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1280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中的各种液体的放泄结构,涉及不论在车身的直立状 态下还是在什么样的倾斜状态下都能够确实地放泄的放泄结构。
另外,在本申请中,车身的直立,指相对于水平的地面使车身笔直地立起了的状 态,对于机动二轮车来说,相当于使主停放支架立起而停车了的状态。另外,在使侧停放支 架立起而停车了的情况下,成为车身朝作为侧停放支架侧的左右任一侧倾斜了的状态。
背景技术
以往,在机动二轮车中,已知这样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使得,当从被设在了适 当部位的放泄孔排出各种液体时,从位于放泄孔下方的盖构件的排出孔排出,并且,即使车 身倾斜变化,也能够顺利地排出。
例如,存在这样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使得,在油盘的下方设置作为盖构件的一 部分的发动机护板,在成为油盘的放泄孔下方的发动机护板的位置,设置构成车宽方向的 长孔状的排出孔,从该排出孔,不论是车身的直立状态还是倾斜状态,都能够将从放泄孔排 出了的油排出(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放泄孔排出的各种液体称为 放泄液。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874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专利文献I的以往的技术中,如为车身朝左右方向等倾斜了某种程度的状 态,则放泄液(油)确实地从设在了发动机护板上的排出孔排出。然而,如车身倾斜大到某种 程度以上,则由于放泄孔从排出孔偏离,所以,存在放泄液从排出孔不能排出的可能性。
因此,在机动二轮车中,要求不论倾斜为怎样的状态放泄液都从设在了盖构件上 的排出孔排出的结构。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实现这样的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I记载的发明,为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该机 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具有放泄孔和覆盖其下方的盖,使得从放泄孔排出了的放泄液通过被 形成在了此盖上的排出孔排出到车外;
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放泄孔到上述排出孔由放泄管连接,
在此放泄管的上述排出孔侧端部设置了具备大致筒状的插入部的卡定结构。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I中,上述放泄管,从上述放 泄孔在左右一对构架的俯视观察时的内侧且燃料箱侧方通过,与上述排出孔连接。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2中,上述放泄孔被设于碳 罐、电池盒、以及供油槽,分别与各上述排出孔连接,该各上述排出孔与上述盖一体地成形。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3中,上述各排出孔集中在一 处,从前方往后方排列成一直线,位于比车身的中心线靠侧停放支架侧。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3中,上述各排出孔集中在一处,
至少一部分被设在立起时的侧停放支架前后方向区域内。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技术方案I 5中的任一项中,上述卡定结构,由位于与上述盖一体地成形了的剖视大致为C形状的筒部的最上部的卡定部,和被设在了上述放泄管前端的大直径部构成。
按照技术方案I的发明,因为从放泄孔到排出孔由放泄管连接,所以,不论机动二轮车为怎样的倾斜状态,来自放泄孔的液体都能够确实地从设在了盖上的排出孔排出。
