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380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不必提高车座刚性、用于锁定车座的锁定装置的刚性,能够谋求轻量化,而且能够维持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具备:车座(27);设置于所述车座(27)之下的收纳箱(810);至少将所述收纳箱(810)的侧方覆盖的侧罩(67A);设置于车辆侧面的抓握部(810A)。所述侧罩(67A)具有凹部(672),在所述凹部(672)的上表面设有开口部(673)。在所述开口部(673)的位置,向上侧凹陷的抓握部(810A)与所述收纳箱(810)一体地形成,沿着所述抓握部(810A)配置有所述侧罩(67A)的凹部(672)的上方的面。
【专利说明】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起中央撑架时供握持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踏板型的两轮摩托车等的跨骑型车辆具备当立起中央撑架时供从跨骑型车辆下车的乘坐者握持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
[0003]作为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已知下述结构:设有用于握持的抓握部,在抓握部的外侧配置有车座的缘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作为其它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已知下述结构:设有用于握持的抓握部,在抓握部内设有用于握持的细长的固定(standing)手柄(例如,专利文献2)。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0969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9279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0008]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但是,在专利文献I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中,由于在抓握部的外侧配置有车座的下缘,因此当握持着抓握部将车辆抬起时,存在对车座施加握持负载的情况。因此,需要提高车座刚性、以及以车座不至于开闭的方式进行锁定的锁定装置的刚性。其结果是,难以实现跨骑型车辆的轻型化。
[0010]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中,抓握部内的用于握持的细长的固定手柄构成框架的一部分。因此,由于必须将框架的一部分配置于抓握部内,因此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降低。
[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不必提高用于确保车座刚性以及用于锁定车座的锁定装置的刚性,能够谋求轻型化,而且能够维持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
[001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I中,为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具备:车座;设置于所述车座之下的收纳箱;至少将所述收纳箱的侧方覆盖的侧罩;设置于车辆侧面的抓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具有凹部,在所述凹部的上表面设有开口部,在所述开口部的位置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所述抓握部,所述抓握部与所述收纳箱一体地形成,沿着所述抓握部配置有所述侧罩的凹部的上方的面。
[001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长地形成,并且,所述开口部接近所述凹部的前壁而设置。
[00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中,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凹部的前壁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比后壁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小。
[00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固定于车身框架,所述侧罩以将所述收纳箱的上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
[001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5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构成为包括:形成为有底筒状的收纳部;从所述收纳部向后方板状地延伸的延伸部,所述抓握部以跨着所述收纳部与所述延伸部的边界的方式形成。
[00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6中,其特征在于,将车身框架紧固于所述收纳箱的紧固部设置于收纳箱,所述紧固部和所述抓握部通过向下方延伸的肋部壁而连结。
[00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7中,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侧罩的凹部的上缘相邻地设有饰边。
[0020]实用新型的效果
[0021]根据技术方案I记载的实用新型,侧罩具有凹部,在凹部的上该抓握部与收纳箱一体地形成。因此,由于在形成于侧罩的凹部中配置抓握部,因此不会对车座的底板施加不需要的握持负载,能够实现车座、用于使车座开闭的车座锁定件的轻型化。另外,能够通过收纳箱和侧罩形成握持部,能够提高强度。另外,由于无需使车身框架配置于凹部内,因此能够维持车身框架的设计的自由度。
[0022]根据技术方案2记载的实用新型,凹部在前后方向上长地形成,并且,开口部接近凹部的前壁而设置,因此,凹部能够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中心侧。由此,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接近中央撑架的位置配置抓握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中央撑架支撑的作业。另外,由于开口部接近前壁地设置,因此能够抑制雨水等从开口部的侵入。
[0023]根据技术方案3记载的实用新型,形成于凹部的前壁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比后壁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小,因此能够抑制侵入凹部的行驶风,并且,能够将流入的行驶风良好地排出。因此,能够抑制行驶阻力。
