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784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于骑乘车的车体上,且可移动定位于不同位置,供骑车者或乘载者支撑背部用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车子,除了汽车的坐垫具有可支撑驾驶者及乘坐者的背部的椅背,促进驾驶及乘坐的舒适感,减轻长期乘坐的疲劳,及遭后车追撞时也因背部有所支撑而更增其安全性,现况所有的骑乘车,如机车或电动代步车、沙滩车、雪橇机车等,绝大多数的坐垫均不具椅背,以致骑乘者的背部无法靠椅背支撑,而容易疲劳,无舒适感,以机车为例,如图1所示,有些使用者便在机车坐垫1后侧设置一椅背2,将该椅背2以锁固或其它机械固定的方式,固设于凸伸于坐垫1后面的支架12上,用于支撑骑士后面的搭乘者的背部,然而此椅背2因限于设置的方式,只能固定地供搭乘者使用,并无法调整椅背的位置至骑士的背后,而不具供骑士使用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调整位置供骑、乘者支撑背部,以提高骑乘的舒适感降低疲劳程度的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是设置于一车体上,该车体具有一宽部及一设置于该宽部上的窄部。该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包含有二分别设于车体二相反外侧边上的滑动轨、二分别滑设于各滑动轨上的滑动定位单元、二分别枢设于滑动定位单元上并延伸至车体上方的支撑架,及一接设于支撑架上用以支撑骑乘者背部的背支撑机构。该滑动定位单元具有一可滑移于滑动轨中的滑动件,及一与该滑动件连设并凸伸至各滑动轨的开口外的连接件,以连动二支撑架及背支撑机构于车体的宽部及窄部间移动。该背支撑机构具有一支撑骑乘者背部的背支撑件,及一设于背支撑件的背面且具有一支撑组件的调制单元,且调制单元界定出一开放式的伸缩空间。该等支撑架的一端均伸置于伸缩空间中,并分别设于支撑组件的两端,该等支撑架是可分别在该支撑组件的二端面上的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移动,以在车体的不同宽度的位置上,以不同间距立撑该背支撑机构,得以将该背支撑机构任意地移至车体的宽部或窄部上方,提供支撑背部的用。再者,该滑动定位单元更具有一定位件,能与该等滑动轨产生干涉而使该背支撑机构稳固地定位于车体上。


图1是一般设置有椅背的机车坐垫的一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背支撑装置较佳实施设于机车坐垫上的一俯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一剖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背支撑装置较佳实施设于机车坐垫上的一侧视图。
图5是较佳实施的一部分俯视图,显示一定位件的一卡勾定位于一凹槽中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本实用新型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适用于所有的骑乘车,如机车、电动代步车、沙滩车或雪橇车...等等之类,在以下所举的实施例是以机车作说明,由于以下的实施例中所提的机车构造均与一般机车相同,所以下面部份图标不再示出整体机车的构造,而只示出与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背支撑装置设置较有关的机车坐垫,并配合文字说明如下。如图2所示,一般机车的车体上具有二人座位的坐垫3,其一座位是位于前方较靠近机车把手(图中未示出)的驾驶座31,另一座位是由驾驶座31后方延伸出的搭乘座32,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背支撑装置5乃是接设于坐垫3的二相反外侧边上,以供支撑驾驶者或搭乘者的背部用,然而一般机车的坐垫3形状均不是为一宽度固定的矩形,整个座垫3的宽度并不一致,如图1所示的坐垫则是在驾驶座31与搭载座32间具有一宽度较大的宽部33,搭载座32则是由宽部33渐缩延伸设置,所以搭载座32相对宽部33则是宽度较小的窄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支撑装置5的设计,乃是配合一般骑乘车的坐垫的形状设置,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移动式支撑装置的构件及设置于机车上的态样进行详细说明;另外,为方便说明起见,以下均以窄部代表上述的搭载座3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支撑装置5的较佳实施例是包含二分别设置于坐垫3二相反侧的滑动轨51及52、二分别滑设于各滑动轨51及52上的滑动定位单元53、二分别枢设于各滑动定位单元53上的支撑架54,及一接设于二支撑架54上的背支撑机构55。
