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后部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295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车身后部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在车宽方向外侧设有左后车架以及右后车架,在各后车架上连结有加强用支撑件。



背景技术:

在车身后部构造中已知如下的构造,其在左后车架以及后横梁上以倾斜状架设有左倾斜支撑件,并在右后车架以及后横梁上以倾斜状架设有右倾斜支撑件,由此使各倾斜支撑件配置为大致V字形。

而且,在各倾斜支撑件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左支撑件以及右支撑件。具体地,左支撑件架设在左后车架以及左底板车架,另外,右支撑件架设在右后车架以及右底板车架。

根据该车身后部构造,通过设置左右的倾斜支撑件和左右的支撑件,而能够由各支撑件来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相对于扭曲的刚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沿车身前后方向隔开间隔地紧固有左倾斜支撑件的前端部和左支撑件的后端部。由此,在从车身后方对车身后部构造输入了冲击荷载的情况下,所输入的冲击荷载会从后横梁经由左倾斜支撑件以倾斜状输入到左后车架。

在以倾斜状输入的冲击荷载中,由车宽方向的分力而在左后车架上产生弯矩。与左后车架相同地,在右后车架上也产生了基于车宽方向的分力的弯矩。

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难以相对于从车身后方输入的冲击荷载确保刚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还有改良的余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0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以提供一种通过抑制在后车架上产生弯矩而能够确保刚性的车身后部构造为课题。

技术方案1的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以在车宽方向外侧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地设有左右的后车架,并在各后车架的车身前方设有前底板,在所述前底板的车身后方且在各后车架之间设有后支承部,其中,该车身后部构造具备:左右的底板支撑件,其前端部与所述前底板连结,并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和左右的后支撑件,其从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并且后端部与所述后支承部连结,所述后支撑件的前端部和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直接或经由连结部件与所述后车架连结,所述底板车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

这样,使底板支撑件从前底板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另外,还使后支撑件从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而且,将后支撑件的前端部和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与后车架连结,而将后车架以及后支撑件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

在该状态下,当从车身后方对车身后部构造输入了冲击荷载的情况下,所输入的冲击荷载从后支撑件的后端部经由后支撑件向底板支撑件输入。由此,从后支撑件对后车架作用了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分力(即向外分力)。另一方面,从底板支撑件对后车架作用了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分力(即向内分力)。

在此,向外分力和向内分力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作用于后车架的同一部位。由此,由向外分力作用于后车架所产生的弯矩与由向内分力作用于后车架所产生的弯矩相互抵消。

由此,能够防止弯矩作用于后车架,从而能够确保后车架(即车身后部构造)相对于从车身后方输入的冲击荷载的刚性。

另外,使底板支撑件从前底板以倾斜状延伸,并将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与后车架连结。由此,前底板经由底板支撑件与后车架连结。在此,后车架是形成车身骨架的刚性高的部件。

由此,能够用后车架来加强前底板。由此,能够提高前底板的刚性,并使乘员的乘坐舒适感提高。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优选地,具备左右的底板车架,其通过设置于所述前底板的下表面而与所述前底板一起形成闭合截面,并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底板支撑件的前端部与所述前底板以及所述底板车架连结。

这样,使底板车架在前底板的下表面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由底板车架以及前底板形成了闭合截面。由此,底板车架以及前底板的刚性提高。而且,在为闭合截面的底板车架以及前底板上连结有底板支撑件。

由此,能够通过为闭合截面的底板车架以及前底板来提高底板支撑件的刚性,从而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后支承部形成为闭合截面。

在此,后支撑件的后端部与后支承部连结,并且该后支承部形成为闭合截面。由此,后支承部的刚性提高。能够由刚性高的后支承部来提高后支撑件的刚性,从而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连结部件具备:将所述底板支撑件与所述后支撑件连结为俯视大致V字形的支撑件连结部;和与所述后车架连结的车架连结部。

这样,用连结部件的支撑件连结部而将底板支撑件与后支撑件连结为大致V字形。由此,能够由支撑件连结部将底板支撑件与后支撑件牢固地连结。由此,能够提高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刚性,从而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

在此,后车架设在车身后部构造的下部。由此,在将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单独与后车架连结的情况下,对于各支撑件的连结费事。

于是,在技术方案4中,连结部件具备支撑件连结部和车架连结部。由此,能够在用支撑件连结部将底板支撑件与后支撑件连结的状态下,将车架连结部与后车架连结。

由此,与将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逐个与后车架连结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制造工序的简化。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连结部件还具备夹在所述支撑件连结部与所述车架连结部之间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腿部。

