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2790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辆上搭载的车辆用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用供油装置构成从供油口至燃料箱的供油路径的一部分,通常利用加注管和固定部件构成。将示意地表示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表示在图16中,将由与轴向L垂直的平面剖切图16所示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而得到的剖视图表示在图17中。
[0003]如图16所示,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具有树脂制的加注管I和金属制的固定部件4。加注管I的一端部即上游侧端部安装在省略图示的车辆的供油口上,另一端部即下游侧端部安装在省略图示的燃料箱上。因此,加注管I构成供油路径的一部分。固定部件4是用于将加注管I固定在车体100上的部件。在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用金属制的固定部件4夹持树脂制的加注管1,此外,利用螺栓紧固等方法将该固定部件4固定在车体100上。即,在通常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中,加注管I经由固定部件4固定在车体100上。另外,在作为加注管I的材料的树脂以及作为固定部件4的材料的金属中,线性膨胀系数较大程度地存在不同。通常,树脂的线性膨胀系数与金属的线性膨胀系数相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车辆暴露在外部空气中,因此在车辆上搭载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也较大程度地受气温的影响。因此,例如在冬季中,树脂制的加注管I较大程度地收缩,与此相对,金属制的固定部件4的收缩量没有那么大,因此,有可能在加注管I和固定部件4之间产生间隙。如果在加注管I和固定部件4之间产生间隙,则加注管I无法相对于固定部件4稳定地固定。这样,即使将固定部件4牢固地固定在车体100上,也会产生加注管I相对于车体100晃动等问题。
[0004]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用于将加注管固定在车体上的管保持件。该管保持件利用保持件主体以及安装金属件这2个部件构成。保持件主体为树脂制,安装金属件为金属制。安装金属件与保持件主体卡合,并且将保持件主体固定在车体上。此外,与安装金属件卡合的保持件主体发生弹性变形,而对加注管进行把持。
[0005]根据专利文献I的管保持件,由于发生弹性变形的保持件主体对加注管进行把持,因此能够利用保持件主体对加注管进行稳定地固定。但是,由于气温的变化而在保持件主体和安装金属件之间产生间隙的问题依然存在。因此难以将保持件主体稳定地固定在安装金属件上,期望开发出能够将加注管稳定地固定在车体上的车辆用供油装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30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供油装置,其能够将加注管稳定地固定在车体上。
[0008]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具有:
[0009]树脂制的加注管,其具有供油路径;
[0010]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加注管固定在车体上;以及
[0011]弯曲要素,其通过弹性变形将所述加注管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使所述加注管与所述固定部件压接。
[0012]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优选具有下述的⑴?(10)的任意一项,更优选具有下述的⑴?(10)的多项。
[0013](I)所述弯曲要素将所述加注管和/或所述固定部件向远离所述弯曲要素的方向按压。
[0014](2)所述加注管和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弯曲要素的按压方向的前侧或后侧接触。
[0015](3)所述加注管具有:管主体,其具有所述供油路径;以及柱环部,其与所述管主体独立设置,且安装在所述管主体的外部,
[0016]所述弯曲要素与所述柱环部一体化,将所述管主体朝向所述固定部件按压。
[0017](4)具有辅助部件,该辅助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一起对所述加注管进行把持,
[0018]所述弯曲要素与所述辅助部件一体化,将所述加注管朝向所述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
[0019](5)所述固定部件的刚性高于所述辅助部件的刚性,并且,所述固定部件与所述辅助部件相比配置在下侧。
[0020](6)所述弯曲要素构成所述加注管以及所述固定部件中的一方的一部分,
[0021]所述弯曲要素本身压接在所述固定部件以及所述加注管中的另一方上。
[0022](7)所述弯曲要素具有至少一个凸起,该凸起向所述加注管的径向凸出,且在周向或轴向弹性变形,
[0023]所述加注管以及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凹部,该凹部用于保持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的所述弯曲要素。
[0024](8)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形成为环状且在所述管主体的外周面上安装的环状部,所述柱环部安装在所述环状部的外周侧。
[0025](9)所述弯曲要素形成为与所述加注管和/或所述固定部件一体化的悬臂梁状。
[0026](10)所述弯曲要素由加注管的一部分构成,且形成为蛇腹状。
[0027]发明的效果