[0024]根据技术方案4记载的实用新型,收纳箱固定于车身框架,侧罩以将收纳箱的上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采用先将收纳箱组装于车身框架的构成。由此,能够采用能够良好地承受抓握部的握持负载的构成,并且,能够采用以从收纳箱的上表面以侧罩对收纳箱进行覆盖的方式组装侧罩的构成。因此,不进行从后方使侧罩暂时变形而将收纳箱组装于车身框架的操作,因此能够提高侧罩的刚性,与收纳箱接近地配置。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抓握部的强度及刚性。
[0025]根据技术方案5记载的实用新型,抓握部以跨着收纳部和延伸部的边界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构成,能够跨着复杂的面构成而形成抓握部,能够使抓握部的刚性提高。
[0026]根据技术方案6记载的实用新型,紧固部和抓握部通过向下方延伸的肋部壁连结,因此更容易使负载传递至车身框架,能够使抓握部的刚性提高。
[0027]根据技术方案7记载的实用新型,由于与侧罩的凹部的上缘相邻地设有饰边,因此能够抑制因握持而在凹部的上缘导致的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两轮摩托车I的左侧视图。[0029]图2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的左侧视图。
[0030]图3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抓握部的放大剖视图。
[0031]图4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抓握部的放大剖视图。
[0032]图5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
[0033]图6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以及后部侧罩67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
[0034]图7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左侧视图。
[0035]图8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仰视图。
[0036]图9是沿图5的A-A线的剖视图。
[0037]图10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下方立体图。
[0038]图11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后部侧罩67、尾灯单元840、货架850等取下的样子的左侧视图。
[0039]图12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后部侧罩67、尾灯单元840、货架850等取下的样子的右侧视图。
[0040]图13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的放大剖视图。
[0041]图14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是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0042]图15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是在车辆的右侧剖切的放大剖视图。
[0043]图16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的后视图。
[0044]图17是表示保持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的电池支架152的图,图17 Ca)是主视图,图17 (b)是左侧视图,图17 (c)是仰视图。
[0045]图18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后部侧罩67、收纳箱810等取下的样子的立体图。
[0046]图19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后部侧罩67、收纳箱810等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
[0047]图20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850及其周边的后视图。
[0048]图21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取下的样子的立体图。
[0049]图22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后部中央罩855取下的样子的后视图。
[0050]图23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紧固构造的放大剖视图。
[0051]图24是表示构成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紧固构造的后部中央罩855的上方立体图。
[0052]图25是表示构成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紧固构造的后部中央罩855的下方立体图。
[0053]图26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以下,参照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踏板型的两轮摩托车的情况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I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型的两轮摩托车的左侧视图。
[0055]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的方向的记载若无特别明确记载,便依照从乘坐于两轮摩托车的乘坐者(驾驶员)观察的方向。另外,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行进方向),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从车辆的行进方向观察的左方。
[0056]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I以下述部分作为主体而构成:作为主框架的车身框架10等的车身;前轮WF ;配置于前轮WF的上方的前部挡泥板29 ;后轮WR ;在后端侧对后轮WR进行轴支承的单元摆动发动机40 ;夹设于单元摆动发动机40与车身框架10之间的连杆机构5 ;在车辆的后方夹设于单元摆动发动机40与车身框架10之间的后部减震器26 ;供乘坐者落座的车座27 ;将车辆的各部分覆盖的罩部件6 ;燃料箱28。
[0057]车身框架10由多种钢材通过焊接而一体地结合而构成。车身框架10构成为包括:头管11 ;作为下方延伸部的下部框架12 ;作为底板部的底板框架13 ;车座轨道14 ;多个横梁(前侧十字管16以及后侧十字管17等)。
[0058]头管11设置于车身框架10的前部,并且以能够操舵的方式支承前轮WF。
