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载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0720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轨载运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卸长钢轨用的钢轨载运车。
DE 1208 326 B或DE 2734 748 B号专利介绍的由多辆连挂的钢轨载运车组成的列车,已为人们所知。为了装载准备运送的长钢轨,车底架上固定有沿车辆纵向的,确切地说沿列车纵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钢轨支承,上面装有沿车辆横向前后排列的支承轮。位于列车终端的长钢轨装载范围内的钢轨载运车的端部有导向轮,用于保持待装卸的长钢轨位置的稳定并对其进行导向。这些导轮与车底架没有变化地固定在一起,因此卸下的长钢轨对轨道中心线的位置不可能改变。此外,钢轨载运车的每侧还有沿车辆纵向的吊车走行轨,供装卸钢轨的吊车走行用。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装卸长钢轨用的钢轨载运车,要求用这种车能简化长钢轨装卸作业。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装卸长钢轨用的钢轨载运车而实现的,这种钢轨载运车有一个利用轨行机构支承在轨道上的车底架,以及沿车辆纵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导向轮,用于在车底架上方放置长钢轨用的装载平面与轨道平面之间引导长钢轨,另外还有沿车辆横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沿车辆纵向固定在车底架上的吊车走行轨,其特征在于车底架在轨行机构之间至少有一个配备导向轮的开口,使钢轨得以穿过。
在轨行机构之间设置开口,就可以在一个相当宽的轨道横向范围内可靠地引导钢轨。这样就可以满足各种规程的要求或作业条件,有选择地将长钢轨放置在既有钢轨的内侧或外侧。导向轮位于开口内侧,因此无需作费时的改装,即可保证迅速投入使用。
下面将利用图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为钢轨载运车的侧视图,该载运车配备有沿车辆纵向走行的龙门吊车;图2为图1所示钢轨载运车的俯视图,该载运车带有两根位于其两侧的长钢轨;图3为图1所示钢轨载运车在切割线III处放大的截面,和图2一样,为清楚起见未示出龙门吊车;图4为钢轨载运车另一实施例极其简化的俯视图。
图1至3所示钢轨载运车1是一列由另外一辆载运车33和图中未示出的运输车及一台机车组成的钢轨载运列车的一个组成部分。钢轨载运车1能在轨道2上走行,主要是一个支承在轨行机构3上的车底架4。车底架4每端有联结装置5。在称为接受端6的端部有一内部设有中央控制装置8的操作室7。钢轨载运车1的纵向两侧有沿车辆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吊车走行轨9安装在车底架4上。吊车走行轨9在朝向接受端6的端部有吊车缓冲器10。利用驱动机构11在吊车走行轨9上走行的具有驾驶室39的龙门吊车12有悬臂13,其端部装有钢轨抓取装置14(见图1)。
在吊车走行轨9与位于中间的、沿车辆纵向的纵梁15结构形式的车底架4之间,有两个位于轨行机构3之间沿车辆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开口16,使长钢轨17得以穿过。长钢轨事先并排放置在平行于轨道2的槽道34内的传送滚输35上。位于车底架4形成的装载平面18和轨道2的钢轨形成的轨道平面19之间的开口16中,有导向单元21。导向单元具有沿车辆纵向相隔一定距离的导向轮20。距接受端6较近的导向单元21分别装在悬臂22上。悬臂相对于导向单元21的端部,通过万能关节23与车底架4铰接在一起。两个导向单元21中的每个导向单元能利用转动驱动机构24围绕一根垂直于悬臂的轴线38调节对悬臂22的位置。利用与纵梁15铰接在一起的高度调节驱动机构25和横向调节驱动机构26,可调节每个悬臂22的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距接受端6较远的第二对导向单元21直接固定在车底架4上,紧靠装载平面18的下面并位于万能关节23与相邻的轨行机构3之间。动力单元32向各驱动机构24,25,26提供动力。
如图3详细所示,导向轮20由四个沿车辆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能围绕一根垂直旋转轴线28旋转的垂直轮27组成。垂直轮27的下面有两个作为导向轮20的水平轮29。导向轮能围绕一根水平的轴线30可旋转地被支承。利用这种结构可形成两个导向槽道31,以可靠地引导两根沿车辆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长钢轨17,而不会使之倾翻。
