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236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脚踏用部件安装到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的下部上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机动两轮车的脚踏是用来放置脚的部件,可分为架车人用和同乘人用两种。架车人用脚踏是影响变速踏板的操作和刹车踏板的操作的部件,在不损及操作性的位置处固定在发动机或车体框架上。作为固定到发动机上的结构,有例如特开2000-38179公报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用图10对该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图10是说明已有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的图,是该公报图3的拷贝图。
该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为,在发动机101(变更了附图标记。以下一样)的下部安装托架102,在托架102上通过防振部件103、103安装脚踏杆104,在脚踏杆104的下侧设置刹车踏板105。
使侧支托架106倾斜规定角度地安装到托架102上,在该侧支托架106上可摇动地安装侧支架107。
这样,在该公报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中,由于发动机101的热量传导到托架102上后,从托架102的表面向大气中散热,所以,防振部件103不受发动机101的热影响。
此外,发动机101的振动从托架102传递到防振部件103上后,通过防振部件103的振动吸收作用得到弱化,能够将传递到脚踏杆104上的振动抑制在脚感觉不到的程度上。
但是,上述公报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中,由于将托架102、防振部件103和脚踏杆104安装在发动机101的下侧,所以,这些部件每安装一个,发动机101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就逐渐变小。
特别是,设置于这些部件的最下侧的刹车踏板105变得离地面最近,从地面与机动两轮车的发动机101下部的最下部的距离的离地间隙小。
而为了改善机动两轮车的燃料消耗量,希望脚踏安装结构的轻量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加发动机与地面之间的空间的、并增加发动机下部的离地间隙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它是下述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在面对发动机的下部的下托架的下表面上,一体地安装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棒状加强部件,在面对这样的下托架的脚踏托架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安装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脚踏杆,在该脚踏杆的端部安装左右脚踏,在发动机的下部安装下托架,在该下托架上通过弹性部件安装脚踏托架,从而使发动机的振动较难传递给脚踏,其特征在于,通过前后错开地配置上述加强部件和上述脚踏杆,从而能够将脚踏杆配置在上述加强部件的侧部处。
这样,本发明通过前后错开地配置加强部件和脚踏杆,能够将脚踏杆配置在加强部件的侧部,所以可在侧部使脚踏杆相对于加强部件重合,从而能够使脚踏杆接近发动机的下部。因此,能够增大发动机和地面之间的空间,并能够增加离地间隙。
本发明中,使上述加强部件与脚踏杆上下重合地配置。这样,能够使脚踏杆的上部接近加强部件的上部,能够能够增大发动机和地面之间的空间,并能够增加离地间隙。
本发明中,将刹车踏板配置在比上述脚踏托架靠车宽度方向的内侧。这样,能够使脚踏托架和刹车踏板不产生干涉地提高离地间隙。
本发明中,将上述棒状加强部件制成管材。这样,能够降低加强部件的重量,同时,能够实现脚踏安装结构的轻量化。
而且,本发明中,上述下托架使后部分相对于比加强材料靠前的部分低。这样,能够防止下托架与脚踏杆产生干涉,同时,能够防止脚踏托架和加强部件产生干涉。结果,能够实现上下重合的加强部件和脚踏杆在上下方向上的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中,将上述下托架的左端部或右端部向上折弯,并在该折弯部的前端焊接侧支托架。这样,能够确保侧支托架的安装强度,并能够省略用来对侧支托架进行加强的部件。因此,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脚踏安装结构的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采用了本发明的脚踏安装结构的机动两轮车的右侧视图;图3是图1的3-3线剖视图;图4是图3的4-4线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下托架的剖视图;图6A是本发明的脚踏杆的俯视图;图6B是图6A的B-B线剖视放大图;图7是本发明的脚踏安装结构的俯视图;图8A是图7的8-8箭头视图;图8B是图8A的B箭头视图;图9A是实施形式的比较图;图9B是现有技术的比较图;图10是已有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的说明图;具体实施形式如图1所示,机动两轮车10包括车体框架11,转向自如地安装在该车体框架11的前端的头管12上的车把13及前叉14,安装该前叉14上的前轮15,配置在车体框架11的中央下部的发动机16,配置在车体框架11的上部的燃料箱17及车座18,可上下移动地从车体框架11的中央下部延伸的摇臂21,安装在该摇臂21的后部的后轮22,安装在该后轮22上的后链轮23,向该后链轮23传递驱动力的链条24,安装在车体框架11的下部的主支架25,同乘人员用脚踏26,安装在发动机16的下部的架车人用脚踏27。28是侧支架。