[0059]下部框架12从头管11向后方并且向下方延伸。下部框架12在前端部与头管11连结。下部框架12的后端部侧向斜下后方延伸。
[0060]底板框架13左右地设有一对。一对底板框架13从下部框架12的下部向后方延伸。一对底板框架13的前端部与下部框架12的下部连结。一对底板框架13从一对下部框架12向后方延伸。
[0061]车座轨道14左右地设有一对。一对车座轨道14设置于车座27的下方,经由固定于一对车座轨道14的收纳箱等间接地支承车座27。一对车座轨道14从一对底板框架13的后部向上方以及后方(向斜上后方)延伸。一对车座轨道14的前端部与一对底板框架13连结。车座轨道14形成车身框架10的后部。
[0062]在底板框架13与车座轨道14的边界,设有屈曲部18。在屈曲部18设置有从屈曲部18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板19。枢轴板19左右地设有一对。枢轴板19与屈曲部18接合。
[0063]横梁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管部件构成,将一对底板框架13、一对车座轨道14沿左右方向连结。横梁包括前侧十字管16和后侧十字管17。
[0064]前侧十字管16以及后侧十字管17将一对底板框架13沿左右方向连结。前侧十字管16以及后侧十字管17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延伸。前侧十字管16以及后侧十字管17在车辆的前后隔开规定距离地设置。前侧十字管16将一对底板框架13的前侧的前部彼此连结。后侧十字管17将一对底板框架13的后侧的后部彼此连结。
[0065]前轮WF通过左右一对前叉22而被轴支承。在一对前叉22的上部,在头管11中插入有转向杆21。转向杆21与顶桥24以及底桥23连结。转向杆21将一对前叉22经由底桥23相对于头管11以能够左右转动的方式支承。设置于顶桥24上的手柄25能够对前轮WF进行操舵。
[0066]单元摆动发动机40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框架10。单元摆动发动机40,在前部侧,经由后述的连杆机构5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框架10,在后端部,经由后部减震器26以能够自由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身框架10。另外,单元摆动发动机40在后方侧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后轮WR。
[0067]单元摆动发动机40通过一体地设置发动机主体41和动力传递机构42而构成。
[0068]发动机主体41是产生两轮摩托车I的驱动力的动力单元(原动机),安装于车身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发动机主体41在后部侧具有曲轴箱411,在曲轴箱411的前部的突部412,与连杆机构5连结。另外,在发动机主体41的下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有中央撑架413。能够通过使中央撑架413立起从而支承车身框架。
[0069]动力传递机构42将发动机主体41的驱动力传递至后轮WR。动力传递机构42配置于发动机主体41的后部侧,通过安装于发动机主体41,与发动机主体41 一同构成单元摆动发动机40。动力传递机构42配置于车宽方向的左方侧。
[0070]连杆机构5允许单元摆动发动机40的上下方向以及前后方向的摆动,将从路面输入后轮WR的冲击载荷吸收。连杆机构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枢轴板19,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单元摆动发动机40。
[0071]后部减震器26将从路面输入后轮WR的冲击载荷通过其缓冲作用而吸收。后部减震器26的上端部经由作为减震器支承部的上端支承托架141而与作为车座轨道14的一侧的左侧的车座轨道14连结。S卩,车座轨道14的作为减震器支承部的上端支承托架141在车座轨道14的一侧,对弹性地支承后轮的后部减震器26进行支承。后部减震器26的下端部与单元摆动发动机40的后端部连结。
[0072]后部减震器26以将上端支承托架141和单元摆动发动机40的后端部连接的直线状延伸。后部减震器26的延伸方向为斜下后方。后部减震器26以确保了被压缩范围(行程)的状态设置。后部减震器26以上端比下端位于前方的方式倾斜。
[0073]罩部件6构成为包括:前罩61 ;腿侧保护罩62 ;底板罩63 ;底板侧罩64 ;下罩65 ;内部挡泥板罩66 ;后部侧罩67 ;车座下中央罩68等。
[0074]前罩61配置于两轮摩托车I的前部,将车身框架10的前部等覆盖。
[0075]腿侧保护罩62在乘坐者的乘车位置的前侧,将头管11的一部分以及下部框架12的一部分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侧覆盖。在腿侧保护罩62的上部安装有箱盖621,其能够对能够收容手套的手套箱进行开闭。
[0076]底板罩63在乘坐者的乘车位置的下方从两轮摩托车I的上方侧覆盖一对底板框架13的上方侧以及燃料箱28的上方侧。底板罩63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向上方侧延伸。
[0077]底板罩63的上表面形成平坦的搁脚面,底板罩63作为底板踏板发挥功能。底板罩63配置于一对底板框架13的上方,乘坐者将脚载置于底板罩63的上表面侧。底板罩63在两轮摩托车I的前后方向上形成于头管11与车座27之间。
[0078]在底板罩63的下方侧,设有加强部件72。加强部件72以架设于一对底板框架13的方式形成。加强部件72固定于底板罩63的下方侧。加强部件72的详细后述。
[0079]底板侧罩64在乘坐者的乘车位置的下方配置于两轮摩托车I的侧部,将后述的燃料箱28等从两轮摩托车I的下方的侧部覆盖。
[0080]下罩65在乘坐者的乘车位置的下方配置于两轮摩托车I的下部,从下方侧覆盖至少一对底板框架13的下方。下罩65固定于前侧十字管16以及后侧十字管17。
[0081]内部挡泥板罩66在下罩65的前方配置于前轮WF的后方。内部挡泥板罩66从两轮摩托车I的前部侧覆盖两轮摩托车I的前部的下方。内部挡泥板罩66与下罩65卡合。
[0082]后部侧罩67配置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的侧部,将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的车座27的下部的两侧面覆盖。
[0083]车座下中央罩68将车座27的前部的下方的部分覆盖。
[0084]燃料箱28设置于底板罩63的下方。燃料箱28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底板罩63与下罩65之间。另外,燃料箱28在车宽方向上配置于一对底板框架13之间,而且,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前侧十字管16以及后侧十字管17之间。
[0085]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I的握持部构造,参照图1?图10进行说明。