这样,连结部件具备腿部,在使腿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下,使腿部夹在支撑件连结部与车架连结部之间。由此,能够使支撑件连结部与车架连结部的高度位置不同。

由此,相对于后车架,能够使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高度位置不同,从而能够在决定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高度位置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通过使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腿部夹在支撑件连结部与车架连结部之间,能够将连结部件形成为大致曲柄状截面。由此,能够提高连结部件的刚性。

通过用刚性高的连结部件来连结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能够确保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支撑件连结部具备:配置在所述底板支撑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的上方的上支撑件连结部;和配置在所述底板支撑件以及所述后支撑件的下方的下支撑件连结部,由所述上支撑件连结部以及所述下支撑件连结部从上下方向夹持所述底板支撑件和所述后支撑件,由此进行连结。

这样,支撑件连结部具备上支撑件连结部和下支撑件连结部。另外,由上支撑件连结部以及下支撑件连结部从上下方向夹持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由此进行连结。

由此,能够由支撑件连结部来牢固地支承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从而提高各支撑件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具备副车架,该副车架具有安装在所述后车架的底部的前安装部以及后安装部,在所述副车架的前安装部的附近连结有所述连结部件。

这样,在后车架的底部安装有副车架的前安装部,并在前安装部的附近连结有连结部件。由此,能够将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输入到后车架的底部的荷载传递给连结部件,并使传递到连结部件的荷载向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高效率地分散。

由此,能够由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来承受从副车架的前安装部输入到后车架的底部的荷载,从而提高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车身后部构造还具备:供所述副车架的后安装部连结且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横梁;和供所述后横梁在车宽方向中央部接合的物品收纳底板,由所述后横梁或者设于该后横梁上的支承托架形成所述后支承部。

这样,将副车架的后安装部与后横梁连结,并使后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与物品收纳底板接合。由此,能够由后横梁来加强物品收纳底板,从而确保物品收纳底板的刚性。

而且,由后横梁或者设于后横梁上的支承托架形成了后支承部。后支承部是连结后支撑件的部位。另外,副车架的后安装部与后横梁连结。能够使从副车架的后安装部输入到后横梁的荷载向后支撑件高效率地分散。

由此,能够由后支撑件来承受从副车架的后端部输入到后横梁的荷载,从而提高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

在技术方案9的发明中,优选地,所述后车架具备在该后车架的底部承受车身的抬升力的车身抬升部,在所述车身抬升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所述车架连结部。

这样,在后车架的底部具有车身抬升部,由车身抬升部承受车身的抬升力。另外,在车身抬升部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车架连结部(即连结部件)。由此,能够不与连结部件干涉地,在车身抬升部配置抬升器(车身抬升机构)。

由此,在车身的制造工序中,能够在用连结部件将底板支撑件和后支撑件安装到后车架上的后工序中,由抬升器对车身抬升部作用抬升力来抬升车身。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对后车架输入了冲击荷载时,通过抑制由所输入的冲击荷载在后车架上产生弯矩,而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的仰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分解仰视图。

图3是图1的3-3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左侧部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从车身前下方观察到的、从图1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卸下副车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图4的6-6线剖视图。

图7是图1的7-7线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5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从图4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卸下副车架后的左侧部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左侧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9的11-11线剖视图。

图12是图9的12-12线剖视图。

图13是图4的13部放大图。

图14是在制造工序中抬升本发明的车身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5是由左后车架承受从车身后方输入到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冲击荷载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的支承从副车架传递到左后车架和后横梁的荷载的例子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Ve 车身

10 车身后部构造

14 前底板

14a 前底板的下表面

15 左右的底板车架

21 左右的后车架

21b 左右的后车架的底部

23 物品收纳底板

27 后横梁

28 支承托架(后支承部)

31 副车架

42 车身抬升部

51 横梁中央部(后横梁的车宽方向中央部、后支承部)

82 左右的前安装部(前安装部)

83 左右的后安装部(后安装部)

96 底板支撑件(左右的底板支撑件)

96a 底板支撑件的前端部

96b 底板支撑件的后端部

97 后支撑件(左右的后支撑件)