另外,通过在放泄管的排出孔侧端部设置卡定结构,能够防止在维修时不慎使放泄管从盖脱开的情况。
按照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从放泄孔在左右一对构架的俯视观察时的内侧且燃料箱侧方通过,并将放泄管与排出孔连接,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收纳空间被限制了的机动二轮车的空间,并且,因为放泄管在左右一对构架的内侧通过,所以,能够抑制在放泄管作用外力的可能性。
按照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将多个放泄管分别与排出孔连接,所以,当维修(更换)时,能够仅使必要的部分脱开,维修性提高。
按照技术方案4的发明,因为多个排出孔排列成一直线,位于比车身的中心线靠侧停放支架侧,所以,当使侧停放支架立起了的停车时,能够使放泄液流到道路的路侧部侧。另外,由于排出孔从车身中心偏置配置,所以,能够抑制放泄液被车子自身的轮胎压着的可能性。
按照技术方案5的发明,因为多个排出孔被集中在一处,至少其一部分被设在立起时的侧停放支架前后方向区域内,所以,当从车身侧方观看上述一部分的排出孔时,在侧停放支架立起时可能由侧停放支架将放泄液排出的样子挡住。
按照技术方案6的发明,排出孔具有剖视大致为C形状的筒部和位于该筒部最上部的卡定部,与盖一体地成形,所以,能够由一体成形来抑制成本。
另外,由于由排出孔侧的卡定部和设在了放泄管前端的大直径部构成卡定结构, 所以,能够从侧方容易地安装大直径部,并且上下方向能够由卡定结构使得不易脱开。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小型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2为车架的左侧视图。3为车架要部的俯视图。4为从斜上方表示左侧的搁脚板近旁部的立体图。 5为关于图4的相同部位的左侧视图。6为关于图4的相同部位的俯视图。7为关于图4的相同部位的仰视图。8为放泄管连接部的放大剖视图。9为底盖的从斜下方表示的立体图。10为底盖的俯视图。
图11为底盖的左侧视图。
图12为图10的12-12线剖视图。
图13为图8的13-13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

一实施方式。另外,前后、左右、上下的各方向以车辆为基准, 根据需要,在图中用箭头FR表不如方,用箭头LH表左方,用箭头UP表上方。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小型机动二轮车的左侧视图。此车辆,在车架I的前后配置前轮2和后轮3。前轮2经前叉4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车架I的前端部,并且经转向柱5由转向手把6转向。后轮3经摇动式动力机组7摇动自如地支承在了车架I上。摇动式动力机组7为将发动机7a及传动部7b 一体化了的动力机组,在传动部7b的后端部支承后轮3。
摇动式动力机组7的后部经构成后悬挂装置的后缓冲装置8支承在车架I的后部。
在转向手把6的后方,配置车座9。车座9为具有前座9a及后座9b的双人车座, 坐在了前座9a上的驾驶者将脚放置在低底盘式的搁脚板10上。
搁脚板10以左右一对设置,从前轮2的后部侧方到前座9a的下方朝前后方向伸长配置。
坐在了后座9b上的彳合乘者将脚放在以左右一对设在了摘脚板10的后方的后座踏板11上。
搁脚板10构成对车身进行覆盖的车身盖12的一部分,此车身盖12由树脂制成, 具备前盖13、前侧盖14、内盖15、中间盖16、后盖17、侧盖18、下盖19、以及后述的底盖20 (参照图5)。
前盖13覆盖车身前部。前侧盖14以左右一对设置,与内盖15 —起覆盖转向柱5 的周围及车架I的前部,并且,与左右一对侧盖18 —起,对配置在了搁脚板10的前半部方而且中间盖16下方的燃料箱21进行覆盖。
中间盖6,在内盖15的后方而且前座9a前方覆盖成为燃料箱21上方的车身中央上部,开闭自如地设置了用于向燃料箱21供油的供油盖16a。
后盖17以左右一对覆盖车座9的下方,其前端部与中间盖16及前侧盖14的各后端部连接。在内侧配置置物箱22。置物箱22被支承在车架I的后部,向上方开放,构成可收容头盔的大容量的容器状,上部的开口由车座9开闭。侧盖18按覆盖前侧盖14的后部及后盖17的前部的各下端部与搁脚板10的上方之间的方式以左右一对设置,对车架I的一部分及燃料箱21和发动机7a的侧方进行覆盖,在其后方侧下部,开闭自如地设置了相对于发动机7a的火花塞的维修用盖18a。