[0086]图2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的左侧视图。图3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抓握部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抓握部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以及后部侧罩67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左侧视图。图8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仰视图。图9是沿图5的A-A线的剖视图。图10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收纳箱810的下方立体图。
[0087]两轮摩托车I的握持部构造具有:车座27 ;收纳箱810 ;作为侧罩的后部侧罩67 ;抓握部810A。
[0088]如图7所示,收纳箱810构成为包括:形成为有底筒状的收纳部811 ;从收纳部811向后方板状地延伸的延伸部821。收纳部811和延伸部821 —体成形。
[0089]如图6所示,在收纳箱810的左侧的收纳部811与延伸部821的边界部分,以跨着该边界的方式形成有抓握部810A。因此,抓握部810A设置于两轮摩托车I的左侧的车辆侧面。抓握部810A与收纳部811以及延伸部821 —体成形。
[0090]如图6所示,抓握部810A具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如图10所示,具有从前后方向的一端至另一端一样地朝下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剖面形状。因此,抓握部810A具有向上侧凹陷的形状。另外,如图3所示,抓握部810A的上方的收纳箱810的部分具有向上方开口的箱部槽部812。另外,在收纳箱810的右侧的上部也具有与箱部槽部812相同形状的、向上方开口的右侧箱部槽部(未图示)。
[0091]收纳箱810的左侧以及右侧的上部箱部槽部812形成于与收纳箱810的上端相比下层侧的较低位置。另外,如图9所示,收纳箱810的左右的缘部具有更下一层并向车辆的外侧延伸的台阶状缘部810D。
[0092]另外,如图6所示,抓握部810A的上部具有凹部810B和肋部810C。凹部810B在大致前后方向上并列有4个并向下方凹陷而形成。肋部810C以大致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将并列有4个而形成的凹部810B划分。
[0093]如图8所示,在延伸部821的左右端部附近的部分,分别各形成有一个用于供螺栓823 (参照图6)贯通的螺栓贯通孔822。形成有螺栓贯通孔822的延伸部821的左右端部附近的部分将作为车身框架的车座轨道14紧固于收纳箱810。在螺栓贯通孔822中分别贯通螺栓823 (参照图6)。收纳箱810的延伸部821通过螺栓823而分别固定于一对车座轨道14的后端部附近的部分。另外,在与螺栓贯通孔822相比后方的延伸部821的左右端部附近的部分,设有向上方突出的夹持件856A。另外,在延伸部821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使车座捕捉件143贯通的车座捕捉用贯通孔824,该车座捕捉件143用于将能够以设置于收纳箱810的前部的铰链为中心而开闭的车座27锁定。另外,如图8所示,在收纳箱810的收纳部811的后部,设置有一对由贯通孔构成的夹持件卡定部832A。
[0094]如图8所示,在收纳箱810的收纳部811的前部的左右端部附近的部分,分别各形成有一个用于使螺栓825 (参照图5)贯通的螺栓贯通孔826。形成有螺栓贯通孔826的收纳部811的左右端部附近的部分构成将收纳箱810紧固于作为车身框架的车座轨道14的紧固部。在螺栓贯通孔826中分别贯通有螺栓825。收纳箱810的收纳部811的前部通过螺栓825而固定于以横跨一对车座轨道14的方式设置的、从与左右一对车座轨道14的连结位置向上方弯曲的U字状的横梁142 (参照图6)。
[0095]如图8所示,形成有螺栓贯通孔822的延伸部821的部分和抓握部810A通过从延伸部821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肋部壁827而被连结。在图8所示的底面视图中,肋部壁827从形成有螺栓贯通孔822的延伸部821的部分大致放射状地延伸,延伸部821、形成有螺栓贯通孔826的收纳部811的左右端部附近的部分、以及抓握部810A被一体成形。
[0096]另外,抓握部810A和收纳部811以及延伸部821通过从收纳部811以及延伸部821向大致左方延伸的肋部壁827A而被连结。另外,设有从延伸部821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肋部壁827B,肋部壁827B以连结于收纳部811的后端部的方式形成。
[0097]如图7所示,收纳箱810的收纳部811的前端部具有对车座2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车座支承部828。在车座支承部828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829,在贯通孔829中贯通有转动轴(未图示)。车座支承部828以及贯通孔829构成对车座2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的铰链。
[0098]如图5?图10所示,在收纳部811的后壁上设有能够开闭的盖831。如图6等所示,在盖831的左右端部,分别各设有一个夹持件832。另外,在盖831的后端部的左右端部,向后方突出设置有与形成于收纳箱810的爪部卡合孔810E (参照图10)接合的啮合爪部833。通过将啮合爪部833与爪部卡合孔8IOE的卡合解除,将夹持件832与夹持件卡定部832A的卡合解除,打开盖831,能够将电池151取出至收纳部811内,进行电池151的更换。
[0099]如图5等所示,后部侧罩67以在左右方向上的两轮摩托车I的中央位置能够分为左侧部67A和右侧部67B两部分的方式构成。后部侧罩67的右侧部67B通过被螺钉固定于设置于右侧的车座轨道14的罩固定部(未图不)而实现固定。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通过被螺钉固定于设置于左侧的车座轨道14的罩固定部(未图示)而实现固定。另外,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的上端部和右侧部67B的上端部具有分别向各下方开口的左侧槽部671 (参照图3)、右侧槽部(未图示)。左侧槽部671相对于箱部槽部812嵌入并卡合,右侧槽部(未图示)相对于右侧箱部槽部(未图示)嵌入并卡合。由此,相对于收纳箱810,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以及右侧部67B在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固定。
[0100]另外,两轮摩托车I的车宽内侧的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以及右侧部67B的端缘,如图9所示,具有上升一层而向两轮摩托车I的车宽内侧延伸的台阶状缘部671。另外,设有与台阶状缘部671平行地延伸的突部67J。在台阶状缘部671与突部67J之间,配置有收纳箱810的左右的缘部的台阶状缘部810D。由此,相对于收纳箱810,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以及右侧部67B在高度方向(上下方向)上固定。
