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136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尤指一种插设于自行车架内,藉由螺合块提供顶抵作用力,可使自行车座垫杆体与自行车架牢靠结合,且可保持自行车架表面平整,降低风阻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自行车座垫与车架的结合方式,大多是于座垫底部设置插杆,将插杆插至于车架内之后,再藉由螺栓由车架外部一并锁固,惟此种形式所存在的缺点如下一、风阻大,以比赛竞速用的运动型自行车而言,必须要求其车体具有完美流线型,以将风阻降至最低,外露的锁固构件会增加风阻。二、锁固力不佳,容易造成松脱,若为提高锁固力而增加螺栓数量则会使得重量加重,不利于比赛竞速用的运动型自行车。三、螺栓单点迫紧时,容易导致车架或插杆遭受破坏。四、导致车架外观结构复杂化。五、破坏车体外观美观性。六、容易导致骑乘人员碰触或被勾绊,造成人体伤害或其它危险性。基于上述缺点,本案申请人于2007年4月12日提出一专利申请案「自行车座垫固定套杆」(以下称专利前案),并于2007年11月21日获准中国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 M322356,该专利前案所提出的自行车座垫固定套杆,其包括一套杆、一螺栓、一螺合块及一滑块,于套杆底部朝向套杆内部形成一活动空间,该活动空间具有一延伸方向;该螺栓是由套杆顶部朝向套杆内部穿设于套杆内,且螺拴的轴心平行于活动空间的延伸方向;该螺合块是设置于套杆的活动空间内,且与螺栓相互螺合,该螺合块具有一斜面;该滑块具有一通道可供螺栓穿设,该滑块是设置于套杆的活动空间内,且位于螺合块与套杆的内侧壁之间, 且该滑块具有一斜面;将套杆套设于自行车架上,该螺合块及滑块是位于自行车架内,当螺动螺栓时,可使该螺合块于该活动空间内移动且推动该滑块顶抵于该套杆与车架的内侧壁。由于该专利前案所提出的套杆下半部为中空管状,用以将该套杆套设于自行车架外,而螺栓、螺合块及滑块位于自行车架内,换言之,自行车架是被夹设于套杆以及该螺栓、 螺合块、滑块之间,因此,该自行车架必须具备一外径较小的顶端,以提供套杆套上之后,可以保持一平整的外观,然而由于自行车架及套杆的管径及烤漆等制造公差所致,常发生套杆与自行车架无法顺利组装的情况,若是自行车架外径过大,则会导致自行车架无法穿设于套杆内,而自行车架及套杆搭配不当时,也无法得到平整的外观,除了美观问题之外,不平整的车管也会导致风阻提高,影响骑乘时的顺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其是插设于自行车架内,藉由螺合块提供顶抵作用力,可使自行车座垫杆体与自行车架牢靠结合,且可保持自行车架表面平整,降低风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是由杆体、螺栓、螺合块所组成,供插设于自行车架上,其特征在于一杆体,为一实心杆体,该杆体具有一长度,该长度是平行于一延伸方向,该杆体具有一顶端以及一底端,该底端具有一凹弧部,于该杆体内设有一通道,该通道是贯穿该杆体的顶端及底端,且该通道的延伸方向是平行于该杆体长度的延伸方向;一螺栓,是由该杆体顶端朝向该杆体底端穿设于该杆体的通道内,且该螺拴的轴心平行于该杆体长度的延伸方向;以及一螺合块,具有一凸弧面以及一端部,该螺合块是设置于该杆体的底端,且该螺合块与该螺栓相互螺合,该凸弧面是朝向该杆体底端的凹弧部,且该端部是凸伸于该杆体表面外,该螺合块呈非圆形的几何形状;将该杆体插设于自行车架内,当螺动螺栓时,可使该螺合块于该自行车架内移动, 并驱动该螺合块的端部与该自行车架的内侧壁相互抵靠。本实用新型可于配合以下附图的详细说明中,进一步了解。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剖视图。[0019]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合块的底部视图。[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以结合的自行车架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0022]图5是图4的B-B剖面图。[00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设于自行车架上的组合结构剖视图。[00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于自行车架上的实施例图。[0025]图8是用以裁切自行车架的裁切器的俯视图。[0026]图9是用以裁切自行车架的裁切器的前视图。[0027]图10至图12是将裁切器实施于裁切自行车架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随附的图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技术手段与功效, 而以下图式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辅助说明,但本案的技术手段并不限于所列举图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10,其是由一杆体11、一螺栓12及一螺合块13所组成。该杆体11为一实心杆体,该杆体11可采用碳纤维材质,该杆体11具有一长度,该长度是平行于一延伸方向L,该杆体11具有一顶端111以及一底端112,该底端112具有一凹弧部113,于该杆体11内设有一通道114,该通道114是贯穿该杆体11的顶端111及底端112,且该通道114的延伸方向是平行于该杆体11长度的延伸方向L。该杆体11的断面是呈水滴形,如图2所示。该杆体11具有一顶部115,该顶部115的外径大于该杆体11的外径,该顶部115的外径与该自行车架的外径相同。[0031]该螺栓12是由该杆体11顶端111朝向该杆体11底端112穿设于该杆体11的通道114内,该杆体11的通道114的内径是大于该螺栓12的外径,且该螺拴12的轴心平行于该杆体11长度的延伸方向L。该螺合块13具有一凸弧面131以及一端部132,该螺合块13是设置于该杆体11 的底端111,且该螺合块13与该螺栓12相互螺合,该凸弧面131是朝向该杆体11底端111 的凹弧部113,且该端部132是凸伸于该杆体11表面之外,该螺合块13大致可嵌合于该凹弧部113内,该螺合块13可由形成该杆体11的凹弧部113时所切削而下的裁切块构成,如图3所示,该螺合块13呈非圆形的几何形状。