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换耐磨垫的履带惰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881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可换耐磨垫的履带惰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的惰轮。
背景技术
履带式车辆(例如履带式拖拉机、挖掘机、履带伐树机)具有底架,底架典型地具 有在车辆每侧的至少一条履带。每条履带一般包括由驱动链轮牵引的履带链,其上安装有 接地履带片(shoes);多个辊子;及一个或多个惰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链的惰轮。所述惰轮包括轮子和轮 缘。所述轮缘包括紧固件和可换耐磨垫,所述可换耐磨垫利用所述紧固件可松脱地安装并 安置在轮子的外围。这样,当一耐磨垫磨损时,它可在田间由新鲜垫更换,同时履带保持完 整,不必废弃整个惰轮,使惰轮寿命最大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从惰轮的侧面容易侧面进入以增强惰轮的耐用性。具体
而言,每一紧固件侧面地相对轮子在其纵向维度上延伸(或者另外所述,相对于轮子旋转
所绕的轴轴向地)。同样地,紧固件的头部被安置在惰轮的相同侧,用于通过人使用工具
(例如气枪)容易并快速进入其中以移除将要被替换或修理的耐磨垫的紧固件。 为了便于紧固件的这种侧面进入,耐磨垫可被设置成以提供第一圈的耐磨垫和第
二圈的耐磨垫。所述第一圈和第二圈彼此侧面相邻并紧密配合。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一圈
的耐磨垫紧固至所述第二圈的耐磨垫。 所述第一圈的耐磨垫和第二圈的耐磨垫可被设置成相互以一方式来促进轮缘的 均匀性。周向相邻的第一圈的耐磨垫之间的界面相对于周向相邻的第二圈的耐磨垫之间的 界面沿周向错列。所以所述耐磨垫之间没有从轮缘一侧侧面一直延伸至轮缘的另一侧的界 面,以使沿着轮缘的应力集中最小化。这种轮缘的均匀性促使轮缘便于轴承负载和噪声最 小化。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一紧固件以有效的方式被用来将耐磨垫紧固至轮子。在这 个实施例中,所述耐磨垫利用紧固件围绕所述轮子的外围周向排列。每一紧固件在周向相 邻的耐磨垫之间的各自的界面中延伸。周向相邻的耐磨垫配合以限定用来接纳紧固件中各 自的一个的紧固件接纳孔。每一紧固件由此有效地固定两个周向相邻的耐磨垫的相邻端。
通过以下描述和附加的图,上述和其他特性将变得明显。


参照所附图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是概略地显示简化的履带式车辆的底架的侧视图; 图2是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链的惰轮的第一实施例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惰轮的端视4
图4是图3沿线4-4的截面图; 图5是图2沿线5-5的截面图; 图6是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链的惰轮的第二实施例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惰轮的端视图; 图8是图7沿线8-8的截面图;及 图9是图7沿线9-9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案 参考图l,表示履带式车辆IO,如图所示,例如作为一种简化的重型履带式推土 机,除了其惰轮20 (其中之一概略地在图1中显示),其形式可能是常规的。车辆10包括操 作员操纵台12,通过操作员可以控制车辆10的功能。车辆10的底架13在车辆10的每一 侧具有用于车辆10的行进和转向的履带14。 每条履带14具有履带链16和安装在链16上的接地履带片17。履带14由用于驱 动履带14、前惰轮20和多个辊子21的后驱动链轮18牵引。链轮18、惰轮20和辊子21中 的每一个适用在所述链16或履带14通过其闭环路径前进时啮合所述链16。所述链16包 括链节和连接链节的接头。底架13的履带框架(履带框架未显示)连接基础机械并被安 置在履带14内的驱动链轮18和惰轮20之间,并且所述惰轮20和辊子21连接至所述履带 框架。 