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6018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那样的其它实施方式。
[0180]?若滞后量HY的发生方式、变化方式不太因制动液的温度TMP而改变,则也可以不考虑制动液的温度TMP地求出修正减少梯度DRD。该情况下,通过考虑增压开始时滞后量HYI、增压开始时差压XI地求出修正减少梯度DRD,也能够得到与上述(9)、(10)同等的效果。
[0181]?若滞后量HY的发生方式、变化方式不太因液压回路31U312内的制动液的流量而改变,则也可以不考虑来自栗38的制动液的喷出量Y地求出修正减少梯度DRD。该情况下,通过考虑增压开始时滞后量HYI、增压开始时差压XI地求出修正减少梯度DRD,也能够得到与上述(9)、(10)同等的效果。
[0182]?若考虑增压开始时滞后量HYI,则也可以不考虑增压开始时差压XI地求出修正减少梯度DRD。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0)同等的效果。
[0183]例如,修正减少梯度DRD与增压开始时差压XI的大小无关系地在增压开始时滞后量HYI越大时被设定为越平缓的梯度。而且,在增压状态且要求差压Μ包含在增压时差压区域内的情况下,通过基于这样的修正减少梯度DRD使修正量Ζ减少,能够使指示电流值Ip以与增压开始时滞后量HYI相应的梯度增大。结果,能够使实际差压X从变更前的要求差压顺利地增大至变更后的要求差压附近。其中,该情况下的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是增压开始时差压XI、与增压开始时滞后量HYI所对应的规定差压和增压开始时差压XI之和即边界差压之间的区域。而且,若变更后的要求差压Μ达到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则修正量Z成为“〇(零)”。
[0184]另一方面,在即便是增压状态要求差压Μ也比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大的情况下,直至实际差压X达到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也基于与增压开始时滞后量ΗΥΙ相应的修正减少梯度DRD来使修正量Ζ减少。于是,在实际差压X达到了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的时刻,修正量Ζ成为“0 (零)”。之后,当实际差压X在增压时差压区域外上升的情况下,修正量Ζ被以“0 (零)”保持。由此,可抑制指示电流值Ip比与要求差压Μ相应的基准指示电流值大,能够抑制实际差压X大幅超过要求差压Μ的现象的发生。
[0185]?若考虑增压开始时差压XI,则也可以不考虑增压开始时滞后量ΗΥΙ地求出修正减少梯度DRD。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9)同等的效果。
[0186]例如,修正减少梯度DRD与增压开始时滞后量ΗΥΙ的大小无关地在增压开始时差压XI越小时被设定为越平缓的梯度。而且,在增压状态且要求差压Μ包含在增压时差压区域内的情况下,通过基于这样的修正减少梯度DRD使修正量Ζ减少,能够使指示电流值Ip以与增压开始时差压XI相应的梯度增大。结果,能够使实际差压X从变更前的要求差压顺利地增大至变更后的要求差压附近。其中,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是增压开始时差压XI、与增压开始时差压XI所对应的规定差压和增压开始时差压XI之和即边界差压之间的区域。然后,若变更后的要求差压Μ达到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则修正量Z成为“0 (零)”。
[0187]另一方面,在即便是增压状态要求差压Μ也比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大的情况下,直至实际差压X达到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基于与增压开始时差压XI相应的修正减少梯度DRD来使修正量Ζ减少。于是,在实际差压X达到了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的时刻,修正量Ζ成为“0 (零)”。然后,当实际差压X在增压时差压区域外上升的情况下,修正量Ζ被以“0 (零)”保持。由此,能够抑制指示电流值Ip比与要求差压Μ相应的基准指示电流值大,能够抑制实际差压X大幅超过要求差压Μ的现象的发生。
[0188] ?若滞后量ΗΥ的发生方式、变化方式不太因制动液的温度ΤΜΡ而改变,则也可以不考虑制动液的温度ΤΜΡ地求出修正增大梯度DRI。该情况下,通过考虑减压开始时差压XD来求出修正增大梯度DRI,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6)同等的效果。
[0189] ?若滞后量ΗΥ的发生方式、变化方式不太因液压回路31U312内的制动液的流量而改变,则也可以不考虑来自栗38的制动液的喷出量Υ地求出修正增大梯度DRI。该情况下,通过考虑减压开始时差压XD地求出修正增大梯度DRI,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6)同等的效果。
[0190] ?若能够使减少梯度DDZ在增压开始时差压XI越小时越平缓,则也可以通过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定方法不同的其它方法来设定。例如,也可以将增压开始时差压XI为第一差压时的减少梯度设为规定减少梯度。而且,在增压开始时差压XI比第一差压大的情况下,将修正增益设为比“ 1”大的值,通过将该修正增益与规定减少梯度相乘来求出减少梯度DDZ。相反,也可以在增压开始时差压XI比第一差压小的情况下,将修正增益设为比“1”小且比“0 (零)”大的值,通过将该修正增益与规定减少梯度相乘来求出减少梯度DDZ。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9)同等的效果。
[0191] ?若能够使增大梯度DIZ在减压开始时差压XD越小时越平缓,则也可以通过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设定方法不同的其它方法来设定。例如,也可以将减压开始时差压XD为第一差压时的增大梯度设为规定增大梯度。而且,在减压开始时差压XD比第一差压小的情况下,将修正增益设为比“ 1”小的值(例如,〇. 9),通过使该修正增益乘以规定增大梯度来求出增大梯度DIZ。相反,也可以在减压开始时差压XD比第一差压大的情况下,将修正增益设为比“1”大的值(例如,1.2),通过将该修正增益乘以规定增大梯度来求出增大梯度DIZ。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5)同等的效果。
[0192] ?被存储于作为存储部发挥功能的R0M62的特性也可以是表示使实际差压X从某个差压减少至“〇 (零)”时的驱动电流值Id与实际差压X的关系的映射或者函数。另外,特性也可以是对成为表示使实际差压X从某个差压减少至“0 (零)”时的驱动电流值Id与实际差压X的关系的映射或者函数、与表示使实际差压X从“0 (零)”增大时的驱动电流值Id与实际差压X的关系的映射或者函数之间的特性进行表示的映射或者函数。