在前侧盖14、后盖17及侧盖18连接的部分近旁,由这些盖覆盖被配置在了燃料箱 21的后方的碳罐23,在其后方,在后盖17与侧盖18的边界 部,由这些盖覆盖电池盒24。
下盖19,按沿搁脚板10朝其下方突出的方式以左右一对设置,覆盖车架I的下部及摇动式动力机组7的前部侧方。
在车身左侧的下盖19的前后方向中间部设置开口 19a,从这里朝外部突出侧停放支架25。侧停放支架25由转动轴25a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车架I侧,在收起位置与立起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如使侧停放支架25立起,则能够使车身朝左侧倾斜地停车。另外,侧停放 支架25根据发送地的规格,有时也被设置在相反侧的车身右侧。
图中的符号26为前挡泥板,符号27为空气滤清器,符号28为后挡泥板。
下面,详细说明车架I。
图2为车架I的左侧视图,图3为要部的俯视图。在这些图中,在车架I的前端部 在车身中心CL (图3)上设置头管30,在这里转动自如地支承转向轴5。
从头管30沿车身中心CL构成管状的I根主构架31朝斜下后方延伸。主构架31 的下端部被焊接在横管32上,横管32朝左右方向延伸,被焊接在左右一对的底构架33上。
底构架33构成管状,大致水平地朝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主体部33b被配置在搁脚 板10的下方而形成底骨架,各前端部侧朝内侧并且上方折曲,构成被焊接在车架I的下部 两侧上的前侧折曲部33a。
后部朝上方折曲,斜上地朝后方延伸,构成从下方焊接在左右一对后构架34的前 部的后侧折曲部33c。
后侧折曲部33c的上端部被焊接在各后构架34的前部。各后构架34的前端部, 相比与后侧折曲部33c的焊接部,更往前方延伸出去,被焊接在朝前方弯曲成凸状的俯视U 字状的加强管35的左右部分。加强管35的各后端部,相比与后构架34的焊接部,更往后 方延伸出去,被焊接在后侧折曲部33c的上下方向中间部。
在主体部33b上,前后地设置朝外侧方突出的搁脚板撑条36a、136b,在这里载置 和支承搁脚板10。在主体部33b的中间部,设置朝下方突出的前侧底盖撑条37a。
在左侧的主体部33b上设置停放支架托架38,在这里由转动轴25a转动自如地安 装侧停放支架25的上端部。
在停放支架托架38的后方,在从主体部33b连接到后侧折曲部33c的折曲部设置 中间托架33d,在其前部朝斜下前方突出地设置后侧底盖撑条37b。
在加强管35的前部左右,设置朝斜上前方突出的撑条39,在这里支承电池盒24 (后述)。
电池盒24朝置物箱22的前方突出,由盖(图示省略)开闭自如。
后构架34,在俯视时由加强管35及横板34b封闭前后,在此闭环状的空间内收容 和支承置物箱22。
下面,对放泄结构进行说明。
图4为从斜上方表示搁脚板10近旁部的立体图(但是搁脚板10被省略),图5为 相同部位的左侧视图,图6为相同部位的俯视图,图7为相同部位的仰视图,图8为放泄管 连接部的放大剖视图。另外,在图4 图6中,适当地省略搁脚板10及相比其处于上方的 车身盖,表示车身盖内侧的结构。在图4中,省略了前侧盖14、后盖17、侧盖18。
如图4所示,搁脚板撑条36a、36b被焊接在主体部33b上,而且从主体部33b朝外 侧方伸出,在各个突出端上用螺栓41安装搁脚板加强构架40。在此搁脚板加强构架42上 用螺栓40安装搁脚板10。
下盖19的上部由螺钉43与搁脚板10结合。
如图5所示,在供油盖16a的下方而且燃料箱21的上方配置了供油槽44。供油 槽44构成围着燃料箱21的供油口(未图示)的容器状,为用于收集当供油时溢出了的燃料的构件,从设于其底部的槽孔44a通过燃料箱21的左侧方朝下方延伸出第一放泄管51,前 端(下端)与设在了底盖20上的第一放泄接头61连接。另外,第一放泄管51为了容易看清 楚用网格的影线表示(以下,在符合的各图中也一样。另外,第二放泄管52及第三放泄管53 也一样)。
第一放泄管51,为从设在了搁脚板10下方的底盖20上的第一排出孔64将溢出到 了供油槽44中的燃料排出到车身外方(底盖20的下方)的构件。第一排出孔64在第一放 泄接头61的底部开口。
