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347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架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ー种安装于自行车上以供电子产品快速嵌合的支架组,更详而言之,乃特指ー种可活动调整开ロ的张合角度,便于使自行车的杆件(把手)进入,并借助快拆组的设计以使开ロ迅速闭合的支架组。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自行车的支架组,如车灯、音响、随身听、手机或导航装置等电子产品的支架组,大多以一具开ロ的束环配合ー螺栓,将电子产品固定于车架(把手)处。但束环开ロ需要能张开至大于把手管体才能进行安装,造成螺栓旋开、锁紧过程耗时,无法快速拆 装。且传统束环开ロ易受到材质影响而限制其最大宽度,且现有束环变形裕度有限,当车架尺寸较大或较小时,易出现螺栓无法锁固或束环松动的问题。另ー种现有支架组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294467,虽借助结合螺杆与螺帽把手与容槽的配合,虽较前ー现有技术大幅降低螺转旋开、锁紧过程,但仍无法免除毎次开启都得重复旋开、锁紧的动作,仍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综合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大致上包括现有支架组具有螺栓旋开、锁紧过程耗吋、无法快速拆装,及现有束环变形裕度有限,造成螺栓无法锁固或束环松动等问题。而鉴于解决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架组的方案,该方案具有免除每次拆装都得重复旋开、锁紧的动作、简化拆装动作以及可适用于多种尺寸杆件的优点。本实用新型ー种支架组,其主要包含有一个可挠性的固定座,其内围设有ー个固定空间,于侧边处具有ー个连通于固定空间的开ロ ;该固定座于开ロ两侧各形成一个座体端及一个迫紧端,该迫紧端处凹设有ー个嵌固槽;一个可转动地设于该座体端的转轴,该转轴上径向贯穿设有一个调整螺孔;ー个快拆组,包含一个螺设于该调整螺孔的螺杆,ー个偏心轴接于该螺杆端部的迫紧件;其中,该螺杆可活动穿入嵌固槽,并借助该迫紧件与螺杆的偏心轴接,使迫紧件得以紧固迫紧端或自由松放。优选的,该固定座包含一个第一环座及一个第二环座,该座体端设置于第一环座的一端处,迫紧端设置于第二环座的一端处,第一环座及第ニ环座以相对座体端与迫紧端的另一端相互枢接。优选的,该第一环座及第二环座的内周缘设有至少ー个垫片。优选的,该座体端外周缘壁面上凹设有ー个供螺杆突伸于转轴的端部容置的调整槽。优选的,该座体端设有ー个横向贯穿调整槽的轴孔,该转轴可转动地容置于该轴孔内。优选的,该迫紧件ー侧延伸设有ー个扳动件。优选的,该座体端处设有ー个接合座。[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挠性固定座可活动调整开ロ的张合角度,以便于使自行车的杆件(把手)进入固定空间内,使开ロ扣合后再将螺杆穿入嵌固槽,使迫紧件抵触于迫紧端。并借助迫紧件的偏心设计,扳动迫紧件紧固迫紧端,以使固定座夹紧固定于杆件上,免除现有技术需重复旋开、锁紧动作的问题,简化固定座的拆装动作。本实用新型进ー步借助调整螺孔与螺杆的螺合,可调整迫紧件与转轴的间距,以改变固定空间于快拆组锁固后的尺寸大小。借此,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不同尺寸的杆件吋,只需于首次安装于新杆件时调整迫紧件与转轴间距,即可应用快拆组进行拆装,无需如现有技术每次拆装都得重复旋开、锁紧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该固定座由一第一环座及一第二环座相互枢接而成,当杆件尺寸较大或较小吋,只须调整迫紧件与转轴的间距,即可使第一环座及第ニ环座确实夹合迫紧于杆件处。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ニ)。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动作示意图(三)。图6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小尺寸杆件的剖面示意图。其中10固定座,11固定空间,12开ロ,13第一环座,131座体端,132调整槽,133轴孔,14第二环座,141迫紧端,142嵌固槽,15垫片,20转轴,21调整螺孔,30快拆组,31螺杆,32迫紧件,33扳动件, 40接合座,90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此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为按适于例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如图广图3图面所示,本实用新型为ー种支架组,其主要包含有一固定座10,其内围设有一固定空间11,于侧边处具有一连通于固定空间11的开ロ 12。且该固定座10于开ロ 12两侧各形成一座体端131及一迫紧端141,而该迫紧端141处凹设有一嵌固槽142,该座体端131外周缘壁面上凹设有ー调整槽132,且该座体端131设有ー横向贯穿调整槽132的轴孔133。其中,该固定座10为一具可挠性的座体,以可改变固定空间11及开ロ 12的尺寸。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固定座10包含一第一环座13及一第二环座14 ,该座体端131设置于第一环座13的一端处,迫紧端141设置于第二环座14的一端处,第一环座13及一第二环座14以相对座体端131与迫紧端141的另一端相互枢接,以使得该固定座10具有可挠性以改变固定空间11及开ロ 12的尺寸。