[0193] ?作为用于使实际差压X减少的修正量Z的设定方法,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其它方法。例如,减压开始时差压XD越大则将第一修正量设定为越大的值,设定与来自栗38的制动液的喷出量Y相应的第二修正量,设定与制动液的温度TMP相应的第三修正量。而且,也可以将第一修正量、第二修正量以及第三修正量之和作为修正量Z。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上述(1)同等的效果。
[0194]接下来,以下追加记述能够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其它实施方式掌握的技术思想。
[0195](A)在技术方案8或者9中,上述指示值设定部也可以基于设有差压阀的路径内的制动液的流量来修正指示电流值的增大梯度。
[0196]滞后量也能够根据上述路径内的制动液的流量而变化。因此,通过基于上述路径内的制动液的流量来修正指示电流值的增大梯度,能够使增大梯度接近此时的滞后量的减少梯度。鉴于此,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基于这样的增大梯度使指示电流值增大,能够进一步提高使差压增大时的差压的控制性。
[0197](B)在技术方案8或者9中,上述指示值设定部也可以基于设有差压阀的路径内的制动液的温度来修正指示电流值的增大梯度。
[0198]滞后量能够根据上述路径内的制动液的温度而改变。因此,通过基于制动液的温度来修正指示电流值的增大梯度,能够使增大梯度接近此时的滞后量的减少梯度。鉴于此,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基于这样的增大梯度使指示电流值增大,能够进一步提高使差压增大时的差压的控制性。
[0199]附图标记说明
[0200]22…主缸,32...差压阀,50a、50cl...轮缸,60...作为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的ECU(指示值设定部、减压开始时差压获取部、减压时修正量设定部、增压开始时差压获取部、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62…作为存储部的一个例子的ROM,DDZ…减少梯度,DIZ…增大梯度,DRD…修正减少梯度,DRI...修正增大梯度,FR、RL...车轮,HY...滞后量,HYI...增压开始时滞后量,Id...驱动电流值,Ip...指示电流值,Μ…要求差压,ΜΖ…修正要求差压,R11?R13、R21?R23…差压区域,ΤΜΡ…制动液的温度,X…实际差压,XD…减压开始时差压,XI…增压开始时差压,X —Th…规定差压,Y…来自栗的制动液的喷出量,Z…修正量,ZA…作为增压开始时修正量的修正量,Z — Lim...限制值,Z — max...上限值。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指示值设定部,其将针对在主缸与车轮所对应的轮缸之间的路径设置的差压阀的指示电流值设定为与通过该差压阀引起的差压的要求值即要求差压相应的值;以及 减压开始时差压获取部,其获取从使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增大的增压状态转移至使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减少的减压状态的时刻的差压作为减压开始时差压; 在将由上述减压开始时差压获取部获取的减压开始时差压、与从该减压开始时差压减去和该减压开始时差压相应的规定差压而得到的值即边界差压之间的区域设为减压时差压区域的情况下,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在是上述减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包含在上述减压时差压区域内时,使相对于上述要求差压的减少量的指示电流值的减少量即指示电流值的减少梯度成为上述减压开始时差压越小则越平缓的梯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将与上述要求差压相应的指示电流值设为基准指示电流值的情况下, 上述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减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该减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设定用于在是上述减压状态时修正指示电流值的修正量,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在是上述减压状态时,基于从上述基准指示电流值减去由上述减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设定的修正量而得到的值来设定指示电流值, 上述减压时修正量设定部在是上述减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包含在上述减压时差压区域内时,使相对于上述要求差压的减少量的修正量的增大量即修正量的增大梯度成为上述减压开始时差压越小则越平缓的梯度,并按照该增大梯度使修正量增大, 上述减压时修正量设定部在是上述减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比上述减压时差压区域的下限值小的情况下,当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在上述减压时差压区域内减少时,使上述修正量的增大梯度成为上述减压开始时差压越小则越平缓的梯度,并按照该增大梯度使修正量增大,当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超过上述减压时差压区域并减少时,使修正量与限制值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存储部,该存储部存储对使流向上述差压阀的驱动电流值上升时的该驱动电流值与差压的关系进行表示的特性,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基于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特性,使上述基准指示电流值在上述要求差压越大时越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为规定差压以上时,将上述限制值设为上限值, 在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小于上述规定差压时,差压越小则越使上述限制值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根据差压区域来设定上述指示电流值的减少梯度, 上述减压开始时差压包含在第一差压区域的情况的上述指示电流值的减少梯度比在与该第一差压区域相比为高压侧的第二差压区域中包括上述减压开始时差压的情况的上述指示电流值的减少梯度平缓。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基于设有上述差压阀的路径内的制动液的流量来修正上述指示电流值的减少梯度。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基于设有上述差压阀的路径内的制动液的温度来修正上述指示电流值的减少梯度。