在第一放泄管51的后方,从设在了碳罐23的侧方突出端部的放泄孔23a延伸出 的第二放泄管52与第一放泄管51同样地通过燃料箱21的左侧方朝下方延伸,连接到设在 了搁脚板10上的第二放泄接头62。
第二放泄管52为用于将存积在了碳罐23中的液化燃料从第二排出孔65排出到 车身外方的放泄管。
符号23b为用于将蒸发燃料返回到碳罐23中的软管。
在第二放泄管52的后方,从设在了成为电池盒24的前端下部的最低部的放泄孔 24a延伸出的第三放泄管53与第一放泄管51、第二放泄管52同样地通过燃料箱21的左侧 方朝下方延伸,连接到设在了搁脚板10上的第三放泄接头63。
第三放泄管53为用于将存积在了电池盒24中的液体,例如电池液、雨水等从第三 排出孔66排出到车身外的放泄管。
电池盒24构成箱状,在内部收容电池(未图示),由螺栓73将左右两侧安装在撑条 39上。
电池盒24邻接被配置在了供油槽44的后下方的碳罐23按与供油槽一起围着碳 罐23的方式配置,其最低的前部下方与第三放泄管53的一端连接。
第一放泄管51、第二放泄管52、以及第三放泄管53,从前方往后方以此顺序排列 配置在燃料箱21左侧方。第一放泄接头61、第二放泄接头62、第三放泄接头63也同样地 在前后方向排列配置。
在第三放泄接头63的近旁后方配置侧停放支架25,在其更后方而且燃料箱后部 配置构成发动机7a的气缸盖7c。底盖20由安装配件45将前端安装在作为前盖13的后端 部的下端部13a上,左右两侧被安装在主体部33b侦U。
如图7所示,底盖20被配置在左右的下盖19之间,前部在左右方向中间部的前侧 安装部80由安装配件安装在下端部13a上,覆盖燃料箱21的下方,对由前轮2溅起的小石 子、泥及水等进行防护。
排出孔64 66在各放泄接头61 63的下方在底盖20的左侧朝前后方向排列。 侧停放支架25位于成为最后部的第三排出孔66的近旁。
发动机7a位于底盖20的后方。符号7d为从发动机7a的排气口朝后方延伸出的 排气管,与被配置在了后轮3的右侧方的消声器7e (参照图1)连接。
如图5所示,侧停放支架25的由转动轴25a在主体部33b侧的安装位置,处在比 各第一放泄接头61、第二放泄接头62、第三放泄接头63更高的位置,在由符号A表示的收 起位置和由符号B表示的立起位置之间转动。此时,侧停放支架25由反转弹簧25b选择地 朝A或B任一方移动施力。
如图8所示,在立起位置B,侧停放支架25倾斜地与第三放泄接头63下方的第三 排出孔66的下方交叉。即,通过第三排出孔66的铅直线LI与立起状态的侧停放支架25 的轴线L2交叉。
另外,如设通过转动轴25a (未图示)的铅直线为L3,设与铅直线L3平行地通过处 于立起状态的侧停放支架25的前端25c的直线L4之间为立起时的侧停放支架前后方向区 域W,则第三排出孔66按进入此前后方向区域W内的方式配置。
另外,在图7的仰视图中,铅直线L3成为通过转动轴25a的中心的与车身中心CL 正交的直线,L4成为与铅直线L3平行而且通过前端25c的直线。在此状态下,第三排出孔 66也位于铅直线L3与直线L4之间的侧停放支架前后方向区域W中。
如图6所示,第一放泄管51、第二放泄管52、第三放泄管53,在燃料箱21的左侧方 按使朝前后方向配线了的电缆46往内侧(燃料箱21侧)退让的方式折曲而与电缆46交叉 地朝上下方向通过。另外,各放泄管51 53,在俯视时通往左右一对的底构架33的内侧。
另外,第一放泄管51、第二放泄管52、第三放泄管53,按与被配置在车身右侧的内 线束47处于燃料箱21的两侧的方式配置在相反侧。
另外,图6省略了中间盖16及车身右侧的前侧盖14、侧盖18,并且,在车身左侧, 省略了前侧盖14、后盖17、侧盖18。符号48为仪表盘。
下面,详细说明底盖20。
图9为从斜下方观看底盖20的立体图,图10为俯视图,图11为底盖20的左侧视 图,图12为图10的12-12线剖视图,图13为图8的13-13线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底盖20在前后及左右由构成大致U字状的立壁81包围,在左右的立 壁81的前后,朝上方突出撑条82、83。
撑条82由螺栓固定在被设在了主体部33b上的前侧底盖撑条37a上。撑条83由 螺栓固定在被设在了中间托架33d上的后侧底盖撑条37b上(参照图2)。
由此,底盖20被支承在主体部33b侧。符号84为按上面构构成凹曲面的方式朝 上方突出的横管32的支承部,符号85为加强用的肋。
