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纯电动微公交车前独立悬架中车桥架。
背景技术:
:
现有的纯电动微公交车前独立悬架中的车桥架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纯电动微公交车前独立悬架中车桥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纯电动微公交车前独立悬架中车桥架,包括第一支撑横梁、第一支撑立梁、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一直角支撑梁,两所述第一支撑立梁相互平行设置,三根第一支撑横梁相互平行地分层固定连接在两第一支撑立梁之间,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在上端的两第一支撑横梁之间,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横梁相垂直,两第一直角支撑梁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一支撑立梁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角支撑梁的一直角边与第一支撑立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便于制造,造价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微公交车前独立悬架中车桥架,包括第一支撑横梁11、第一支撑立梁12、第一支撑杆13以及第一直角支撑梁14,两根第一支撑立梁12相互平行设置,三根第一支撑横梁11相互平行地分层固定连接在两第一支撑立梁12之间,第一支撑杆13固定连接在上端的两根第一支撑横梁11之间,且第一支撑杆13与第一支撑横梁11相垂直,两第一直角支撑梁1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第一支撑立梁12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直角支撑梁14由两根槽钢相互焊接而成,为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与强度,在第一直角支撑梁14水平直角边与第一支撑立梁12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1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