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注油管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941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的注油管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布置被设置以将燃料从车辆的燃料端口引导到燃料箱中的注油管的注油管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被连接到设置在车辆地板下的燃料箱而用于将燃料引导到燃料箱的注油管或软管,例如,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审查后公开第SH0-60-12746号公开的注油管。如在图5中所示,公开的注油软管102具有被插入和连接到燃料箱101的下部103。燃料端口104被连接到注油软管102的上端,并被安装在接近左后轮罩105的车体的左侧106上。该注油软管102被布置以便下部103和从下部103向燃料端口104向上延伸的中间部107被设置在后轴108的前方。
利用这种布置,当冲击力沿向前方向被作用到车体的后端时,后轴108作为一种防护装置以保护注油软管的下部和中间部103和107,免于由于冲击力的效果可能在没有该防护装置的情况下出现的损坏或变形。然而,这种公开的注油管布置结构具有一种缺点由于注油管102除其两端外不被固定,由于当车辆行驶在颠簸的公路上或急转弯时出现的反复地与邻近车辆部分或部件冲击接触,软管的中间部107可能会被损坏。
一些已知的车体框架在其后端处具有碰撞吸收部。当受到严重碰撞时,碰撞吸收后端部会变形或皱折,从而吸收冲击力。当使用这种车体框架时,在接近车体框架的可变形的碰撞吸收后端部的某一位置处,注油软管或管被连接到车体框架上。利用这种布置,当车体框架在其后端处受到碰撞时,在车体框架的碰撞吸收部的变形或皱折期间,注油软管会由于施加到其上的冲击力的影响而不期望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当车体框架的后端部分受到冲击力时,也能够稳定地保持注油管不会变形或损坏的注油管布置结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具有车体、后轴、燃料箱和设置在车体的后轮罩附近的车体一侧的燃料端口的注油管布置结构,该管布置结构包括沿车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且分别设置在燃料箱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和右后侧框架;设置在后轴附近且在燃料箱后面的后横梁,该后横梁在左和右后侧框架之间横向地延伸,用于加强后侧框架,该后侧框架具有位于后横梁前方的前部;和注油管,该注油管连接在燃料箱和燃料端口之间并具有连接到后侧框架的前部的连接部。
利用在后侧框架之间横向地延伸的横梁,后侧框架的前部具有足以承受诸如后端碰撞中所承受的剧烈的冲击力的刚性。由于注油管被连接到后侧框架的这种刚性的前部的一个上,因此即使当后侧框架的后端经受冲击力时,这种注油管布置结构也能够保持注油管免于变形。设置在燃料箱后方的横梁用于保护燃料箱免受冲力。
该注油管布置结构的车辆还可具有设置在后轴后方的后悬架弹簧和后悬架减震器,而注油管从后悬架弹簧和后悬架减震器向前分隔开。利用这种布置,在后轴的前方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注油管的相对较大的空间。利用如此设置的较大安装空间,能够增加设计注油管的自由度。因此,注油管能够采取如此简单的形式而确保燃料从燃料端口到燃料箱的平稳流动。
优选地,注油管的连接部位于后轴的前方。
该注油管布置结构还可包括前横梁,该前横梁在后侧框架的各前端之间横向延伸,用于加强后侧框架,在这种情况中,前和后横梁和后侧框架的前部之间确定了实质矩形空间。该燃料箱被容纳该矩形空间内,燃料箱外周壁被前和后横梁和后侧框架的前部包围。采用这种布置,该燃料箱得到完全的保护,而免受沿车体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作用的任何外力。
优选地,该注油管的连接部位于后轴的前方,而后横梁被设置在后轴的后方。在后轴后方设置的后横梁防止冲击力从后侧框架的后端传送到后轴。此外,利用在后轴后方设置的后横梁,扩大了用于安装燃料箱的后横梁前方设置的空间,而燃料箱的容量得到相应的增加。
优选地,后横梁实质为U形并具有与燃料箱实质上相同的高度。当燃料箱的后端具有比其前端更大的高度时,这种布置尤其有用。当从车体的后端观看时,后横梁实质隐藏了燃料箱的后侧壁。因此,燃料箱的后侧壁得到后横梁的全面保护。
优选地,后侧框架的前部具有足以承受住施加到后侧框架的后端的冲击力的刚度,而后侧框架具有位于后横梁后方并可变形以吸收冲击力的后部。当后侧框架的后端承受冲击力时,在后部变形以吸收冲击力时,刚性前部不会变形。此时,连接到刚性前部的注油管也会保持不变形。因此,该注油管能够一直保持在正常的不变形状态,这将确保燃料从燃料端口到燃料箱的平稳流动。