[0101]由此,右侧部67B将收纳箱810的右侧覆盖,左侧部67A将收纳箱810的左侧覆盖。另外,对图5和图6进行对比可知,后部侧罩67的右侧部67B的上部以将收纳箱810的上表面的右缘部覆盖的方式设置。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的上部以将收纳箱810的上表面的左缘部覆盖的方式设置。
[0102]左侧部67A和右侧部67B分别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形成的凹部672。左侧部67A的凹部672从前后方向上的左侧部67A的中央位置延伸至左侧部67A的后端部附近。如图2?图4所示,在左侧部67A的凹部672的前半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贯通左侧部67A的开口部673。因此,如图4所示,开口部673接近凹部672的前壁674地设置。
[0103]如图3所示,左侧部67A形成越是趋向两轮摩托车I的车宽方向外侧越向下方延伸的倾斜壁。开口部673具有与大致U字状的抓握部810A的开口一致的位置关系。更详细地说,构成开口部673的左侧部67A的下端部将抓握部810A的下端部覆盖。左侧部67A的凹部672的上表面675沿着抓握部810A,即与抓握部810A的上表面813大致平行地沿前后方向延伸配置。如图4所示,形成凹部672的前壁674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参照图4的左侧的双点划线)所成的角(锐角)α形成为比形成凹部672的后壁676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参照图4的右侧的双点划线)所成的角(锐角)β小。
[0104]如图5所示,右侧部67Β的凹部672从前后方向上的右侧部67Β的中央位置延伸至右侧部67Β的后端部附近。右侧部67Β的凹部672具有与左侧部67Α的凹部672左右对称的形状。但是,在右侧部67Β的凹部672的上表面并不设置贯通左侧部67Α的开口部673那样的开口部。
[0105]另外,如图2所示,在后部侧罩67上粘贴有作为饰边的后部侧密封件53。后部侧密封件53粘贴在后部侧罩67的外侧的侧面上。后部侧密封件53从后部侧罩67的前端部(与底板侧罩64接合的部分的近前)遍及至后部侧罩67的后端部的范围地粘贴。此外,同样在车辆的右侧面(行进方向的右侧),与粘贴于左侧面的后部侧密封件53左右对称的后部侧密封件53 (参照图5等)粘贴在构成配置于右侧面的后部侧罩67的右侧部67Β的外侧的侧面上。另外,在后述的后部中央罩855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分也粘贴有后部侧密封件53。
[0106]如图2所示,在后部侧罩67上,后部侧密封件53的一部分粘贴在与车座27的下缘部相邻且与凹部672的上缘相邻的区域。在后部侧罩67的区域内,如图26所示,在与后部侧密封件53的长度方向(纸面的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A上,直线状地形成有密封件粘贴面67a,并且,在密封件粘贴面67a的下缘设有台阶部67b。台阶部67b沿密封件粘贴面67a的长度方向设置。后部侧密封件53在该长度方向上以沿着台阶部67b的方式粘贴。
[0107]如图11、图12所示,收纳箱810设置在车座27之下。车座27中,在前部的下侧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未图示),在贯通孔(未图示)中贯通有贯通收纳箱810的贯通孔829的旋转轴(未图示)。由此,车座27以能够以旋转轴(未图示)为中心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收纳箱810 (参照图7)的车座支承部828。
[0108]另外,车座27在后部具有被捕捉部(未图示),被捕捉部能够与配置在形成于收纳箱810的延伸部821的车座捕捉用贯通孔824中的车座捕捉件143卡定。在车座捕捉件143上未卡定有被捕捉部的状态时,车座27转动并成为车座27的座面与铅直方向大致平行的位置关系,由此收纳箱810的收纳部811的上端开口成为开放状态。车座27转动,成为在车座捕捉件143上卡定被捕捉部的状态,车座27的座面成为大致水平的位置关系,由此,收纳箱810的收纳部811的上端开口成为被车座27封闭的状态。
[0109]接下来,参照图1以及图11?图17对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挡泥板支承构造进行说明。
[0110]图11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后部侧罩67、尾灯单元840、货架850等取下的样子的左侧视图。图12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后部侧罩67、尾灯单元840、货架850等取下的样子的右侧视图。图13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的放大剖视图。图14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是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进行剖切的放大剖视图。图15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是在车辆的右侧剖切的放大剖视图。图16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及其周边的后视图。图17是表示保持两轮摩托车I的电池151的电池支架152的图,图17 (a)是主视图,图17 (b)是左侧视图,图17 (c)是仰视图。
[0111]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挡泥板支承构造具有车座轨道14、后部挡泥板69、电池151。电池15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对尾灯单元840 (参照图1)等供电。电池151通过电池支架152而被保持,电池支架152固定于车座轨道14。
[0112]更具体而言,如图13?图16等所示,在车座轨道14上,连接有横梁160和后部支架168。如图16等所示,横梁160具有管状部161和板状部162。管状部161具有沿左右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形状,以横跨一对车座轨道14的后端部间的方式将一对车座轨道14连结(紧固)。在管状部161的右端部附近,设有电池支架右侧支承部167。电池支架右侧支承部167从管状部161的右端部附近向下方且向前方延伸。
[0113]如图16等所不,板状部162具有:一对侧板部163 ;—对横板部164 ;车座捕捉固定部165 (参照图19);板状后面部166。一对侧板部163分别沿一对车座轨道14延伸并且向上方延伸,并分别固定于一对车座轨道14。如图19所示,在一对侧板部163的前端部,形成有行李箱固定部163A,在该行李箱固定部163A上形成有供螺栓823螺合的行李箱固定孔163B,通过该螺合,收纳箱810的延伸部821经由横梁160固定于车座轨道14。一对横板部164 (参照图16)分别沿管状部161延伸并且向上方延伸,并固定于管状部161。
[0114]如图19所示,车座捕捉固定部165 (参照图19)具有车座捕捉板165A和板固定部165B。板固定部165B形成为从一对横板部164 (参照图16)分别向后方水平延伸的板状。如图19所示,车座捕捉板165A以横跨板固定部165B的方式设置,车座捕捉板165A的左右的端部通过螺栓165C固定于板固定部165B。在车座捕捉板165A的大致中央部,固定有车座捕捉件143。