[0028]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具有将加注管向固定部件相对地按压的弯曲要素,从而能够使加注管和固定部件彼此压接。因此,与两者的线性膨胀系数的不同无关,在加注管和固定部件之间不易产生间隙。因此,能够利用固定部件稳定地固定加注管,进而能够利用固定部件将加注管稳定地固定在车体上。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分解斜视图。
[0030]图2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
[0031]图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0032]图4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2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
[0033]图5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的要部放大斜视图。
[0034]图6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0035]图7是实施例3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加注管以及弯曲要素的变形例。
[0036]图8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4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说明图。
[0037]图9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5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0038]图10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斜视图。
[0039]图11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6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0040]图12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7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0041]图13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8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0042]图14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斜视图。
[0043]图15是示意地表示实施例9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径向剖面的剖视图。
[0044]图16是示意地表示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斜视图。
[0045]图17是用与轴向L垂直的平面剖切图16所示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而得到的剖视图。
[0046]标号的说明
[0047]1:加注管 4:固定部件 5:弯曲要素
[0048]4c:凹部
[0049]20:管主体 30:柱环部 60:辅助部件
[0050]90:供油路径 100: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列举具体例子对本发明的车辆用供油装置进行说明。
[0052](实施例1)
[0053]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要部放大分解斜视图表示在图1中。将示意地表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的轴向剖面的剖视图表示在图2中。以下,在实施例中,轴向是指与图1所示的加注管的轴线L平行的方向。将轴向L中的一方的前侧称为上游侧,将另一方的前侧称为下游侧。径向是指与轴向正交的方向。与图16以及图17所示的现有的车辆用供油装置相同地,轴向相对于铅垂方向交叉。即,实施例的车辆用供油装置以相对于铅垂方向略微倾斜的状态安装在车体上。
[0054]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车辆用供油装置具有加注管1、固定部件4以及弯曲要素5。
[0055]加注管I形成为大致筒状,具有管主体20和柱环部30。管主体20形成为在内部具有供油路径90的大致筒状。管主体20的下游侧部分安装在省略图示的燃料箱上。在管主体20的上游侧部分设有2个肋部(第I肋部21、第2肋部22)。第I肋部21配置在与第2肋部22相比的上游侧,第I肋部21和第2肋部22在轴向上彼此隔开。第I肋部21以及第2肋部22从管主体20的外周面25向径向外侧凸出,并且在管主体20的周向上延伸。在管主体20的外周面25中,将位于第I肋部21以及第2肋部22之间的区域称为安装区域26。在安装区域26中安装后述的固定部件4的环状部40。
[0056]柱环部30形成为比管主体20短的大致筒状。柱环部30的内径比管主体20的外径略大。在柱环部30上一体形成有弯曲要素5。弯曲要素5由3个弹性片50构成。具体而言,柱环部30形成为设有大致矩形的3个窗部31的大致圆筒状。在各窗部31的下游侧内缘分别以一对一的方式一体化地具有呈长方形状的弹性片50。弹性片50的上游侧端部50a是自由端。弹性片50的下游侧端部50b与窗部31的周缘部一体化。因此各弹性片50形成为与柱环部30 —体化的悬臂梁状。弹性片50朝向加注管I的径向内侧凸出。
[0057]换言之,在弯曲要素5和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柱环部30的复合体上设有倒立大致U字状的切口。利用该切口而形成的悬臂梁状的部分是弹性片50,剩余的部分是柱环部30。而且,弯曲要素5由3个弹性片50构成。
[0058]在柱环部30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狭缝32。狭缝32向柱环部30的下游侧开口。此外,柱环部30在与弯曲要素5相比略微上游侧的位置具有第3肋部33。第3肋部3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