请同时参见图2、3所示,各滑动轨51、52是以螺固的方式对称地锁设于坐垫3的左、右两外侧,为方便说明起见,将图中设置于坐垫3左外侧的滑动轨51命名为左滑动轨,设于坐垫3右外侧的滑动轨52则命名为右滑动轨,且每一滑动轨51、52是沿着坐垫3的外侧延伸于宽部33与窄部32间,所以二滑动轨51、52贴附于坐垫3二外侧而呈非平行的态样,再者,左、右滑动轨51、52均界定出一位于内部的滑动空间511、521,且左滑动轨51是在左侧设置一开口512连通外界与滑动空间511,于右滑动轨52的右侧也设置一开口522使其内的滑动空间521与外界连通,以分别供二滑动定位单元53可同步滑移地设置于左、右滑动轨51、52上。每一滑动定位单元53均具有一滑动件531,及一连接件532,各滑动定位单元53的滑动件531是可滑动地设于各滑动空间511、521中,二连接件532是分别以螺丝56由各开口512、522锁固于滑动件531上,而分别位于各滑动轨51、52外,用以枢接该支撑架54。该等支撑架54分别具有一杆体541,及一将杆体541的一端枢接于连接件532上的轴杆542,杆体541的另一端则由坐垫3的外侧向上延伸至坐垫3上方,用以接设背支撑机构55,二杆体541是距有一间距地并排于坐垫3的上方。该背支撑机构55具有一用以支撑驾驶者或搭乘者的背部的背支撑件551,及一连设于背支撑件551的背面的调制单元552,背支撑件551是为一般的椅背,所以在此不再多加介绍。该调制单元552具有有一座体553,座体553的多个壁面553a围设出一具有一开放部553c的伸缩空间553b,该开放部553c是为一位于座体553下方的开放口,使该等杆体541的上端由开放部553c伸置伸缩空间553b中,且该等杆体541分别于伸缩空间553b中的上端,弯曲设置二分离且相向的圆弧形凹槽554,另外,座体553的二侧相对壁面553a上分别开设有一位置相对应的开槽555。该调制单元552更具有有一支撑组件556,及一固定轴557该固定轴557是由座体553外侧上的一开槽555穿置于伸缩空间553b中,而凸伸于座体553上的另一开槽555外,并以二扣环57于座体553的外侧固定固定轴557的两端,使固定轴557定位于座体553上,并悬吊于伸缩空间553b中。该支撑组件556具有一环设于该固定轴557外的回复元件558、二分别套接于该回复元件558二端的套接件559,每一套接件559具有一呈圆弧状且其一端面抵于支撑架54的凹槽554中的半球体5591,及由半球体5591的一平面延伸出的柱体5592,再者,二支撑架54与套接件559上均开设有与座体553的开槽555对应的槽孔h,且支撑架54上的槽孔h是一贯穿的长槽孔,固定轴557是分别由座体553的外侧穿过开槽555至伸缩空间553b中并分别穿置各支撑架54与套接件559的槽孔h中,以轴接各支撑架54与套接件559。另外,回复元件558乃是一具弹性的压缩弹簧,其两端分别套设于套接件559的柱体5592上,藉由回复元件558的弹性,在回复元件558受压力会产生回复至原来长度的回复力,以在二套接件559间支撑,所以,可抵撑二杆体541对二套接件559的压力,使二套接件559得以相对二杆体541呈定位状态,则二支撑架54的凹槽554内与套接件559的半球体5591抵接的面,是可沿着半球体5591在第一位置(如图3中实线所示的状态)及第二位置(如图3中假想线所示的状态)间移动,使二杆体541间的距离在实线所示的第一间距及虚线所示的第二间距间改变。另外,请同时参阅图2、4所示,左、右滑动轨51、52上更间隔开设有多数个卡槽511,而二滑动定位单元53更包含有一设于各连接件532上的定位件533,该定位件533于图2中未显示,而示于图4中,由于位于座垫3二侧的定位件均相同,所以图4只示的一侧的定位件,定位件533具有一拉杆534,及一为弹簧的伸缩组件535,拉杆534是以邻近中央处轴设于连接件532上,且拉杆534的一端设置为一卡勾536,另一端藉由伸缩组件535连接于由连接件532上向外凸伸的凸柱537,可藉由伸缩元件535的弹力使二卡勾536分别卡嵌于各滑动轨51、52的卡槽511,以将滑动定位单元53定位于滑动轨51、52上,而无法滑移。由图2、3及以上叙述可知,该等滑动件531能分别于该等滑动轨51、52中滑移,并藉由各连接件532带动各支撑架54及背支撑件55在宽部33与窄部32间移动,同时该等支撑架54的杆体541间间距也会产生改变,以下即针对将背支撑件551移动至各位置的过程及定位进行详细说明。请同时参阅图3、4、5所示,当欲将背支撑件551供驾驶者的背部支撑用,则将二支撑架推向图3实线所示的宽部33上,则带动滑动定位单元53与背支撑件551移至图4中实线所示的位置,而使二杆体541上的凹槽554是位于图3中实线所示的第一位置上,且二拉杆534的卡勾536则是与位于宽部33外侧的一卡槽511对应,即如图5所示,并将卡勾536压入该卡槽511中而勾扣定位于卡槽511中,同时使伸缩组件535的长度回复至原长度,而将卡勾536卡固于卡槽511中,使得二滑动定位单元53定位于二滑动轨51、52上,并使得背支撑件551稳固地定位于座垫3的宽部33上方,以可供驾驶者的背部支撑用,以增加驾驶者的舒适感,并减轻驾驶者的驾驶的疲劳程度,且于遭后车追撞时,驾驶者因背部有所支撑而增其安全性。