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6913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承担货运、客运的大型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特别是在下坡路段,由于制动盘或制动鼓在长时间制动过程中,摩擦生热导致温度升高,会出现刹车失灵以及轮胎过热导致爆胎的事故发生。目前,国内针对大型汽车制动盘或制动鼓进行降温一般都采用水冷的方式,这种方式浪费水资源(水受热蒸发),而且容易使刹车锅急冷后裂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装、降温效果好、安全可靠的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内壁和内筒体外壁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一圈扇风板,所有的扇风板沿轴向方向上均倾斜设置形成旋转风扇的扇叶;内筒体内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扇风板外侧设有防护网;汽车的车桥轴通过穿设到安装孔内的安装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外筒体和内筒体在高速旋转行进过程中,扇风板将冷风沿轴向方向由外筒体外向内吹;
[0005]每个扇风板两侧面与外筒体内壁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外辅助加强块连接,每个扇风板两侧面与内筒体外壁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内辅助加强块连接;外辅助加强块和内辅助加强块表面的横截面均为弧线或曲线结构。
[0006]所述外筒体、扇风板和内筒体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扇风板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
[0007]所述防护网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分别通过连接件设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上,连接件为螺栓或卡子。
[0008]所述外筒体、扇风板、内筒体和防护网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扇风板和防护网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
[0009]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包括呈凹面型的壳体,壳体的外边沿为圆形,壳体中心开设有圆形的通孔,壳体外侧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外固定孔,壳体内壁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一圈扇风板,壳体边缘均匀设有至少三块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内固定孔,汽车的车桥轴通过穿设到内固定孔的安装螺栓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连接板外侧设有防护网;所有的扇风板沿轴向方向上均倾斜设置形成旋转风扇的扇叶;壳体在高速旋转行进过程中,扇风板将冷风沿轴向方向由外筒体外向内吹。
[0010]所述壳体、扇风板和连接板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扇风板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
[0011]所述防护网通过连接件设在连接板上,连接件为螺栓或卡子。
[0012]所述壳体、扇风板、连接板和防护网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扇风板和防护网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外筒体和内筒体构成的防护降温装置安装在后车轮外部;制动装置(制动盘或制动鼓)安装到前车轮和后车轮上,随着小汽车行进,特别是在长途行驶、下陡坡时,制动装置使用多,轮胎与地面摩擦时间长,制动装置和轴承发热,每个扇风板均相当于轴流风扇的一个扇叶,随着车轮高速旋转,扇风板将冷风由外向内吹拂到制动装置上,从而对制动装置进行降温。在扇风板外设置防护网,可防止杂物(包括小石块)由车外被吸入到制动装置处影响到制动效果。外辅助加强块和内辅助加强块起到增强扇风板分别与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的作用。扇风板以及防护网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这样起到警示作用,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外筒体、扇风板和内筒体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壳体、扇风板、连接板和防护网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这样坚固安全。防护网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分别通过连接件设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上,这样便于拆装防护网。
[0014]壳体和连接板构成的防护降温装置安装在前车轮外部,由于前车轮外部中央向外凸起,因此将壳体设计为凹面型结构;连接板上的内固定孔和壳体上的外固定孔通过螺栓固定到前车轮外侧。
[0015]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易于制造,为行驶中的大型汽车的制动装置提供良好的降温作用,特别是在长途行驶及长坡下坡时可大大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体1和内筒体2,外筒体1内壁和内筒体2外壁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一圈扇风板3,所有的扇风板3沿轴向方向上均倾斜设置形成旋转风扇的扇叶;内筒体2内部设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设有安装孔5,外筒体1和内筒体2之间的扇风板3外侧设有防护网8 ;汽车的车桥轴通过穿设到安装孔5内的安装螺栓与安装板4固定连接;外筒体1和内筒体2在高速旋转行进过程中,扇风板3将冷风沿轴向方向由外筒体1外向内吹。