97a 后支撑件的后端部

97b 后支撑件的前端部

98 连结部件

111 支撑件连结部

112 腿部

113 车架连结部

121 下支撑件连结部

125 上支撑件连结部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以下说明。此外,“前(Fr)”、“后(Rr)”、“左(L)”、“右(R)”依据从驾驶员的角度看到的方向来定。

实施例

对实施例的车身后部构造10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车身后部构造10是构成车身Ve的后部的部位。车身后部构造10具备:设置于车身前后方向中央的左右外侧的左下纵梁13以及右下纵梁13;设置于各下纵梁13之间的前底板14;设置于前底板14的左右侧的左底板车架15以及右底板车架15;和架设在左下纵梁13以及右下纵梁13的各后端部13a上的前底板横梁16。

另外,车身后部构造10具备:从左下纵梁1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左后车架21;从右下纵梁1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右后车架21;设置于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之间的后底板22;设置于后底板22的车身后方的物品收纳底板(备胎底盘)23;和设置于物品收纳底板23以及前底板横梁16之间的大致中央的后底板横梁24。

而且,车身后部构造10具备:设置于后底板横梁24的车身后方的后横梁27;设置于后横梁27的车宽方向中央的后支承部28;从下方设于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上的副车架31;和配置在副车架31的下方的支撑机构32。后支承部28是设置于车身后方的部件,以下,将后支承部28称为“支承托架28”。

此外,车身后部构造10是左右大致对称的构造。由此,对车身后部构造10的左侧部件以及右侧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对左侧部件进行具体说明,而省略右侧部件的说明。

左下纵梁13是在处于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并配置在车宽方向左外侧的状态下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构成车身骨架的刚性高的部件。

前底板14是设置于左下纵梁13以及右下纵梁13之间并形成车身前方侧的底板部的底面板。换言之,在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之间的车身前方设有前底板14。

如图3所示,左底板车架15在前底板14中处于车宽方向中央14a的左侧且设置于前底板14的下表面14b。左底板车架15朝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具有底部35、内壁36、外壁37、内凸缘38以及外凸缘39。

底部35隔开间隔地配置在前底板14的下表面14b的下方。内壁36从底部35的内边朝上折曲至下表面14b。外壁37从底部35的外边朝上折曲至下表面14b。

内凸缘38从内壁36的上边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外凸缘39从外壁37的上边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左底板车架15由底部35、内壁36、外壁37、内凸缘38以及外凸缘39形成为大致帽子状截面。内凸缘38以及外凸缘39通过点焊与前底板14的下表面14b接合。

由此,由前底板14以及左底板车架15形成闭合截面。

另外,如图1所示,前底板横梁16架设在左下纵梁13以及右下纵梁13的各后端部13a,由此沿车宽方向延伸。前底板横梁16与前底板14接合,并与前底板14一起形成闭合截面。

如图2、图4所示,左后车架21从左下纵梁13向车身后方延伸。左后车架21是在形成为大致矩形截面、并在车身前后方向的后部配置在车宽方向左外侧的状态下构成车身骨架的刚性高的部件。

左后车架21具有:形成前端部21a的底部的前底部41;设置于前底部41的车身抬升部42以及支撑件承受部43;从车身抬升部42以及支撑件承受部43向车身后方延伸的车架弯曲部44;和从车架弯曲部44向车身后方延伸的车架后半部45。

在前底部41中,车身抬升部42设于车宽方向外侧,支撑件承受部43设于车宽方向内侧。

车身抬升部42是在制造工序中供抬升器(车身抬升机构)从下方推顶的部位。通过由抬升器从下方对车身抬升部42推顶,而使车身的抬升力朝上作用于车身抬升部42。通过由车身抬升部42承受抬升力,车身被抬升器抬升。

支撑件承受部43设置于车身抬升部42的车宽方向内侧。在支撑件承受部43上,设有后述的连结部件98的车架连结部113。

另外,在左后车架21的车架弯曲部44中在车宽方向外侧设有左后轮罩47。另外,在左后轮罩47的车身后方设有左侧面板48。

同样地,在右后车架21的车架弯曲部44上设有右后轮罩47。另外,在右后轮罩47的车身后方设有右侧面板48。

后底板22设置于前底板14的车身后方且设在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之间。后底板22是形成车身后方侧的底板部的底面板。在后底板22的车身后方设有物品收纳底板23。