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前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10,是供插设于自行车架20上,该自行车架20包括碳纤维材质一体成型的座杆21、上前架体22、上后架体23、下前架体M及下后架体25,该座杆21的顶部设有一可供该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 10插设的中空的结合段211,该结合段211的断面是呈水滴形,于安装本实用新型该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10前,必须先将该结合段211的顶端平整化,如图4所示,可利用锯子等切割工具切割该结合段211顶端,将废料段2111去除。如图6及图7所示,将该杆体11插设于自行车架20的座杆21顶部的结合段211, 该杆体及自行车架的断面是呈非圆形,该杆体11的顶部115的底缘可抵靠于该结合段211 上,当由该杆体11外部藉由工具30螺动该螺栓12时,由于该螺合块13呈非圆形的几何形状,因此螺合块13不会旋转,且该螺栓12可驱动该螺合块13于该杆体11内朝向一第一方向Fl移动,该第一方向Fl是平行于该延伸方向L,且由于端部132是凸伸于该杆体11表面外,因此于螺合块13朝向该第一方向Fl移动,可同时对该结合段211的内侧壁产生一第二方向F2的推力,因此该螺合块13的端部132可与该结合段211的内侧壁相互抵靠,使该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10定位于该自行车架20上。如图7所示,该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10牢固结合于该自行车架20的顶部,再于该杆体11螺合设置自行车座垫40,由于该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10是插设于自行车架20内,因此可以保持该自行车架20外观平整,不仅提高美观性,同时也能降低风阻,提高骑乘时的顺畅。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一种用以裁切自行车架的裁切器50,如前所述,于安装该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10之前,必须先对自行车架20的结合段211进行裁切,如图4所示, 为便于快速裁切,可利用该裁切器50,该裁切器50是为一可调整的环状结构,该裁切器50 的内部形状与该结合段211的水滴形,如图5所示外型符合,利用螺栓51可调整该裁切器 50确实箍合于自行车架20的结合段211外,于该裁切器50设有一切槽52,该切槽52具有一倾斜角度θ 1,该倾斜角度θ 1是与该自行车架20的结合段211的倾斜角度θ 2相配合, 例如,若该结合段211的倾斜角度θ 2为15. 5度,该切槽52的倾斜角度θ 1也为15. 5度, 将该裁切器50套设于该自行车架20的结合段211上时,该切槽52可呈现水平状,亦即0 度。请参阅图11及图12所示,当裁切器50套设于该自行车架20的结合段211上,并将螺栓51确实锁固后,可利用锯子60等切割工具切割该切槽52,再将该裁切器50取下后, 即可连同结合段211顶端的废料段2111 —并去除,而该结合段211即可形成一平整的顶端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10,藉由螺合块13提供顶抵作用力,可使自行车座垫杆体11与自行车架20牢靠结合,确实具有结构新颖性以及功效进步性;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该杆体11、螺合块13及该座杆21的断面可为任意形状,只要非圆形且可使得转动螺栓12时,不致使得该杆体11、螺合块13产生转动即可,例如三角形、四边形或其它几何形状组合均可,并不限于菱形。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是由杆体、螺栓、螺合块所组成,供插设于自行车架上,其特征在于一杆体,为一实心杆体,该杆体具有一长度,该长度是平行于一延伸方向,该杆体具有一顶端以及一底端,该底端具有一凹弧部,于该杆体内设有一通道,该通道是贯穿该杆体的顶端及底端,且该通道的延伸方向是平行于该杆体长度的延伸方向;一螺栓,是由该杆体顶端朝向该杆体底端穿设于该杆体的通道内,且该螺拴的轴心平行于该杆体长度的延伸方向;以及一螺合块,具有一凸弧面以及一端部,该螺合块是设置于该杆体的底端,且该螺合块与该螺栓相互螺合,该凸弧面是朝向该杆体底端的凹弧部,且该端部是凸伸于该杆体表面外, 该螺合块呈非圆形的几何形状;将该杆体插设于自行车架内,当螺动螺栓时,可使该螺合块于该自行车架内移动,并驱动该螺合块的端部与该自行车架的内侧壁相互抵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体具有一顶部,该顶部的外径大于该杆体的外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体的顶部的外径与该自行车架的外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体的通道的内径是大于该螺栓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体及自行车架的断面是呈非圆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体及自行车架的断面是呈水滴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杆体是为碳纤维材质。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座垫固定装置,包括一杆体、一螺栓及一螺合块,杆体为一实心杆体,杆体长度平行于一延伸方向,杆体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底端具有一凹弧部,杆体内设有一通道,通道贯穿杆体的顶端及底端且通道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杆体长度延伸方向,螺栓穿设于杆体的通道内且螺拴轴心平行于杆体长度延伸方向,螺合块具有一凸弧面及一端部,螺合块设置于杆体底端且螺合块与螺栓螺合,凸弧面朝向杆体底端的凹弧部且端部凸伸于杆体表面外,将杆体插设于自行车架内且螺动螺栓,可使螺合块于自行车架内移动并驱动螺合块端部与自行车架内侧壁相互抵靠。
文档编号B62K19/36GK201980361SQ20102051970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蒋光灿 申请人:蒋光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