各排出孔64 66的底面20a侧在相邻的肋85的谷间开口,比肋85高。
如图8 图10所示,第一放泄接头61、第二放泄接头62、第三放泄接头63,分别与 底盖20—体地形成,朝前后方向排列成一直线状地集中在一处,朝比车身的中心线CL靠侧 停放支架25侧的车身左侧偏置地配置。同样,各排出孔64 66也从车身的中心线CL朝 车身左侧偏置,集中在一处朝前后方向以一直线状配置。
另外,如图8所示,各放泄接头61 63,分别与各放泄管51 53连接。因此,当进 行维修(部件更换等)时,能够仅使必要的部分脱开,维修性提高。而且,由于各放泄管51 53的前端部集中在一处,所以,与放泄部分相关的作业变得容易。
在图8 图13中,第三放泄接头63、第二放泄接头62、第三放泄接头63分别形成 为与底盖20 —体地朝上方突出的大致筒状。通过这样与底盖20 —体成形,能够抑制成本。
在筒部61a、62a、63a的上端,构成朝内的凸缘61b、62b、63b,在这里形成管插通用 开口 61c、62c、63c,连通到筒部 61a、62a、63a 的内侧空间 61d、62d、63d。
这些各内侧空间61d、62d、63d的下方侧开口分别构成第一排出孔64、第二排出孔 65、第三排出孔66。
管插通用开口 61c、62c、63c,与凸缘6lb、62b、63b的各内周属于的圆(内周圆)相 当,但其内周圆的直径比第一放泄管51、第二放泄管52、第三放泄管53的各外径还小一些。
凸缘61b、62b、63b如在图10的放大部所示那样,构成将圆的一部分形成了切口的 状态的俯视大致为C字状。用于形成此俯视大致为C字状的切口在筒部61a、62a、63a的各 侧面上也形成,通过此切口部分的各筒部61a、62a、63a的横截面也构成大致为C字状。
此切口,如图13所示,按朝下方构成外开状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在凸缘61b、62b、 63b及筒部61a、62a、63a的一部分侧面上。由此切口形成的端面61e、62e、63e分别构成一 对,在此一对端面61e、61e、62e、62e、63e、63e之间,形成侧面开口 61f、62f、63f。
各侧面开口 61f、62f、63f,分别与内侧空间61d、62d、63d连通,并且,越往下方走 则开口宽度越变窄。另外,各端面61e、62e、63e,越往下方去端面宽度越大。
各筒部61a、62a、63a的下部,构成未形成侧面开口 61f、62f、63f的基部61g、62g、 63g0
在此基部61g、62g、63g的各内周面上,一体地形成局部地朝中心方向突出的突部 61h、62h、63h。此突部61h、62h、63h,如图10的放大部所示,在俯视时成为侧面开口 61f、 62f、63f的内侧的部位,构成大致山形状地形成,但前端形成为不到达中心的程度,当连接 了各放泄管51、52、53的下部时,对其下端部进行支承,并且成为对放泄液的通过不妨碍的 程度的突出量及大小。
如图13所示,在第一放泄管51的内侧空间61d中,插入第一放泄管51的前端(下 端)。第一放泄管51的前端,形成大直径部54,此大直径部54从侧面开口 61f被推入内侧 空间61d内(参照图10的放大部)。
大直径部54,外径为与第一放泄管51的内侧空间61d中的内径相同程度,通过将 与第一放泄管51另成一体的环状构件外嵌在第一放泄管51的前端,由粘接等一体化形成。 但是,也可通过将第一放泄管51的前端形成为厚壁,连续一体地形成。
大直径部54的高度,比第一放泄管51的高度(从基部61g的上端到凸缘61b的高 度)还低。大直径部54具有载置在突部61h上的程度的壁厚。第一放泄管51的外径比第 一排出孔64的内径更小,当将大直径部54插入了第一放泄接头61的内侧空间61d内时, 第一放泄管51的孔51a位于第一排出孔64的内侧,与第一排出孔64连通。
另外,在图10的放大部中仅表示出第一放泄管51,图13仅表示第一放泄管51及 第一放泄接头61,但对于其它的第二放泄管52及第三放泄管53和第二放泄接头62及第三 放泄接头63也一样。
第二放泄管52及第三放泄管53,分别具有大直径部55、56,相对于第二放泄接头 62、第三放泄接头63,从各侧面开口 62f、63f的侧方被推入而连接。
另外,在此连接时,各大直径部55、56由突部62h、63h支承,而且,第二放泄管52 及第三放泄管53的各孔位于第二排出孔65及第三排出孔66的各内侧。