物品收纳底板23通过朝向下方以凸状鼓出而使车内侧形成为凹状。在物品收纳底板23内收纳备胎、工具类部件、轮胎修理箱等。

在物品收纳底板23以及前底板横梁16之间的大致中央设有后底板横梁24。具体地,后底板横梁24通过架设在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之间而沿车宽方向延伸。后底板横梁24与后底板22接合,并与后底板22一起形成闭合截面。

如图4、图5所示,在后底板横梁24的车身后方设有后横梁27。后横梁27通过架设在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参照图2)之间而沿车宽方向延伸。

在后横梁27的左端部27a连结有副车架31(详见后述)的左后安装部83。同样地,在后横梁27的右端部27b连结有副车架31的右后安装部83(参照图1)。

后横梁27具有:处于车宽方向中央且位于物品收纳底板23的前中央的横梁中央部(车宽方向中央部)51;形成横梁中央部51的左侧部的横梁左侧部52;和形成横梁中央部51的右侧部的横梁右侧部53。

如图6所示,横梁中央部51具有:形成为大致L字形截面的中央前部55;从中央前部55的上边朝向车身前方突出的上凸缘56;和从中央前部55的后边朝向下方突出的后凸缘57。

上凸缘56以及后凸缘57与物品收纳底板23的前层差部61接合。由此,由横梁中央部51以及前层差部61形成闭合截面。由此,前层差部61(即物品收纳底板23)由横梁中央部51加强,从而确保物品收纳底板23的刚性。

另外,如图7所示,横梁左侧部52的上前凸缘52a以及上后凸缘52b与物品收纳底板23接合。由此,由横梁左侧部52以及物品收纳底板23形成闭合截面。

同样地,横梁右侧部53的上前凸缘53a以及上后凸缘53b与物品收纳底板23接合。由此,由横梁右侧部53以及物品收纳底板23形成闭合截面。

即,后底板横梁24与物品收纳底板23一起形成闭合截面。

如图5、图8所示,在后底板22的车身后方且在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参照图1)之间设有支承托架28。具体地,在后横梁27的横梁中央部51设有支承托架28。

支承托架28具备:与横梁中央部51以及物品收纳底板23的收纳前部62接合的支承壁部65、和设置于支承壁部65的下端部65a上的支承底部66。

支承壁部65具有前壁68、左壁69、右壁71以及支承凸缘72。

前壁68配置在横梁中央部51的车身前方。左壁69从前壁68的左边向车身后方折曲。右壁71从前壁68的右边向车身后方折曲。支承凸缘72从前壁68、左壁69以及右壁71的各上边向支承壁部65的外侧突出。

支承壁部65由前壁68、左壁69以及右壁71形成为大致U字形截面。

支承凸缘72与物品收纳底板23的收纳前部62、横梁中央部51的中央前部55接合。即,支承壁部65与收纳前部62以及中央前部55接合。

在支承壁部65的下端部65a接合有支承底部66。支承底部66具有:配置在支承壁部65的下端部65a上的底部75;从底部75的前边、左边以及右边朝向上方突出的上凸缘76;和从底部75的后边朝向车身后方突出的后凸缘77(也参照图6)。

如图6、图7所示,沿着支承壁部65的下端部65a从下方收纳有上凸缘76,且上凸缘76与下端部65a接合。另外,后凸缘77与横梁中央部51的中央前部55(具体为中央前部55的底部55a)接合。

由此,支承壁部65的下端部65a由支承底部66封闭。由此,支承托架28与横梁中央部51以及收纳前部62接合。

在此,支承壁部65与物品收纳底板23的收纳前部62以及横梁中央部51的中央前部55接合。由此,通过支承托架28、横梁中央部51以及收纳前部62形成闭合截面。通过使支承托架28形成为闭合截面,能够提高支承托架28的刚性。

如图2、图4所示,在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的各底部21b上从下方设有副车架31。

副车架31具备:形成为俯视大致矩形的车架主体81;与车架主体81的左前部81a连结的左前安装部(前安装部)82;与车架主体81的右前部81a连结的右前安装部(前安装部)82;与车架主体81的左后部81b连结的左后安装部(后安装部)83;和与车架主体81的右后部81b连结的右后安装部(后安装部)83。

车架主体81具备:配置在左后车架21的下方的左车架85;配置在右后车架21的下方的右车架85;架设在左车架85以及右车架85的前端部81a的前构件86;和架设在左车架85以及右车架85的后端部81b的后构件87。

