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以及一种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以及一种摩托车。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人们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如此也使得摩托车的制动性能较高。无论是为了正常停车、还是紧急停车,摩托车都配有专门的制动(也称刹车)系统,现有技术中典型的摩托车制动系统包括能够分别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由制动手闸把控制的前(轮)制动机构和由制动脚蹬控制的后(轮)制动机构。为了在停车时、尤其是在紧急停车时驾乘人员不致因惯性而从车前抛出,要求在停车制动时,先制动后轮或者前后轮同时制动。然而,这毕竟是对驾驶员的操作要求,而驾驶员有熟练与生疏之分,人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有快慢之别。因此,在紧急刹车情况下,因制动顺序错误而造成车翻人抛的事故就不可避免了。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7103333.1的《手把操作式车辆制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事故的发生。该专利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有两个制动手闸把,两制动手闸把之间为互锁的关系,任一制动手闸把均是同时控制前后轮制动的“制动操作件”(该专利的称谓)。也就是说,该专利基本上避免了前轮先被制动的情况发生。但是,该专利仍然存在有如下的问题1、如上所述,对摩托车后轮进行制动控制的是制动脚蹬,而该专利把它换成了新增加出一个的制动手闸把。这样,即使是对摩托车的制动操作相当熟悉的人,在骑上该专利的摩托车上后,也要调整其操作习惯。在熟悉之前,肯定是不敢自由地驾驶它的。否则,也可能因操作失误而发生事故,例如,不是先后捏下两个制动手闸把(即该专利称的“制动操作件”因互锁,后一动作在实际上已不起作用)、而恰巧是同时捏下了它们的情况;或者是习惯地踩踏制动脚蹬而忘了捏下任一个制动手闸把的情况。2、该专利所涉及的制动器有两种。一种是液压制动钳与制动盘配合的液压制动机构,另一种是制动蹄与制动鼓配合的机械制动机构;而其中的机械制动机构也是通过液压缸来直接操作控制的。简言之,从操作开始到最终完成制动,中间必须经过一个液压装置。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与机械传动相比较,液压传动的同步性或曰随动及时性恰恰是较差的。换言之,即使在安装调节时,已经把对前轮的制动时间调节到比后轮的滞后一点点,但仍不敢保证不发生偶尔有前轮先被制动的情况;而如果把对前轮的制动时间调节到比后轮的滞后时间长一些,又会发生制动距离过长的问题。须知,在紧急情况下,制动距离过长仍然是危险的。3、经常有仅对后轮制动即可安全地使摩托车停止住的情况。而该专利却必须也刹一下前轮,这不必要的多余动作,加快了前制动机构的磨损,并且由于前轮制动为非必要制动,因此,降低了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在此之前,为避免对后制动系统单独控制时出现后轮发摆,还出现这样的制动装置即对前制动系统及后制动系统可以进行联动控制,同时可以对前制动系统进行单独控制,此结构在提高制动效果的同时,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通过此结构可以对前制动机构进行单独操作,同样会存在安全隐患。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制动系统的制动安全性以及制动效率,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以及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安装有该摩托车制动系统,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摩托车制动系统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提高制动系统的制动安全性以及制动效率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用于对摩托车的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进行控制,包括主控制组件,所述主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件、与所述前制动器连接的第一拉索和与所述后制动器连接的第二拉索,所述第一拉索与所述第二拉索均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连接;副控制组件,所述副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件和与所述后制动器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与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部件为手闸组件,所述手闸组件包括操纵手柄,所述第一拉索与所述第二拉索均与所述操纵手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为脚蹬式操纵组件,所述脚蹬式操纵组件包括踏板,所述拉杆与所述踏板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控制组件还包括活动臂,所述第一拉索与所述第二拉索均与所述活动臂连接,并通过所述活动臂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摩托车,包括对前车轮进行制动的前制动器和对后车轮进行制动的后制动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摩托车制动系统。优选地,所述前制动器为液压式制动器,所述后制动器为机械式制动器。优选地,所述前制动器与所述后制动器均为液压式制动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用于对摩托车的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进行控制,为了提高摩托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安全性以及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最优的制动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控制组件,主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件、与前制动器连接的第一拉索和与后制动器连接的第二拉索,第一拉索与第二拉索均与第一控制部件连接;副控制组件,副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件和与后制动器连接的拉杆,拉杆与第二控制部件连接。