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折叠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102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折叠立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自行车折叠立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立管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折叠自行车的自行车折
叠立管。背景技术
随着自行车应用的普及,现下人们对自行车应用中的易于存放、高便携性提出了 更多要求。为此,众多厂家经过改良设计,不断研究如何更小更好的对自行车进行折叠的结 构,其中立管的折叠是所有折叠型自行车均需面临的问题之一。现有立管折叠结构中,立管 均被分为上、下两段,两段立管对应设置盒体及盒盖,而后盒体、盒盖通过一侧的铰链轴相 连,然后再通过设置旋钮或卡环于两者垂直时提供固定。此种结构存在折叠后还需手动固 定的麻烦,给用户使用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多连杆结构连接固定的立 管自行车折叠立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折叠立管,它包括上、下管体,下管 体上端设有盒体,对应的,上管体下端设有盒盖,盒体与盒盖通过一侧设置的铰链轴枢接 上、下管体,其改进之处在于立管上还设有连接上、下管体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依次 由铰链轴枢接的折叠手柄、曲轴及活动座构成,其中折叠手柄头端通过铰链轴与下管体盒 体另一侧相连,活动座尾端也设有铰链轴枢接上管体侧壁; 所述折叠手柄与曲轴相连的铰链轴上设有通孔,所述曲轴套接于该铰链轴通孔 中,曲轴于通孔上端连接有止位卡头; 所述曲轴上设有螺纹,曲轴于通孔下端套接啮合有调节螺母; 所述折叠手柄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曲轴及活动座的容置腔; 所述下管体端头成楔形。 相比于常见的自行车立管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立管分成上、 下管体,两者通过对应设置的盒体及盒盖上铰链轴枢接,然后再设置由折叠手柄、曲轴及活 动座构成的连杆机构,从而形成包括盒体、折叠手柄、曲轴及活动座及盒盖组成的五连杆结 构,使得整个立管在其上、下立管折叠过程中可随着五连杆结构状态的不同而拥有定位锁 死作用,而曲轴上设置有调节螺母,通过其可在不用特殊工具的情况下对整个五连杆结构 最佳锁定效果位进行快速调节,应用十分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展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立管,它包括上管体6及端头成楔形 的下管体7,于下管体7上端设有盒体1,对应的,上管体6下端设有盒盖3,盒体1与盒盖3 通过一侧设置的铰链轴301枢接上、下管体6、7。立管上还设有连接上管体6及下管体7的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依次由折叠手柄2、曲轴4及活动座5构成,折叠手柄2、曲轴4及 活动座5之间通过铰链轴枢接。如图示,所述折叠手柄2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曲轴4及活动 座5的容置腔,从而在实用新型立管展开时,折叠手柄2的容置腔将连杆机构的曲轴4活动 座5容置,使得整个连杆机构可折叠并形成自锁的贴附于立管侧壁,更为美观且稳固。参见 图2,连杆机构中的折叠手柄2头端通过铰链轴302与下管体7盒体3另一侧相连,尾端用 于连接曲轴4的铰链轴204上设有通孔,曲轴4的头端套接其中,并于通孔上端连接有止位 卡头401,曲轴4于通孔下端通过螺纹套接啮合有调节螺母8,曲轴4与活动座5头端连接, 活动座5的尾端则通过铰链轴506枢接上管体6侧壁。由此,整个连杆机构就可通过调整 调节螺母8改变曲轴4的长度,以达到调整个连杆机构自由度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立管分成上、下管体6、7,两者通过对应设置的 盒体1及盒盖3上铰链轴枢接,然后再设置由折叠手柄2、曲轴4及活动座5构成的连杆机 构,从而形成包括盒体1、折叠手柄2、曲轴4及活动座5及盒盖3组成的五连杆结构,使得 整个立管在其上、下立管6、7折叠过程中可随着五连杆结构状态的不同而拥有定位锁死作 用,而曲轴4上设置有调节螺母8,通过其可在不用特殊工具的情况下对整个五连杆结构最 佳锁定效果位进行快速调节,应用十分方便。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 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自行车折叠立管,它包括上、下管体,下管体上端设有盒体,对应的,上管体下端设有盒盖,盒体与盒盖通过一侧设置的铰链轴枢接上、下管体,其特征在于立管上还设有连接上、下管体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依次由铰链轴枢接的折叠手柄、曲轴及活动座构成,其中折叠手柄头端通过铰链轴与下管体盒体另一侧相连,活动座尾端也设有铰链轴枢接上管体侧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手柄与曲轴相连的铰链轴上设有通孔,所述曲轴套接于该铰链轴通孔中,曲轴于通孔上端连接有止位卡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上设有螺纹,曲轴于通孔下端套接啮合有调节螺母。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手柄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曲轴及活动座的容置腔。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折叠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管体端头成楔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立管,它包括上、下管体,下管体上端设有盒体,对应的,上管体下端设有盒盖,盒体与盒盖通过一侧设置的铰链轴枢接上、下管体,立管上还设有连接上、下管体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依次由铰链轴枢接的折叠手柄、曲轴及活动座构成,其中折叠手柄头端通过铰链轴与下管体盒体另一侧相连,活动座尾端也设有铰链轴枢接上管体侧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立管分成上、下管体,两者通过对应设置的盒体及盒盖上铰链轴枢接,然后再设置由折叠手柄、曲轴及活动座构成的连杆机构,形成包括盒体、折叠手柄、曲轴及活动座及盒盖组成的五连杆结构,使得整个立管在不用特殊工具即可实施锁定位的快速调节,应用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484587SQ20092016156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8日
发明者廖声杨 申请人:廖声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