副车架31由左车架85、右车架85、前构件86以及后构件87形成为俯视大致矩形。

左车架85的前端部81a与左前安装部82的后端部82a一起由螺栓88紧固在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上。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是左后车架21的底部21b中的形成车架弯曲部44的部位。

在该状态下,左前安装部82沿着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朝向车身前方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在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且在车身抬升部42和支撑件承受部43的车身后方的附近,通过多个螺栓91而连结有左前安装部82的前端部82b。

与左车架85的前端部81a以及左前安装部82相同地,右车架85的前端部81a以及右前安装部82与右后车架21的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连结。

另外,左车架85的后端部81b与左后安装部83的外端部83a一起由螺栓92紧固在左后车架21的底部21b中的车架后半部45的底部45a上。在该状态下,左后安装部83沿着后横梁27(具体为横梁左侧部52)的底部52c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在横梁左侧部52的底部52c(即后横梁27的左端部27a)且在车架后半部45的附近,通过多个螺栓93而连结有左后安装部83的内端部83b。

与左车架85的后端部81b以及左后安装部83相同地,右车架85的后端部81b以及右后安装部83与左后车架21的车架后半部45的底部45a、后横梁27的右端部27b(横梁右侧部53的底部53c)连结。

由此,在左后车架21以及右后车架21的各底部21b上从下方安装有副车架31。在该状态下,由副车架31的左侧部支承左后悬架,由副车架31的右侧部支承右后悬架。

在副车架31的下方配置支撑机构32。支撑机构32具备:设置于车宽方向左侧的左支撑部95、和设置于车宽方向右侧的右支撑部95。

左支撑部95具备:从左底板车架15朝向车身后方以向外倾斜状延伸的底板支撑件96;从底板支撑件96朝向车身后方以向内倾斜状延伸的后支撑件97;和连结底板支撑件96以及后支撑件97的连结部件98。

如图3、图9所示,底板支撑件96是形成为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的加强部件。底板支撑件96与左底板车架15的后端部15a以及前底板14的后端部14c连结,并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

在此,由前底板14以及左底板车架15形成了闭合截面。另外,在左底板车架15的后端部15a的底部35与前底板14的后端部14c之间夹有套管101。而且,在前底板14的上表面14d上且与套管101同轴地焊接有螺母102。

底板支撑件96的前端部96a从下方与左底板车架15的后端部15a的底部35接触。在该状态下,将底板支撑件96的前端部96a和左底板车架15的底部35贯穿的螺栓103插入至套管101内。从套管贯穿的螺栓103从前底板14的上表面14d突出并与螺母102螺纹结合。

由此,底板支撑件96的前端部96a与左底板车架15的后端部15a以及前底板14的后端部14c连结。

在此,由前底板14以及左底板车架15形成了闭合截面。由此,左底板车架15以及前底板14的刚性提高。而且,底板支撑件96的前端部96a与闭合截面的左底板车架15以及前底板14连结。

由此,能够由为闭合截面的左底板车架15以及前底板14提高底板支撑件96的刚性,从而确保车身后部构造10的刚性。

如图4、图10所示,后支撑件97从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与底板支撑件96相同地,后支撑件97也是形成为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的加强部件。

由于后支撑件97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所以后支撑件97的后端部97a与支承托架28连结。

具体地,如图6、图7所示,在支承托架28(具体为支承底部66)的底部75的内表面75a上焊接有螺母105。在该状态下,后支撑件97的后端部97a从下方与底部75接触。螺栓106贯穿后支撑件97的后端部97a和底部75并与螺母105螺纹结合。

由此,后支撑件97的后端部97a与支承托架28的支承底部66连结。

在此,支承托架28与横梁中央部51以及收纳前部62接合,并形成了闭合截面。由此,支承托架28的刚性提高。由此,用刚性高的支承托架来提高后支撑件97的刚性,从而确保车身后部构造10的刚性。

这样,底板支撑件96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后支撑件97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由此,底板支撑件96以及后支撑件97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

在该状态下,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由连结部件98(参照图10)连结。

如图10、图11所示,连结部件98具备:将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连结的支撑件连结部111;从支撑件连结部111向上方立起的腿部112;和从腿部112的上边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车架连结部113。

即,在支撑件连结部111与车架连结部113之间夹有腿部112。在该状态下,腿部112向上下方向延伸。

另外,连结部件98由下夹持部件115以及上夹持部件116这两个部件构成。下夹持部件115是从下方承受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的部件。另外,上夹持部件116是从上方承受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的部件。

