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70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可提升结合结构稳定性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7所示,现有车辆用后灯是组立于车架90上,且车架90上方的固定横片 91可提供一扶手92组设,以及车架90下方提供一挡泥板93锁设,其中,现有车辆用后灯包 含有一灯座94及一灯罩95,该灯座94是以两侧锁设于车架90上,该灯罩95是罩合于该灯 座94上,上述之扶手92靠置并以螺丝锁设于车辆用后灯上,挡泥板93顶靠于车辆用后灯 的灯罩95下方,以及车辆用后灯两侧可分别提供一车体盖以螺丝锁固。上述中,借由螺丝将车体盖、扶手92锁设固定的方式,造成螺丝外露而影响外形 美观,另外,现有车辆用后灯的重量造成组装于车架90后产生下沉的情形,导致车辆用后 灯与扶手92之间产生间隙,所以需要于车辆用后灯与扶手92之间加装一垫片96 (如图8 所示),以克服车辆用后灯与扶手92之间的间隙,但车辆用后灯锁付于车架90上,与扶手 92、挡泥板93之间的仅相互靠置,加上车辆用后灯的重量影响,造成车辆用后灯与扶手92、 挡泥板93之间仍会产生间隙,所以现有车辆用后灯具有结合结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希借此设计,改善现 有车辆用后灯具有结合结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为达成前揭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是设于车辆用后 灯上,并该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可连接车架、车体盖与挡泥板,其中,该车辆用后灯结合装 置包含有数个卡接部、数个固定耳及支撑部,这些卡接部一体成型于该车辆用后灯上,并 分布于该车辆用后灯外缘,这些卡接部形成提供车体盖与挡泥板伸入的卡槽,这些固定耳 可借锁固件而连接车架、挡泥板,并一体成型地分布于该车辆用后灯外缘,这些支撑部位于 车辆用后灯后侧的上半部,且配合对位于车架的固定横片外侧的支撑片。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后灯包含有一灯座及一罩合于该灯座的灯罩,这些卡接部一体成型于该灯座上,并分布于该灯座外缘,这些固定耳一体成型地分布于该灯座外缘,这些支撑部位于灯座后侧的上半部。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后灯的灯罩设有一邻近灯座的开口,且近开口处的灯罩朝灯座内倾斜,于灯罩与车体盖之间形成足够卡接部与车体盖组接的空间。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后灯包含有一灯座及一罩合 于该灯座的灯罩,这些卡接部一体成型于该灯罩上,并分布于该灯罩外缘。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部包含有一连接该车辆用 后灯的抵靠段及一连接抵靠段的导引段,该导引段的自由端处设有一切面,使卡槽自该切面朝抵靠段渐缩。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固定耳位于该车辆用后灯的两侧 边及下缘,且皆设有一锁固孔。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固定横片外侧的支撑片上设有 一对位部,配合之支撑部上设有对应对位部之组接部。据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利用该些卡接部的卡槽提供车体盖与 挡泥板伸入并结合,另该些固定耳可借由锁固件而稳固地连接车架、挡泥板,以及搭配该些 支撑部与车架之支撑片的配合对位关系,可提升车辆用后灯结合于车架上的稳定性,且无 锁固用螺丝外露并影响外观的问题,所以该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可以增加车辆用后灯与车 架、车体盖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避免车辆用后灯与扶手、挡泥板之间产生间隙。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平面示意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侧视剖面示 意图。图3 为图2之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 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后视立体示意图。图5 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支撑部对位关系示意 图。图6 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之另一局部组合剖视示 意图。图7 为现有车辆用后灯之立体组合示意图。图8 为现有车辆用后灯之后视平面示意图。10卡接部11卡槽12抵靠段13导引段14切面20固定耳21锁固孔30支撑部31组接部32下导引角33内导引角40灯座41灯罩50车架51车体盖52挡泥板54固定横片55支撑片90车架91固定横片92扶手93挡泥板94灯座95灯罩96 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之一较佳实施例,其是设于车辆用后灯上,该车辆用后灯包含有一灯座40及一罩合于该灯座40的灯罩41,并该车辆用 后灯结合装置可连接车架50、车体盖51与挡泥板52,该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包含有数个卡 接部10、数个固定耳20及数个支撑部30。