二电池盒(23)的长度和宽度。用螺丝把电池盒上部固定和减震板(87)固定在第一电池组盒(17)和第二电池盒
(23)上。
[0070]在图11和图12中,在电池盒上部盖板(99)上安装I个电池盒上部盖板第一螺丝口(103)、I个电池盒上部盖板密封胶(98)、I个上部盖板第二螺丝口(100)、I个上部盖板第三螺丝口(101)、1个上部盖板第四螺丝(102)。电池盒上部盖板密封胶(98)是封闭的环形结构。电池盒上部盖板(99)的长度和宽度要与第一电池组盒(17)和第二电池盒(23)的上部开口处一样大,把电池盒上部盖板(99)安装在第一电池组盒(17)和第二电池盒(23)上。
[0071]在图13和14中,在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112)上设置I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螺丝口(107)、I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电池固定口(108)、I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电池固定口(109)、I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电池固定口(110)、I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四电池固定口(111)、I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螺丝口(113)、I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螺丝口(117)、I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四螺丝口(118)。在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112)的下面安装2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一减震弹簧(114),2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二减震弹簧(115),2个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第三减震弹簧(116)。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112)的长度和宽度都小于第一电池组盒(17)和第二电池盒(23)的长度和宽度。用螺丝把电池盒下部固定和减震板(112)固定在第一电池组盒(17)和第二电池盒(23)里面。
[0072]在图15和16中,在电池盒中间托架(36)上安装5个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一固定螺丝口(120)、1个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一电源线进出口(121)、1个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二电源线进出口(122)、5个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二固定螺丝口(123)、第三减震绝缘橡胶(35)、I个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一电源接线盒(125)、第四减震绝缘橡胶(37)、1个电池盒固定托架第二电源接线盒(127)。用螺丝把电池盒中间托架(36)安装在冷却箱(18)下面。电池盒中间托架(36)由不导磁的材料制造。
[0073]在图17和图18中,把电源连接头磁极N极(135)安装在第一电源连接头盒(139)的第一电源连接头盒外壳(133)之内,第一电源连接头盒(139)与电源连接头磁极N极(135)之间留好第一电源连接头盒第一缝隙(137)和第一电源连接头盒第二缝隙(138),第一电源连接头盒内部绝缘层(134)安装在第一电源连接头盒(139)内,第一螺旋状电源连接线(136)中最少要有4股单独的电源线组成,第一螺旋状电源连接线(136)穿过电磁连接头N极(135)内部分别与第一电源连接触点(129)、第二电源连接触(130)、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31)和第一湿度传感器连接触点连接。第一电源连接触点(129),第二电源连接触(130),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31)和第一湿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32)之间是绝缘的;第一电源连接触点(129)、第二电源连接触(130)、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31)、第一湿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32)是凸起的。第一电源连接头盒外壳(133)由不导磁的材料制造。第一电源连接头盒(139)替换第一电池组盒(17)上第一电池盒电源接线盒(73)的位置;第一电源连接头盒(139)替换第二电池盒(23)上第二电池盒电源接线盒(81)的位置。
[0074]在图19和图20中,在第二电源连接头盒(146)的第二电源连接头盒外壳(141)之内安装电源连接头磁极S极(143),电源连接头磁极S极(143)和第二电源连接头盒(146)之间留好第二电源连接头盒第一缝隙(144)和第二电源连接头盒第二缝隙(145),第二电源连接头盒内部绝缘体(142)安装第二电源连接头盒外壳(141)内部,第二螺旋状电源连接线(140)由4股以上单独的电源线组成,第二螺旋状电源连接线(140)穿过电源连接头磁极S极(143)分别与第三电源连接触点(147)、第四电源连接触点(148)、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49)和第二湿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50)连接,第三电源连接触点(147)、第四电源连接触点(148)、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触点(149)和第二湿度传感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