下面,说明放泄管的连接及放泄作用。另外,以下虽然以第一放泄管51为中心进 行说明,但第二放泄管52及第三放泄管53也一样。
首先,第一放泄管51朝燃料箱21的左侧方通过并朝下方延长,如图10的放大部 及图13所示那样,使前端部与第一放泄接头61的侧面开口 61f对准,从侧方推入内侧空间 61d 中。
于是,大直径部54,虽然比管插通用开口 61c大,但由于存在构成大致为C字状的 侧面开口 61f,所以,通过使端面61e、61e扩张,同时大直径部54自身也弹性变形,由此,进 入内侧空间61d内,大直径部54的下端与突部61h抵接而被支承。
此时,第一放泄管51中的大直径部54上方而且与凸缘61b—致的高度的部分,由 于凸缘61b的一部分被切去而构成大致为C字状,所以,使凸缘61b扩张而进入管插通用开 口 61c中。于是,由于凸缘61b的内周圆比第一放泄管51的外径小,所以,在凸缘61b的内 周缘部按使第一放泄管51的外周部缩颈一些的方式产生弹性变形而固定。因此,第一放泄 管51由凸缘61b固定,并且从管插通用开口 61c往上下延伸出。
另外,大直径部54的一部分从侧面开口 61f来到外方,相比与对着侧面开口 61f 的端面61e、61e重叠的部分处于下方的部分,产生弹性变形而被推入内侧空间61d内,与筒 部61a内壁紧密接触,并且,下端部被与突部61h抵接而被定位,并且,第一放泄管51由凸 缘61b固定,所以,大直径部54维持按不从基部61g悬起的方式被固定了的状态。
其结果,如将第一放泄管51插入第一放泄接头61中进行连接,则供油槽44的放 泄孔与第一排出孔64由第一放泄管51连接,所以,作为供油槽44的剩余燃料的放泄液70, 通过第一放泄管51从孔51a确实的流出到第一排出孔64内,再从第一排出孔64排出到车 外。
而且,由于筒部61a的内侧空间61d与第一排出孔64连通,所以,第一放泄管51 的孔51a在上下方向一直位于第一排出孔64的内侧,不论车身的倾斜状态怎样变化,都能 使放泄液70确实地滴下到第一排出孔64中。
另外,在第一放泄管51的连接时,由端面61e的弹性变形,如图8所示,筒部61a 的上方侧以外开状产生了弹性变形,但通过倾斜地被切去一部分形成侧面开口 61f,开口宽 度越往上方越宽,所以,容易将大直径部54推入。
另一方面,侧面开口 61f由于越往下方开口宽度越变窄,而且端面61e的宽度越往 下方变得越宽,所以,越往下方弹性变形越难,能够确实地将大直径部54固定在内侧空间 61d内,将第一放泄管51的孔51a定位在第一排出孔64中。
并且,由于凸缘6 Ib朝大直径部54上伸出,所以,即使大直径部54按从基部61g离 开朝上方移动的方式悬起,通过凸缘61b与大直径部54的上面抵接,能够防止从第一放泄 接头61脱出。因此,凸缘61b构成卡定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凸缘61b和大直径部54构 成第一放泄管51前端的卡定结构。
此时,虽然第一放泄管51的下端从基部61g离开,但如按在设想的车身倾斜范围 内能够维持放泄液70能够滴下到排出孔64内的状态的方式,设定此离开的距离,即初期状 态下的凸缘61b与大直径部54的离开距离,则从排出孔64 —直能够排出放泄液70。
另外,也可增大大直径部54的上下方向长度,从开始使大直径部54与凸缘61b卡定。
另外,通过设置了由第一放泄管51的排出孔侧端部的大直径部54和第一放泄接 头61的凸缘61b形成的卡定结构,能够防止在维修时不慎使第一放泄管51从底盖20脱开。
此外,各放泄管51 53,由于从各个连接的放泄孔,在俯视时左右一对底构架33 的内侧且燃料箱21的侧方通过并与第一、第二、第三排出孔64、65、66连接,所以,能够有效 利用收纳空间被限制了的机动二轮车的空间,并且,因为各放泄管51 53通过左右一对底构架33的内侧,所以,能够抑制在各放泄管51 53上作用外力的可能性。
另夕卜,因为多个放泄接头61 63排成一直线,并且,各排出孔64 66也集中在一处构成一直线状,分别位于比车身的中心线CL靠侧停放支架25侧,所以,在使侧停放支架25立起了的停车时,能够使放泄液70流往道路的路侧部侧。并且,由于各排出孔64 66从车身中心CL偏置配置,所以,能够抑制放泄液70被自车的轮胎压着的可能性。
