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04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耕机履带式行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行走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机械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的履带式行走装置,大体上属于前驱动式平行装置,还有少量的上驱动式锐角三角形装置。这两种行走装置均存在着结构复杂,行程长,转弯半径大,附着力小,操作不灵活,体积大,整机重的缺点,很难适用于要求转弯半径小,附着力大,操作灵活的小型行走机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行程短,转变半径小,附着力大,结构简单,能适用于小型行走机械的新的履带式行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驱动轮1设于支架7上,链板4环驱动轮1和支重轮3呈等腰啮合链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行程短。由于采用等腰三角链接,其行程很短,设计时最小行程可根据配套动力和整机质量决定驱动轮和支重轮的大小,从而决定行程的长短。目前,该装置与小型行走机械配套(如破垄机)的最小行程为60cm,比目前市面上履带式行走装置的最小行程要小一倍以上。
2、转弯半径小。由于行程短,该装置的转弯半径可小于80cm。
3、附着力大。由于采用等腰三角链接,履带张力大,附着力强,可大大提高行走性能和配套机械的工作效率。
4、小巧灵活,操作方便。适用配套小型行走机械。
5、节能降耗。据实地测试,该行走装置可节能20%以上。
6、占地小,省工省力,维修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在支架7正中位置螺杆连接驱动轮支座2,驱动轮1连接动力输出轴9后与驱动轮支座2轴连接,支架7下的中部设托轮6,支架7两端通过横支架8轴连接支重轮3,链板4通过链板销5活动连接后,环驱动轮1和支重轮3等腰啮合链接。
权利要求1.微耕机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驱动轮(1),驱动轮支座(2),支重轮(3),链板(4),链板销(5),托轮(6),支架(7),横支架(8),动力输出轴(9),其特征是,驱动轮(1)设于支架(7)上,链板(4)环驱动轮(1)和支重轮(3)呈等腰啮合链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式履带行走装置,它由驱动轮1,驱动轮支座2,支重轮3,链板4,链板销5,托轮6,支架7,横支架8,动力输出轴9组成,其特征是链板4环驱动轮1和支重轮3呈等腰啮合链接。它具有行程短,转弯半径小,附着力大,小巧灵活,操作方便,节能降耗,省工省力,占地小,维修方便等特点,适用于小型行走机械、耕作机械、工程机械等配套,用于载货装卸、机耕作业、机械作业等。
文档编号B62D55/08GK201077479SQ20072015006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0日
发明者斐 柯 申请人:河池市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