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082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运输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运输车的车架总成,具体来说是一种专门用于运输两只垃圾箱的半挂式运输车的车架总成,以及该车架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中的垃圾中转站由于使用面积的限制以及为了避免垃圾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等原因,需要使用一种竖直式垃圾集装箱,公开号CN201437459U的专利文献披露了其技术方案。为了转运这种垃圾集装箱或类似的装载物,需要配备专门的运输车。目前已公开的专门的运输车的车架总成装设有翻转机构和钢丝牵拉机构,装载时,翻转机构举升至最大夹角,牵拉机构牵引垃圾箱到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下降把垃圾箱放置在车架上;卸载时,翻转机构举升垃圾箱至最大夹角,牵拉机构牵引垃圾箱竖立放置在地面。但这种运输车每次只能运输一只垃圾箱,单车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为了解决前述运输车的缺陷,公告号为CN201436226U的专利文献披露了一种全挂式垃圾运输车,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车架本体;滚动滑道滚轮轴,对称分布于车架用于形成装卸垃圾箱的行程; 牵引杆固定在转向架上用于连接前车及转向;挡块位于车架总成前段用于定位垃圾箱;安全锁销位于车架总成后端用于锁固垃圾箱。通过在前述专用运输车后面加挂这种全挂运输车组成合列车式,使每次能转运两只垃圾箱,提高了运输效率,但单箱运输车(前车)与全挂运输车(后车)通过牵引杆的连接方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所以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采用这种合列车式的运输方式。公告号为CN201436226U的专利文献还披露了使用这种全挂运输车装、卸载垃圾箱的方法,具体的装载时,转运车与全挂车尾部对接,转运车的翻转机构举升起垃圾箱成一定角度,使垃圾箱滑到全挂车轨道内,转运车向前行驶再向后倒车缓慢将垃圾箱推入全挂车;卸载时,转运车与全挂车尾部对接,举升翻转机构,通过转运车牵引机构将垃圾箱拉上翻转架运走。为了解决前述两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利用长车架的半挂车作为运输工具来满足同时运输两只垃圾箱的需求。但垃圾箱非常沉重,通常情况下需要配备单独的装卸工具,例如通过吊车等才能完成装卸垃圾箱,非常不方便,自动化程度低,不适合快速高效运输垃圾的物流要求。综合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在同一车架上(半挂车)如何方便快捷地装卸两只垃圾箱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以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从而利用现有转运车作为装卸工具方便快捷地装卸载垃圾箱或类似的装载物。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包括
4车架,滚动滑道,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传动链条,拖钩装置;滚动滑道轴对称布置于车架; 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轴向布置于车架上,传动链条分别与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啮合;拖钩装置布置于主、从动链轮组之间并由传动链条拖动。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是专门用于运输竖直式垃圾集装箱或类似货物而设计,发明人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垃圾箱的特殊性,例如其垃圾容纳量大、可以竖直放置而大大节约占地面积,但这种垃圾箱非常沉重,移动,装、卸载均很困难。本发明通过在可装载两只垃圾箱的半挂车架轴向布置由主、从动链轮,传动链条,拖钩装配成的拖动装置,由马达驱动,可以把转运车放入车架滚动滑道的第一只垃圾箱沿车架轴向前后移动,从而解决了转运车把第二只垃圾箱放入或拖离半挂车架的问题,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了方便快捷装卸载两只垃圾箱或类似的装载物的技术目的,所以本发明不仅成本节约,而且自动化程度高,满足快速高效运输垃圾的物流要求。