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02474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以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以及汽车,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包括A柱护板、仪表板端盖,A柱护板包括下护板,其中,仪表板端盖具有第一安装边缘,下护板朝向第一安装边缘一侧具有第二安装边缘,仪表板端盖和下护板搭接,且第一安装边缘位于第二安装边缘外侧表面;仪表板端盖的内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仪表板端盖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下护板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可卡入到第一容纳腔内,以使第一安装边缘贴合在下护板的外侧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以及汽车使A柱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端盖之间不存在间隙,有效降低了面差。
【专利说明】
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汽车生产设计当中,轿车车身有三个立柱,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A柱)、中柱(B柱)、后柱(C柱)。对于轿车而言,立柱除了支撑作用,也起到门框的作用。A柱在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的左右后视镜的上方,即A柱是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
[0003]在现有技术中,A柱包括中心的立柱和围设在立柱周围的A柱护板,A柱护板包括上护板和下护板两部分,侧气帘设置上护板和下护板之间,并与高调器的合理配合,可实现侧气帘在紧急情况下的顺利爆破;与此同时,下护板需与汽车仪表端盖接合以在车内形成完整的内饰板结构,以起到遮挡钣金的作用。具体地,现有的A柱护板的下护板底部与仪表板之间配合方式为对接,即下护板底部边缘与仪表板边缘通过对接拼合成一体。
[0004]然而,由于加工及装配误差不可避免,导致A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端盖之间产生过大的间隙、或者两者面差过大,无法满足安装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以及,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A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端盖间隙减小以及A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端盖之间的面差降低。
[0006]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包括A柱护板、仪表板端盖,所述A柱护板包括下护板,其中,所述仪表板端盖具有第一安装边缘,所述下护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边缘一侧具有第二安装边缘,所述仪表板端盖和下护板搭接,且所述第一安装边缘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边缘外侧表面,所述第二安装边缘外侧表面为A柱下护板朝向汽车座舱的一侧;
[0007]所述仪表板端盖的内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仪表板端盖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
[0008]所述下护板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卡入到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以使所述第一安装边缘贴合在所述下护板的外侧表面。
[0009]如上所述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固定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端盖内侧表面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仪表板端盖内侧表面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朝向所述下护板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护板上的卡板,所述卡板由所述开口伸入到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卡板抵卡在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仪表板端盖的内侧壁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在所述仪表板端盖上的沿所述仪表板端盖厚度方向凸出的截面为钩型的结构,所述限位件内设置有导槽。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卡板背离所述下护板的一侧形成有便于滑入到所述容纳腔中的过渡斜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卡板为朝背离所述下护板一侧弯折形成的钩状体。
[0013]如上所述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地,在所述仪表板端盖与所述下护板搭接区域,所述仪表板端盖的厚度朝所述第一安装边缘方向逐渐减小。
[0014]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其中,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为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以及汽车的有益效果在于:汽车A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端盖连接处由对接转换为搭接,有效减小了 A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端盖之间的间隙;仪表板端盖与A柱连接处局部厚度减小,有效降低了 A柱下护板与仪表板端盖之间的面差;提高了汽车的外观一致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爆炸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所示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仪表板端盖;2-下护板;
[0021]11-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3]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围的限制。
[0024]图1是本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爆炸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包括A柱护板、仪表板端盖I,Α柱护板包括下护板2,其中,仪表板端盖I具有第一安装边缘,下护板2朝向所述第一安装边缘一侧具有第二安装边缘,仪表板端盖I和下护板2搭接,且第一安装边缘位于第二安装边缘外侧表面;仪表板端盖I的内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与仪表板端盖I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下护板2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1可卡入到第一容纳腔内,以使第一安装边缘贴合在下护板I的外侧表面。
[0025]具体地,在仪表板端盖I顶部形成第一安装边缘;在A柱下护板2底部形成第二安装边缘;其中,仪表板端盖I和下护板2搭接,且第一安装边缘位于第二安装边缘外侧表面是指,仪表板端盖I紧邻第一安装边缘的区域与下护板2紧邻第二安装边缘的区域重叠设置,且仪表板端盖I位于下护板2的外侧,以使第一安装边缘位于第一安装边缘外侧;当然,此处以使第一安装边缘位于第一安装边缘外侧仅指两者分别处于不同平面,而两者并不对齐。
