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35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尤指一种能解决习知自行车于低温环境转换至常温环境进行坐垫高度调整时,该自行车的升降调整装置内部的油体体积由小变大后,导致座垫高度难以调整的缺失,以保持该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使用上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图1-2所示,习知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1包含一第一管件10、一第二管件11、一升降调整单元12,及一升降控制单元13。其中,该第二管件11的底端由该第一管件10的顶端穿入该第一管件10内部,该升降调整单元12穿设在该第一、第二管件10、11结合后的二者内部。该升降控制单元13用以控制该升降调整单元12作动或停止。该升降调整单元12具有一外管120及一内管121,该外管120长度较该内管121短,该内管121固设于该外管120内部且该二者之间具一间隙122,该外、内管120、121的上、下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管口1200、1210及一第二管口1201、1211。该外管120的第一、第二管口1200、1201分别受一第一塞件123及一第二塞件124封住。该内管121的第一管口1210外壁与该外管120的第一管口1200内壁固接。该内管121的第二管口1211内部设置有一阀门12A,作为内、外管121、120相通与否的控制。具一撞针125,该撞针125经由该外管120的第二管口1201延伸至该内管121的第二管口1211内部,该撞针125设有一弹簧1250,该弹簧1250具有永远顶推该阀门124成关闭状态的力量。具一浮动活塞126,穿设于该撞针125外侧且位于该外管120的内部,该浮动活塞126且位于该外管120的第二管口1201与该内管121的第二管口1211之间,由该浮动活塞126将该外管120内部区隔有一第一油室1202及一充填气体的气室1203。具一活塞杆127,该活塞杆127由该外管120的第一管口1200经由该内管121的第一管口1210延伸入该内管121内部。具一活塞128,该活塞128固设于该活塞杆127的端部且位于该内管121内部,以将该内管121内部区隔有一位于上端的第二油室1212及位于下端的第三油室1213。该内管121内壁设有复数个通孔1214与间隙122相通,该通孔1214邻近该内管121的第一管口1210端,由该通孔1214及间隙122,使该第二油室1212与该第一油室1202连通。当阀门12A被升降控制单元13顶推撞针125而打开时,该第一、第三、第二油室1202、1212、1213及间隙122四者间的油体相通,因此座垫往上或往下位移时,底座垫的第二管件11、活塞杆127及活塞128即同步往上或往下位移,同时带动油体经阀门12A顺向流动或反向流动。当座垫位置高度调整妥当后,松放升降控制单元13,阀门12A即恢复关闭状态,即能将座垫调整后的位置固定。

但是,习知升降调整单元12于低温环境时(如户外雪地),该第一、第二及第三油室1202、1212、1213的油体体积会因温度下降而体积变小,在阀门12A打开时,气室1203内气体压力会顶推第一油室1202内的油体经由阀门12A补充该第三油室1213内油体体积变小所空出的空间。但当自行车转换至常温环境时(如室内),该第三油室1213的油体体积会因室温温度上升而变大,造成该第三油室1213的压力变大,导致第三油室1213内的油体过度挤压该阀门12A,令使用者顶推该升降控制单元13时,撞针125难以推开阀门12A,导致难以调整自行车座垫高度的情形,显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解决自行车于低温环境移转至常温环境状态下时,该自行车的升降调整装置内部油体体积由小变大,导致难以调整座垫高度的缺失,以保持该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使用上的稳定性的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位于一油压缸的缸筒内的一活塞杆外侧,穿套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设置,常温环境时,该弹性体是被该缸筒内的油体挤压成压缩状;当于低温环境时,因油体体积减小,该弹性体恢复原状以补足油体体积变小的缸筒空间,使该缸筒内的油体压力维持稳定。该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于低温、常温环境变换调整使用时,都能顺利进行坐垫高度调整,以保持该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使用上的稳定性。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是一油压缸,具有缸筒及活塞杆,该活塞杆的一端位于该缸筒外,另一端伸入该缸筒内且固接有活塞,该活塞的位置将该缸筒内部区隔两个油室;该活塞杆位于该缸筒外的该端与该缸筒二者,其中之一是与座垫固接,另一是与该自行车骨架固接;该缸筒内设置有一阀门,控制该两个油室是否相通或关闭;

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弹性体,设于该缸筒内且穿套于该活塞杆外,由该弹性体的配置,低温环境时,该弹性体能填补油体体积变小所腾出的缸筒空间。

上述的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中,该缸筒包含外管及内管,该内管长度较该外管短,该内管固设于该外管内部且二者之间具间隙,该内、外管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管口及第二管口,该外管的第一、第二管口分别受第一塞件及第二塞件封住,该内管的第一管口外壁与该外管内壁固接,于该内管的第二管口内部设置该阀门与该外管内部相通;具一撞针,该撞针是经由该外管的第二管口外延伸至该内管的第二管口内,该撞针设有一永远顶推该阀门的弹簧,令该阀门关闭;具一浮动活塞,穿设于该撞针上,该浮动活塞设于该外管内部,且该浮动活塞位于该外管的第二管口与该内管的第二管口之间,由该浮动活塞将该外管内部区隔有第一油室及气室;该活塞杆由该外管的第一管口外经由该内管的第一管口延伸至该内管内部;该活塞位于该内管内部,以将该内管内部区隔有第二油室及第三油室;该内管内壁设有一通孔,该通孔邻近该内管的第一出口端,该通孔令该第三油室、该间隙与该第一油室连通。