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还包括拖钩导轨,轴向布置于车架之上并与拖钩装置的移动轨迹相适配,用于形成所述拖钩装置的移动导轨;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拖钩装置本身有较大重量,仅靠传动链条的牵拉力不能保证拖钩装置通畅移动;布置拖钩导轨可以支撑拖钩装置,从而使拖钩装置移动平顺,精确到达预定行程位置,静止情况下能减少传动链条的承载。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还包括张紧器,其固定在车架之上并与所述传动链条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增加张紧器能够方便地调整传动链条的张紧度。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还包括马达,其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增加动力装置可以通过车头取电,方便地驱动拖钩装置,否则必须外接电机才能驱动,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主动链轮还包括侧板,传动轴,副链轮;侧板左右相对设置起支撑作用;传动轴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侧板之间,主动链轮套装在其上;副链轮装设在主动链轮下方的侧板之间;
进一步的技术效果主动链轮的下方增设副链轮,使传动链条在此形成折弯,防止传动链条由于间距不够发生干涉。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从动链轮还包括从动侧板;所述从动侧板左右相对设置起支撑作用,其之间装设从动链轮。优选的技术方案拖钩装置包括托架,张紧器,前拖钩,后拖钩;张紧器轴向装设于托架一端部;前拖钩凸起装设于托架上并与后拖钩沿托架轴向相对布置。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由于拖钩装置的不同设计,使得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发生改变,本实施例传动链条一自由端与张紧器固定,然后依次缠绕在主、从动链轮之上,传动链条另一自由端固接在拖钩装置的另一端,整体成单链条结构,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易于装配。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拖钩装置包括托架,张紧器,前拖钩,后拖钩,右链轮;托架轴向两端部分别装设张紧器和右链轮;所述前拖钩凸起装设于托架上并与后拖钩沿托架轴向相对布置。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较前一实施例变化在于拖钩装置右端部装设链轮,传动链条与右链轮啮合后在拖钩装置右边构成双链条结构,这样在拖动垃圾箱时较前一实施例更平稳,省力,增强拖动装置结构强度。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拖钩装置包括托架,前拖钩,后拖钩,左链轮;所述左链轮轴向装设于所述托架左端部;所述前拖钩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上并与所述后拖钩沿所述托架轴向相对布置。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较前一实施例变化在于拖钩装置左端部装设有链轮,传动链条与固结在车架上的张紧器连接以后绕在左链轮再缠绕在主、从动轮之上,这样在拖动装置左边构成双链条结构,在拖动垃圾箱时更平稳,省力,增强拖动装置结构强度。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拖钩装置包括托架,左链轮,右链轮,前拖钩,后拖钩;左、右链轮轴向装设于托架两端部;前拖钩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上靠近所述左链轮的一端并与所述后拖钩沿所述托架轴向相对布置。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较前三个实施例变化在于拖钩装置的两端部装设链轮,传动链条一自由端与车架前端的张紧器固结,另一自由端固结在从动链轮的一端,巧妙利用滑轮原理构成双链条结构,在拖动垃圾箱时较前三个实施例更加平稳, 省力,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更好。