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轴动力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964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两轴动力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两轴动力转向架,用于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车辆。侧架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侧架中间固定有弹簧,摇枕定位在弹簧上,摇枕上装有用于承载的下心盘,轮对总成通过轴承安装在侧架下部的导框位,制动装置通过固定杠杆支点与摇枕连接,轮对总成为两条;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由直流牵引电机、齿轮减速箱、传动轴、电机吊梁、悬臂梁、横梁组成;轮对总成包括主动车轴、辗钢整体轮、轴承、大齿轮、定位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盖;制动装置包括固定杠杆支点、下拉杆、闸瓦、制动杠杆、制动梁总成,闸瓦与辗钢整体轮的踏面接触。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力走行,结构配置合理,运行状态稳定,可有效避免零配件偏磨,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专利说明】两轴动力转向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车辆专用的两轴动力转向架。

【背景技术】
[0002]动力转向架是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车辆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用来承载车辆,提供牵引力,完成减震、缓冲、制动等功能。目前,国内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车辆用的动力转向架只设置一条主动轮对,其前后重量存在差异,导致转向架前、后端以及纵向和横向间隙差别过大,容易产生零配件偏磨,使用寿命短,运行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动力转向架前后重量不均等及零配件易偏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轴动力转向架,通过设置两条主动轮对,以改善配件磨损状况,提高使用寿命,消除安全隐患。
[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侧架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所述侧架中间固定有弹簧,摇枕定位在弹簧上,所述摇枕上装有用于承载的下心盘;轮对总成通过轴承安装在用铸钢制作的侧架下部的导框位;制动装置通过固定杠杆支点与摇枕连接;所述轮对总成为两条。
[0005]所述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由直流牵引电机、齿轮减速箱、传动轴、电机吊梁、悬臂梁、横梁组成;
[0006]所述直流牵引电机通过焊接在侧架上的电机吊梁和悬臂梁、横梁固定;所述齿轮减速箱一端悬挂在横梁上,另一端通过大齿轮与轮对总成连接;齿轮减速箱和直流牵引电机之间由传动轴连接。
[0007]所述轮对总成由主动车轴、辗钢整体轮、轴承、大齿轮、定位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盖组成;
[0008]作为齿轮减速箱低速端的大齿轮压装在主动车轴上,其两侧分别装有定位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盖;所述主动车轴的两端轮座位置分别压装辗钢整体轮,所述辗钢整体轮外侧压装轴承。
[0009]所述制动装置由固定杠杆支点、下拉杆、闸瓦、制动杠杆、制动梁总成构成;所述闸瓦与辗钢整体轮的踏面接触;
[0010]所述制动梁总成通过左、右两侧的制动杠杆与下拉杆连接,制动杠杆的上部与制动梁组成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左侧的制动杠杆的下部与焊接在摇枕上的固定杠杆支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右侧的制动杠杆的下部与制动缸连接;制动缸通过制动杠杆带动下拉杆向左移动,下拉杆带动制动梁组成向辗钢整体轮移动,装在制动梁组成上的闸瓦紧贴辗钢整体轮的踏面,实现轮对组成的制动。
[0011]所述弹簧为外弹簧内套有内弹簧的双层弹簧结构。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实现自力走行,其结构配置更加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可有效避免零配件偏磨,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适应各种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车辆的配属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是图1中轮对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1中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图2中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侧架3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1,所述侧架3中间固定有弹簧4,摇枕5定位在弹簧4上,所述摇枕5上装有用于承载的下心盘6 ;轮对总成2通过轴承8安装在用铸钢制作的侧架3下部的导框位;制动装置7通过固定杠杆支点21与摇枕5连接;所述轮对总成2为两条;所述弹簧4为外弹簧内套有内弹簧的双层弹簧结构。