上述的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中,该弹性体的外壁中段具有一以环状设置的凹槽,轴心位置设置有一贯孔,供该活塞杆贯穿,该弹性体的顶面及底面个别设置有一环状推拔斜面。

上述的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中,该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配置于第一管件及第二管件结合后的二者内部;该第二管件顶端与该座垫固接,该第一管件的底端与自行车该骨架固接,该第二管件的底端由该第一管件的顶端穿入该第一管件内部;该缸筒设置于该第二管件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位于一油压缸的缸筒内的一活塞杆外侧,穿套有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的设置,常温环境时,该弹性体是被该缸筒内的油体挤压成压缩状;当于低温环境时,因油体体积减小,该弹性体恢复原状以补足油体体积变小的缸筒空间,使该缸筒内的油体压力维持稳定。该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于低温、常温环境变换调整使用时,都能顺利进行坐垫高度调整,以保持该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使用上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习知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的组合剖视图。

图2所示是习知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的分解剖视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图4A所示是图4的部分放大图。

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剖视图。

图6A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体放大图。

图6B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体部份剖视图。

图6C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弹性体剖视图。

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常温环境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7A所示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8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低温环境下的使用示意图。

图8A所示是图8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习知标号:

自行车座管高度调整机构1 第一管件10 第二管件11

升降调整单元12 升降控制单元13 外管120

内管121 间隙122 第一管口1200、1210

第二管口1201、1211 第一塞件123 第二塞件124

阀门12A 撞针125 弹簧1250

浮动活塞126 第一油室1202 气室1203

活塞杆127 活塞128 第二油室1212

第三油室1213 通孔1214

本实用新型标号:

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2 第一管件2A 第二管件2B

缸筒2C 外管20 内管21

间隙22 第一管口210、200 第二管口211、201

第一塞件23 第二塞件24 阀门25

弹簧250 撞针26 浮动活塞260

第一油室202 气室203 活塞杆27

活塞28 第二油室212 第三油室213

通孔214 弹性体270 凹槽271

贯孔272 推拔斜面27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2是配置于一第一管件2A及一第二管件2B结合后的二者内部;该第二管件2B顶端与座垫固接,该第一管件2A的底端与自行车骨架固接。该第二管件2B的底端由该第一管件2A的顶端穿入该第一管件2A内部。其中,该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2是一油压缸,具有:

一缸筒2C,如图5所示。该缸筒2C包含一外管20及一内管21,该内管21长度较该外管20短,该内管21固设于该外管20内部且二者之间具一间隙22。该内、外管21、20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管口210、200及一第二管口211、201,该外管20的第一、第二管口200、201分别受第一塞件23及一第二塞件24封住。该内管21的第一管口210的外壁与该外管20的内壁固接。该内管21的第二管口211内部设置一阀门25,以控制内管21与外管20的相通或关闭,该阀门25固设有一弹簧250,该弹簧250具有顶推该阀门25一直保持关闭力量。

一撞针26,可被控制轴向位移。该撞针26由该外管20的第二管口201外延伸至该内管21的第二管口211处而与该阀门25固接,可由顶推该撞针26而使阀门25打开。具一浮动活塞260,穿设于该撞针26上,该浮动活塞260设于该外管20内部,且位于该外管20的第二管口201与该内管21的第二管口211之间,由该浮动活塞260将该外管20内部区隔有一第一油室202及一气室203,该第一油室202与该间隙22相通。

一活塞杆27,该活塞杆27由该外管20的第一管口200端经由该内管21的第一管口210延伸至该内管21内部。具一活塞28,该活塞28固设于该活塞杆27的端部且位于该内管21内部,将该内管21内部以该活塞28位移位置为界,区隔有一第二油室212及第三油室213。该内管21内壁设有复数个通孔214,该通孔214邻近该内管21的第一管口210端,由该通孔214令该第三油室213与该间隙22及该第一油室202相通。当阀门25被打开时,座垫即可被调整位移,且该活塞杆27随着座垫被往上或往下调整位移,该活塞28即能带动缸筒2C内的油体经阀门25顺向或反向流动做空间换置;当阀门25堵住,该座垫位置即被固定。

具一弹性体270(如图6A、6B、6C所示),穿套于该活塞杆27外(如图7A所示),位于该通孔214及邻近该内管21的第一管口210之间,不能阻塞通孔214。该弹性体270的外壁中段具有一以环状设置的凹槽271,使该弹性体270具可被压缩性。轴心位置设置有一贯孔272,以供活塞杆27穿过;该弹性体270的顶面及底面个别设置有一推拔斜面273,使该弹性体270具压缩弹性。

当自行车处于常温环境时,该缸筒2C内的油体是些微压缩弹性体270,如图7和7A所示;当自行车处于低温环境时(如雪地),该缸筒2C内的油体因低温而体积减少,该缸筒2C内因油体体积变小所腾出的空间,使该弹性体270不再被压缩而恢复张开状,如图8和8A所示,以填补该缸筒2C所腾出的空间,以致,即使于低温环境打开阀门25,因缸筒2C内的空间已被弹性体270填满,也不会有多余的油体进入第三油室213内,导致自行车移至常温环境时打开阀门25时压力变大,而不易打开阀门25调整座垫的缺失存在。

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的设置,可填补缸筒于低温环境时内部油体体积变小所腾出的空间,即使打开阀门,也不会有多余的油体进入第三油室内,改善习知自行车移至常温环境后,因第三油室油量增加,体积及压力增加,导致阀门不易打开的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保持自行车座垫升降调整装置使用上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