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850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结构改良,专指一种具有组合组件简化、安装便捷且能降低制作成本的自行车刹车臂结构改良设计。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种传统的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1,其藉由轴孔部11套设有调整座12的轴套121,其中调整座12的另侧设有一插柱122供插抵定位于自行车叉架管13的突轴131侧孔132,令调整座12据以定位,又调整座12轴套121的底侧设有一大于轴套121径的套环部123,并藉该套环部123恰好套置一弹簧棒14的涡卷部141,后以一帽盖15套合于该弹簧棒14的涡卷部141,再于调整座12的折缘部124穿设一调整螺丝125,即利用该调整螺丝125的推底端得以迫压弹簧棒14的控制段142,达到据以调整弹簧棒14的弹力目的,而调整座12的轴套121内轴孔126套设于叉架管13的突轴131,并以一端部螺丝16螺抵突轴131的内螺孔133抵定刹车臂1。
然而,上述的习用刹车臂1结构中的多个主要组件,如调整座12、弹簧棒14、帽盖15、刹车臂1以及端部螺丝16至为松散,且在组装时还必须经由循序逐一地层层套置、对位、插入、螺合等繁复组合程序,即使是专业的组装作业者仍觉颇为繁琐不便,况且对于非专业组装者的自行车零组件修补市场而言,则更是备感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将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主要部分固结于一体,利于运输、易于装配,又具经济效益的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改良结构,主要是由刹车臂、调整座、弹簧棒、帽盖以及端部螺丝等主要元件组成,刹车臂底部轴孔固设一套管,弹簧棒的涡卷部套设于调整座一侧的套环部并以帽盖套置,其中套管的一侧设有一供胶质环圈由调整座另一侧插入的卡环,胶质环圈一端设有可以弹卡勾止套管卡环的剖槽及勾部,胶质环圈另一端延伸出可挡止调整座的挡缘。
胶质环圈与刹车臂套管螺合连接。
上述结构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帽盖、弹簧棒及调整座在出厂前即固结为一体,利于运输过程零件保持完整性,易于装配组合作业,同时又节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


图1为习用刹车臂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刹车臂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刹车臂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刹车臂的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刹车臂的使用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改良结构,主要系由刹车臂2、调整座3、弹簧棒14、帽盖15、胶质环圈4以及端部螺丝16等主要组件构成,刹车臂2底部轴孔21固设一套管22,且该套管22的一侧设有一卡环221、令弹簧棒14的涡卷部141套设于调整座3一侧的套环部31并以帽盖15套置,再以一胶质环圈4由调整座3的另侧插入,通过胶质环圈4一端的的剖槽42及勾部41设计而弹卡勾止套管22的卡环221,胶质环圈4另端延伸出挡缘43以挡止调整座3,达到使该刹车臂2、帽盖15、弹簧棒14及调整座3出厂前即预先组合而固结为一体(如图3所示),利于尔后任何组装者的装配组合作业。
再则,本实用新型的调整座3的折缘部32穿设一调整螺丝125,利用该调整螺丝125的推底端迫压弹簧棒14的控制段142,达到调整弹簧棒14的弹力作用,且端部螺丝16螺抵突轴131的内螺孔133中作刹车臂2的限位作用,而并不影响其旋移作动。
另,胶质环圈4一端的剖槽42及勾部41可以弹卡勾止套管22的卡环221,其中,该刹车臂2于刹车时的旋移作动,由底部轴孔21固设的套管22于叉架管13的突轴131外缘活动旋移,因此并无对胶质环圈4的扣合套管22功能产生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改良结构,主要是由刹车臂、调整座、弹簧棒、帽盖以及端部螺丝等主要元件组成,刹车臂底部轴孔固设一套管,弹簧棒的涡卷部套设于调整座一侧的套环部并以帽盖套置,其特征在于套管的一侧设有一供胶质环圈由调整座另一侧插入的卡环,胶质环圈一端的设有可以弹卡勾止套管卡环的剖槽及勾部,且胶质环圈另一端则延伸出可挡止调整座的挡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胶质环圈与刹车臂套管螺合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悬臂式刹车器的刹车臂改良结构,主要是由刹车臂、调整座、弹簧棒、帽盖以及端部螺丝等主要元件组成,刹车臂底部轴孔固设一套管,弹簧棒的涡卷部套设于调整座一侧的套环部并以帽盖套置,其中套管的一侧设有一供胶质环圈由调整座另一侧插入的卡环,胶质环圈一端设有可以弹卡勾止套管卡环的剖槽及勾部,胶质环圈另一端延伸出可挡止调整座的挡缘。上述结构刹车臂、帽盖、弹簧棒及调整座在出厂前即固结为一体,利于运输过程零件保持完整性,易于装配组合作业,同时又节省材料、降低加工成本,具有较佳的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62L1/00GK2696981SQ20042005149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9日
发明者蔡赐芳 申请人:彦豪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