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拖钩装置还包括后拖钩轴;后拖钩轴纵向穿套在托架之中且后拖钩套装在其上;后拖钩由固结成L形状的上、下档臂构成;用于穿套后拖钩轴的轴孔开设在下档臂之上。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后拖钩可转动地套装在轴上,使垃圾箱的安全横梁进入前后拖钩之间时能自动翻转不阻挡横梁进入。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拖钩导轨由两条平行布置的平滑长角钢构成,其位于所述拖钩装置预定行程处开设有避钩槽。进一步的技术效果避钩槽的设计方便后拖钩利用自身重力实现翻转,从而方便安全横梁进出。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车架还布置有导轮;所述导轮包括导轮侧板,链条导辊;所述导轮侧板平行设置起支撑作用,所述两条链条导辊装设其之间。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导轮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传动链条的跳绳,打结,使拖动装置运行顺利。优选的技术方案车架总成的车架还布置有行程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马达的工作。进一步的技术效果当拖钩装置或垃圾箱运行到预定位置时能碰触到行程开关从而控制马达停止运转,减少了人工控制的繁琐。本发明提供的使用这种车架总成的方法是装载步骤,Sl开动马达,驱动拖钩装置运行到车架后端的最大行程处或者预定行程处,此时保证后拖钩处于翻转状态;S2已装载第一只垃圾箱的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将垃圾箱放入车架滚动滑道内并与车架滚动滑道平行;S3转运车向后倒车,将垃圾箱沿滚动滑道推入车架并使垃圾箱的安全横梁位于前后拖钩之间;开动马达,拖钩装置把垃圾箱拖向车架前端直到与阻挡装置碰上;S4已装载第二只垃圾箱的转运车重复S2步骤;转运车向后倒车,将垃圾箱沿滚动滑道推入车架直到与第一只垃圾箱碰上。卸载步骤,Sl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转运车将第二只垃圾箱拉入转运车车架运走;S2开动马达,拖钩装置把垃圾箱拖向车架后端的最大行程处或者预定行程处,此时保证后拖钩在没有压力情况下可以处于翻转状态;S3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转运车将第一只垃圾箱拉入其车架运走。进一步的技术效果本方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实现了方便快捷装卸两只垃圾箱。本发明其次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行车安全性好,运输效率高的运输工具,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工具,包括动力车头,行走机构;动力车头后端装设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所述车架总成的长度与同时运输两只垃圾箱的要求相适配。运输工具的技术效果这种运输工具是半挂运输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合列车式行车安全性低的问题;满足同时运输两只垃圾箱要求,提高了单车运输效率;通过转运车的配合即可方便快捷地转运垃圾箱,自动化程度高,极大满足快速高效运输垃圾的物流要求。


图1是本发明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动链轮组主视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4是本发明从动链轮组主视图5是本发明从动链轮组俯视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6是本发明拖钩导轨俯视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拖钩装置主视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拖钩装置俯视图9是本发明后拖钩的主视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示意图11是本发明导轮结构示意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拖钩装置主视