为了吊起长钢轨17,要使龙门吊车12尽可能走行接近接受端6。然后用钢轨抓取装置14抓取位于槽道34中的长钢轨17的端部。启动高度调节驱动机构25和横向调节驱动机构26,将位于悬臂22处的导向单元21也降到槽道34内。龙门吊车12沿箭头37相反的方向走行时,将长钢轨17穿入导向单元21的导向槽道31内,然后钢轨抓取装置14在固定于悬臂22上的导向单元21的后面,再次抓取长钢轨17的端部。启动转动驱动机构24可以控制长钢轨17的挠度,以协助将钢轨穿入第二个导向单元21。松开钢轨抓取装置14以后,钢轨载运车1,确切地说钢轨载运列车即沿箭头37所示方向走行,由此将导向装置21和载运车33上的其他导向装置36引导的长钢轨17,自动推上连挂的运载车上。
钢轨载运车1当然也可用于按相反顺序的作业步骤将长钢轨17放入槽道34或放置在轨道2的旁侧。
图4所示载运车(为简单起见,相同的部件采用与图1至3相同的代号)只有一个使两根长钢轨17穿过的开口16。这个开口16位于车辆中间,由车底架4的两根沿车辆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沿车辆纵向的纵梁15所限定。吊车走行轨9也固定在此纵梁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装卸长钢轨(17)用的钢轨载运车(1),它具有一个利用轨行机构(3)支承在轨道(2)上的车底架(4),以及沿车辆纵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导向轮(20),用于在车底架(4)上方放置长钢轨(17)用的装载平面(18)与轨道平面(19)之间引导长钢轨(17),另外还有沿车辆横向彼此相隔一定距离的、沿车辆纵向固定在车底架(4)上的吊车走行轨(9),其特征在于车底架(4)在轨行机构(3)之间至少有一个配备导向轮(20)的开口(16),使钢轨(17)得以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载运车,其特征在于有两个沿车辆横向相邻的开口(16),结构为纵梁(15)形式的车底架(4)位于开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轨载运车,其特征在于开口(16)由车底架(4)的两根沿车辆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沿车辆纵向的纵梁(15)所限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轨载运车,其特征在于位于相对于车辆横向的吊车走行轨(9)之间的开口(16),沿车辆纵向由车底架(4)两端的轨行机构(3)所限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轨载运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开口(16)配备一个与沿车辆纵向的悬臂(22)相连的导向轮(20),其中悬臂(22)在导向轮(20)对面的一端通过万能关节(23)与车底架(4)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钢轨载运车,其特征在于导向轮(20)装在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悬壁(22)上并与转动驱动机构(24)相连的导向装置(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钢轨载运车,其特征在于每个悬臂(22)与装在车底架(4)中间纵梁(15)上的高度调节驱动机构(25)和横向调节驱动机构(26)相连,以调节悬臂的垂直位置和侧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和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轨载运车,其特征在于车底架(4)距悬臂(22)万能关节(23)较远的一端,有一个内部装有中央控制装置(8)的操作室(7)。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和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钢轨载运车,其特征在于悬臂(22)的万能关节(23)与相邻轨行机构(3)范围之内还有另外的导向轮(20)与车底架(4)相连。
全文摘要
装卸长钢轨(17)用的钢轨载运车(1)由一个利用轨行机构(3)支承在轨道(2)上的车底架(4)组成。沿车辆纵向相隔一定距离的导向轮(20)用于在轨道平面(19)和位于车底架(4)以上的放置长钢轨(17)用的装载平面(18)之间对长钢轨(17)进行导向。在车底架(4)上固定有沿车辆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沿车辆纵向的吊车走行轨(9)。车底架(4)至少有一个位于轨行机构(3)之间的、配备有导向轮(20)的开口(16),使钢轨(17)得以穿过。
文档编号B61D15/00GK1146516SQ9611024
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4日
发明者约瑟夫·赫特兰迪 申请人:乔治·罗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