该些卡接部10是一体成型于该车辆用后灯上,可以一体成型于该灯座40或该灯 罩41上,并分布于外缘,于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该些卡接部10分布于该灯座40的开 口外缘处,且形成开口与灯座40的开口同向的卡槽11,其中,该些卡接部10皆包含有一连 接该车辆用后灯的灯座40的抵靠段12,以及一连接抵靠段12的导引段13,该导引段13的 自由端处设有一切面14,使卡槽11自该切面14朝抵靠段12渐缩,且该车辆用后灯的灯罩 41的开口处部分朝灯座40内倾斜,使灯罩41与车体盖51之间形成足够的空间,让车辆用 后灯上的卡接部10与车体盖51内侧面上形成的勾部相组接,以利车体盖51的勾部可伸入 卡接于卡槽11中,以及插组的空间变大,使勾部更易于伸入卡槽11中,且不影响车体盖51 外观,并减少车体盖51的所需厚度,达到车体盖51瘦身的功用(如图3、图6所示)。该些固定耳20是一体成型于该灯座40上,并分布于该灯座40外缘,该些固定耳 20位于灯座40的两侧边及下缘,且皆设有一锁固孔21,使得该些固定耳20可借由锁固件 而连接车架50、挡泥板52,以提高结合强度。请参阅图4所示,该些支撑部30位于灯座40后侧的上半部,该些支撑部30上设 有组接部31,该些支撑部30可组接于车架50的固定横片54外侧的支撑片55上,利用组接 部31与支撑片55上的对位部对位(如图5所示),其中,组接部31与对位部为凹凸对位 配合关系,以及固定横片54可提供车辆的扶手锁设,且车辆用后灯借由该些支撑部30与车 架50支撑片55的对位组接,可提升结合强度,避免间隙产生,此外,该些支撑部30的下端 缘处皆形成一下导引角32,利于滑入组设于车架50上,以及该些支撑部30相对的内侧缘处 形成一内导引角33,以利于固定横片54对位伸入。上述中,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的卡接部10所提供的卡槽11提供车体 盖51、挡泥板52伸入,使卡接部10所连接的灯座40与车体盖51、挡泥板52相组接,其中, 车辆用后灯的两侧缘及上缘的卡接部10可提供车体盖51组设,下缘的卡接部10则提供挡 泥板52组设,该些固定耳20可连接车架50、挡泥板52,使固定耳20连接的灯座40与车架 50、挡泥板52组接,以及灯座40上的支撑部30可与车架50支撑片55对位组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利用卡接部10、固定耳20与支撑部 30的设计,可增加车辆用后灯与车架50、车体盖51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避免车辆用后灯 与扶手、挡泥板52之间产生间隙,以及插组手段提高结合强度的方式可提高整体外形的美 观。
权利要求一种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设于车辆用后灯上,该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连接车架、车体盖与挡泥板,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包含有数个卡接部、数个固定耳及支撑部,该些卡接部一体成型于该车辆用后灯上,并分布于该车辆用后灯外缘,该卡接部形成提供车体盖与挡泥板伸入的卡槽,该固定耳借锁固件而连接车架、挡泥板,并一体成型地分布于该车辆用后灯外缘,这些支撑部位于车辆用后灯后侧的上半部,且配合对位于车架的固定横片外侧的支撑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后灯包含有一灯 座及一罩合于该灯座的灯罩,这些卡接部一体成型于该灯座上,并分布于该灯座外缘,这些 固定耳一体成型地分布于该灯座外缘,这些支撑部位于灯座后侧的上半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后灯的灯罩设有 一邻近灯座的开口,且近开口处的灯罩朝灯座内倾斜,于灯罩与车体盖之间形成足够卡接 部与车体盖组接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辆用后灯包含有一灯 座及一罩合于该灯座的灯罩,这些卡接部一体成型于该灯罩上,并分布于该灯罩外缘。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 部包含有一连接该车辆用后灯的抵靠段及一连接抵靠段的导引段,该导引段的自由端处设 有一切面,使卡槽自该切面朝抵靠段渐缩。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这些固定耳位于该车 辆用后灯的两侧边及下缘,且皆设有一锁固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的固定横片外侧的支 撑片上设有一对位部,配合之支撑部上设有对应对位部之组接部。
专利摘要一种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其是设于车辆用后灯上,并该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可连接车架、车体盖与挡泥板,该车辆用后灯结合装置包含有一体成型于车辆用后灯的数个卡接部、数个固定耳及支撑部,该些卡接部形成提供车体盖伸入的卡槽,该些固定耳可借锁固件而连接车架、挡泥板,该些支撑部位于车辆用后灯后侧的上半部,且配合对位于车架的固定横片外侧的支撑片,借由卡接部、固定耳与支撑部,增加车辆用后灯与车架的结合强度,避免车辆用后灯与扶手、挡泥板之间产生间隙。
文档编号B62J6/04GK201769950SQ201020294909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6日
发明者林建成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