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汽车前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1466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微型汽车前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微型汽车前副车架。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好,有效减少工装夹具数量,降低资金投入和劳动强度的微型汽车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呈框状,包括一对前纵梁、一对前支架、一对后支架、一对前摆臂支架、横梁和转向器支架,所述转向器支架包括固定杆和一对连接杆,所述一对连接杆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所述一对连接杆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上;所述连接杆设有让位槽;所述连接杆具有支撑段,所述前纵梁上还设有若干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包括加强中板和一对加强边板,所述加强中板呈三角状,所述加强边板包括连成一体的定位柱和支撑延长板,所述前纵梁上设有若干定位孔。本实用新型减少工装夹具,减少投资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结构强度。
【专利说明】微型汽车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微型汽车前副车架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前副车架通常采用钢板冲压式焊接组合或单管梁焊接式副车架结构,由于这类前副车架自身结构特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工装夹具、焊接定位夹具多,投入资金大,不适合小规模生产作业方式;二、劳动强度大,工序多,生产节拍长,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强度好,有效减少工装夹具数量,降低资金投入和劳动强度的微型汽车前副车架。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副车架呈框状,包括一对前纵梁、一对前支架、一对后支架、一对前摆臂支架、横梁和转向器支架,所述横梁和转向器支架均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之间,所述一对前支架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前端,所述一对后支架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另一端,所述一对前摆臂支架对称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上,所述转向器支架上对称设有一对转向器固定座,所述前纵梁和横梁的截面均呈L形,
[0005]所述转向器支架呈弓箭的弓臂状、包括连成一体的固定杆和一对连接杆,所述一对连接杆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所述一对连接杆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上;所述连接杆设有让位槽;所述连接杆具有与所述连接杆连成一体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呈水平设置,设于所述前纵梁的底部;
[0006]所述前纵梁上还设有若干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包括加强中板和一对加强边板,所述加强中板呈与所述前纵梁相适配的三角状,所述一对加强边板设于所述加强中板的两端,所述加强边板包括连成一体的定位柱和支撑延长板,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支撑延长板上,所述支撑延长板连接在所述加强中板上;
[0007]所述前纵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0008]所述定位柱斜向设于所述前纵梁上。
[0009]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前纵梁之间的角度为40° -55°
[0010]所述让位槽的高度为所述前纵梁高度的1.1-1.3倍
[0011]本实用新型通过折弯工序制得前纵梁和横梁,使得前纵梁和横梁的截面形状呈L形,便于焊接定位,有效了减少了工装夹具,减少投资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转向器支架两端设有支撑段,使得转向器支架在连接一对前纵梁的同时还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强度。通过定位柱即可实现加强块的定位,减少定位工装,而支撑延长板也将加强块的支撑力在一定范围向外延长,提高整个的结构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转向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
[0015]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
[0016]图5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I是前纵梁,11是定位孔,2是前支架,3是后支架,4是前摆臂支架,5是横梁,6是转向器支架,61是固定杆,62是连接杆,621是让位槽,622是支撑段,7是转向器固定座,8是加强块,81是加强中板,82是加强边板,821定位柱,822是支撑延长板,a是让位槽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实用新型如图1-5所示,微型汽车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呈框状,包括一对前纵梁1、一对前支架2、一对后支架3、一对前摆臂支架4、横梁5和转向器支架6,所述横梁5和转向器支架6均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I之间,所述一对前支架2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I的前端,所述一对后支架3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I的另一端,所述一对前摆臂支架4对称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I上,所述转向器支架6上对称设有一对转向器固定座7,所述前纵梁I和横梁5的截面均呈L形,通过板材折弯制得。
[0019]所述转向器支架6呈弓箭的弓臂状、包括连成一体的固定杆61和一对连接杆62,所述一对连接杆62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杆61的两端,所述一对连接杆62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I上;所述连接杆62设有让位槽621,使得所述前纵梁I能卡入所述让位槽621内,便于所述连接杆62与前纵梁I结合面积最大化,增强焊接强度;所述连接杆62具有与所述连接杆62连成一体的支撑段622,所述支撑段622呈水平设置,设于所述前纵梁I的底部;使得所述转向器支架6在连接所述一对前纵梁I的同时,所述支撑段622也给予所述前纵梁I向上的支撑力,增强所述一对前纵梁I的强度。
[0020]所述前纵梁I上还设有若干加强块8,所述加强块8包括加强中板81和一对加强边板82,所述加强中板81呈与所述前纵梁I相适配的三角状,所述一对加强边板82设于所述加强中板81的两端,所述加强边板82包括连成一体的定位柱821和支撑延长板822,所述定位柱821设于所述支撑延长板822上,所述支撑延长板822连接在所述加强中板81上。
[0021]所述前纵梁I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柱821相适配的定位孔11,所述定位柱821设于所述定位孔11内。
[0022]所述定位柱821斜向设于所述前纵梁I上,且所述定位柱821与所述前纵梁I之间的角度为40° -55°,确保所述定位柱821在保证自身强度的同时,也能顺利插入至所述定位孔11内。
[0023]所述让位槽621的高度a为所述前纵梁I高度的1.1-1.3倍,使得接触面积及支撑力效果最佳。
[002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加强块上的定位柱沿定位孔插入即可完成定位,免去了定位工装和夹具,同时由于支撑延长板的长度长于加强中板,使得在一定范围内,将加强中板的支撑力向外延伸,增强了前纵梁的强度。
【权利要求】
1.微型汽车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呈框状,包括一对前纵梁、一对前支架、一对后支架、一对前摆臂支架、横梁和转向器支架,所述横梁和转向器支架均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之间,所述一对前支架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前端,所述一对后支架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的另一端,所述一对前摆臂支架对称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上,所述转向器支架上对称设有一对转向器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和横梁的截面均呈L形, 所述转向器支架呈弓箭的弓臂状、包括连成一体的固定杆和一对连接杆,所述一对连接杆分别设于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所述一对连接杆分别设于所述一对前纵梁上;所述连接杆设有让位槽;所述连接杆具有与所述连接杆连成一体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呈水平设置,设于所述前纵梁的底部; 所述前纵梁上还设有若干加强块,所述加强块包括加强中板和一对加强边板,所述加强中板呈与所述前纵梁相适配的三角状,所述一对加强边板设于所述加强中板的两端,所述加强边板包括连成一体的定位柱和支撑延长板,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支撑延长板上,所述支撑延长板连接在所述加强中板上; 所述前纵梁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所述定位柱斜向设于所述前纵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前纵梁之间的角度为40° -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汽车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的高度为所述前纵梁高度的1.1-1.3倍。
【文档编号】B62D21/02GK204222968SQ201420701810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0日
【发明者】徐桂锁 申请人:江苏道爵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