如图2所示,31是消声器,32是脚蹬起动踏板,33是刹车踏板,34是地面,35是发动机16和地面34之间的空间,H是从地面34到刹车踏板33的下侧的间隔,是离地间隙。
如图3所示,架车人用脚踏27由安装在发动机16的下部的下托架41和安装在该下托架41上的弹性部件42、42以及安装在这些弹性部件42、42上的脚踏杆43构成。
此外,架车人用脚踏27兼作限制刹车踏板33的回复位置的止动器,利用脚踏杆43的下表面阻止刹车踏板33。这样,配置在架车人用脚踏27的下侧的刹车踏板33的位置最低。44、44是安装脚踏杆43的螺栓,45、45是支撑弹性部件42的卡环,46、46是安装下托架41的螺栓。
刹车踏板33的位置比脚踏杆43的右侧安装螺栓44(第1脚踏托架78(参照图6A))靠车宽度方向(图的左右)内侧。
如图3所示,侧支架28是将其降下而使用的部件,形成可旋转地安装在下托架41上的回转部件51,将支柱52利用焊接安装在该回转部件51上,在该支柱52的端部安装底板53,在支柱52上安装第1挂卡部件54,将拉伸弹簧55挂卡在该第1挂卡部件54上。56是螺栓。
下托架41的结构为,将棒状的加强部件62安装在托架主体61的中央,并将侧支托架64安装在托架主体61的左端部63上。
如图4所示,下托架41的加强部件62是管材。管材例如是结构用钢(JIS STAM)。
在下托架41的下表面65上,比加强部件62靠前(图中左侧)地配置2个弹性部件42、42(未图示),并且,比加强部件62靠后(图中右侧)地配置2个弹性部件42、42(参照图3),在这些前后弹性部件42、42上安装脚踏杆43。
弹性部件42的结构为,在筒状的主体66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环状槽67,使脚踏杆43嵌合在环状槽67中。
如图5所示,在下托架41的托架主体61上,在比加强部件62靠前(图中左侧)的部分形成前基座表面71,在比加强部件62靠后(图中右侧)的部分形成后基座表面72,在中央形成凹部73。
后基座表面72设定为相对于前基座表面71仅低规定尺寸Hz。
发动机16的下部74包括形成在前侧的前凸台75、75(未图示)和形成在后侧的后凸台76、76(参照图3)。后凸台76设定为相对于前凸台75仅低规定尺寸Hb(Hb=Hz)。Lu表示从后凸台76到加强部件62的距离。
如图6A所示,脚踏杆43的结构为,在杆主体77上安装第1脚踏托架78和第2脚踏托架79,在杆主体77的两端安装脚踏81、81。
如图6A及图6B所示,第1脚踏托架78的结构为,在前侧形成前基座部78a,在该基座部78a上开有第1嵌合孔78b,在后侧形成后基座部78c,在该后基座部78c上开有第2嵌合孔78d,在中央的上表面78e上形成凹部78f。
将后基座部78c设定为相对于前基座部78a仅低规定尺寸Hs。Ls是从后凸台76到杆主体77的距离,Ls>Lu(参照图5)。
另外,第2脚踏托架79的结构为,在中央的上表面79e上形成凹部79f,该托架的形式与第1脚踏托架78一样,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7中,如已说明的那样,在发动机16(参照图5)的下部用4个螺栓46安装下托架41,在下托架41上用4个螺栓44安装脚踏杆43。
如图3~图7所示,即,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是下述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在面对发动机16的下部74的下托架41的下表面65上,一体地安装有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棒状加强部件62,在面对这样的下托架41的第1·第2脚踏托架78、79的上表面78e、79e上一体地安装有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脚踏杆43的杆主体77,在该脚踏杆43的杆主体77的端部安装左右脚踏81、81,在发动机16的下部74处安装下托架41,通过弹性部件42将第1·第2脚踏托架78、79安装在该下托架41上,从而使发动机16的振动较难传递给脚踏81、81,并将加强部件62和脚踏杆43前后仅错开间隔L(参照图4、图7)地进行配置,从而能够将脚踏杆43配置在加强部件62的侧部82上。
间隔L为L=Ls-Lu。
图8A中,如已说明的那样,下托架41包括安装在左端部上63上的侧支托架64。具体地,在下托架41的左侧(图中左侧)具有形成在托架主体61左侧的折弯部83和形成于后侧的焊接部84。64a是第2挂卡部件。
如图8B所示,在折弯部83的前端以所希望的焊接条件焊接有侧支托架64。85、85表示焊接后的叠珠焊缝。
另外,尽管在左侧形成折弯部83,但是需要在右侧形成时,也可以将右端部向上折弯。
下面对以上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2~图5所示,由于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为,通过将加强部件62和脚踏杆43前后仅错开间隔L地进行配置,从而将脚踏杆43配置在加强部件62的侧部82处,因此,能够使脚踏杆43相对于加强部件62仅重合规定尺寸Hr。结果,脚踏杆43较大地接近发动机16的下部74,能够增大发动机16和地面34之间的空间35,而且能够提高离地间隙。