参照附图,下面将仅通过实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定优选实施例,其中图1是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注油管布置结构的车辆后部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当沿图2的箭头3方向观看时的正视图;图4A是显示当冲击力被施加到车体框架的后端时,注油管布置结构的情形的侧视图;图4B是类似于图4A的视图,但显示了当用作碰撞吸收部的车体框架的后部变形或皱折,从而吸收冲击力时,注油管布置结构的情形;图5是传统注油管布置结构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图1,车辆10包括车体框架11,所述车体框架11包括沿车辆10的车体(未指示)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前横梁15,所述前横梁15在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的前端12a,13a之间横向延伸,用于加强后侧框架12,13;和后横梁16,所述后横梁16在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的实质中央部12b,13b之间横向延伸,用于加强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当在俯视平面图观看时,该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和前和后横梁15,16一起确定了实质矩形的空间17。该车辆10还包括容纳在矩形空间17中的燃料箱18。
依靠在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之间横向延伸的后横梁16,利用位于后横梁16后方的后方部分22和位于后横梁16前方的前方部分23形成了车体框架11。该后方部分22形成了可变形以吸收施加到后方部分22的后端22a的冲击力的碰撞吸收部,而前方部分23形成了刚度足够承受冲击力而不会发生变形或屈服的高刚度部。更具体地说,车体框架11的后方部分22由位于后横梁16的后方的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各自的后部12c,13c形成;而车体框架11的前方部分23由位于后横梁16前方的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的各自的前部24和25形成。
注油管31在其一端(下端)处被连接到注油软管32。在车体的左后轮罩26(图2)附近车体的左侧35的凹陷注油底座35a中形成燃料端口33,注油管31具有连接到燃料端口33的上端。该燃料端口33通常由盖34封闭。利用安装支架36,注油管31在位于后横梁16前方的位置处被连接到左后侧框架12的前部24。
该注油管31具有延伸到左后侧框架12下方的下端部(连接部)31a。在左后侧框架12的中央部12b附近,利用安装支架36,下端部31a被连接到左前部24,更具体地说,连接到左后侧框架12的左前部24的外侧壁12d。
该注油软管32具有连接到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的上端。该注油软管32具有经燃料箱18的左侧壁18a插入燃料箱18中的下端部32a。利用连接部件38(图2),注油软管32的下端部32a被连接到燃料箱18的左侧壁18a。
该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前和后横梁15,16、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构成了根据本发明的注油管布置结构20的基本部分。
如图3最好地所示,在其中央部31b处,注油管31被弯曲成弯曲如狗后腿的结构,并包括设置在中央部31b下面的下方部分31c和设置在中央部31b上面的上方部分31d。沿车体的侧向向内方向,该上方部分31d从注油管31的上端倾斜地向下延伸。该下方部分31c从中央部31b实质垂直地和向下地延伸,并在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终止。如图2所示,当从车辆的一侧观看时,注油管31的下端部分31c轻微地向后倾斜。前述结构的注油管31能够平稳地将燃料从燃料端口33向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的尽头端引导。
如前所述,注油软管32的上端被连接到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而注油软管32的下端部被连接到燃料箱18的左侧壁18a。当与注油管31和燃料箱18连接时,注油软管32呈现逐渐(缓和)弯曲或弧形结构,以便利用逐渐弯曲的注油软管32,从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引入注油软管32中的燃料被平稳地导入燃料箱18中。
可以认识到利用大体弯曲如狗后腿形状的注油管31和逐渐弯曲的注油软管32共同形成的燃料供应管线保证了燃料从燃料端口33到燃料箱18的极平稳的传送。
当燃料箱18将被供应燃料时,与凹陷注油底座35a(图1和2)相连的加油门或盖(未示出)被打开以暴露凹陷的加油底座35a,而盖34从加油端口33取下,以开启加油端口33。燃料然后被供应到加油端口33中。经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如此供应的燃料被平稳地引导到燃料箱18中。
该左后侧框架12具有实质U形横断面,并沿车体的前后方向(纵向方向)延伸。该车辆10具有经左后悬架41的连杆单元43被装配到左后侧框架12的左后轴44(图2和3)。左刹车盘45和左后轮46被安装在左后轴44上。左后悬架41包括将在后面说明的减震器47和螺旋弹簧48。
右后侧框架13被设置以便以其间预先确定的间隔与左后侧框架12平行。类似左后侧框架12,右后侧框架13具有实质U形横断面,并沿车体的纵向或前后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右后轴44经右后悬架42被连接到右后侧框架13。右后悬架42在结构上与左后悬架41相同,而因此,右后悬架42的部件由与左后悬架41的部件的标号相同的标号指示,而其进一步的说明将被省略。