且该第一环座13及第ニ环座14的内周缘设有至少ー垫片15。在其他可能的实施例中,该固定座10可借助本身材质的挠性来改变固定空间11及开ロ 12的尺寸。ー转轴20,其可转动地设于该座体端131的轴孔133内,该转轴20上并径向贯穿设有ー调整螺孔21 ;一快拆组30,包含ー螺设于该调整螺孔21的螺杆31。以及ー偏心轴接于该螺杆31相对于转轴20另一端部的迫紧件32,该迫紧件32 —侧并延伸设有ー扳动件33。其中,该螺杆31突伸于转轴20的端部可容置于调整槽132内。以及一接合座40,其设置于该第一环座13近座体端131处,以供一装置(如车 灯、音响、随身听、手机或导航装置等电子产品)快速与其接合。明了上述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后,以下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逐一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当本实用新型欲安装于ー自行车的杆件90 (如把手)处时,首先先将迫紧件32借助扳动件33扳动至与迫紧端141松放的位置,以将迫紧件32与螺杆31自嵌固槽142中退出。再将第一环座13与第二环座14打开增加开ロ 12的大小,使杆件90进入固定空间11内,以便于将固定座10套合于杆件90外周缘。再者,如图4所示,将第一环座13与第二环座14重新扣合后,借助可于轴孔133内转动的转轴20,使螺杆31与迫紧件32产生旋摆,而将螺杆31与迫紧件32穿入迫紧端141的嵌固槽142中。再如图5所示,通过扳动件33带动迫紧件32,使迫紧件32径向尺寸较大处抵触于迫紧端141,而使得快拆组30将座体端131与迫紧端141扣合固定,并利用第一环座13与第二环座14将杆件90夹固于固定空间11内,即可完成安装动作。以达到免除现有技术需重复旋开、锁紧动作问题、简化固定座10拆装动作的目的。而所述各垫片15可为弹性材质所制成,当第一环座13与第二环座14将杆件90夹固于固定空间11内时,可提高固定效果、防止滑动,并避免刮伤杆件90表面。如图6图面所示,当本实用新型实施于不同尺寸的杆件90时(如图示为较小尺寸),可先借助螺杆31于调整螺孔21内螺转,以调节迫紧件32与转轴20的间距,以使快拆组30扣合后的固定空间11大小与杆件90得以匹配。借此,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不同尺寸的杆件90时,只需于首次安装或变动时调整迫紧件32与转轴20间距,SP可应用快拆组30进行拆装,无需如现有技术每次拆装都得重复旋开、锁紧的动作。且该调整槽132更可供螺杆31突伸于转轴20的端部容置,以防止于快拆组30开启或扣合过程中与固定座10发生干渉。虽然本实用新型是以数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已,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举凡不违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支架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含有 一个可挠性的固定座,其内围设有ー个固定空间,于侧边处具有ー个连通于固定空间的开ロ ;该固定座于开ロ两侧各形成一个座体端及一个迫紧端,该迫紧端处凹设有ー个嵌固槽; 一个可转动地设于该座体端的转轴,该转轴上径向贯穿设有ー个调整螺孔; ー个快拆组,包含一个螺设于该调整螺孔的螺杆,ー个偏心轴接于该螺杆端部的迫紧 件; 其中,该螺杆可活动穿入嵌固槽,并借助该迫紧件与螺杆的偏心轴接,使迫紧件得以紧固迫紧端或自由松放。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包含ー个第一环座及ー个第二环座,该座体端设置于第一环座的一端处,迫紧端设置于第二环座的一端处,第一环座及第ニ环座以相对座体端与迫紧端的另一端相互枢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环座及第ニ环座的内周缘设有至少ー个垫片。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端外周缘壁面上凹设有ー个供螺杆突伸于转轴的端部容置的调整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端设有ー个横向贯穿调整槽的轴孔,该转轴可转动地容置于该轴孔内。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架组,其特征在干,该迫紧件ー侧延伸设有ー个扳动件。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架组,其特征在于,该座体端处设有ー个接合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组,其主要包含有一可挠性的固定座,其内围设有一固定空间,于侧边处具有一连通于固定空间的开口;该固定座于开口两侧各形成一座体端及一迫紧端,该迫紧端处凹设有一嵌固槽;一可转动地设于该座体端的转轴,该转轴上径向贯穿设有一调整螺孔;一快拆组,包含一螺设于该调整螺孔的螺杆,一偏心轴接于该螺杆端部的迫紧件;借此,该螺杆可活动穿入嵌固槽,并借助该迫紧件与螺杆的偏心轴接设计,使迫紧件得以紧固迫紧端或自由松放。
文档编号B62J11/00GK202481193SQ20122008247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王晖豪 申请人:成贯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