在主控制组件中,设置有两条拉索,第一拉索与前制动器连接,能够对前制动器进行控制,实现前车轮的刹车操作;第二拉索与后制动器连接,能够对后制动器进行控制,实现后车轮的刹车操作。第一拉索与第二拉索同时与第一控制部件连接,能够实现操作人员对第一控制部件进行控制时,第一拉索与第二拉索同时动作。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第一控制部件能够同时对前制动器和后制动器进行控制,使得前车轮与后车轮同时刹车,由此避免了前车轮先制动造成的车体失控或者后车轮先制动造成的制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副控制组件中,设置有拉杆,拉杆与第二控制部件连接,并仅与后制动器连接,在对第二控制部件进行操作时,仅能够实现后制动器动作。通过副控制组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后车轮的单独制动,如此能够在遇到仅对后轮制动即可安全地使摩托车停止住的情况下,仅对后车轮制动,省略了对前车轮制动的非必要动作,降低了前制动机构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制动系统,使用两套制动系统,分别实现1、对前车轮与后车轮同时制动;2、仅对后车轮制动,通过该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出现前车轮单独制动引起的车体失控情况,提高车辆制动的安全性。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仅对后车轮进行制动,减少前车轮非必要的刹车次数,提高本系统的制动效率,并且还能够降低前制动器的磨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对前车轮进行制动的前制动器和对后车轮进行制动的后制动器,还包括如上述的摩托车制动系统。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制动系统具有较高的制动安全性以及制动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在安装该摩托车制动系统后,能够有效避免前车轮制动而引起车体失控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提高了摩托车的驾驶安全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摩托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摩托车制动系统的结构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连接索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前制动器I ;后制动器2 ;第一拉索3 ;第二拉索4 ;第一控制部件5 ;活动臂6 ;拉杆7 ;第二控制部件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以及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安装有该摩托车制动系统,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摩托车制动系统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实现提高制动系统的制动安全性以及制动效率的目的。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摩托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中摩托车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用于对摩托车的前制动器I和后制动器2进行控制,为了提高摩托车制动系统的制动安全性以及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最优的制动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主控制组件,主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件5、与前制动器I连接的第一拉索3和与后制动器2连接的第二拉索4,第一拉索3与第二拉索4均与第一控制部件5连接;副控制组件,副控制组件包括能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件8和与后制动器2连接的拉杆7,拉杆7与第二控制部件8连接。在上述结构中,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控制部件5和第二控制部件8)是操作人员对制动器进行控制的部件,在现有技术提供的摩托车中,经常使用的手闸式刹车组件或者脚踏式刹车部件。在主控制组件中,设置有两条拉索,第一拉索3与前制动器I连接,能够对前制动器I进行控制,实现前车轮的刹车操作;第二拉索4与后制动器2连接,能够对后制动器2进行控制,实现后车轮的刹车操作。第一拉索3与第二拉索4同时与第一控制部件5连接,能够实现操作人员对第一控制部件5进行控制时,第一拉索3与第二拉索4同时动作。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第一控制部件5能够同时对前制动器I和后制动器2进行控制,使得前车轮与后车轮同时刹车,由此避免了前车轮先制动造成的车体失控或者后车轮先制动造成的制动力不足的问题。在副控制组件中,设置有拉杆,拉杆与第二控制部件连接,并仅与后制动器2连接,在对第二控制部件进行操作时,仅能够实现后制动器2动作。通过副控制组件的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后车轮的单独制动,如此能够在遇到仅对后轮制动即可安全地使摩托车停止住的情况下,仅对后车轮制动,省略了对前车轮制动的非必要动作,降低了前制动机构的磨损,提闻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制动系统,使用两套制动系统,分别实现1、对前车轮与后车轮同时制动;2、仅对后车轮制动,通过该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出现前车轮单独制动引起的车体失控情况,提高车辆制动的安全性。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仅对后车轮进行制动,减少前车轮非必要的刹车次数,提高本系统的制动效率,并且还能够降低前制动器I的磨损。