前横梁15是具有实质U形横断面的加强部件。类似地,后横梁16是具有实质U形横断面的加强部件。
该前横梁15在相对端处被连接到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的各自的前端12a,13a。当从车体框架11的前端观看时,前横梁15具有I形结构。
在后轴44附近(图2),后横梁16在相对端处被连接到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的各自的中央部12b,13b。如图2所示,在所示实施例中的后横梁16被设置在后轴44的后方。此外,如图3所示,当在后端正视图中观看时,后横梁16具有大体U形结构,并包括实质与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的上部表面平齐的上部表面16a;和向下突出的中央部16b,该中央部16b向下延伸到U形后横梁16的高度L实质等于在燃料箱18后端处测量的燃料箱18的高度的程度。该左和右后悬架41,42每个具有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U形后横梁16的向下突起中央部16b的底部的下部连杆51。
燃料箱18被容纳在由前和后横梁15,16和车体框架11的后侧框架12,13的前部24,25共同确定的实质矩形空间17中。该燃料箱18具有左和右侧壁18a,18b,其沿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各自的前部24,25旁边延伸;和前和后侧壁18c,18d,其分别沿前和后横梁15,16旁边延伸。这四个侧壁18a到18d形成了燃料箱18的外周壁,当在俯视图中观看时燃料箱18确定了实质矩形形状。燃料箱18的顶壁18e的轮廓实质上与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的前部24,25和前和后横梁15,16的各自的上表面平齐或略下。该燃料箱18的底壁18f被设置以位于比左和右后悬架41,42的连杆单元43,43的最下部52,52略高的水平(图2和图3)。
利用如此布置的燃料箱18,燃料箱18的外周壁被车辆框架主体11的矩形框架部分包围,该矩形框架部分由左和右后侧框架12,13的前部24,25和前和后横梁15,16形成。由于前侧框架部24,25形成了车辆主体框架11的高刚度的前方部分23,而横梁15,16用作加强部件,因此燃料箱18被完全保护,以防止沿车辆主体的纵向和横向方向作用的外力。
以下将参考图2。为了清楚起见,左刹车盘45和左后轮46被从图2中省略。
左后悬架41的减震器47具有连接到左后轮罩26的安装部26a的上端47a;和连接到连杆单元43的左下连杆51的下端47b。螺旋弹簧48具有连接到左后侧框架12的中央部12b的底壁的上端48a和连接到后下连杆51的下端48b。该减震器47和螺旋弹簧48也形成了注油管布置结构20的一部分。
该注油软管33和注油管30的下端部31a被设置在左后轴44附近。该后横梁16被设置在左和右后轴44,44的附近。更具体地,后横梁16被设置在后轴44后方,以防止后轴44,44受到沿车体的向前方向施加到车体框架11的后方部分22的后端22a的冲击力的影响,同时也使燃料箱具有较大容量。至少注油软管32和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被设置在左后轴44的前方。通过安装支架36,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被连接到车体框架11的高刚度的前方部分23(图1),更具体地,在接近后横梁16的位置处连接到左后侧框架12的高刚度前部24的外侧壁12d。
安装支架36由金属窄条形成,金属窄条具有弯曲成U形结构的中央部36a和从U形中央部36a的相对端连续延伸的平坦的相对端部36b,36b。为了将注油管31连接到左后侧框架12,安装支架36的相对平坦端部36b,36b被保持邻接左后侧框架12的前部24的外侧壁12d,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被保持或容纳在U形中央部36a中。保持这种状态的同时,相对端部36b,36b由一对螺栓54被紧固到左后侧框架12的外壁12d。因此,在接近后横梁16的位置处,注油管31的下端部31a被连接到左后侧框架12的高刚度前部24。
左后悬架41的减震器47和螺旋弹簧48被设置在左后轴44的后方。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向前隔离开减震器47和弹簧48。因此,在左后轴44a的前侧,设置有可用于安装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的相对较大的空间55。通过如此设置较大的安装空间55,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设计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的自由度,而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可以采用简单的形式,诸如弯曲如狗后腿的形状或缓和弯曲的结构,这将使供应到燃料端口33的燃料平稳地流经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而进入燃料箱18。