每一接头在连接至所述接头的链节之间起枢轴的作用。除了关于链16的主链节, 典型地有四个连接至每一接头的偏置链节,其中两个连接所述接头和第一相邻接头,以及 其中两个连接所述接头和第二相邻接头。所述链节配合以提供具有一对轨道的所述链。履 带片17安装至所述链节。 虽然车辆10被图解为一种履带式推土机,如下所述,应该理解惰轮20的实施例 120和220可以被用于各种各样的履带式车辆。进一步, 一种履带式车辆可能具有多于一个 的惰轮,例如在高架驱动链轮情形下具有前惰轮和后惰轮。 参照图2-5,惰轮20可被实施为惰轮120。惰轮120被提供以用于履带14,惰轮 120包括可围绕轴23旋转的轮子22和适用于啮合履带14的链16的环形轮缘140。轮缘 140包括紧固件142和可换耐磨垫144,耐磨垫144利用紧固件142可松脱地安装并安置在 轮子22的外围24并且被设置成彼此相互包围或至少部分包围轮子22。这样,当耐磨垫144 磨损时,它可以在田间用新的耐磨垫144替换,不需要从惰轮120上移除履带14。
紧固件142从惰轮140 —侧可容易地接近,也就是说,该侧从车辆10侧面向外地 朝向以便于磨损或损坏的耐磨垫144的移除并由此促进惰轮140的使用能力。具体而言, 每一紧固件142侧面相对轮子22在其纵向维度上延伸(或者另外所述,轴向相对于轴23)。 同样地,紧固件142的顶部142a被安置在惰轮的同侧,用于通过人使用工具(例如气枪或 扳手)容易并快速接近以移除将要被替换或被修理的耐磨垫144的紧固件142。
轮子22具有例如常规的轮毂25、一对钢侧板26、和环形轮缘或凸缘27,环形轮缘 或凸缘27由低碳钢制成并由被碾平和沿其端部焊接的平坦部分构成(凸缘27的端部如图 2和6所示的凸缘的上部)(焊接未示出)。侧板26沿其间的焊缝焊接到轮毂25和凸缘27 上(焊接未示出)。轮毂25包括沿焊缝焊接在一起的两半轮毂25可安装以绕轴23旋转
5(见图5,焊接未示出)。轮子22的焊接用常规的方法完成。轮毂25、侧板26和凸缘27都 不进行热处理。凸缘27的外围限定轮子22的外围24并在其中心机械加工以包括附近用 于安装耐磨垫的环形槽28。所述环形槽28例如6毫米深和30毫米宽。应该理解的是轮子 22可以采取宽范围的其他形式。 轮缘140包括第一圈146耐磨垫144和第二圈148耐磨垫144。两圈146、 148的 耐磨垫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垫彼此相似。第一和第二圈146、148彼此侧面相邻并相互紧密 配合。紧固件142将第一圈146耐磨垫144紧固至第二圈148耐磨垫144,由此形成轮缘 140。同样地,第一圈146耐磨垫144和第二圈148耐磨垫144利用紧固件142互锁,于是连 同如下所述的榫槽结构,第一和第二圈146、 148的耐磨垫144被安装至轮子22的外围24。
第一圈146耐磨垫144周向地围绕轮子22的外围24彼此首尾相连排列,以及第 二圈148耐磨垫144周向地围绕轮子22的外围24彼此首尾相连排列。同样地,第一圈146 提供轮缘140的一侧,以及第二圈148提供轮缘140的另一侧。 第一圈146耐磨垫144和第二圈148耐磨垫144紧密配合以使彼此相对嵌平。同 样地,第一圈146和第二圈148协作配合以提供轮缘140的特征,所述特征包括用于与轮子 22的榫槽布置的中心环形榫舌150,以及用于在履带14绕惰轮140前进时导引履带14的 链16的中心环形导引凸起152,。 第一和第二圈146U48与轮子22协作配合以提供榫槽布置。所述榫槽布置加固 轮缘140以承受由于例如车辆转向、或链16内的石头或其他物质等导致的大的侧边荷载。
示例性地,轮子22包括槽28,以及第一和第二圈146、 148协作配合以提供被接纳 在槽28内的榫舌150。第一圈146的耐磨垫144提供环形的半个榫舌150,以及第二圈148 的耐磨垫144提供另一环形的半个榫舌150。所述两半个榫舌150相互紧密配合并彼此平 齐以提供榫舌15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凸缘27可被成形以提供由改良轮缘140的槽接 纳的榫舌时,所述两个圈146、 148可协作配合以提供所述槽。 第一和第二圈146、148协作配合以提供导引凸起152。第一圈146的耐磨垫144 提供环形的半个凸起152,以及第二圈148的耐磨垫144提供另一环形的半个凸起152。所 述两圈形的半个凸起相互紧密配合并彼此平齐以提供凸起152。 第一和第二圈146、 148各提供侧板154。侧板154被安置在凸起152的相对侧并 侧向地延伸远离凸起152的底部。