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及其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1352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及其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及其摩托车,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及其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于具有简单轻便的优点,因而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制动主要是通过手刹和后制动踏板。后制动踏 板的安装是实现安全制动和长周期使用的关键。现有技术中,摩托车后制动踏板安装结构主要为以下方式1.后制动踏板安装于车架上,车架上焊接一后制动踏板轴,后制动踏板安装于轴上,外面采用平垫圈加开口销限位,此类结构方式在车架运输过程中后制动踏板轴容易产生碰撞变形,且后制动踏板装配后会产生轴向窜动影响整车商品性;此外,后制动踏板轴为单悬臂梁结构,强度不好;2.后制动踏板安装于主站架轴上,并在外面采用平垫圈加开口销限位,此类安装方式由于需预留主站架及车架制造公差,后制动踏板装配后会产生轴向窜动,影响整车商品性;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轴向间隙过大,制动踏板的运行状况变差,影响制动精度,从而对安全行车造成不利影响;3.后制动踏板安装于整体式主搁脚上,此类安装方式后制动踏板为分体式,需增加一根花键轴从而造成生产成本较高。由于上述结构具有上述缺点,因此,需要对摩托车后制动踏板的安装结构进行改进,实现后制动踏板组件和主搁脚组件的标准化安装,具有标准化、通用性强的特点,同时消除组合安装后的应力集中,具有较高的安装强度,利于保证安全行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及其摩托车,该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能够在不影响整车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后制动踏板组件和主搁脚组件的标准化安装,具有标准化、通用性强的特点,同时消除组合安装后的应力集中,具有较高的安装强度,利于保证安全行车。本发明的一种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包括搁脚组件和后制动踏板组件,所述搁脚组件和后制动踏板组件通过同一支撑轴支撑安装于车架;支撑轴通过一连接件支撑于车架,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何能够实现连接的结构;共用支撑轴使整个安装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同时,能够增加部件强度,提高安装和拆卸的工作效率,减少部件数量,节约制造成本。进一步,所述搁脚组件通过搁脚轴座设置于支撑轴并用于承受轴向翻转力矩,后制动踏板组件通过转动配合外套于支撑轴的制动踏板轴座安装于支撑轴,制动踏板轴座与支撑轴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衬套用于与制动踏板轴座配合的轴向长度大于制动踏板轴座的轴向长度,所述衬套以轴向限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撑轴,制动踏板轴座以轴向限位的方式外套于衬套;通过对衬套的轴向限位和对制动踏板轴座的轴向限位实现对后制动踏板的轴向窜动的限制,由于衬套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用以控制参数,因而容易控制装配后的各个部位的配合间隙,可保证运动的前提下防止较大轴向窜动,从而进一步保证制动的精确和灵敏性,保证行车安全。进一步,所述衬套为由套体I和套体II沿轴向并列设置构成的分体式结构,套体I和套体II均为T形套结构,T形套结构的套体I和套体II内套于制动踏板轴座且套体I的头部和套体II的头部分列于制动踏板轴座的轴向两侧;采用T形套的结构,T形套的头部为限位环形凸台,利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对制动踏板轴座的轴向限位,根据使用过程的需要,还可更换套体I和套体II,增加本结构的可维修性,T形套结构同时提供用于制动踏板轴座转动的径向滑动轴承和平面滑动轴承,利于保持间隙,同时,T形套结构由于结构简单,可采用一般的机械加工完成,形位尺寸利于控制,因而有利于保证装配公差,也就利于保证行车安全。