[0026]在仪表板端盖I和下护板2上分别设置连接结构,用于实现仪表板端盖I与A柱的下护板2搭接。具体地,包括设置在仪表板端盖I内侧表面的第一连接部和下护板2内侧表面的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连接部可呈中空状,其内部空腔形成上述第一容纳腔,第二连接部可以由第二安装边缘伸出,并可以与第一容纳腔匹配,以在伸入到第一容纳腔后,可以卡持在第一容纳腔的内壁上,从而将下护板压紧在仪表板端盖I的内侧表面上。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所述的内、外是相对于柱护板而言,由于立柱护板围设在A柱的周围,则其朝向A柱的一侧表面即为内侧表面,另一背离A柱的一侧表面即为外层表面。
[0028]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将下护板2边缘与仪表板端盖I边缘处采用搭接形式,并通过设置在下护板2的第一连接11与仪表板端盖I上的第二连接部22配合,使仪表板端盖I和下护板之间通过搭接可靠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避免了对接方式引起的仪表板端盖I和下护板之间的过大间隙,也省去了安装过程中仪表板端盖与下护板之间的面差调整,方便了装配,也方便了立柱护板的后续维护。
[0029]优选地,第一连接部11可以为固定设置在仪表板端盖I内侧表面的限位件,限位件与仪表板端盖I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容纳腔,容纳腔朝向下护板2—侧具有开口;第二连接部22为固定设置在下护板2上的卡板,卡板由容纳腔的开口伸入到容纳腔内,且卡板抵卡在限位件朝向仪表板端盖I的内侧壁上。优选地,限位件可以为在所述仪表板端盖I上的沿所述仪表板端盖厚度方向凸出的钩状,且限位件与仪表板端盖I的内侧表面之间形成上述容纳腔,该容纳腔朝向下护板2—侧具有开口,以使下护板2的连接件由该开口伸入到容纳腔内,实现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之间的连接。与容纳腔内型相匹配地,在下护板2上设置第二连接部21,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为卡板。在将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搭接的过程中,下护板2上的卡板插入仪表板端盖I处的第一连接部的容纳腔中,卡板抵卡在限位件朝向仪表板端盖的内侧壁上。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之间采用这种卡板和限位件的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将下护板更可靠地压紧在仪表板端盖上,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有利于节约制造成本。
[0030]进一步地,限位件内还可设置有导槽。其中,导槽即为仪表板端盖I上的容纳腔,导槽的形成是在仪表板端盖I厚度方向凸出的截面为钩型的结构,与A柱的下护板2上的卡板配合连接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
[0031]进一步地,卡板背离下护板2的一侧形成有便于滑入到容纳腔中的过渡斜面。在卡板靠近容纳腔处设置过度斜面,方便A柱的下护板2的卡板能够顺利插入到容纳腔中,提高安装效率,避免安装过程中的A柱的下护板2与仪表板端盖I产生结构损伤。
[0032]进一步地,所以将卡板设计为朝背离下护板2—侧弯折形成的钩状体,钩状体卡板与容纳腔的构型相匹配。这种卡板可以与下护板一体成型,进一步方便了加工工序,节约了成本。
[0033]进一步地,同样为了减小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搭接后的面差,在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搭接区域,仪表板端盖I的厚度朝第一安装边缘方向逐渐减小。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搭接区域必然会存在面差,将仪表板端盖I的厚度朝第一安装边缘方向逐渐减小,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既可以通过连接结构稳固无缝隙连接,又能节省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搭接区域的面差调整。
[0034]进一步地,仪表板端盖I的外侧表面为平面,仪表板端盖I内侧表面包括与第一安装边缘衔接的斜面。仪表板端盖I内侧表面除仪表板端盖I本身面板与第一连接部之外还包括与第一安装边缘衔接的斜面,该斜面为仪表板端盖I与A柱下护板2搭接的部分。在仪表板端盖I与A柱的下护板2搭接处,仪表板端盖I的边缘的内侧厚度朝第一安装边缘方向逐渐减小,仪表板端盖I的外部为平面,仪表板端盖I的内部为厚度逐渐减小的斜面,减少了仪表板端盖I与下护板2搭接后的面差的同时,还能将保证外表面的平整性。
[0035]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
[00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包括A柱护板、仪表板端盖,所述A柱护板包括下护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板端盖具有第一安装边缘,所述下护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边缘一侧具有第二安装边缘,所述仪表板端盖和下护板搭接,且所述第一安装边缘位于所述第二安装边缘外侧表面; 所述仪表板端盖的内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仪表板端盖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 所述下护板内侧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可卡入到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以使所述第一安装边缘贴合在所述下护板的外侧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固定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端盖内侧表面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仪表板端盖内侧表面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朝向所述下护板一侧具有开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护板上的卡板,所述卡板由所述开口伸入到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卡板抵卡在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仪表板端盖的内侧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在所述仪表板端盖上的沿所述仪表板端盖厚度方向凸出的钩状,所述限位件内设置有导槽。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背离所述下护板的一侧形成有便于滑入到所述容纳腔中的过渡斜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为朝背离所述下护板一侧弯折形成的钩状体。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仪表板端盖与所述下护板搭接区域,所述仪表板端盖的厚度朝所述第一安装边缘方向逐渐减小。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端盖的外侧表面为平面,所述仪表板端盖内侧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安装边缘衔接的斜面。8.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立柱护板和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护板和仪表板通过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立柱护板与仪表板的连接结构连接。
【文档编号】B60R13/02GK205589138SQ201620319712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5日
【发明人】张晓群, 谢金乐, 彭永全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