当履带14在其闭环路径内前进时,链16的轨道骑在侧 板154上。 各圈146U48的每一耐磨垫144被紧固至另外的圈146U48的两个耐磨垫144。 例如,把第一圈146的耐磨垫144-1看作每一耐磨垫144的代表。耐磨垫144-1被紧固至 第二圈148的耐磨垫144-2和耐磨垫144-3。具体而言,有四个紧固件与耐磨垫144-1相 关,如同与每一耐磨垫144 一样。 四个紧固件142包括第一端紧固件142-1、第二端紧固件142_2、第一中间紧固件 142-3以及第二中间紧固件142-4。第一端紧固件142-1连接耐磨垫144-1的第一端部分 144a和耐磨垫144-2的中间部分144b。第二端紧固件142-2连接耐磨垫144-1的第二端 部分和耐磨垫144-3的中间部分144b。第一中间紧固件142-3被安置在第一和第二端紧固 件142-1、142-2之间并连接耐磨垫144-1的中间部分144b和耐磨垫144-2的第一端部分 144a。第二中间紧固件142-4被安置在第一和第二端紧固件142-1、 142-2之间并连接耐磨垫144-1的中间部分144b和与耐磨垫144-2的第一端部分144a相邻的耐磨垫144-3的第 一端部分144c。同样地,每一紧固件142在凸起152侧向从一个圈146、 148的耐磨垫144 延伸至另一个圈146、 148的耐磨垫144。 第一圈146的耐磨垫144和第二圈148的耐磨垫144以一方式相对彼此布置,以 促进轮缘140的均匀性。与第一圈146的耐磨垫144周向相邻的端144d协作配合以提供 其间的界面145,以及与第二圈148周向相邻的耐磨垫144的端144d协作配合以其间的界 面145。第一圈146的界面145相对第二圈148的界面145周向错列。换而言之,第一圈 146的耐磨垫144的端144d相对第二圈148的耐磨垫144的端144d周向错列,以使一个 圈146、 148的耐磨垫144的端144d和该圈的界面145与另一圈146、 148的耐磨垫144的 端144d和该圈的界面145不重合。因此在耐磨垫144之间没有从轮缘140的一侧一直侧 向延伸至轮缘140的另一侧的界面145。界面145和耐磨垫144的端144d在圈146、 148之 间周向围绕轮缘140交替,以使沿着轮缘的应力集中最小化。这种轮缘均匀性促进轮缘轴 承负载和噪声最小化的能力。 除了对于紧固件接纳孔156的各自的部分,两圈146U48的耐磨垫144完全相同。 每一耐磨垫144被构形成细长的弓形段,其包括环形部分的半个榫舌150、环形部分的半个 凸起152、以及环形部分的侧板154。每一耐磨垫144在耐磨垫144的端视图中为大体L形 (如图4)。 每一紧固件142侧向紧固相邻的耐磨垫144。这样做时,所述紧固件142延伸穿过 由此相邻的耐磨垫144协作提供并在轮缘152上形成的紧固件接纳孔156。每一孔156包 括在第一圈146的耐磨垫144上形成的沉孔158和具有在第一圈146的耐磨垫144上形成 的非螺纹部分和在第二圈148的耐磨垫144上形成的螺纹部分的孔160。紧固件142的头 部142a被安置在沉孔158内,以及紧固件142的螺柄142b延伸穿过孔160的非螺纹部分 进入孔160的螺纹部分。紧固件142被拧紧以将耐磨垫144锁在一起。
当制造惰轮120时,轮缘140被装配至轮子22。为了这样,第一圈146的耐磨垫 144和第二圈148的耐磨垫144被置于凸缘27的外围24上,它们的榫舌部分被安置在槽 28内并且它们的榫舌和凸起部分相互紧密配合。两个耐磨垫144被相对彼此设置以限定与 其关联的孔156,以及紧固件142被插入孔156以将那些耐磨垫144紧固在一起。相似地, 另一个耐磨垫144被置于第二圈148的凸缘27的外围24上并紧固至第一圈146的耐磨垫 144。要安装的下一个耐磨垫144将被添加到第一圈146上。随后的耐磨垫144于是以交 叉形式被添加到第一和第二圈146、 148直至轮缘140形成。 磨损或损坏的耐磨垫144可在田间或其他地方被替换成新鲜垫(例如新的或修好 的)。紧固件142从车辆10和惰轮120的侧面很容易地侧向达到以增强惰轮120的可维修 性。由于紧固件142在它们纵向维度上侧向延伸,它们的头部142a被安置在惰轮120和其 轮缘140的相同侧,用于通过人使用工具(例如气枪或扳手)容易并快速地侧向达到其上 以移除磨损或损坏的耐磨垫144的紧固件142,避免以潜在难用的角度并在可能进一步被 材料包装限制的履带14的有限空间内接近达到径向导向紧固件的必要。