并且,如图8所示,因为多个放泄接头61 63集中在一处,至少作为其一部分的第三放泄接头63被设在立起时的侧停放支架的前后方向区域W内,所以,与各放泄接头对应地设置了的各排出孔64 66也集中在一处,其中的第三排出孔66位于立起时的侧停放支架的前后方向区域W内,所以,当从车身侧方观看时,在侧停放支架25立起时可能由侧停放支架25将放泄液70被排出的样子挡住。另外,也可使其它的第二排出孔65或第一排出孔64位于立起时的侧停放支架的前后方向区域W内。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发明的原理内可进行多种变形、应用。例如, 设置排出孔的盖不限于底盖,也可为各种车身盖、发动机护板那样的防护构件。
另外,放泄管的数量为任意,可相应于连接的放泄孔的数量自如地增减。放泄接头的数量相应于放泄管的数量自由地被设置。
另外,排出孔也一样。
附图标记说明
1:车架,10 :搁脚板,20 :底盖,21 :燃料箱,23 :碳罐,23a放泄孔,24 :电池,24a 放泄孔,25 :侧停放支架,33 :底构架,44 :·供油槽,44a :放泄孔,51 :第一放泄管,52 :第二放泄管,53 :第三放泄管,54 :大直径部,61 第一放泄接头,61a、62a、63a :筒部,61b、62b、63b :凸缘,61c、62c、63c :管插通用开口,61d、62d、63d :内侧空间,61f、62f、63f :侧面开口,62 :第二放泄接头,63 :第三放泄接头,64 :第一排出孔,65 :第二排出孔,66 :第三排出孔,70 :放泄液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具有放泄孔(44a、23a、24a)和覆盖其下方的盖(20),使得从放泄孔排出了的放泄液通过被形成在了此盖上的排出孔(64、65、66)排出到车外,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放泄孔到上述排出孔(64、65、66)由放泄管(51、52、53)连接,在此放泄管(51、52、53)的上述排出孔侧端部设置了具备大致筒状的插入部的卡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放泄管(51、52、53),从上述放泄孔(44a、23a、24a)在左右一对构架(33)的俯视观察时的内侧且燃料箱(21)侧方通过并与上述排出孔(64、65、6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放泄孔(23a、24a、44a)被设于碳罐(23)、电池盒(24)、以及供油槽(44),分别与各上述排出孔(64、65、66)连接,该各上述排出孔(64、65、66)与上述盖(20) —体地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排出孔(64、65、66)集中在一处,从前方往后方排列成一直线,位于比车身的中心线靠侧停放支架(25)侦U。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排出孔(64、65、66)集中在一处,至少一部分(66)被设在立起时的侧停放支架前后方向区域(W)内。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定结构,由位于与上述盖(20) —体地成形了的剖视大致为C形的筒部(61a、62a、63a)的最上部的卡定部(61b、62b、63b)和被设在了上述放泄管(51、52、53)前端的大直径部(54)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二轮车的放泄结构。在设在了燃料箱(21)下方的覆盖车身下部的底盖(20)的朝左侧偏置了的位置,朝上方突出地设置大致筒状的第一放泄接头(61),将从配置在了燃料箱(21)上方的供油槽(44)在燃料箱(21)的侧方通过并朝下方延伸的第一放泄管(51)的前端插入第一放泄接头(61)进行卡定。在第一放泄接头(61)的底部设置排出孔(64),供油槽(44)的剩余燃料从这里确实地被排出到车外。这样,使放泄孔为必要最小限度的大小,而且,使得不论车身的倾斜状态怎样变化,都能确实地排出液体。
文档编号B62J23/00GK103029778SQ2012103362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后藤香织, 五十岚逸雄, 川目和则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