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增压开始时差压获取部,该增压开始时差压获取部获取从上述减压状态转移至上述增压状态的时刻的差压作为增压开始时差压, 在将增压开始时差压、与对该增压开始时差压加上和该增压开始时差压相应的规定差压而得到的值即边界差压之间的区域设为增压时差压区域的情况下,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在是上述增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包含在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内时,使相对于上述要求差压的增大量的指示电流值的增大量即指示电流值的增大梯度成为上述增压开始时差压越小则越平缓的梯度。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具备: 增压开始时差压获取部,其获取从上述减压状态转移至上述增压状态的时刻的差压作为增压开始时差压;以及 增压开始时滞后量获取部,其获取从上述减压状态转移至上述增压状态的时刻的滞后量作为增压开始时滞后量, 在将增压开始时差压、与由上述增压开始时滞后量获取部获取的增压开始时滞后量所对应的规定差压和上述增压开始时差压之和即边界差压之间的区域设为增压时差压区域的情况下,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在是上述增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包含在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内时,使相对于上述要求差压的增大量的指示电流值的增大量即指示电流值的增大梯度成为上述增压开始时滞后量越大则越平缓的梯度。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将与上述要求差压相应的指示电流值设为基准指示电流值的情况下, 上述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该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设定用于在是上述增压状态时修正指示电流值的修正量,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在是上述增压状态时,基于从上述基准指示电流值减去由上述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设定的修正量而得到的值来设定指示电流值, 上述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在是上述增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包含在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内时,使相对于上述要求差压的增大量的修正量的减少量即修正量的减少梯度成为上述增压开始时差压越小则越平缓的梯度,并按照该减少梯度使修正量减少, 在是上述增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比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大的情况下,当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在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内增大时,使上述修正量的减少梯度成为上述增压开始时差压越小则越平缓的梯度,并按照该减少梯度使修正量减少,当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超过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时,使修正量等于“0(零)”。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在将与上述要求差压相应的指示电流值设为基准指示电流值的情况下, 所述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该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设定用于在是上述增压状态时修正指示电流值的修正量, 上述指示值设定部在是上述增压状态时,基于从上述基准指示电流值减去由上述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设定的修正量而得到的值来设定指示电流值, 上述增压时修正量设定部在是上述增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包含在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内时,使相对于上述要求差压的增大量的修正量的减少量即修正量的减少梯度成为上述增压开始时滞后量越大时则越平缓的梯度,并按照该减少梯度使修正量减少, 在是上述增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比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大的情况下,当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在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内增大时,使上述修正量的减少梯度成为上述增压开始时滞后量越大则越平缓的梯度,并按照该减少梯度使修正量减少,当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超过上述增压时差压区域的上限值时,使修正量等于“0(零)”。
【专利摘要】车辆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指示值设定部,其将针对在主缸与轮缸之间的路径设置的差压阀的指示电流值设定为与要求差压相应的值;减压开始时差压获取部,其获取从使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增大的增压状态转移至使通过上述差压阀引起的差压减少的减压状态的时刻的差压作为减压开始时差压。将减压开始时差压、与从该减压开始时差压减去该减压开始时差压所对应的规定差压而得到的值即边界差压之间的区域设为减压时差压区域。指示值设定部在是上述减压状态且上述要求差压包含在上述减压时差压区域内时,使相对于上述要求差压的减少量的指示电流值的减少量即指示电流值的减少梯度成为上述减压开始时差压越小则越平缓的梯度。
【IPC分类】B60T8/17
【公开号】CN105358393
【申请号】CN201480036706
【发明人】齐藤广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1日
【公告号】US20160200298, WO2015016300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