[0020]整个两轴动力转向架的承载重量自上而下依次由下心盘6传递到弹簧4,通过弹簧4的减震承载作用在侧架3上,由侧架3完成两条轮对组成2的受力分布。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I带动轮对总成2自力走行,通过制动装置7进行制动。整个转向架前后重量均等,侧架3与摇枕5的纵、横向间隙前后一致,提高运行稳定性。
[0021]所述侧架3为铁路货车转向架用的铸钢侧架,所述摇枕5为铁路货车转向架用的铸钢摇枕。
[0022]所述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I由直流牵引电机19、齿轮减速箱17、传动轴18、电机吊梁20、悬臂梁15、横梁16组成;所述直流牵引电机19通过焊接在侧架3上的电机吊梁20和悬臂梁15、横梁16固定;所述齿轮减速箱17 —端悬挂在横梁16上,另一端通过低速大齿轮12与轮对总成2连接;齿轮减速箱17和直流牵引电机19之间由传动轴18连接。工作时直流牵弓I电机19转子带动传动轴18,传动轴18带动齿轮减速箱17中的高速端齿轮旋转,通过三级减速后,由大齿轮12带动轮对总成2转动,实现转向架的驱动走行。
[0023]所述轮对总成2由主动车轴14、辗钢整体轮9、352226X2-2RZ轴承8、大齿轮12、定位套11、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3、轴承盖10组成;作为齿轮减速箱17低速端的低速大齿轮12压装在主动车轴14上,其两侧分别装有定位套11、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3、轴承盖10固定,便于齿轮减速箱17的组装;在主动车轴14的两端轮座位置分别压装辗钢整体轮9,在辗钢整体轮9外侧压装轴承8。
[0024]所述制动装置7由固定杠杆支点21、下拉杆22、闸瓦23、制动杠杆24、制动梁总成25组成;所述闸瓦23与辗钢整体轮9的踏面接触;所述制动梁总成25通过左、右两侧的制动杠杆24与下拉杆22连接,制动杠杆24的上部与制动梁总成25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左侧的制动杠杆24的下部与焊接在摇枕5上的固定杠杆支点2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右侧的制动杠杆24的下部与制动缸连接;制动缸通过制动杠杆24带动下拉杆22向左移动,下拉杆22带动制动梁总成25向辗钢整体轮9移动,装在制动梁总成25上的闸瓦23紧贴辗钢整体轮9的踏面,实现轮对组成2的制动。制动力的大小通过制动倍率来调节,一般制动倍率为4。
【权利要求】
1.一种两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侧架(3)两端分别连接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1),所述侧架(3)中间固定有弹簧(4),摇枕(5)定位在弹簧(4)上,所述摇枕(5)上装有用于承载的下心盘(6);轮对总成(2)通过轴承(8)安装在用铸钢制作的侧架(3)下部的导框位;制动装置(7)通过固定杠杆支点(21)与摇枕(5)连接;所述轮对总成(2)为两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I)由直流牵引电机(19)、齿轮减速箱(17)、传动轴(18)、电机吊梁(20)、悬臂梁(15)、横梁(16)组成; 所述直流牵引电机(19)通过焊接在侧架(3)上的电机吊梁(20)和悬臂梁(15)、横梁(16)固定;所述齿轮减速箱(17) —端悬挂在横梁(16)上,另一端通过大齿轮(12)与轮对总成(2)连接;齿轮减速箱(17)和直流牵弓I电机(19)之间由传动轴(1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总成(2)由主动车轴(14)、辗钢整体轮(9)、轴承(8)、大齿轮(12)、定位套(11)、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3)、轴承盖(10)组成; 作为齿轮减速箱(17)低速端的大齿轮(12)压装在主动车轴(14)上,其两侧分别装有定位套(11)、单列圆锥滚子轴承(13)、轴承盖(10);所述主动车轴(14)的两端轮座位置分别压装辗钢整体轮(9 ),所述辗钢整体轮(9 )外侧压装轴承(8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7)由固定杠杆支点(21)、下拉杆(22 )、闸瓦(23 )、制动杠杆(24)、制动梁总成(25 )构成;所述闸瓦(23 )与辗钢整体轮(9)的踏面接触; 所述制动梁总成(25)通过左、右两侧的制动杠杆(24)与下拉杆(22)连接,制动杠杆(24)的上部与制动梁总成(25)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左侧的制动杠杆(24)的下部与焊接在摇枕(5)上的固定杠杆支点(2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右侧的制动杠杆(24)的下部与制动缸连接;制动缸通过制动杠杆(24)带动下拉杆(22)向左移动,下拉杆(22)带动制动梁总成(25)向辗钢整体轮(9)移动,装在制动梁总成(25)上的闸瓦(23)紧贴辗钢整体轮(9)的踏面,实现轮对组成(2)的制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为外弹簧内套有内弹簧的双层弹簧结构。
【文档编号】B61C9/50GK203920762SQ201420335928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达, 蔺绍麟 申请人:襄阳协利成机车车辆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