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动力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396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五轴动力转向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五轴动力转向架,用于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包括焊接构架、轮对总成、均衡弹簧装置、旁承组成、制动装置、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侧梁两端分别焊装悬臂梁和电机吊梁,承载鞍轴箱体放置在轴承上,侧梁的导框位卡住承载鞍轴箱体,在中央梁上装有下心盘,在侧梁上设有旁承组成,制动梁总成安装在双滑槽内。整个五轴动力转向架承载重量自上而下由旁承组成传递到均衡弹簧装置,经均衡弹簧装置均衡承载作用完成五条轮对组成受力均布。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带动轮对组成自力走行,通过制动梁总成进行制动。本实用新型结构配置合理,运行稳定可靠,能实现制动梁的互换,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更换配件方便快捷,操作简单。
【专利说明】五轴动力转向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车辆专用的五轴动力转向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五轴转向架是一种以铺轨为主兼做架桥的多功能铺架设备,由于新建铁路提速梁片和重型轨排重量的增加,对原焊接构架的承载强度提出很高的要求,再加上槽钢式制动梁被新式L-B制动梁取代已是必然趋势,暴露出原五轴转向架的结构无法安装L-B制动梁的缺陷。现有槽钢式制动梁安装在五轴转向架双滑槽滑道里的是圆柱型结构的滚子,而L-B制动梁安装在五轴转向架双滑槽滑道里的是方型结构的滑套,两者尺寸型式都不一样,因此需对原双滑槽的滑道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改进,以满足新式L-B制动梁的安装需要。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转向架承载强度的不足及制动梁换装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轴动力转向架,不仅增加承载强度,而且还能方便快捷的实现槽钢式制动梁与新型制动梁互换。
[0004]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焊接构架、轮对总成、均衡弹簧装置、旁承组成、下心盘、制动装置、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侧梁的两端分别焊装用于安装直流牵引电机及齿轮减速箱的悬臂梁和电机吊梁,承载鞍轴箱放置在轴承上,侧梁的导框位卡住承载鞍轴箱体,在中央梁上装有用于牵引的下心盘,在侧梁上设有用于承载的旁承组成,制动梁总成安装在双滑槽内。
[0005]所述焊接构架为全钢板焊接结构,由导框、双滑槽、侧梁、加强梁、中央梁、横梁一组成;平行的四根横梁一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固定连接,中间的两根横梁一通过中央梁连接,导框、双滑槽依次焊接在侧梁端;所述中央梁上安装下心盘在侧梁的旁承盒处内外增加筋板(12),加强梁焊接在侧梁)的下端。
[0006]所述轮对总成包括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所述主动轮对由轴承、辗钢整体轮、轴承盖、定位套、大齿轮、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主动车轴组成;作为齿轮减速箱低速端的大齿轮压装在主动车轴上,其两侧分别由定位套、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盖固定;所述主动车轴的两端轮座位置分别压装辗钢整体轮,辗钢整体轮外侧压装轴承;所述从动轮对由轴承、辗钢整体轮、从动车轴组成。
[0007]所述均衡弹簧装置由承载鞍轴箱体、弹簧、均衡梁、下顶块、弹簧顶座、顶座组成;所述均衡梁两端分别与弹簧顶座销轴连接,弹簧对称置于两承载鞍轴箱体上,上部由弹簧顶座压住,固定在均衡梁上的下顶块沿着与顶座贴合的内圆弧面转动;所述弹簧为外弹簧内套有内弹簧的双层弹簧结构。
[0008]所述旁承组成由旁承盖板、磨耗板、上旁承铁、下旁承铁、旁承盒组成,所述旁承组成的上旁承铁、下旁承铁为球面接触式结构,上旁承铁压住下旁承铁,下旁承铁及磨耗板放置在侧梁的旁承盒内,旁承盖板固定在旁承盒上。
[0009]所述制动装置由制动梁总成、闸瓦、制动杠杆、固定杠杆支点、下拉杆组成;
[0010]所述制动梁总成通过左、右两侧的制动杠杆与下拉杆连接,制动杠杆的上部与制动梁总成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左侧的制动杠杆的下部与焊接在横梁一上的固定杠杆支点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右侧的制动杠杆的下部与制动缸连接;制动缸通过制动杠杆带动下拉杆向左移动,下拉杆带动制动梁总成向辗钢整体轮移动,装在制动梁总成上的闸瓦紧贴辗钢整体轮的踏面,实现轮对总成的制动。
[0011]所述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由悬臂梁、横梁二、齿轮减速箱、传动轴、直流牵引电机、电机吊梁组成;所述直流牵引电机通过固定在焊接构架上的电机吊梁和悬臂梁及横梁二悬挂;所述齿轮减速箱一端固定在横梁二上,另一端通过大齿轮压装在主动车轴上;齿轮减速箱和直流牵引电机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