若欲将背支撑件551由宽部移至窄部32的后端,供搭乘者的背部支撑用,首先将二拉杆534的卡勾536拉出卡槽511,而将卡勾536拉至与滑动轨51、52分离的状态,并将伸缩组件535拉长而产生一弹力,则解除二滑动定位单元53与二滑动轨51、52的定位状态,再将二支撑架5 4推向窄部32,则带动滑动定位单元53与背支撑件551移至图4中假想线所示的位置,且由于窄部32的宽度较宽部33小,所以二套接件559会受到二杆体541的压力,而因回复元件558弹力的抵撑,所以使二杆体541的凹槽554沿着半球体559移至图3中假想线所示的第二位置,使二杆体541间的距离改变至假想线所示的第二间距,二杆体541即如图3中假想线所示的状态在坐垫3的窄部32上方支撑背支撑件551。另外,二拉杆534的卡勾536也移到与位于窄部32外侧的一卡槽511对应,并放开拉杆534,则藉由伸缩组件535的弹力将卡勾536如图5所示,扣入该卡槽511中,而扣定于卡槽511中,此时则使二滑动定位单元53定位于二滑动轨51、52上,并使得背支撑件551稳固地定位于座垫3的窄部32后端的上方,以可供搭乘者的背部支撑用,以增加搭乘者的舒适感,并减轻搭乘者的疲劳程度,且于遭后车追撞时,搭乘者因背部有所支撑而增加其安全性。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藉由二设于坐垫两侧的滑动轨及滑动定位单元,使椅背可调整在坐垫上的位置,更利用二设置于椅背的背面的调制单元中用以支撑椅背的支撑架,配合坐垫各位置的不同宽度,自动调整二支撑架的距离,俾能将背支撑椅背任意地移至驾驶座或搭乘座的后端,以提供支撑驾驶者或搭乘者的背部,以提高骑、乘的舒适感,降低疲劳程度,所以,确实能达到本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是设置于一骑乘车的供使用者乘坐的一车体上,该车体具有一宽部,及一渐缩地延伸设置于该宽部上的窄部,该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包含有二分别附设该车体二相反的外侧边上的滑动轨、二分别设置于该等滑动轨中的滑动定位单元、二支撑架,以及一背支撑机构,该等滑动轨是分别设置于该车体的二外侧边且延伸设置于该宽部与窄部间,并分别界定出一具有一开口的滑动空间,该等支撑架的一端是分别转动地枢设于该等滑动定位单元上,该背支撑机构具有一设置于该等支撑架的另一端处的背支撑件,其特征在于该等滑动定位单元分别具有一滑设于所相对应滑动轨的该滑动空间中并与所相对应的该支撑架相枢设的滑动件、一与该滑动件连设并凸设至该滑动轨的开口外的连接件,及一设置于该连接件上的定位件,该背支撑机构更具有一设置于该背支撑件的背面并供该等支撑架穿设的调制单元,该调制单元具有一供该等支撑架容置的开放式伸缩空间,以及一位于伸缩空间中且抵撑于该等支撑架间而用以改变该等支撑架间距的支撑组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支撑机构的调制单元更具有一设置有该伸缩空间的座体,及一定位于该座体的两相对壁面上的固定轴,该伸缩空间具有一开放部,而该等支撑架是间隔地轴设于该固定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支撑架分别于相对位在该支撑组件处的该端上设置有一凹槽,且该支撑组件具有一环设于该固定轴外的回复元件、二分别套接于该回复元件二端的套接件,该等套接件的一端面是分别抵设于该等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支撑架分别具有一杆体,该等杆体的一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等连接件上,另一端则是穿过该开放部而伸置于该伸缩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滑动定位单元的定位件具有一以邻近中央处轴设于所相对应的该连接件上且于其一端设置有一卡勾的拉杆,及一设置于该拉杆的另一端上的伸缩组件,另外,该滑动轨间隔设置有复数个能供该拉杆的卡勾可分离地嵌设的卡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的回复元件为一压缩弹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调制单元的伸缩组件为一弹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支撑机构的背支撑件为一椅背。
专利摘要一种骑乘车的移动式背支撑装置,是设于一具有一宽部与一窄部的车体上,该移动式背支撑装置包含二分别设置于该车体相反二外侧边且设置有一滑动空间的滑动轨、二分别滑设于滑动空间处的滑动定位单元、二分别枢设于滑动定位单元上的支撑架,及一具有一调制单元且受该等支撑架立撑的背支撑机构。该调制单元具有一能改变该等支撑架间距的支撑组件。利用该等滑动定位单元,使该等支撑架及该背支撑机构能相对该等滑轨在宽部与窄部间移动,同时,该支撑组件能改变该等支撑架间距,该等支撑架则得以适当立撑该背支撑机构,供使用者背部支撑用。
文档编号B62J1/00GK2618835SQ0320378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0日
发明者曾芳生 申请人:曾芳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