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拖钩装置俯视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示意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拖钩装置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示意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拖钩装置俯视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传动链条的缠绕方式示意图。1.车架,11.滚动滑道,13.钩子,14.阻挡装置,15.牵引销,16.气动锁紧器。10.导轮,101.导轮侧板,102.导链辊,103.导轮底板。20.主动链轮,21.侧板,22.传动轴,24.副链轮;25.花键套。30.从动链轮,31.从动侧板,33.底板。40.传动链条。50.拖钩装置,51.托架,52.左链轮,53.右链轮,54.前拖钩,55.后拖钩,56.张紧器,57.后拖钩轴,58.插销座,521.支架体,551.上档臂,552.下档臂,553.后拖钩轴孔。
60.拖钩导轨,61.避钩槽,62.下底板,63.上垫板,64.端板。70.马达。80.行程开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优点及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突出贡献。实施例一
如图ι所示,车架总成主要包括车架1,滚动滑道11,主动链轮20,从动链轮30,传动链条40,拖钩装置50,马达70,拖钩导轨60,行程开关80,钩子13,阻挡装置14,气动锁紧器 16,牵引销15。车架1是布置于两侧的鱼腹形工字梁和平行布置于鱼腹形工字梁之间的工字形横梁构成的框架体,其长度满足运输两只竖直式垃圾集装箱要求。两个凸起的钩子13 固定在车架1尾部的工字形横梁上用于转运车放入垃圾箱时钩住垃圾箱的安全横梁。阻挡装置14固定在车架1前端的工字形横梁,用于定位第一只垃圾箱;若干滚轮对称焊接在工字形横梁上,从而构成轴对称分布于车架1之上的滚动滑道2,用于形成垃圾箱的行程。四个气动锁紧器16分别焊接在鱼腹形工字梁侧壁用于运输途中锁固垃圾箱。两个行程开关 80分别安装在靠近阻挡装置14和靠近从动链轮30的一侧用于控制马达的工作。马达70 采用油马达及与之通过油管连接的油泵(图中未示出),本发明的动力装置还可以采用电动马达等。如图2、3所示,侧板21左右平行布置起支撑作用,安装在车架1前端鹅颈处的中轴位置;侧板21上开设有两对大轴孔和三对小轴孔,并相应焊接有轴套,其中上端最大的轴孔用于安装传动轴22,主动链轮20通过平键套装在传动轴22之上,传动轴22的伸出端焊接有花键套25用于与马达7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主动链轮20下方的大轴孔安装一销轴,副链轮M可转动地套装其上,这种设计使传动链条40在主动链轮20和副链轮M之间形成一段距离的折弯,以免传动链条40由于间距不够相互干涉。三个小轴孔分别安装小销轴,其上套装导链辊形成导链装置,用于整理传动链条40,使传动链条40在进出主动链轮 20和副链轮M时顺畅。侧板21之间还固定有防尘罩用于防止灰尘进入。如图4、5所示,底板33之上左右平行布置从动侧板31构成从动链轮30的支撑框架并焊接在车架中后部中轴位置的工字形横梁,从动侧板31上开设有大、小两个轴孔并相应焊接轴套,两根销轴安装其中,从动链轮30套装在前面大轴孔的销轴上,小轴孔的销轴上套装有导链辊用于保证传动链条40在进出从动链轮30时顺畅。从动链轮30的安装位置就是拖动装置50的最大行程位置,那么必须保证第一只垃圾箱被转运车推入滚动滑道 11时,其安全横梁能够到达前拖钩M和后拖钩55之间。如图6所示,两根上端面平滑的长角钢平行焊接在工字形横梁上,由主动链轮20 一直延伸到从动链轮30从而构成支撑拖钩装置50移动的拖钩导轨60。多条短角钢焊接在两根长角钢下面用于保证两根长角钢宽度方向的间距。两根长角钢靠近车架1尾部的端部焊接有一下底板62,下底板62焊接在工字形横梁上,端板64直立焊接在下底板62上用于限位拖钩装置50的最大行程,其上相应位置开设有供传动链条40穿过的通孔。上垫板 63焊接在下底板62上用于调整焊接在上垫板63上的从动链轮30的高度。在拖钩装置50的最大行程位置,与两个后拖钩阳对应位置的长角钢上开设有两个避钩槽61,使后拖钩55 在此位置能够依靠自身重力实现翻转。如图7、8所示,托架51是采用矩形管材料焊接而成的框架体,其轴向两端部开设有安装缺口。一支架体521上开设两对轴孔,两根销轴穿入其中,左链轮52穿套在朝外的销轴上,一导链辊穿套在另一销轴上构成导链机构;然后支架体521焊接在左端部安装缺口, 右链轮53与左链轮602相同设计焊接在右端部安装缺口。