[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配置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可自力走行且承载能力提高,能有效实现两种型式制动梁的互换,延长转向架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更换配件方便快捷,操作简单,适应各种铁路架桥机和铺轨机车辆的配属需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6]图3是图1的焊接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8]图5是图1的主动轮对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图1的从动轮对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图1的均衡弹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图1的旁承组成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图2的双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是图1的制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是图1的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焊接构架1、轮对组成2、均衡弹簧装置3、旁承组成4、下心盘5、制动装置6、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7。
[0026]焊接构架I采用全钢板焊接结构,由导框8、双滑槽9、侧梁10、加强梁11、中央梁14、横梁一 15组成;平行的四根横梁一 15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10固定连接,中间的两根横梁一 15通过中央梁14连接,导框8、双滑槽9依次固定在侧梁10下端;所述中央梁14上安装直径Φ 370mm的下心盘5,在侧梁10的旁承盒13处内、外增加筋板12,加强梁11增加截面高度,以提高承载强度,在侧梁10下盖板内侧切割出1mm宽的槽,增大轮辋与侧梁10的间隙,避免在通过半径过小的线路时两者相互接触干涉,提高五轴动力转向架的运行稳定性。
[0027]如图5、图6所示,轮对组成2包括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所述主动轮对由轴箱轴承16、辗钢整体轮17、轴承盖18、定位套19、大齿轮20、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主动车轴22组成;作为齿轮减速箱43低速端的大齿轮20压装在主动车轴22上,其两侧分别由定位套19、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轴承盖18固定;所述主动车轴22的两端轮座位置分别压装辗钢整体轮17,辗钢整体轮17外侧压装轴箱轴承16。所述从动轮对由轴箱轴承16、辗钢整体轮17、从动车轴23组成。所述主动轮对位于焊接构架I的左右两侧,中间从动轮对的轮缘型式为减薄型轮缘。
[0028]如图7所示,均衡弹簧装置3由承载鞍轴箱体24、弹簧25、均衡梁26、下顶块27、弹簧顶座28、顶座29组成,弹簧25为外弹簧内套有内弹簧的双层弹簧结构;所述均衡梁26两端分别与弹簧顶座28销轴连接,弹簧25对称置于两承载鞍轴箱体24上,上部由弹簧顶座28压住,固定在均衡梁26上的下顶块27可沿着与顶座29贴合的内圆弧面轻微转动,来实现每条轮对组成2的均衡承载。
[0029]如图8所示,旁承组成4由旁承盖板30、磨耗板31、上旁承铁32、下旁承铁33、旁承盒13组成,所述旁承组成4的上旁承铁32与下旁承铁33采用球面接触式结构形式,上旁承铁32压住下旁承铁33,下旁承铁33及磨耗板31放置在侧梁10旁承盒13内,旁承盖板30固定在芳承盒13上。
[0030]如图9所示,所述双滑槽9将左、右滑道34后面的原弯头去掉,便于L-B制动梁总成36的安装,同时为避免制动梁总成36从中间空档处掉落,在滑道34的中间增加一定位销35来挡住制动梁总成36。安装槽钢式制动梁时采用小直径的定位销35,安装L-B制动梁时采用大直径的定位销35,通过改变定位销35直径满足两种制动梁的安装使用,安装方便快捷。
[0031]如图10所示,基础制动装置6由制动梁总成36、闸瓦37、制动杠杆38、固定杠杆支点39、下拉杆40组成;制动梁总成36通过左、右两侧的制动杠杆38与下拉杆40连接,制动杠杆38的上部与制动梁总成36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左侧的制动杠杆38的下部与焊接在横梁一 15上的固定杠杆支点39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右侧的制动杠杆24的下部与制动缸连接;制动缸通过制动杠杆38带动下拉杆40向左移动,下拉杆40带动制动梁总成36向辗钢整体轮17移动,装在制动梁总成36上的闸瓦37紧贴辗钢整体轮17的踏面,实现轮对总成的制动。
[0032]如图11所示,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7由悬臂梁41、横梁二 42、齿轮减速箱43、传动轴44、直流牵引电机45、电机吊梁46组成;所述直流牵引电机45通过固定在焊接构架I上的电机吊梁46和悬臂梁41及横梁二 42悬挂;所述齿轮减速箱43 —端固定在横梁二 42上,另一端通过大齿轮20压装在主动车轴22上;齿轮减速箱43和直流牵引电机45之间通过传动轴44连接。工作时直流牵引电机45转子带动传动轴44运转,传动轴44带动齿轮减速箱43中的高速端齿轮旋转,通过三级减速后,由大齿轮20带动轮对组成2的转动,实现转向架的驱动走行。