此外,由于刹车踏板33位于比脚踏杆43的第1脚踏托架78靠车宽度方向内侧,所以能够使第1脚踏托架78与刹车踏板33不产生干涉地提高离地间隙。
而且,由于将棒状的加强部件62制成管材,所以能够减轻加强部件62的重量。因此,能够实现脚踏安装结构的轻量化。
如图4及图5所示,由于下托架41中,相对于比加强部件62靠前的部分的前基座面71,降低了后部分的后基座面72,所以能够防止下托架41与脚踏杆43产生干涉,同时,能够防止第1·第2脚踏托架78、79(参照图6A)与加强部件62产生干涉。因此,能够实现上下方向的小型化。
如图5所示,由于下托架41中,相对于比加强部件62靠前的部分的前基座面71,降低了后部分的后基座面72,所以能够减小下托架41的凹部73的弯曲范围,使下托架41的成形变得容易。
如图3、图8A及图8B所示,由于将下托架41的左端部63向上折弯,并在该折弯部83的前端上焊接侧支托架64,所以能够减少下托架41的部件数量。因此,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然后,对实施形式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说明。
图9A中,从利用本发明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安装的下托架41的加强部件62到脚踏杆43的尺寸为Y。
图9B中,从利用现有技术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安装的托架102的加强部件108到脚踏杆104的尺寸为Y1。
由图9A及图9B明显得知,尺寸Y小于尺寸Y1,根据本发明,能够将上下方向的尺寸比现有技术仅减小尺寸Y2(Y2=Y1-Y)。结果,能够实现高度方向上的脚踏安装结构的节省空间化和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实施形式所示的图4的加强部件62和脚踏杆43前后替换。
脚踏杆43的杆主体77的弯曲形状是一个例子,根据条件,还可以更加复杂地折弯。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中,通过前后错开地配置加强部件和脚踏杆,能够将脚踏杆配置在加强部件的侧部,所以,能够使脚踏杆在侧部相对于加强部件重合,从而能够使脚踏杆靠近发动机的下部。因此,能够扩大发动机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并且能够增加离地间隙。
此外,本发明中,由于将棒状加强部件制成管材,所以,能够减轻加强部件的重量,同时,能够实现脚踏安装结构的轻量化。
而且,本发明中,由于下托架中,相对于比加强部件靠前的部分降低了后部分,所以能够防止下托架与脚踏杆产生干涉,同时,能够防止脚踏托架与加强部件产生干涉。结果,能够实现上下重合的加强部件与脚踏杆在上下方向上的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中,由于将下托架的左端部或右端部向上折弯,并在该折弯部的前端焊接侧支托架,所以能够确保侧支托架的安装强度,能够省略用来对侧支托架进行加强的部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扩大发动机与地面之间的空间,并且能够增加离地间隙,用作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在面对发动机(16)的下部(74)的下托架(41)的下表面(65)上,一体地安装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棒状加强部件(62),在面对这样的下托架的脚踏托架(78、79)的上表面(78e、79e)上,一体地安装沿车宽度方向延伸的脚踏杆(43),在该脚踏杆的端部安装左右脚踏(81),在发动机的下部安装下托架,在该下托架上通过弹性部件(42)安装脚踏托架,从而使发动机的振动较难传递给脚踏,其特征在于,通过前后错开地配置上述加强部件和上述脚踏杆,从而能够将脚踏杆配置在上述加强部件的侧部(82)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加强部件(62)和脚踏杆(43)上下重合地进行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刹车踏板(33)配置在比上述脚踏托架(78)靠车宽度方向内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棒状的加强部件(62)制成管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下托架(41)使后部分相对于比加强部件(62)靠前的部分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下托架(41)的左端部(63)或右端部向上折弯,在该折弯部(83)的前端焊接侧支托架(64)。
全文摘要
机动两轮车的脚踏安装结构为下述结构,即,在发动机(16)的下部(74)安装下托架(41),在该下托架上通过弹性部件(42)安装第1·第2脚踏托架(78、79),从而使发动机的振动较难传递到脚踏(81、81)上,通过前后错开地配置下托架的加强部件(62)和脚踏杆(43),能够将脚踏杆配置在加强部件的侧部(82)处。使脚踏杆在侧部相对于加强部件重合,能够使脚踏杆接近发动机的下部。因此,能够增加发动机下部的离地间隙。
文档编号B62J25/00GK1524048SQ0182343
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日
发明者山口正昭, 石坂孝史, 史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