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制动系统,要解决的问题为避免前车轮单独制动,并且提高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其核心改进思想为提供主、副两套制动组件分别进行两种制动操作1、前、后车轮同时制动;2、仅后车轮制动。由于不涉及对制动器或者控制部件的结构改进,因此,在上述实施例中,拉索、制动器以及控制部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与现有技术中连接相同的方式进行,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一控制部件5为手闸组件,手闸组件包括操纵手柄,第一拉索3与第二拉索4均与操纵手柄连接。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二控制部件为脚蹬式操纵组件,脚蹬式操纵组件包括踏板,拉杆与踏板连接。手闸组件安装于摩托车的车把上,操纵手柄与车把铰接,驾驶者通过紧握操纵手柄,能够使得操纵手柄绕铰接点转动,操纵手柄能够起到杠杆的作用,从而拉动拉索通过拉索控制制动器实现刹车动作。脚踏式操纵组件是一种设置于摩托车上用于脚踏实现制动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两个实施例中,采用手闸组件或者是脚踏式操纵组件均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相同,如此能够最大程度地符合驾驶者的驾驶习惯。[0044]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连接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主控制组件还包括活动臂6,第一拉索3与第二拉索4均与活动臂6连接,并通过活动臂6与第一控制部件5连接。通过设置活动臂6,能够将两条拉索通过一个活动臂6与第一控制部件5连接,简化第一控制部件5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对前车轮进行制动的前制动器I和对后车轮进行制动的后制动器2,还包括如上述的摩托车制动系统。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制动系统具有较高的制动安全性以及制动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托车在安装该摩托车制动系统后,能够有效避免前车轮制动而引起车体失控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发生,提高了摩托车的驾驶安全性。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前制动器I为液压式制动器,后制动器2为机械式制动器。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前制动器I与后制动器2均为液压式制动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液压盘式制动机构包括制动钳、总泵、制动盘、制动软管;机械式制动器包括制动鼓、由弹黃控制其回位的制动蹄、由拉索拉动后去直接驱动制动蹄压迫制动鼓而进行摩擦制动的制动臂。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以及一种摩托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用于对摩托车的前制动器(I)和后制动器(2)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组件,所述主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件(5)、与所述前制动器(I)连接的第一拉索(3)和与所述后制动器(2)连接的第二拉索(4),所述第一拉索(3 )与所述第二拉索(4)均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5 )连接; 副控制组件,所述副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件(8)和与所述后制动器(2 )连接的拉杆(7 ),所述拉杆(7 )与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连接(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5)为手闸组件,所述手闸组件包括操纵手柄,所述第一拉索(3)与所述第二拉索(4)均与所述操纵手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部件(8)为脚蹬式操纵组件,所述脚蹬式操纵组件包括踏板,所述拉杆(7)与所述踏板(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组件还包括活动臂(6),所述第一拉索(3)与所述第二拉索(4)均与所述活动臂(6)连接,并通过所述活动臂(6)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5)连接。
5.一种摩托车,包括对前车轮进行制动的前制动器(I)和对后车轮进行制动的后制动器(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摩托车制动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器(I)为液压式制动器,所述后制动器(2)为机械式制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制动器(I)与所述后制动器(2)均为液压式制动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制动系统,包括主控制组件,主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一控制部件、与前制动器连接的第一拉索和与后制动器连接的第二拉索,第一拉索与第二拉索均与第一控制部件连接;副控制组件,副控制组件包括能够对制动操作进行控制的第二控制部件和与后制动器连接的拉杆,拉杆与第二控制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出现前车轮单独制动引起的车体失控情况,提高车辆制动的安全性。并且,还能够仅对后车轮进行制动,减少前车轮非必要的刹车次数,提高本系统的制动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包括对前车轮进行制动的前制动器和对后车轮进行制动的后制动器,还包括如上述的摩托车制动系统。
文档编号B62L3/08GK202896798SQ20122046119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伍毅 申请人: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