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914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
背景技术
载货汽车车架一般由槽形的左纵梁、右纵梁及若干槽形横梁铆接而成。左纵梁、右纵梁前段由于所受的载荷相对其中间段较小,因此左纵梁、右纵梁前段的截面高度相对于中间段小。左纵梁、右纵梁前段截面高度较小的部位与第一、第二横梁的连接部位需要加装连接板,费工、费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它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省工、省料、节约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于载货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槽形的左纵梁、右纵梁前段与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直接用铆钉连接;左纵梁、右纵梁前段的截面高度相对于中间段小,左纵梁、右纵梁前段的上翼面宽度相对中间段的上翼面宽度大,因此左纵梁、右纵梁前段与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直接用铆钉连接的强度无需再加连接板也能保证,左纵梁和右纵梁中部及后部与中间横梁通过连接板用铆钉连接。左纵梁和右纵梁前段的上翼面宽度相对中间段的上翼面宽度大,但是其下料尺寸与中间段的尺寸最宽处相同,因此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省工、省料、节约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于载货汽车。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结构示意图的正面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纵梁、右纵梁展开示意图,即下料尺寸示意图。图1 3中各标号为:1-第一横梁,2-左纵梁,3-第二横梁,4-铆钉,5-右纵梁,6-中间横梁,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与左纵梁2、右纵梁5相关的部件——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3及中间横梁6等用双点划线表示,做透明状处理。槽形的左纵梁2、右纵梁5前段的截面高度相对于中间段小,左纵梁2、右纵梁5前段的上翼面宽度相对中间段的上翼面宽度大,因此左纵梁2、右纵梁5前段与第一横梁I及第二横梁3用铆钉4连接的强度无需再加连接板7也能保证,左纵梁2、右纵梁5中、后部与其它横梁如中间横梁6通过连接板7用铆钉4连接。虽左纵梁2、右纵梁5前段的上翼面宽度相对中间段的上翼面宽度大,但是其下料尺寸与中间段的尺寸最宽处相同,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可省工、省料、节约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于载货汽车。如图4所示,左纵梁、右纵梁前段的上翼面宽度相对中间段的上翼面宽度大,但是其下料尺寸与中间段的尺寸最宽处相同,因此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权利要求1.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由第一横梁(1),左纵梁(2),第二横梁(3),铆钉(4),右纵梁(5),中间横梁(6),连接板(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纵梁(2)和右纵梁(5)前段与第一横梁(I)及第二横梁(3)直接铆接,左纵梁(2)和右纵梁(5)前段的截面高度小于中间段、且上翼面宽度大于中间段的上翼面宽度;左纵梁(2)和右纵梁(5)的中部及后部与中间横梁(6 )通过连接板(7 )铆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由第一横梁(1),左纵梁(2),第二横梁(3),铆钉(4),右纵梁(5),中间横梁(6),连接板(7)组成,所述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前段与第一横梁及第二横梁直接铆接,左纵梁和右纵梁前段的截面高度小于中间段、且上翼面宽度大于中间段的上翼面宽度;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中部及后部与中间横梁通过连接板铆接;左纵梁、右纵梁前段的上翼面宽度相对中间段的上翼面宽度大,但是其下料尺寸与中间段的尺寸最宽处相同,因此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这种改进的载货汽车车架纵梁,省工、省料、节约生产成本,可广泛应用于载货汽车。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3005526SQ2012206201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李豫滇, 刘刚, 李阳 申请人: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