与将被移除的耐磨垫144相关联的紧固件142被充分抽出以允许所述耐磨垫144 的移除。所述耐磨垫144然后被从轮子22上移除。新鲜的耐磨垫144然后被插入轮子22 上的空处并使用被抽出的紧固件142紧固至另一圈的两个相关联的耐磨垫144以安装耐磨垫144至轮子22。 惰轮120于是可容易快速地被使用。进一步,因为每一耐磨垫144提供仅仅轮缘 140侧向宽度的一部分(例如一半),每一耐磨垫144的重量最小化,这使得耐磨垫144的 操作更容易。另外,给定了每一耐磨垫144的侧向尺寸,在具体部位的磨损可以被更精确的 锁定,特别在侧向不平衡磨损的例子中,例如一个圈可能比其它圈容易遭受更多的磨损。
参考图6-9,惰轮20可以惰轮220实施。惰轮220被提供以用于履带14,惰轮220 包括轮子22和环形轮缘240,环形轮缘240适用于接合履带14的链16。所述轮缘240包 括紧固件242和可换耐磨垫244,可换耐磨垫244利用紧固件242可松脱地安装并围绕轮 子22的外围24安置且被布置成彼此相对以包围或至少部分包围轮子22。这样,当耐磨垫 244磨损时,它可以在田间用新鲜的耐磨垫244替换,不需要从惰轮220上移除履带14。
耐磨垫244周向围绕轮子22的外围24首尾相连排列以形成环状轮缘240。耐磨 垫244被构形并相互协作配合以提供具有用于与轮子22榫槽布置的中心环状榫舌250和 用于在履带14绕惰轮240前进时导引履带14的链16的中心环状凸起252,以及一对侧板 254,当履带14在其闭环路径内行进时链16的轨道骑在所述侧板254上。侧板254被安置 在凸起252的任一侧并侧向延伸远离凸起152的底部。 轮缘240与轮子22协作配台以提供榫槽布置。所述榫槽布置加固轮缘240以承 受由于例如车辆转向或链16内的石头或其他物质等导致的大的边缘荷载。示例性地,轮子 22包括槽28,且轮缘240提供被接纳在槽28内的榫舌25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凸缘27 可被成形以提供改良轮缘240的槽接纳的榫舌时,轮缘240可提供槽。
所述耐磨垫244完全相同。每一耐磨垫244被构形成细长的弓形段,其包括榫舌 250的圆周部分、凸起252的圆周部分、以及所述两侧板254的圆周部分。每一耐磨垫244 在耐磨垫244的端视图中为大体T-形(如图7)。 每一紧固件242紧固两个周向相邻的耐磨垫244.这样做时,紧固件142相对轴23 径向延伸穿过垫圈270和在轮缘252上形成并由此相邻耐磨垫244的端244d配合提供的 紧固件接纳孔256。同样地,每一紧固件242延伸到并穿过周向相邻耐磨垫244之间以及此 耐磨垫244的端244d至轮子22的凸缘27之间的相应的界面245,以将那些端244d安装至 轮子22。 每一孔256包括沉孔258和非螺纹钻孔260。紧固件242的头部242a和相关联 的垫圈270被安置在沉孔258内,而紧固件242的螺柄242b延伸穿过钻孔260进入在轮子 22的凸缘27的槽28内钻出并刻螺纹的螺纹孔261。紧固件242被拧紧以将相应的周向相 邻耐磨垫244的端244d锁在轮子22上。 每一耐磨垫244的每一端244d包括凹进部分272。周向相邻耐磨垫244的凹进部 分272协作配合以限定其中一个径向延伸穿过轮缘240以及其上的榫舌250和凸起252的 紧固件接纳孔256。 所以,每一紧固件242连同相关联的垫圈270与两个周向相邻耐磨垫244相关联, 以将此耐磨垫244的相邻端244d安装至轮子22。所以轮缘240的设计以其紧固件242的 经济使用方式是有效的。 应该理解,额外的紧固件242和相关联的垫圈270可能被包含在轮缘240上,每一 紧固件242连同相关联的垫圈270被提供以紧固相应耐磨垫244的中间部分244b至轮子22的凸缘27。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中间部分244b可被成形以包括具有沉孔258和钻孔260 的孔256。垫圈270被接纳在沉孔258内,而紧固件242被接纳在沉孔258和钻孔260内。
在制造惰轮220时,轮缘240被装配至轮子22。为了这样,两个耐磨垫244被置于 凸缘27的外围24上,以使其相互周向相邻且其榫舌部分被安置在槽28内。孔256被相邻 耐磨垫244的端244d限定并与轮子22的紧固件接纳孔261对齐。紧固件242和相关联的 垫圈270被插入孔256内,紧固件242被拧入孔261内。每一随后的耐磨垫244以相同的 方式被紧固至相邻耐磨垫244和凸缘27以完成轮缘240至轮子22的装配。