托架51上端面轴向凸起焊接有前拖钩M,其可以是一块阻挡板也可以是两个阻挡凸块。后拖钩轴57纵向安装在托架51 上开设的轴孔中并用轴用挡圈固定,两条后拖钩阳穿套在后拖钩轴57之上。如图9所示,上档臂551和下档臂552固结成L形状,后拖钩轴孔553开设在下档臂552之上从而构成后拖钩55。这种设计使后拖钩55在重力作用下能沿后拖钩轴57自动实现翻转,即,当后拖钩55下面没有拖钩导轨60的支撑面或其他障碍物的情况下,下档臂 552应该朝上,上档臂551翻转在下方。前拖钩M与后拖钩55之间的距离应该与垃圾箱安全横梁的宽度相适配,即当安全横梁抵达前拖钩M时,安全横梁的径向宽度至少能够压住部分下档臂552,使得后拖钩55不能实现翻转;这非常重要,如果安全横梁位于前、后拖钩 54、55之间时其径向宽度不足以压住下档臂552,后拖钩55将处于翻转状态,当垃圾箱退出拖钩装置50时,安全横梁将抵住下档臂552朝下的一侧,从而迫使后拖钩55顺时针翻转, 当下档臂552朝下的一侧靠近拖钩轴孔553较厚部分翻转上来的时候就会形成凸块阻挡安全横梁的退出。如图10所示,张紧器56 —端焊接有一插销座,另一端固定在靠近马达70 —侧的车架1之上,传动链条40的自由端插入张紧器56的插销座并固连,然后缠绕在左链轮52, 延伸缠绕在主动链轮20,副链轮M形成折弯,穿过拖钩装置50下端缠绕在从动链轮30上, 继续延伸缠绕在右链轮53上,然后折返插入从动链轮30 —端焊接的插销座上并与之固连。 为了防止传动链条40晃绳,打结,沿其走向在工字形横梁焊接多个导轮用于约束传动链条 5,如图11所示,导轮底板103上平行焊接两导轮侧板101构成支撑框架,导轮侧板101开有2对轴孔,两根销轴安装其中,两条导链辊102分别穿套其上,传动链条40穿过开设在导轮底板103上的通孔被约束在两条导链辊102之间。本实施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垃圾箱异常沉重,移动非常困难的特点,相比其他实施例其拖钩装置50左右端部设置两个链轮,起到了滑轮的作用,使传动链条40的缠绕形成双链条结构,从而在拖动垃圾箱时更加平稳,省力,同时增强了装置的结构强度,更加安全。实施例二
如图12、13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较,本实施例主要区别在于拖钩装置50的设计不同, 张紧器56焊接在托架51的轴向左端部的安装缺口之中用于与传动链条40 —自由端固接; 托架51的轴向右端部的安装缺口焊接有一插销座58用于与传动链条40另一自由端固接。 其余设计与实施例一相同设置。如图14所示,传动链条40自由端与张紧器56端部焊接的插销座固结,然后缠绕在主动链轮20,副链轮M形成折弯,穿过拖钩装置50下端缠绕在从动链轮30上,最后延伸至托架51右端部并插入插销座58用销栓固定。很明显本实施例由于拖钩装置50轴向两端部与传动链条40的自由端固接,导致传动链条40的缠绕方式发生变化,相比其他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本实施例传动链条40的缠绕形成单链条结构,使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易于装配,成本节约。实施例三
如图15所示,与实施例一、二相比较,主要区别设计在于如实施例二的张紧器56焊接在托架51的左端部的安装缺口之中;托架51的右端部安装缺口焊接有如实施例一的右链轮53。其余设计与实施例一相同设置。如图16所示,传动链条40自由端与张紧器56端部焊接的插销座固接,然后缠绕在主动链轮20,副链轮M形成折弯,穿过拖钩装置50下端缠绕在从动链轮30之上,继续延伸缠绕在托架51右端部的右链轮53,往回折返至从动链轮30 —端焊接的插销座并固连。本实施例也由于拖钩装置50的设计变化,导致传动链条40的缠绕方式发生变化, 右链轮53起到了滑轮的作用,与实施例二相比较,传动链条40在装置右侧的缠绕形成双链条结构,相比较实施例二在拖动垃圾箱时会更加平稳,省力,也部分增强了装置的结构强度,更加安全。实施例四
如图17所示,与实施例一、二、三相比较,主要区别设计在于托架51轴向左端部安装缺口焊接一如实施例一的左链轮52,右端部焊接如实施例二的插销座58,其余设计与实施例一相同设置。如图18所示,张紧器56如实施例一固连在车架1靠近主动链轮20 —侧,传动链条40的自由端与焊接在张紧器56上的插销座固接,然后缠绕在左链轮52,折返缠绕在主动链轮20,副链轮M形成折弯,穿过拖钩装置50下端缠绕在从动链轮30上,继续延伸插入托架51右端部的插销座58并固连。本实施例也由于拖钩装置50的设计变化,导致传动链条40的缠绕方式发生变化, 左链轮52起到了滑轮的作用,使动链条40在装置左侧形成双链条结构,相比较实施例二在拖动垃圾箱时更加平稳,省力,也增强了拖动装置的结构强度,更加安全。本发明传动链条40采用双环式链条以及与之相适配的链轮,其它用于传动或者拖拽的由刚性构件组成的挠性件只要选配合适的链轮就能够替代双环式链条,例如齿形排式链条,滚子链条,套筒链条,拖曳链等。综上是本发明的几种较佳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长车架的半挂车轴向装设由主、从链轮,拖钩,传动链条,马达,拖钩导轨装配成的拖动装置与滚动滑道相配合,解决了垃圾箱在车架上移动的问题,利用现有转运车作为装卸工具方便快捷地装载两只竖直式垃圾集装箱或类似装载物,不仅成本节约,而且在满足行车安全要求的同时提高了运输效率。本发明车架1前端鹅颈处焊接有牵引销15,用于与动力车头连接,再装设行走机构组合成一种专门用于运输两只竖直式垃圾集装箱或类似货物的半挂式垃圾运输车。本发明通常是这样工作的