[0019]每个扇风板3两侧面与外筒体1内壁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外辅助加强块6连接,每个扇风板3两侧面与内筒体2外壁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内辅助加强块7连接;外辅助加强块6和内辅助加强块7表面的横截面均为弧线或曲线结构。
[0020]外筒体1、扇风板3和内筒体2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扇风板3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
[0021]防护网8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分别通过连接件9设在外筒体1和内筒体2上,连接件9为螺栓或卡子。
[0022]本实用新型的外筒体1和内筒体2构成的防护降温装置安装在后车轮外部;制动装置(制动盘或制动鼓)安装到前车轮和后车轮上,随着小汽车行进,特别是在长途行驶、下陡坡时,制动装置使用多,轮胎与地面摩擦时间长,制动装置和轴承发热,每个扇风板3均相当于轴流风扇的一个扇叶,随着车轮高速旋转,扇风板3将冷风由外向内吹拂到制动装置上,从而对制动装置进行降温。在扇风板3外设置防护网8,可防止杂物(包括小石块)由车外被吸入到制动装置处影响到制动效果。外辅助加强块6和内辅助加强块7起到增强扇风板3分别与外筒体1和内筒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的作用。扇风板3以及防护网8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这样起到警示作用,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外筒体1、扇风板3和内筒体2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壳体、扇风板3、连接板和防护网8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这样坚固安全。防护网8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分别通过连接件9设在外筒体1和内筒体2上,这样便于拆装防护网8。
[0023]另外,外筒体1、扇风板3、内筒体2和防护网8还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这样就省去了连接件9。
[0024]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包括呈凹面型的壳体10,壳体10的外边沿为圆形,壳体10中心开设有圆形的通孔,壳体10外侧边缘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外固定孔11,壳体10内壁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一圈扇风板3,壳体10边缘均匀设有至少三块连接板12,连接板12上设有内固定孔13,汽车的车桥轴通过穿设到内固定孔13的安装螺栓与连接板12固定连接,连接板12外侧设有防护网8 ;所有的扇风板3沿轴向方向上均倾斜设置形成旋转风扇的扇叶;壳体10在高速旋转行进过程中,扇风板3将冷风沿轴向方向由外筒体外向内吹。
[0025]壳体10、扇风板3和连接板12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扇风板3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
[0026]防护网8通过连接件9设在连接板12上,连接件9为螺栓或卡子。
[0027]壳体10和连接板12构成的防护降温装置安装在前车轮外部,由于前车轮外部中央向外凸起,因此将壳体10设计为凹面型结构;连接板12上的内固定孔13和壳体10上的外固定孔11通过螺栓固定到前车轮外侧。
[0028]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夕卜筒体内壁和内筒体外壁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一圈扇风板,所有的扇风板沿轴向方向上均倾斜设置形成旋转风扇的扇叶;内筒体内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扇风板外侧设有防护网;汽车的车桥轴通过穿设到安装孔内的安装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外筒体和内筒体在高速旋转行进过程中,扇风板将冷风沿轴向方向由外筒体外向内吹; 每个扇风板两侧面与外筒体内壁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外辅助加强块连接,每个扇风板两侧面与内筒体外壁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内辅助加强块连接;外辅助加强块和内辅助加强块表面的横截面均为弧线或曲线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扇风板和内筒体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扇风板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的外边缘和内边缘分别通过连接件设在外筒体和内筒体上,连接件为螺栓或卡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扇风板、内筒体和防护网采用铝合金材料一体成型,扇风板和防护网外侧涂刷黄色反光漆。
【专利摘要】大型汽车车轮自动防护降温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外筒体和内筒体,外筒体内壁和内筒体外壁之间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一圈扇风板,所有的扇风板沿轴向方向上均倾斜设置形成旋转风扇的扇叶;内筒体内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的扇风板外侧设有防护网;汽车的车桥轴通过穿设到安装孔内的安装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外筒体和内筒体在高速旋转行进过程中,扇风板将冷风沿轴向方向由外筒体外向内吹。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靠性强,易于制造,为行驶中的大型汽车的制动装置提供良好的降温作用,特别是在长途行驶及长坡下坡时可大大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IPC分类】B60T5/00
【公开号】CN204978608
【申请号】CN201520375085
【发明人】陈永庭
【申请人】陈永庭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