磨损或损坏的耐磨垫244可在田间或其它地方被替换成新鲜的耐磨垫244 (例如 新的或修好的)。由于紧固件242相对于轮子22和其轴23径向延伸,工具(例如气枪或 扳手)或其部分将被插入围绕履带14内的惰轮220的空间。与要从轮子22上移除的耐磨 垫244相关联的紧固件242从轮子22上移除,耐磨垫244也从轮子22上移除。随后新鲜 的耐磨垫244被插入轮子22上的空处并使用抽出的紧固件242紧固至两个周向相邻的耐 磨垫244之间的轮子22。 每一耐磨垫144、244将由回火锻造变硬的合金钢(例如硼基合金钢)制造。每一 耐磨垫144、244将通过热处理变硬(例如包括烘箱内的多个耐磨垫)。具体而言,每一耐磨
垫144、244的所有表面都被热处理和渗碳,例如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具有硬 度等级为48-54HRC(即洛氏硬度C)的每一顶板表面和具有硬度等级为45-50HRC的倾斜和 顶部凸起和侧板表面,以及所述内表面包括具有硬度等级约为45HRC的底部表面,以及就 耐磨垫144情形,侧表面(其与侧向相邻耐磨垫144的侧表面紧密配合)具有约为45HRC的 硬度等级,剩余具有硬度等级为35-50HRC的核心。这样,每一轮缘140、240被提供有绕轮 缘140、240的相对深的热处理区域,以使轮缘寿命最大化,与现有技术的惰轮轮缘部一样, 现有技术的惰轮轮缘只有其外表面通过感应淬火进行热处理产生有限的热处理深度。
虽然本发明已在图和前面的描述中被图解和详细描述,这种图解和描述被认为是 示例性的并在性质上不被限制,可理解的是作为例证的实施例已被显示和描述以及在本发 明精神实质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意欲被保护。应当注意本发明的替代实施例可能不包括被 描述仍从这种特征的至少某些优点受益的所有特征。那些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很容易 设计出包含一个或多个本发明和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实质和范围内的特征 的他们自己的实现。
9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的惰轮,所述惰轮包括一轮子,及一轮缘,其包括多个紧固件和多个可换耐磨垫,所述耐磨垫利用所述紧固件可松脱地固定至所述轮子外围并绕所述轮子外围安置,每一所述紧固件相对所述轮子在其纵向维度上侧向延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其中每一所述紧固件包括一头部,且所述紧固件的所 述头部被安置在所述惰轮的相同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惰轮,其中每一所述紧固件是一帽螺钉。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其中每一所述紧固件紧固彼此侧向相邻的耐磨垫。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其中侧向相邻的耐磨垫彼此相对紧密配合以提供一延 伸进包含在所述轮子的所述轮缘内的一环形槽内的圆周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耐磨垫包括一第一圈的耐磨垫和一第二圈的 耐磨垫,所述第二圈的耐磨垫与所述第一圈的耐磨垫侧向相邻并相对紧密配合,且所述第 一圈和第二圈被利用所述紧固件相互紧固。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惰轮,其中每一所述紧固件从所述第一圈侧向延伸至所述第 二圈。
8. —种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的惰轮,所述惰轮包括 一轮子,及一轮缘,其包括多个可换耐磨垫,所述耐磨垫可松脱地固定至所述轮子外围并绕所述 轮子外围安置,所述耐磨垫被布置成一第一圈的耐磨垫和一第二圈的耐磨垫,所述第一圈 和第二圈彼此侧向相邻并彼此相对紧密配合。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第一圈的周向相邻的耐磨垫协作配合以提供 其间的一界面,所述第二圈的周向相邻的耐磨垫协作配合以提供其间的一界面,且所述第 一圈的所述界面相对所述第二圈的所述界面周向错列。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圈与所述轮子协作配合以提供 一榫槽布置,所述榫槽布置包括一环形槽和一被接纳在所述槽内的环形榫舌。