装载垃圾箱时,首先利用外接油泵(图中未示出)将液压油输入油马达70驱动主动链轮 20,传动链条40拖动拖钩装置50沿拖钩导轨60朝向从动链轮30方向运行并碰触到行程开关80,油马达70停止工作,拖钩装置50停下来,通常这个位置是拖钩装置50的最大行程处或者是预定停止的行程处,此时,两只后拖钩阳正好位于避钩槽61之上从而实现翻转; 已装载第一只垃圾箱的转运车尾部与车架1尾部对接,转运车翻转机构将垃圾箱举升并与水平面成夹角,使垃圾箱滑入车架1的滚动滑道11内;转运车向前行驶,垃圾箱高度降低使车架1尾部的两只钩子13钩住垃圾箱下面的安全横梁,转运车继续向前行驶,翻转机构下降使垃圾箱与滚动滑道11平行;然后转运车向后倒车,将垃圾箱沿滚动滑道11推入车架1 直至安全横梁抵住下档臂552,上档臂551在安全横梁的压迫下翻转上来,直到安全横梁进入前、后拖钩M55之间为止;转运车离开,启动油马达70反转,上、下档臂551、552卡住安全横梁拖动垃圾箱朝向车架1前端移动,直到与阻挡装置14碰上,此时垃圾箱碰触到另外一个行程开关80,油马达70停止工作,拖钩装置50停下来;装载第二只垃圾箱的转运车重复第一只垃圾箱的动作,把垃圾箱推入滚动滑道11并与第一只垃圾箱碰上。
卸载垃圾箱时,转运车尾部与车架1尾部对接,转运车牵拉机构将第二只垃圾箱拉入转运车运走;启动油马达70,前拖钩M抵住安全横梁拖动垃圾箱朝向车架1后端移动,直到拖钩装置50的最大行程处或者是预定停止的行程处,再次碰触行程开关80,控制油马达70停转,转运车尾部与车架1尾部对接,将第一只垃圾箱拉入转运车运走。
权利要求
1.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包括车架(1);滚动滑道(11 ),轴对称布置于所述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链轮(20)和从动链轮(30),轴向布置于所述车架(1);传动链条(40),分别与所述主动链轮(20)和从动链轮(30)啮合;拖钩装置(50),布置于所述主动链轮(20)和从动链轮(30)之间并由所述传动链条 (40)拖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拖钩导轨 (60),轴向布置于所述车架(1)并与所述拖钩装置(50)的移动轨迹相适配,用于形成所述拖钩装置(50)的移动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器(56), 其固定于所述车架(1)之上并与所述传动链条(4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马达(70),其输出轴与所述主动链轮(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20)还包括侧板(21),传动轴(22),副链轮(24);所述侧板(21)左右相对设置成支撑架;所述传动轴(22)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侧板(21)之间,所述主动链轮(20)套装在其上;所述副链轮 (24 )装设在所述主动链轮(20 )下方的侧板(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链轮(30)还包括从动侧板(31 ),所述从动侧板(31)左右相对设置成支撑架,所述从动链轮(30)装设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50)包括托架(51),左链轮(52),右链轮(53),前拖钩(54),后拖钩(55);所述左、右链轮(52、53) 轴向装设于所述托架(51)两端部;所述前拖钩(54)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51)上靠近所述左链轮(52)的一端并与所述后拖钩(55)沿所述托架(51)轴向相对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50)包括托架(51),张紧器(56 ),前拖钩(54 ),后拖钩(55 );所述张紧器(56 )轴向装设于所述托架 (51)左端部;所述前拖钩(54)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51)上并与所述后拖钩(55)沿所述托架(51)轴向相对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50)包括托架(51),张紧器(56),前拖钩(54),后拖钩(55),右链轮(53);所述托架(51)轴向两端部分别装设所述的张紧器(56)和右链轮(53);所述前拖钩(54)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51) 上并与所述后拖钩(55 )沿所述托架(51)轴向相对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50) 包括托架(51),前拖钩(54),后拖钩(55),左链轮(52);所述左链轮 (52)轴向装设于所述托架(51)左端部;所述前拖钩(54)凸起装设于所述托架(51)上并与所述后拖钩(55)沿所述托架(51)轴向相对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装置(50 )还包括后拖钩轴(57 );所述后拖钩轴(57 )纵向穿套在所述托架(51)之中且所述后拖钩(55)套装在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拖钩(55) 包括上档臂(551)、下档臂(552)、后拖钩轴孔(553);所述上、下档臂(551、552)固结成L形状;所述后拖钩轴孔(553)开设于所述下档臂(552)之上。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钩导轨(60) 由两条平行布置的平滑长角钢构成,其位于所述拖钩装置(50)预定行程处开设有避钩槽 (61)。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还布置有导轮(10);所述导轮(10)包括导轮侧板(101),链条导辊(102);所述导轮侧板(101)平行设置起支撑作用,所述两条链条导辊(102)装设其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还布置有至少一个行程开关(80 ),用于控制所述马达(70 )的工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长度与运输两只垃圾箱的要求相适配。
17.—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完成装载步骤,51开动马达,驱动拖钩装置运行到车架后端的最大行程处或者预定行程处,此时保证后拖钩处于翻转状态;52已装载第一只垃圾箱的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将垃圾箱放入车架滚动滑道内,然后转运车向前行驶使垃圾箱与车架滚动滑道平行;S3:转运车向后倒车,将垃圾箱沿滚动滑道推入车架直至垃圾箱的安全横梁位于前、后拖钩之间;开动马达,拖钩装置把垃圾箱拖向车架前端直到与阻挡装置碰上;S4 已装载第二只垃圾箱的转运车重复S2步骤;转运车向后倒车,将垃圾箱沿滚动滑道推入车架直至与第一只垃圾箱碰上;卸载步骤,51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转运车将第二只垃圾箱拉入转运车运走;52开动马达,拖钩装置把垃圾箱拖向车架后端的最大行程处或者预定行程处,此时保证后拖钩在没有压力情况下可以处于翻转状态;53转运车尾部与车架尾部对接,转运车将第一只垃圾箱拉入其车架运走。
18.一种运输工具,包括动力车头,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车头后端装设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运输工具,其技术方案是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滚动滑道,主动链轮,从动链轮,传动链条,拖钩装置,拖钩导轨,动力装置;滚动滑道轴对称布置于车架;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轴向布置于所述车架,传动链条分别与之啮合;拖钩装置位于主、从动链轮之间并由传动链条拖动;动力装置输出轴与主动链轮组连接。本发明可以在车架上方便地移动垃圾箱,通过转运车的配合即可容易地装卸载沉重的垃圾箱,这样不仅无需配备专门的吊装设备,而且自动化程度和运输效率高,极大满足快速高效运输垃圾的物流要求。
文档编号B62D21/00GK102501900SQ20111035393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0日
发明者刘燕平, 张来辉, 钟凯 申请人:上海中荷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