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转向限位杆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884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转向限位杆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特别涉及摩托车上的转向限位杆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转向限位杆与方向柱下联板上的限位凸起配合,对方向柱周向限位,以限 制摩托车车头左右转动的角度。转向限位杆位于车头管的下方,并与前斜管十字交叉,通过 交叉处的间隙焊接固定。由于转向限位杆与前斜管之间接触部位少,不易焊牢,造成转向限 位杆与前斜管之间的连接强度差,若转向的时候用力过猛,转向限位杆受方向柱下联板的 横向撞击力影响,容易发生脱落失效,使车头转向过头,并引发翻车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牢靠的摩托车转向限位杆安 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转向限位杆安装结构,包括转向限位杆、 前斜管和加强板,其中限位杆与前斜管十字交叉,该转向限位杆的中部与前斜管相焊接,在 所述转向限位杆与前斜管接触部位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该加强板的一端与前 斜管焊接,加强板的另 一端焊接在转向限位杆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限位杆与前斜管之间增设两块加强板,且加强板与转向限 位杆和前斜管焊接固定,加强板两端的焊点和转向限位杆中部的焊点呈三角形分布,由此 大大增强了转向限位杆与前斜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转向限位杆安装牢固,即使因转向过猛 而受方向柱下联板横向撞击力的影响,也不会发生脱落,在保障使用性能的同时,消除了安 全隐患。 上述加强板的板面与转向限位杆的轴线相垂直,这样加强板与转向限位杆及前斜 管之间的焊接角度大,焊接死角很小,在焊接的时候不易产生夹渣,能确保焊接的质量,确 保了加强板与转向限位杆及前斜管连接牢靠。 上述加强板的一端与前斜管相贴靠并焊接,加强板的另一端为圆弧形,加强板该 端的圆弧面与转向限位杆的圆周面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加强板与转向限位杆的接触面 积大,两者之间结合紧密,牢固可靠。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限位杆与前斜管之间增设两块加强板,能够有 效提高转向限位杆的安装强度,防止转向限位杆发生脱落,具有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可靠 性好等特点,在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均可适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转向限位杆1、前斜管2和加强板3构成,其 中转向限位杆1及前斜管2采用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限位杆1与前斜管 2十字交叉,该转向限位杆1的中部与前斜管2相焊接。 在所述转向限位杆1与前斜管2接触部位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3,该加 强板3的板面与转向限位杆1的轴线相垂直。加强板3的一端与前斜管2相贴靠并焊接, 加强板3的另一端为圆弧形,加强板3该端的圆弧面与转向限位杆1的圆周面贴合,并通过 焊接固定。
权利要求一种摩托车转向限位杆安装结构,包括转向限位杆(1)和前斜管(2),其中限位杆(1)与前斜管(2)十字交叉,该转向限位杆(1)的中部与前斜管(2)相焊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向限位杆(1)与前斜管(2)接触部位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3),该加强板(3)的一端与前斜管(2)焊接,加强板(3)的另一端焊接在转向限位杆(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转向限位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的板面与转向限位杆(1)的轴线相垂直。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转向限位杆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的一端与前斜管(2)相贴靠并焊接,加强板(3)的另一端为圆弧形,加强板(3)该端的圆弧面与转向限位杆(1)的圆周面贴合,并通过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转向限位杆安装结构,包括转向限位杆(1)和前斜管(2),其中限位杆(1)与前斜管(2)十字交叉,该转向限位杆(1)的中部与前斜管(2)相焊接,在所述转向限位杆(1)与前斜管(2)接触部位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板(3),该加强板(3)的一端与前斜管(2)焊接,加强板(3)的另一端焊接在转向限位杆(1)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向限位杆与前斜管之间增设两块加强板,能够有效提高转向限位杆的安装强度,防止转向限位杆发生脱落,具有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可靠性好等特点,在各种类型的摩托车上均可适用。
文档编号B62K21/00GK201538398SQ20092020729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郭伟, 骆思勇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