[0115]板状后面部166具有板状,且具有表面166A及背面166B,表面166A的法线大致指向前方,背面166B的法线大致指向后方。板状后面部166在左右两端部与一对侧板部163一体地连接,以横跨一对侧板部163的后端部之间的方式将一对侧板部163连结(紧固)。板状后面部166与收纳箱810的延伸部821的后端相比位于后方。因此,车座捕捉件143(参照图19)与构成横梁160的板状后面部166相比配置于前方。
[0116]如图13?图16所示,后部支架168从左右方向上的管状部161的中央部向后方且向下方延伸。即,后部支架168设置于车宽方向中心,与横梁160连结,经由横梁160从车座轨道14延伸。
[0117]如图1所示,后部挡泥板69将后轮WR的上方以及后方覆盖,如图11、图12所示,具有基部691和后方延伸部692。基部691与后方延伸部692 —体成形,基部691配置于后轮WR的上方,后方延伸部692配置于后轮WR的后方且上方。
[0118]如图13所示,后部挡泥板69的基部691的后部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后部支架连接部693。在后部支架连接部693,后部支架168的下端部通过螺栓697而紧固固定。另外,如图11、图12所示,左右方向上的基部691的前部的两侧分别具有向上方突出的车座轨道连接部694。在车座轨道连接部694,分别从车座轨道14向下方延伸的后部挡泥板连接部144通过螺栓695紧固固定。如图16所示,后部挡泥板连接部144与后述的横梁160的两端部相比配置于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外侧。即,后部挡泥板69的前部的左右两侧分别经由后部挡泥板连接部144紧固于车座轨道14。另外,如图15等所示,在后部挡泥板69的基部691的上表面,设有向上方突出的电池抵接凸部696。电池抵接凸部696配置为前后的一对,以与左右方向正交的面剖切的剖面具有梯形形状。
[0119]如图11等所示,在左侧的车座轨道14的与后部挡泥板连接部144相比的后方,形成有上端支承托架141。如图16所示,上端支承托架141具有减震器支承用角撑板141A和支承板状部141B。减震器支承用角撑板141A以斜着将管状部161的左端部附近和左侧的车座轨道14跨接的方式形成。支承板状部141B从减震器支承用角撑板141A的下表面向下方成对地延伸,如图11等所示,分别在上端支承托架141的整体侧视时具有大致三角形状。
[0120]如图16所示,在一对支承板状部141B间配置有后部减震器26的上端部。在支承板状部141B上形成有沿左右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未图示),螺栓141C贯通该贯通孔和形成于后部减震器26的上端部的贯通孔(未图示)。由此,后部减震器26的上端部经由作为减震器支承部的上端支承托架141,与作为车座轨道14的一侧的左侧的车座轨道14连结。
[0121]如图17所示,电池支架152具有宽度方向周围部153和前后方向周围部154,将电池151的一部分覆盖。宽度方向周围部153具有下部带状金属板153A和上部带状金属板153B。下部带状金属板153A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字状。上部带状金属板153B将下部带状金属板153A的开口封闭。通过该构成,宽度方向周围部153在宽度方向上绕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电池15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一周。
[0122]如图17 (a)所示,具体而言,上部带状金属板153B的左端部向下方折弯,并固定于下部带状金属板153A的左端部上部。上部带状金属板153B的右端部向上方折弯,并通过螺栓153C固定于下部带状金属板153A的右端部上部。另外,上部带状金属板153B的右端部和下部带状金属板153A的右端部上部通过该螺栓153C而固定于设置在横梁160上的电池支架右侧支承部167 (参照图13等)。
[0123]如图13、图14、图17等所示,前后方向周围部154具有后部带状金属板154A和前部带状金属板154B。后部带状金属板154A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字状。前部带状金属板154B将后部带状金属板154A的开口闭塞。通过该构成,前后方向周围部154在前后方向上绕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电池15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一周。
[0124]如图14所示,具体而言,前部带状金属板154B的下端部与后部带状金属板154A的下侧的前端部卡合。后部带状金属板154A的上侧的前端部向上方折弯,并通过螺栓154C固定于前部带状金属板154B的上端部。在后部带状金属板154A的后部,设有向后方突出的后部支架固定部154D。后部支架固定部154D通过螺栓154E固定于从后部支架168的长度方向的中途的部分向前方突出的电池固定部168A。
[0125]如上述那样,电池支架152固定于后部支架168,并且固定于设置于作为车座轨道14的另一侧的右侧的车座轨道14上的作为固定部的电池支架右侧支承部167。通过该构成,电池支架152以将电池151的前后左右方向定位的方式设置。另外,电池151的下表面与后部挡泥板69的基部691的上表面的作为抵接部的电池抵接凸部696抵接,电池151配置于后部挡泥板69的上方。
[0126]接下来,参照图1以及图18?图25对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紧固构造进行说明。图18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后部侧罩67、收纳箱810等取下的样子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后部侧罩67、收纳箱810等取下的样子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850及其周边的后视图。图21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车座27取下的样子的立体图。图22是表示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将后部中央罩855取下的样子的后视图。图23是表示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紧固构造的放大剖视图。图24是表示构成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紧固构造的后部中央罩855的上方立体图。图25是表示构成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紧固构造的后部中央罩855的下方立体图。图26是图2的a_a线剂视图。
[0127]两轮摩托车I的货架紧固构造具有车座27、尾灯单元840、作为后部罩的后部侧罩67、货架850、车座轨道14。
[0128]如图1所示,尾灯单元840配置于两轮摩托车I的后部,与电池151电连接。尾灯单元840以将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以及后部侧罩67的右侧部67B —体地组装的方式构成。在两轮摩托车I的制造工序中,将收纳箱810固定于车身框架10的车座轨道14之后,从收纳箱810之上安装一体组装尾灯单元840、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以及后部侧罩67的右侧部67B而成的组件。