进一步,所述支撑轴形成轴肩,支撑轴依次穿过搁脚轴座、套体I和套体II且轴肩 靠于搁脚轴座轴向向内的端部,支撑轴穿出套体II的轴段螺纹配合旋有用于将搁脚轴座、套体I和套体II压紧于轴肩的限位螺母;通过限位螺母进行限位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结构较为简单且易于实现;利用螺母将搁脚轴座、套体I和套体II压紧于轴肩,实现稳固的轴向定位,在保证制动踏板组件灵活运动的前提下实现安装结构的紧凑和稳固;通过螺母轴向限位将后制动踏板组件安装于支撑轴,能够较好的保证轴向间隙,避免弹性销等结构不易控制间隙的缺点;后制动踏板组件包括制动踏板以及安装结构,搁脚组件包括搁脚及支架,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进一步,所述套体I和套体II用于与制动踏板轴座配合的轴向长度总和比制动踏板轴座的轴向长度大O. 2-0. 5_;该参数保证了轴座与衬套之间的转动配合,对于轴向变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且不会产生较大的轴向窜动。进一步,所述支撑轴通过连接件安装于车架,所述连接件设有外套并用于支撑支撑轴的支撑轴套;连接件上设有支撑轴套,该轴套具有一定的长度,对支撑轴形成较好的支撑,能够承受较大的翻转力矩,因而进一步使本安装结构稳固,利于搁脚和后制动踏板的长周期使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所述的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的摩托车,即所述摩托车安装该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及其摩托车,搁脚组件和后制动踏板组件采用同一根支撑轴安装,使整个安装结构稳定而具有通用性,并根据搁脚和制动踏板对于支撑轴的受力情况,使得本安装结构更为稳固,减轻由于现有技术的悬臂梁安装导致的震动大、寿命低的缺陷;在不影响整车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后制动踏板组件和主搁脚组件的标准化安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标准化、通用性强的特点,易于提高装配、拆卸和维护的工作效率,保证摩托车的整体外观,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发明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为本发明结构爆炸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包括搁脚组件3和后制动踏板组件4,所述搁脚组件3和后制动踏板组件4通过同一支撑轴I支撑安装于车架;如图所示,支撑轴I通过一连接件2支撑于车架,可采用现有技术的任何能够实现连接的结构;共用支撑轴I使整个安装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减少连接件,搁脚组件3和后制动踏板组件4对支撑轴形成的力矩具有相辅相成互相约束的作用,利于消除震动并阻尼共振,利于增加部件强度,提高安装和拆卸的工作效率,减少部件数量,节约制造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搁脚组件3通过搁脚轴座9设置于支撑轴I并用于承受轴向翻转力矩,轴向翻转力矩是指由于搁脚的存在通过搁脚轴座9对支撑轴施加的轴向翻转力矩;后制动踏板组件4通过转动配合外套于支撑轴I的制动踏板轴座7安装于支撑轴1,制动踏板轴座7与支撑轴I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衬套用于与制动踏板轴座7配合的轴向长度大于制动踏板轴座7的轴向长度,以便装配后具有轴向间隙;所述衬套以轴向限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撑轴1,制动踏板轴座7以轴向限位的方式外套于衬套;通过对衬套的轴向限位和对制动踏板轴座7的轴向限位实现对后制动踏板的轴向窜动的限制;由于衬套结构简单, 易于加工,用以控制参数,因而容易控制装配后的各个部位的配合间隙,可保证运动的前提下防止较大轴向窜动,从而进一步保证制动的精确和灵敏性,保证行车安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套为由套体I 8和套体II 6沿轴向并列设置构成的分体式结构,套体I 8和套体II 6均为T形套结构,T形套结构的套体I 8和套体II 6内套于制动踏板轴座7且套体I 8的头部和套体II 6的头部分列于制动踏板轴座7的轴向两侧;采用T形套的结构且T形套的头部为限位环形凸台,利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对制动踏板轴座7的轴向限位,根据使用过程的需要,还可更换套体I 8和套体II 6,增加本结构的可维修性,T形套结构同时提供用于制动踏板轴座转动的径向滑动轴承和平面滑动轴承,利于保持间隙,同时,T形套结构由于结构简单,可采用一般的机械加工完成,形位尺寸利于控制,因而有利于保证装配公差,也就利于保证行车安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I形成轴肩11,支撑轴I依次穿过搁脚轴座9、套体I 8和套体II 6且轴肩11靠于搁脚轴座9轴向向内的端部,支撑轴I穿出套体II 6的轴段螺纹配合旋有用于将搁脚轴座9、套体I 8和套体II 6压紧于轴肩11的限位螺母5 ;通过限位螺母5进行限位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结构较为简单且易于实现;利用限位螺母5将搁脚轴座9、套体I 8和套体II 6压紧于轴肩,实现稳固的轴向定位,在保证制动踏板组件灵活运动的前提下实现安装结构的紧凑和稳固;且通过限位螺母5轴向限位将后制动踏板组件安装于支撑轴1,能够较好的保证轴向间隙,避免弹性销等结构不易控制间隙的缺点;后制动踏板组件4包括制动踏板以及安装结构,搁脚组件3包括搁脚及支架,属于现有技术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所述套体I 8和套体II 6用于与制动踏板轴座4配合的轴向长度总和比制动踏板轴座7的轴向长度大O. 