具体地,下夹持部件115具备:配置在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的下方的下支撑件连结部121;从下支撑件连结部121的外边向上方立起的外腿部122;和从外腿部122的上边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下车架连结部123。

下支撑件连结部121、外腿部122以及下车架连结部123以曲柄状折曲,从而形成下夹持部件115。

上夹持部件116具备:配置在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的上方的上支撑件连结部125;从上支撑件连结部125的外边向上方立起的内腿部126;和从内腿部126的上边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上车架连结部127。

上支撑件连结部125、内腿部126以及上车架连结部127以曲柄状折曲,从而形成上夹持部件116。

由下支撑件连结部121以及上支撑件连结部125构成支撑件连结部111。另外,由外腿部122以及内腿部126构成腿部112。

而且,由下车架连结部123以及上车架连结部127构成车架连结部113。

如图10、图12所示,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由上支撑件连结部125和下支撑件连结部121从上下方向夹持。

在该状态下,下支撑件连结部121、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上支撑件连结部125由螺栓131、螺母132紧固。另外,下支撑件连结部121、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以及上支撑件连结部125由多个螺栓131、螺母132紧固。

即,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在由支撑件连结部111夹持的状态下连结。由此,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由支撑件连结部111牢固地支承。由此,底部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的刚性提高。

另外,在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由支撑件连结部111夹持的状态下,底板支撑件96以及后支撑件97连结为俯视大致V字形(也参照图9)。

如图10、图11所示,腿部112在内腿部126的车宽方向外侧重合有外腿部122。另外,车架连结部113在下车架连结部123的上方重合有上车架连结部127,并通过多个螺栓134与左后车架21的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

由此,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以及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经由连结部件98与左后车架21的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由此,底板支撑件96以及后支撑件97以俯视大致V字形的方式与左后车架21的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

另外,腿部112夹在支撑件连结部111与车架连结部113之间,且朝向上下方向配置。由此,连结部件98形成为大致曲柄状截面。由此,在连结部件98上形成多个棱线部98a、98b,从而提高连结部件98的刚性。

这样,通过用刚性高的连结部件98连结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能够确保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的刚性。

如图11、图13所示,连结部件98的车架连结部113通过多个螺栓134与左后车架21的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支撑件承受部43与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的前部位44b相比位于车身前方侧、且位于前部位44b的附近。左前安装部82的前端部82b通过多个螺栓91与前部位44b连结。

换言之,支撑件承受部43(即连结部件98)连结在副车架31的左前安装部82的附近。

在此,左后车架21设置于车身后部构造10的下部。由此,在将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逐个单独与左后车架21连结的情况下,对于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的连结很费事。

于是,连结部件98分别具备支撑件连结部111和车架连结部113。由此,在用支撑件连结部111将底板支撑件96与后支撑件97连结的状态下,能够将车架连结部113与左后车架21连结。

由此,与将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逐个与左后车架21连结的情况相比,能够谋求制造工序的简化。

另外,在支撑件连结部111与车架连结部113之间夹有腿部112。而且,腿部112朝向上下方向配置(也参照图11)。由此,能够由腿部112使支撑件连结部111与车架连结部113的高度位置不同。

即,相对于左后车架21,能够使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的高度位置不同,由此,能够在决定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的高度位置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而且,底板支撑件96从左底板车架15的后端部15a朝向左后车架21的支撑件承受部43延伸。在该状态下,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经由连结部件98与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

即,左底板车架15经由底板支撑件96与左后车架21连结。在此,左后车架21是形成车身骨架的刚性高的部件。

由此,能够用左后车架21来加强左底板车架15。由此,能够提高左底板车架15的刚性,并使乘员的乘坐舒适感提高。

接着,基于图14说明在车身的制造工序中将抬升器(车身抬升机构)141配置于车身抬升部42、并由抬升器141来抬升车身的例子。

如图14所示,在车身抬升部42的车宽方向内侧设有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部件98的车架连结部113与该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由此,车架连结部113(即连结部件98)设置于车身抬升部42的车宽方向内侧。

由此,在车身的制造工序中,在用连结部件98将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安装到支撑件承受部43上的后工序中,能够不与连结部件98干涉地,将抬升器141如箭头A所示地配置于车身抬升部42。