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轮子包括所述槽,且所述第一和第二圈协作配合以提供被接纳在所述槽内的所述榫舌。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轮缘包括多个紧固件,且所述第一圈的所 述耐磨垫和所述第二圈的所述耐磨垫利用所述紧固件进行互锁,于是所述第一和第二圈的 所述耐磨垫被安装至所述轮子外围。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轮缘包括多个紧固件,且每一紧固件从所述 第一圈侧向延伸至所述第二圈。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圈协作配合以提供用于所述履 带的一环形导引凸起。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轮缘包括多个紧固件,且所述紧固件在所述导引凸起中从所述第一圈延伸至所述第二圈,以将所述第一圈的所述耐磨垫紧固至所述 第二圈的所述耐磨垫。
16.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惰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圈中的一个的每一耐磨垫被紧固至所述第一和第二圈中另一个的两个耐磨垫。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惰轮,其中 所述轮缘包括多个紧固件,及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圈中的一个的每一耐磨垫,与该耐磨垫相关联的所述紧固件, 包括一第一端紧固件,其连接该耐磨垫的一第一端部分和另一个圈的一第一耐磨垫的一中 间部分,一第二端紧固件,其连接该耐磨垫的一第二端部分和另一个圈的一第二耐磨垫的一中 间部分,一第一中间紧固件,其被安置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紧固件之间并连接该耐磨垫的一 中间部分和所述第一耐磨垫的一第一端部分,一第二中间紧固件,其被安置在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紧固件之间并连接该耐磨垫的所 述中间部分和与所述第一耐磨垫的所述第一端部分相邻的所述第二耐磨垫的一第一端部 分。
18. —种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的惰轮,所述惰轮包括 一轮子,及一轮缘,其包括多个紧固件和多个可换耐磨垫,所述耐磨垫利用所述紧固件可松脱地 固定至所述轮子外围并彼此周向围绕所述轮子外围排列,每一所述紧固件在周向相邻的耐 磨垫之间的一相应界面内延伸。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惰轮,其中每一所述紧固件安装周向相邻的耐磨垫的相邻丄山顺。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惰轮,其中周向相邻的耐磨垫协作配合以限定一接纳所述 紧固件中相应的一个的紧固件接纳孔。
2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惰轮,其中每一耐磨垫的每一端包括一凹进部分,且周向 相邻的耐磨垫的所述凹进部分协作配合以限定所述紧固件接纳孔中的一个。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惰轮,其中每一紧固件接纳孔包括一钻孔和一沉孔,且由 所述紧固件接纳孔接纳的所述紧固件包括一安置在所述沉孔内的头部和一径向延伸穿过 所述钻孔进入周向相邻的耐磨垫的所述端之间的轮子的柄部。
全文摘要
具有可换耐磨垫的履带惰轮。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车辆的履带的惰轮,其包括轮子和轮缘,所述轮缘包括紧固件和通过紧固件可松脱地固定至轮子外围并绕轮子外围安置的可换耐磨垫。本发明使沿着轮缘的应力集中最小化,这种轮缘的均匀性促使轮缘便于轴承负载和噪声最小化。
文档编号B62D55/14GK101723004SQ200910177130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帕特里克·J·穆里根 申请人:迪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