[0129]如图20等所示,尾灯单元840在后方视图中具有大致U字形状。S卩,尾灯单元840在上部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部841。凹部841在前后方向上与横梁160的板状后面部166的背面相对。
[0130]如图18?图22所示,货架850具有横梁固定部851、后方延伸部852、货物载置部853。如图22所示,横梁固定部851以避开尾灯单元840与横梁160的固定部166C的方式,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大致2字形状的板状,在与尾灯单元840的凹部841相对的横梁160的板状后面部166的背面166B,从后方以面抵接。而且,在这样以面相抵接的状态下,横梁固定部851的左右两端部,如图22所示,分别通过各2个共计4个螺栓854固定于板状后面部 166。
[0131]由此,货架850配置于凹部841并固定于横梁160。另外,由于尾灯单元840的凹部841位于车座27的后部的下缘与尾灯单元840的上缘之间,因此货架850配置于车座27的后部的下缘与尾灯单元840的上缘之间。具体而言,构成货架850的后方延伸部852在凹部841中,以通过车座27与尾灯单元840之间的空间的方式设置。
[0132]后方延伸部852从横梁固定部851向后方延伸。后方延伸部852具有呈与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平行的位置关系的一对板状。在后方延伸部852的中途,分别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圆形状的贯通孔852A。在后方延伸部852的上端缘以及下端缘,分别设有具有与左右方向平行的面的大致水平缘部852B。后方延伸部852的后端部的上部分别具有向左右方向扩大宽度的扩宽部852C。
[0133]如图19所示,货物载置部853俯视图中具有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具有大致水平的位置关系,与后方延伸部852的延伸端部的扩宽部852C—体连接。因此,如图1所示,货架850配置于车座27的后方。如图19所示,俯视图中在货物载置部853的中央部,形成有贯通上下方向的贯通孔853A。在货物载置部853的周边部,设有具有朝下方向延伸的面的大致铅直缘部853B。
[0134]对比图22与图20以及图21可知,横梁固定部851被后部中央罩855覆盖。后部中央罩855形成于车座27的下方与尾灯单元840的上方之间,且被固定。后部中央罩855的下部配置于凹部841内。后部中央罩855的上部配置于凹部841的上方即车座27的下侧。
[0135]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后部中央罩855具有大致梳齿状,具有2条槽部855A。如图20所示,在槽部855A中配置有后方延伸部852。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后部中央罩855具有延伸部固定部855B。延伸部固定部855B设置于后部中央罩855的上端部的左右两端部,如图5、图21所示,在车座27的下方且在收纳箱810的延伸部821的后端部,通过夹持件856A而卡合固定。更具体而言,延伸部固定部855B向前方延伸,如图21所示,由贯通孔构成的夹持件卡定部856通过设置于收纳箱810的延伸部821的后端部的夹持件856A(参照图6)而固定于收纳箱810的延伸部821的后端部。
[0136]另外,如图24以及图25所示,后部中央罩855朝下方且向后方延伸。更具体而言,如图23所示,后部中央罩855从后方延伸部852的上端相当位置向后方斜着下降,从上下方向上的后方延伸部852的大致中央位置向前方弯曲。即,后部中央罩855的下端部具有向两轮摩托车I的内侧即前方弯曲且凹陷的弯曲面855C。
[0137]弯曲面855C具有沿形成于尾灯单元840的凹部841的形状。如图25所示,在后部中央罩855的下端部的中央部,设有向前方突出的单元卡合突部85?。如图25所示,单元卡合突部85?具有向下方开口的-字状,并与形成于左右方向上的尾灯单元840的凹部841的中央的长方体形状的孔842(参照图22)卡合。由此,尾灯单元840与后部中央罩855卡合。
[0138]另外,如图25所示,在将延伸部固定部855B与弯曲面855C连接的后部中央罩855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部,与后部中央罩855—体地成形有后部侧罩卡合突部855E和侧方单元卡合突部855F。后部侧罩卡合突部855E具有从后部中央罩855的左右端缘附近朝前方延伸的板状。另外,侧方单元卡合突部855F与后部侧罩卡合突部855E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左右方向)内侧地形成,具有朝前方延伸的板状。
[0139]在尾灯单元840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被分割为左侧部67A和右侧部67B的后部侧罩67的分割部分67C、67D (参照图22),分别形成有卡合孔67E、67F,在该卡合孔67E、67F中卡合有后部侧罩卡合突部855E (参照图25)。另外,在形成凹部841的尾灯单元840的部分的左右两端部分,形成有卡合孔840A、840B (参照图22),在该卡合孔840A、840B中卡合有侧方单元卡合突部855F (参照图25)。通过这些卡合,后部中央罩855固定于后部侧罩67以及尾灯单元840。单元卡合突部85?、后部侧罩卡合突部855E、侧方单元卡合突部855F构成后部中央罩固定部。
[0140]后部侧罩67在尾灯单元840的宽度方向的范围内被分割为左侧部67A和右侧部67B,但该分割部分67C、67D以及横梁固定部851被后部中央罩855覆盖。而且,通过取下后部中央罩855,固定于横梁160的货架850的部分即横梁固定部851露出,并且,后部侧罩67被分割为右侧部67B和左侧部67A的部分露出。
[0141]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两轮摩托车I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例如,能够获得以下的效果。
[0142]本实施方式中,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具有凹部672,在凹部672的上表面设有开口部673,在开口部673的位置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抓握部810A,该抓握部8IOA与收纳箱810 —体地形成。因此,在形成于作为侧罩的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的凹部672中配置抓握部810A。根据该构成,当两轮摩托车I的乘坐者为了将中央撑架413立起而从两轮摩托车下车并将手伸入凹部672、欲将两轮摩托车I抬起时,乘坐者的手能够将由后部侧罩67和收纳箱810构成的握持部抬起。其结果是,不会对车座27的底板施加不需要的握持负载,能够实现车座27和作为用于使车座27开闭的车座锁定件的车座捕捉件143的轻型化。另外,能够通过收纳箱810和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A形成握持部,能够提高强度。另外,由于不需要使车身框架配置于凹部672内,因此能够维持车身框架10的车座轨道14的设计的自由度。