通过在车身抬升部42配置抬升器141,能够由抬升器141使抬升力作用于车身抬升部42来抬升车身Ve,从而谋求制造工序的优化。

接着,基于图15说明由左后车架21承受从车身后方输入到车身后部构造10的冲击荷载F1的例子。

如图15所示,底板支撑件96从左底板车架15的后端部15a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外侧以倾斜状延伸。另外,后支撑件97从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向车身后方且向车宽方向内侧以倾斜状延伸。

而且,后支撑件97的前端部97b与底板支撑件96的后端部96b经由连结部件98与左后车架21的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在该状态下,左底板车架15以及后支撑件97配置为俯视大致V字形。

从车身后方对该车身后部构造10输入有冲击荷载F1。所输入的冲击荷载F1经由后横梁27以及支承托架28,作为荷载F2而输入至后支撑件97的后端部97a。输入到后支撑件97的后端部97a的冲击荷载F2经由后支撑件97以及连结部件98,作为荷载F3而输入至底板支撑件96。

由此,从后支撑件97对左后车架21作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分力(即向外分力)F4。另一方面,从底板支撑件96对左后车架21作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分力(即向内分力)F5。

在此,向外分力F4和向内分力F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作用于左后车架21的同一部位(即支撑件承受部43)。由此,由向外分力F4作用于左后车架21所产生的弯矩M1与由向内分力F5作用于左后车架21所产生的弯矩M2相互抵消。

由此,能够防止弯矩作用于左后车架21,从而能够确保左后车架21(即车身后部构造10)相对于冲击荷载F1的刚性。

接着,基于图16说明由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承受从副车架31的左前安装部82传递到左后车架21的荷载F6的例子。

如图16所示,副车架31的前端部81a和左前安装部82与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连结。另外,在副车架31的左前安装部82的车身前方侧的附近设有左后车架21的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部件98与该支撑件承受部43连结。

在该状态下,向副车架31输入荷载。所输入的荷载从副车架31的左前安装部82作为荷载F6而输入至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所输入的荷载F6传递至连结部件98。

传递到连结部件98的荷载F6作为荷载F7而分散至底板支撑件96,另外,还作为荷载F8而分散至后支撑件97。由底板支撑件96来承受分散到底板支撑件96的荷载F7。另外,由后支撑件97来承受分散到后支撑件97的荷载F8。

这样,能够由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高效率地承受从副车架31的左前安装部82输入到车架弯曲部44的底部44a的荷载F6。由此,能够由底板支撑件96和后支撑件97来提高车身后部构造10的相对于荷载F6的刚性。

接着,基于图16说明由后支撑件97承受从副车架31的左后安装部83传递到后横梁27的荷载F9的例子。

如图16所示,在后横梁27的横梁中央部51上设有支承托架28,在支承托架28上连结有后支撑件97的后端部97a。

另外,副车架31的左后安装部83的内端部83b与横梁左侧部52的底部52c(即后横梁27的左端部27a)连结。

在该状态下,向副车架31输入荷载。所输入的荷载从副车架31的左后安装部83作为荷载F9而输入至后横梁27的左端部27a。所输入的荷载F9经由支承托架28作为荷载F10而分散至后支撑件97。

由此,能够由后支撑件97承受从副车架31的左后安装部83输入到后横梁27的荷载F9。由此,能够由后支撑件97来提高车身后部构造10的相对于荷载F9的刚性。

此外,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改良等。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在后横梁27上设有支承托架28来作为后支承部28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将后横梁27的横梁中央部51作为后支承部。

在该情况下,由横梁中央部51以及前层差部61形成闭合截面,由此也能够提高横梁中央部(即后支承部)51的刚性。由此,与实施例相同地,用刚性高的横梁中央部51来提高后支撑件97的刚性,从而能够确保车身后部构造10的刚性。

而且,通过将横梁中央部51利用为后支承部,将无需单独准备后支承部,从而能够减少零件数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将底板支撑件96、后支撑件97形成为大致矩形的闭合截面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将底板支撑件96、后支撑件97形成为平板部件等的其他形状。

而且,上述实施例所示的车身、车身后部构造、前底板、左右的底板车架、左右的后车架、物品收纳底板、后横梁、支承托架、副车架、车身抬升部、左右的前安装部、左右的后安装部、底板支撑件、后支撑件、连结部件、腿部、车架连结部、下支撑件连结部以及上支撑件连结部等的形状和结构并不限定于例示的内容,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具备如下车身后部构造的汽车,该车身后部构造中,左右的后车架设于车宽方向外侧,在各后车架上连结有加强用支撑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