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切换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16919阅读:来源:国知局
V槽宽,在减小V型带8与初级带轮6的卷挂圆弧径的同时增大V型带8与次级带轮7的卷挂圆弧径,V型带式无级变速器4能够进行向低档侧带轮比(低档侧变速比)的降档。
[0078]电动机2经由主减速器组11总是与驱动车轮5驱动结合,该电动机2通过蓄电池12的电力,经由变换器13驱动。
[0079]变换器13将蓄电池12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而向电动机2供给,并且对向电动机2的供给电力进行加减,由此对电动机2进行驱动力控制及旋转方向控制。
[0080]另外,电动机2除了上述的电动机驱动之外也作为发电机起作用,也用于之后详细说明的再生制动。
[0081]该再生制动时,变换器13通过对电动机2施加再生制动力量的发电负荷,使电动机2作为发电机起作用,并且将电动机2的发电电力在蓄电池12蓄电。
[0082]如图1,具有上述的驱动系的混合动力车辆在将变速器离合器CL释放且使发动机I停止的状态下驱动电动机2的话,仅电动机2的动力经由主减速器组11向驱动车轮5传递,混合动力车辆能够以仅基于电动机2的电气行驶模式(EV模式)进行行驶。
[0083]在此期间,通过将变速器离合器CL释放,不带着停止状态的发动机I旋转,能够抑制EV行驶中的无用的耗电。
[0084]在上述的EV行驶状态下,通过起动电动机3使发动机I起动并且使变速器离合器CL联接的话,来自发动机I的动力依次经由液力变矩器T/C、初级带轮6、V型带8、次级带轮7、变速器离合器CL及主减速器组9向驱动车轮5传递,混合动力车辆能够以基于发动机I及电动机2的混合动力行驶模式(HEV模式)进行行驶。
[0085]通过使混合动力车辆自上述的行驶状态停车或保持在该停车状态时,利用制动钳15夹压与驱动车轮5 —同旋转的制动盘14而进行制动,从而实现该目的。
[0086]制动钳15响应于驾驶员踏下的制动踏板16的踏力而动作,在负压式制动助力器17的助力下与输出制动踏板踏力对应的制动液压的主缸18连接,利用该制动液压使制动钳15动作而进行制动盘14的制动。
[0087]混合动力车辆在EV模式及HEV模式的任一模式中,也以与驾驶员踏下油门踏板19发出指令的驱动力指令对应的扭矩驱动车轮5,以对应于驾驶员的请求的驱动力进行行驶。
[0088]复合控制器21分别经由对应的发动机控制器22、电动机控制器23、变速器控制器24及蓄电池控制器25进行混合动力车辆的行驶模式选择、发动机I的输出控制、电动机2的旋转方向控制及输出控制、无级变速器4的变速控制及变速器离合器CL的联接、释放控制、蓄电池12的充放电控制。
[0089]因此,向复合控制器21输入来自在将制动踏板16踏入制动时从OFF向ON切换的常开式制动开关26的信号、来自检测油门踏板踏入量(油门开度)ΑΡ0的油门开度传感器27的信号、来自检测初级带轮6的转速Npri的初级带轮旋转传感器28的信号、来自检测次级带轮7的转速Nsec的次级带轮旋转传感器29的信号。
[0090]复合控制器21还在发动机控制器22、电动机控制器23、变速器控制器24及蓄电池控制器25之间进行内部情报的交换。
[0091]发动机控制器22响应来自复合控制器21的指令对发动机I进行输出控制,电动机控制器23响应来自复合控制器21的指令,经由变换器13进行电动机2的旋转方向控制及输出控制。
[0092]变速器控制器24响应来自复合控制器21的指令,将来自被发动机驱动的油泵0/P的油作为介质,另外在发动机I的运转停止中需要动作介质的情况下,将来自电动泵E/P的油作为动作介质进行无级变速器4 (V型带式无级变速机构CVT)的变速控制、液力变矩器T/C的锁止控制及变速器离合器CL的联接、释放控制。
[0093]蓄电池控制器25响应来自复合控制器21的指令,进行蓄电池12的充放电控制。
[0094]另外,在图1中,由于将V型带式无级变速机构CVT (次级带轮7)与驱动车轮5之间可分离地结合,故而在无级变速器4设有专用的变速器离合器CL,但在如图2 (a)示例地,无级变速器4在V型带式无级变速机构CVT (次级带轮7)与驱动车轮5之间内设有副变速器31的情况下,挪用进行副变速器31的变速的摩擦元件(离合器及制动器等),能够将V型带式无级变速机构CVT (次级带轮7)与驱动车轮5之间可分离地结合。
[0095]该情况下,无需追设可将V型带式无级变速机构CVT (次级带轮7)与驱动车轮5之间可分离地结合的专用的离合器CL,在成本上是有利的。