2-0. 5mm,本实施例选用O. 4 ;也就是套体I 8和套体II 6除了头部以外的部位的轴向长度总和比制动踏板轴座7的轴向长度大O. 2-0. 5_,该参数保证了轴座与衬套之间的转动配合,对于轴向变形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并且不会产生较大的轴向窜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轴I通过连接件2安装于车架,连接方式可以是现有的任何机械方式;所述连接件2设有外套并用于支撑支撑轴I的支撑轴套21 ;如图所示,连接件2上设有支撑轴套21,支撑轴I内套于支撑轴套21,该支撑轴套21具有一定的长度并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消除现有的长悬臂梁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翻转力矩,因而进一步使本安装结构稳固,利于搁脚和后制动踏板的长周期使用;支撑轴套的轴向外侧端部可与轴肩平齐并共同抵于搁脚轴座的轴向内侧端部,形成稳固的安装结构;当然,支撑轴I的轴向内侧还设有用于抵在支撑轴套内侧端部的环形凸台12或轴肩,用于稳固安装;整个安装结构部件少,安装和拆卸简单且稳定性好。本发明所指的内侧和外侧 均为一摩托车的纵向中线为准,两侧相对于该纵向中线来讲为外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的摩托车,所述摩托车安装该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后制动踏板组件与主搁脚组件、车架间的装配间隙可以保证,后制动踏板组件的轴向窜动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搁脚组件和后制动踏板组件,所述搁脚组件和后制动踏板组件通过同一支撑轴支撑安装于车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组件通过搁脚轴座设置于支撑轴并用于承受轴向翻转力矩,后制动踏板组件通过转动配合外套于支撑轴的制动踏板轴座安装于支撑轴,制动踏板轴座与支撑轴之间设有衬套,所述衬套用于与制动踏板轴座配合的轴向长度大于制动踏板轴座的轴向长度,所述衬套以轴向限位的方式设置于支撑轴,制动踏板轴座以轴向限位的方式外套于衬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为由套体I和套体II沿轴向并列设置构成的分体式结构,套体I和套体II均为T形套结构,T形套结构的套体I和套体II内套于制动踏板轴座且套体I的头部和套体II的头部分列于制动踏板轴座的轴向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形成轴肩,支撑轴依次穿过搁脚轴座、套体I和套体II且轴肩靠于搁脚轴座轴向向内的端部,支撑轴穿出套体II的轴段螺纹配合旋有用于将搁脚轴座、套体I和套体II压紧于轴肩的限位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I和套体II用于与制动踏板轴座配合的轴向长度总和比制动踏板轴座的轴向长度大O.2-0. 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通过连接件安装于车架,所述连接件设有外套并用于支撑支撑轴的支撑轴套。
7.一种应用权利要求I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安装该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搁脚及后制动踏板总成及其摩托车,包括搁脚组件和后制动踏板组件,搁脚组件和后制动踏板组件通过同一支撑轴支撑安装于车架;本发明采用螺纹安装及限位的结构,在不影响整车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后制动踏板组件和主搁脚组件的标准化安装,安装后保持较好的设定间隙,防止轴向窜动,具有标准化、通用性强的特点,易于提高装配、拆卸和维护的工作效率,保证摩托车的整体外观,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文档编号B62J25/00GK102910231SQ201210351928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0日
发明者姜东恩, 覃永川, 李宏睿 申请人: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