[0143]本实施方式中,凹部672在前后方向上长地形成,并且,开口部673接近凹部672的前壁674而设置,因此,凹部672能够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中心侧。由此,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在接近中央撑架413的位置配置抓握部810A,因此能够使中央撑架413支撑的作业容易。另外,开口部673接近前壁674地设置,由此能够抑制雨水等从开口部673的侵入。
[0144]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于凹部672的前壁674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α比后壁676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β小,因此能够抑制侵入凹部672的行驶风,并且能够将流入的行驶风良好地排出。因此,能够抑制行驶阻力。
[0145]本实施方式中,收纳箱810固定于车身框架10的车座轨道14,后部侧罩67以将收纳箱810的上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采用先将收纳箱810组装于车身框架10的车座轨道14的构成。由此,能够采用能够良好地承受抓握的握持负载的构成,并且,能够采用以从收纳箱810的上表面通过后部侧罩67对收纳箱810进行覆盖的方式组装后部侧罩67的构成。因此,不必进行从后方使后部侧罩67暂时变形而将收纳箱810组装于车身框架10的车座轨道14的操作,能够提高后部侧罩67的刚性,并将其与收纳箱810接近配置。其结果是,能够提高抓握部810Α的强度、刚性。
[0146]本实施方式中,抓握部810Α以跨着收纳部811与延伸部821的边界的方式形成。通过这样构成,能够跨着复杂的面构成地形成抓握部810Α,能够使抓握部810Α的刚性提闻。
[0147]本实施方式中,紧固部和抓握部810Α通过向下方延伸的肋部壁827连结,因此更容易使负载传递至车身框架10,能够使抓握部810Α的刚性提高。
[0148]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与后部侧罩67的左侧部67Α的凹部672的上缘相邻地设有作为饰边的后部侧密封件53,因此能够抑制因握持凹部672的上缘导致的损伤。
[014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的方式实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车座轨道14设置于车座27的下方,经由收纳箱810等而间接地支承车座27,但并不限定于该构成。例如,一对车座轨道也可以直接支承车座。
[01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支架152将电池151的一部分覆盖,但并不限定于该构成。例如,也可以将电池151的全部覆盖。
[0151]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通过发动机(内燃机)所产生的动力而旋转驱动后轮从而行驶的两轮摩托车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并不限定于此。即,还能够将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仅通过电动马达所产生的动力使后轮旋转驱动从而行驶的电动摩托车。另外,还能够适用于将发动机所产生的动力以及电动马达所产生的动力这两种动力组合来使后轮旋转驱动从而行驶的混合动力型的跨骑型车辆。
[0152]而且,作为本实用新型,只要是具备供乘坐者落座的车座的车辆,并不局限于踏板型的跨骑型车辆,也可以适用于挎斗型、CUB型的跨骑型车辆。另外,只要是具备供乘坐者落座的车座的车辆,也能够适用于三轮或者四轮的跨骑型车辆。即,跨骑型车辆包括乘坐者跨着车身进行乘坐的全部乘坐物。
[0153]附图标记的说明
[0154]I两轮摩托车(跨骑型车辆)
[0155]10车身框架(主框架)
[0156]14车座轨道
[0157]27 车座
[0158]53后部侧密封件(饰边)
[0159]67 侧罩
[0160]67A左侧部
[0161]672 凹部
[0162]673 开口部
[0163]674 前壁
[0164]676 后壁
[0165]810收纳箱
[0166]8IOA 抓握部
[0167]811收纳部
[0168]821延伸部
[0169]827肋部壁
【权利要求】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具备: 车座(27); 设置于所述车座(27)之下的收纳箱(810); 至少将所述收纳箱(810)的侧方覆盖的侧罩(67); 设置于车辆侧面的抓握部(810A),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罩(67A)具有凹部(672), 在所述凹部(672)的上表面设有开口部(673), 在所述开口部(673)的位置形成有向上侧凹陷的所述抓握部(810A),所述抓握部(810A)与所述收纳箱(810) —体地形成, 沿着所述抓握部(810A)配置有所述侧罩(67A)的凹部(672)的上方的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72)在前后方向上长地形成,并且,所述开口部(673)接近所述凹部(672)的前壁(674)而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凹部(672)的前壁(674)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比后壁(676)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铅直面所成的角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810)固定于车身框架(14), 所述侧罩(67)以将所述收纳箱(810)的上表面覆盖的方式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810)构成为包括:形成为有底筒状的收纳部(811);从所述收纳部(811)向后方板状地延伸的延伸部(821),所述抓握部(810A)以跨着所述收纳部(811)与所述延伸部(821)的边界的方式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其特征在于,将车身框架(14)紧固于所述收纳箱(810)的紧固部设置于收纳箱(810),所述紧固部和所述抓握部(810A)通过向下方延伸的肋部壁(827)而连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握持部构造,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侧罩(67)的凹部(672)的上缘相邻地设有饰边(53)。
【文档编号】B62K11/00GK203740054SQ20142008673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9日
【发明者】江波户香织, 铃木善彦, 山中伯纯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