[0096]图2 (a)的副变速器31由复合太阳齿轮31s — I及31s — 2、内小齿轮31pin、外小齿轮31pout、齿圈31r、支承小齿轮31pin、31pout使其自如旋转的行星架31C构成的拉维略型行星齿轮组构成。
[0097]复合太阳齿轮31S — I及31S — 2中的太阳齿轮31S — I以作为输入旋转构件而作用的方式与次级带轮7结合,太阳齿轮31S — 2相对于次级带轮7同轴地配置,但可自由地旋转。
[0098]使内小齿轮31pin与太阳齿轮31s — I啮合,使该内小齿轮31pin及太阳齿轮31S - 2分别与外小齿轮31pout啮合。
[0099]外小齿轮31pout与齿圈31r的内周啮合,将行星架31C以作为输出旋转构件作用的方式与主减速器组9结合。
[0100]行星架31c和齿圈31r通过高档离合器Η/C可适当结合,通过后退制动器R/B可将齿圈31r适当固定,通过低档制动器L/B可将太阳齿轮31S — 2适当固定。
[0101]副变速器31通过以图2 (b)中〇标记所示的组合使变速摩擦元件即高档离合器H/C、后退制动器R/B及低档制动器L/B联接,使其之外的变速摩擦元件如图2(b)中X标记所示地释放,能够选择前进第I速、第2速、后退的变速级。
[0102]若将高档离合器H/C、后退制动器R/B及低档制动器L/B全部释放,则副变速器31为不进行动力传递的中立状态,若在该状态下将低档制动器L/B联接,则副变速器31成为前进第I速选择(减速)状态,若将高档离合器Η/C联接,则副变速器31成为前进第2速选择(直接连结)状态,若将后退制动器R/B联接,则副变速器31成为后退选择(反转)状态。
[0103]图2 (a)的无级变速器4通过将全部的变速摩擦元件H/C、R/B、L/B释放而使副变速器31成为中立状态,能够将V型带式无级变速机构CVT (次级带轮7)与驱动车轮5之间分呙。
[0104]因此,图2 (a)的无级变速器4将副变速器31的变速摩擦元件H/C、R/B、L/B用作图1中的变速器离合器CL,如图1所示地不追设变速器离合器CL,能够将V型带式无级变速机构CVT (次级带轮7)与驱动车轮5之间可分离地结合。
[0105]图2(a)的无级变速器4将来自被发动机驱动的油泵Ο/P的油作为动作介质,另外在发动机I的运转停止中需要动作介质的情况下,将来自电动泵E/P的油作为动作介质而进行控制,变速器控制器24经由管路压力电磁阀35、锁止电磁阀36、初级带轮压力电磁阀37、低档制动器压力电磁阀38、高档离合器压力和后退制动器压力电磁阀39及开关阀41,如下地进行无级变速器4的该控制。
[0106]另外,对变速器控制器24,除了如图1所示地输入上述的信号之外,还输入来自检测车速VSP的车速传感器32的信号、及来自检测车辆加减速度G的加速度传感器33的信号。
[0107]管路压力电磁阀35响应来自变速器控制器24的指令,将来自油泵Ο/P (或者电动泵E/P)的油调压至车辆请求驱动力对应的管路压力匕,将该管路压力匕作为次级带轮压力而总是向次级带轮7供给,从而,次级带轮7以对应于管路压力匕的推力夹压V型带8使其不滑动。
[0108]锁止电磁阀36响应来自变速器控制器24的锁止指令,将管路压力当面向液力变矩器τ/c而使未图示的锁止离合器(锁止机构)联接或者滑动结合,从而将液力变矩器τ/c形成为在必要时不使输入输出元件之间相对旋转(滑动)这样地直接连结的锁止状态、或者输入输出元件之间以规定旋转差相对旋转地滑动结合的滑动锁止状态。
[0109]初级带轮压力电磁阀37响应来自变速器控制器24的CVT变速比指令将管路压力PJf压成初级带轮压力,通过将其向初级带轮6供给,控制初级带轮6的V槽宽和被供给管路压力Pd勺次级带轮7的V槽宽,以使CVT变速比与来自变速器控制器24的指令一致,实现来自变速器控制器24的CVT变速比指令。
[0110]低档制动器压力电磁阀38在变速器控制器24发出副变速器31的第I速选择指令时,通过将管路压力匕作为低档制动器压力向低档制动器L/B供给而使其联接,实现第I速选择指令。
[0111]高档离合器压力和后退制动器压力电磁阀39在变速器控制器24发出副变速器31的第2速选择指令或者后退选择指令时,将管路压力乍为高档离合器压力和后退制动器压力而向开关阀41供给。
[0112]第2速选择指令时,开关阀41使来自电磁阀39的管路压力匕作为高档离合器压力而面向高档离合器H/C,通过将其联接来实现副变速器31的第2速选择指令。
[0113]后退选择指令时,开关阀41使来自电磁阀39的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