相反,如果左后悬架41的减震器47和螺旋弹簧48被设置在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附近,则仅会有相对较小的空间可用于安装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这样,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需采取包括急弯的复杂结构,以避免与减震器47和螺旋弹簧48干涉。由于如此复杂的结构,注油管31和注油软管32不能确保燃料从燃料端口33到燃料箱18的平稳流动。
以下将参考图3。如该图所示,左后悬架41的螺旋弹簧48在相对端处被连接到左后侧框架12和左下方连杆51。该减震器47的相对端被连接到左后轮罩26的安装部26a(图2)和左下连杆51。该左后轴44被左下方连杆51支撑,而刹车盘45(图1)由双头螺栓57紧固到左后轴44。左后轮44(图1)被装配到刹车盘45。
大体U形结构的后横梁16被设置在左和右后悬架41,42的螺旋弹簧48,48之间。如前所述,后横梁16的高度L实质上与在燃料箱18的后端处测量的燃料箱18的高度(即,燃料箱18的后侧壁18d的高度)相同。该后横梁17的上表面16a位于与燃料箱18的后壁18d的上端实质相同的水平,而后横梁17的底壁(未标识)被设置以位于与燃料箱18的后侧壁18d的下端实质同样的水平。因此,燃料箱18的后侧壁18d实质被后横梁16隐藏了起来。这种布置实现了对燃料箱18的全面有效的保护,以防止沿车体的前向方向的作用力。
以下将参照图4A和4B讨论注油管布置结构20的操作。
如图4A所示,当向车体前方的冲击力F被施加到车体框架11的后方部分22的后端22a时,车体框架11的后方部分22(碰撞吸收部)变形或皱折以如图4B所示吸收冲击力F。在这种情况下,车体框架11的前方部分23(高刚度部)由于其刚度足以经受冲击力F而不会变形。由于注油管31被连接到不会变形的高刚度的前方部分23,因此可将注油管31保持在燃料能够从燃料端口33平稳地流到注油软管32的正常的不会变形的状态。
此外,由于燃料箱18的外周壁被车体框架11的高刚度的前方部分23和前、后横梁15,16包围,因此燃料箱18也会保持不变形。此外,由于后横梁16被设置在后轴44的后部,因此从后方部分22到后轴44的冲击力F的传输被后横梁16有效地阻止。
虽然在所示实施例中,注油管31被连接到左后侧框架12,但是根据本发明,可以将注油管31以相同的方式连接到右后侧框架13。
应该意识到为替代连接支架36,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连接部件以将注油管31连接到车体框架11的前方部分23。
在注油管31被单独使用以将燃料从燃料端口33引导到燃料箱18的情况中,可省略注油软管32。作为一种选择,注油管31可被省略。在这种情况中,单独使用注油软管32以将燃料从燃料端口33引导到燃料箱18。
应该意识到只要每个后悬架的减震器48和螺旋弹簧47被设置在轴后方且向后与注油管和注油软管分离,则它们的布置并不局限于上述所讨论的方式。
工业适用性如上所述,注油管被连接到设置在后横梁前方的左后侧框架的高刚度的前部。该前部的刚度足以经受剧烈的碰撞,从而即使在冲击力被施加到后侧框架的后端时,也能够保护注油管免于变形。包括如此被连接的注油管布置结构适用于车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车辆的注油管布置结构,所述车辆具有车体、后轴、燃料箱和在车体的后轮罩附近设置在车体的一侧的燃料端口,所述注油管布置结构包括沿车体的纵向方向延伸且分别设置在燃料箱的左侧和右侧的左和右后侧框架;设置在后轴附近且在燃料箱后面的后横梁,所述后横梁在左和右后侧框架之间横向延伸,用于加强后侧框架,所述后侧框架具有位于后横梁前方的前部;和注油管,所述注油管连接在燃料箱和燃料端口之间并具有连接到后侧框架的前部的一个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管布置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后轴后方的后悬架弹簧和后悬架减震器,其中所述注油管向前与后悬架弹簧和后悬架减震器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油管布置结构,其中所述注油管的连接部位于后轴的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管布置结构,还包括前横梁,所述前横梁在后侧框架的各自的前端之间横向延伸,用于加强后侧框架,其中前和后横梁和后侧框架的前部之间限定了实质矩形空间;燃料箱被设置在该矩形空间内,而燃料箱周壁被前和后横梁和后侧框架的前部包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管布置结构,其中注油管的连接部位于后轴的前方,而后横梁被设置在后轴的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管布置结构,其中后横梁为实质U形并具有与燃料箱实质相同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管布置结构,其中后侧框架的前部具有足以承受住施加到后侧框架的后端的冲击力的刚度,而后侧框架具有设置在后横梁后方并可变形以吸收施加到后侧框架的后端的冲击力的后部。
全文摘要
一种注油管布置结构(20)包括纵向延伸的车体的左和右侧框架(12,13);和后横梁(16),该后横梁被设置在后轴附近并在后侧框架之间横向延伸以便加强后侧框架。注油管(31)在上端处被连接到车体的燃料端口(33),且具有经注油软管(32)被连接到燃料箱(18)的下端,该注油管(31)连接到位于后横梁前方的左后侧框架的左前部(24)。
文档编号B62D25/20GK1805865SQ200480016248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1日
发明者松本英树, 金子直正, 井上博登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