[0033]本实用新型的侧梁10两端分别焊装两套悬臂梁41和电机吊梁46便于安装直流牵引电机45及齿轮减速箱43。承载鞍轴箱体24放置在轴承16上,侧梁10的导框8位卡住承载鞍轴箱体24。在中央梁14上装有下心盘5用于牵引,在侧梁10上设有旁承组成4用于承载,整个五轴动力转向架的承载重量自上而下依次由旁承组成4传递到均衡弹簧装置3,通过均衡弹簧装置3的均衡承载作用完成五条轮对组成2的受力均布。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7带动轮对组成2自力走行,通过安装在双滑槽9里的两套制动梁总成36进行制动。
【权利要求】
1.一种五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该五轴动力转向架包括焊接构架(I)、轮对总成(2)、均衡弹簧装置(3)、旁承组成(4)、下心盘(5)、制动装置(6)、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7);侧梁(10)的两端分别焊装用于安装直流牵引电机(45)及齿轮减速箱(43)的悬臂梁(41)和电机吊梁(46),承载鞍轴箱(24)放置在轴承(16)上,侧梁(10)的导框(8)位卡住承载鞍轴箱体(24),在中央梁(14)上装有用于牵引的下心盘(5),在侧梁(10)上设有用于承载的旁承组成(4),制动梁总成(36 )安装在双滑槽(9 )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构架(I)为全钢板焊接结构,由导框(8)、双滑槽(9)、侧梁(10)、加强梁(11)、中央梁(14)、横梁一(15)组成;平行的四根横梁一(15)两端分别与两根侧梁(10)固定连接,中间的两根横梁一(15)通过中央梁(14)连接,导框(8)、双滑槽(9)依次焊接在侧梁(10)下端;所述中央梁(14)上安装下心盘(5),在侧梁(10)的旁承盒(13)处内外增加筋板(12),加强梁(11)焊接在侧梁(10)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总成(2)包括主动轮对和从动轮对;所述主动轮对由轴承(16)、辗钢整体轮(17)、轴承盖(18)、定位套(19)、大齿轮(20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主动车轴(22 )组成;作为齿轮减速箱(43 )低速端的大齿轮(20)压装在主动车轴(22)上,其两侧分别由定位套(19)、单列圆锥滚子轴承(21)、轴承盖(18)固定;所述主动车轴(22)的两端轮座位置分别压装辗钢整体轮(17),辗钢整体轮(17)外侧压装轴承(16);所述从动轮对由轴承(16)、辗钢整体轮(17)、从动车轴(23)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弹簧装置(3)由承载鞍轴箱体(24)、弹簧(25 )、均衡梁(26 )、下顶块(27 )、弹簧顶座(28 )、顶座(29 )组成;所述均衡梁(26)两端分别与弹簧顶座(28)销轴连接,弹簧(25)对称置于两承载鞍轴箱体(24)上,上部由弹簧顶座(28)压住,固定在均衡梁(26)上的下顶块(27)沿着与顶座(29)贴合的内圆弧面转动;所述弹簧(25)为外弹簧内套有内弹簧的双层弹簧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承组成(4)由旁承盖板(30 )、磨耗板(31)、上旁承铁(32 )、下旁承铁(33 )、旁承盒(13 )组成,所述旁承组成(4)的上旁承铁(32)、下旁承铁(33)为球面接触式结构,上旁承铁(32)压住下旁承铁(33),下旁承铁(33 )及磨耗板(31)放置在侧梁(10 )的旁承盒(13 )内,旁承盖板(30 )固定在旁承盒(13 )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6)由制动梁总成(36)、闸瓦(37)、制动杠杆(38)、固定杠杆支点(39),下拉杆(40)组成; 所述制动梁总成(36)通过左、右两侧的制动杠杆(38)与下拉杆(40)连接,制动杠杆(38)的上部与制动梁总成(36)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左侧的制动杠杆(38)的下部与焊接在横梁一(15)上的固定杠杆支点(39)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右侧的制动杠杆(24)的下部与制动缸连接;制动缸通过制动杠杆(38 )带动下拉杆(40 )向左移动,下拉杆(40 )带动制动梁总成(36 )向辗钢整体轮(17)移动,装在制动梁总成(36 )上的闸瓦(37 )紧贴辗钢整体轮(17)的踏面,实现轮对总成(2)的制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轴动力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及悬挂装置(7)由悬臂梁(41)、横梁二(42)、齿轮减速箱(43)、传动轴(44)、直流牵引电机(45)、电机吊梁(46)组成;所述直流牵引电机(45)通过固定在焊接构架(I)上的电机吊梁(46)和悬臂梁(41)及横梁二(42)悬挂;所述齿轮减速箱(43) —端固定在横梁二(42)上,另一端通过大齿轮(20 )压装在主动车轴(22 )上;齿轮减速箱(43 )和直流牵弓丨电机(45 )之间通过传动轴(44)连接。
【文档编号】B61F5/26GK203920761SQ20142033591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刘达, 蔺绍麟 申请人:襄阳协利成机车车辆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