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2579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停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家庭或小区等空间不足处实现停车的的一种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



背景技术:

跟随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出门。但在房价昂贵的城市,家庭内部空间,小区公共停车空间较小,停放自行车较为困难;而且在小区公共停车用地,车辆过多密集停放时,美观受影响。此外,由于当前多数单车采用单侧支脚停靠,容易侧翻,光线不足时或不留意时,容易使人绊倒。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已经有一些立式自行车停放架;这些自行车停放架通过固定机构将自行车固定在支撑架的滑槽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前轮、后轮固定机构;前轮、后轮固定机构均包括推杆、固定座、卡紧座,推杆穿过前轮或后轮,固定座和卡紧座上顶部的滑台分别与推杆上滑槽滑动配合,固定座和卡紧座底部的滑台分别与滑槽两侧的滑道相配合,滑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通过螺栓将固定座、卡紧座上固定在支撑架上。可以看出,现有的自行车停放架有如下缺点:停放车时较为麻烦,需要一人扶住自行车,另一人推动推杆和固定座、卡紧座配合,才能将自行车停放后,同理,取车时也一样;其次由于其固定座和卡紧座通过滑槽滑动后再采用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当停放不同类型的自行车时,可能需要调节固定机构的高度,此时需要松动螺栓再滑动固定座、卡紧座,对于使用者来将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停车和取车更方便的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它还具备更有利于使用者安全的优点。

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包括主支架、上部固定支撑机构、下部固定支撑机构;上部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左侧板、右侧板、橡胶块、上旋转槽,左侧板、右侧板滑动式安装在主支架上,用于卡住自行车前轮轮毂和辐条的橡胶块分别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上,上旋转槽转动式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下部,上旋转槽的转动区间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下部以上;用于安装、支撑自行车后轮的下部固定支撑机构固定在主支架的下端。包括自行车前轮、自行车后轮、轮毂、辐条的自行车停靠在本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上。左侧板、右侧板相同,对称布置在主支架上。采用此结构,使用者只需双手扶着自行车把手往前或往后推动就能轻易停放或者取下自行车,方便且安全,结构简单,易安装,易操作。

左侧板、右侧板均为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包括安装于主支架的底杆、和底杆相对的顶杆以及位于底杆两侧的上侧杆、下侧杆。采用此结构,结构稳固、简单,在满足防止自行车侧翻的情况下,方便安装上旋转槽、橡胶块等其他零部件,且省料。

还包括限位块、转轴;上旋转槽通过转轴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下侧杆的外端;左侧板、右侧板的下侧杆的内端安装限位块,限位块包括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在上旋转槽安装于两下侧杆的一端起依次安装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以顶杆为基准,上旋转槽从顶杆往两侧板之间转动时,上旋转槽的极限位置为下限位块;上旋转槽从顶杆往两侧板之间以外方向转动时,上旋转槽的极限位置为下限位块。采用此结构,限位块能对上旋转槽的运动区间进行限制,从而使得在使用时上旋转槽能对自行车前轮起到支撑作用,在不使用时,能将上旋转槽转动至两侧板内,起到收纳、节约空间的作用。

上限位块包括上限位块上部、上限位块下部,上限位块通过上限位块下部安装在下侧杆的上表面,两上限位块下部之间的距离和两下侧杆之间的距离相同,两上限位块上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下侧杆之间的距离。采用此结构,结构简单,当上旋转槽在两侧板外转动时,能限制上旋转槽继续往下侧杆的下部旋转,从而使得上旋转槽能对自行车前轮起到支撑作用。

下限位块分别安装在两下侧杆的内侧,两下限位块的宽度小于上旋转槽的宽度。采用此结构,结构、设计简单,当上旋转槽往两侧板之间转动时,能限制上旋转槽继续往下侧杆方向转动,从而使得上旋转槽在不使用时能收纳于两侧板之间,起到节约空间的作用。

上旋转槽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凹槽;上旋转槽封闭的一端安装于两侧板上,称为上旋转槽的安装段,剩余的一段称为上旋转槽的自由段;上旋转槽的安装段较上旋转槽的自由段宽,上旋转槽的安装段的宽度和两下侧杆之间的宽度相同,上旋转槽的自由段的宽度和两上限位块上部之间的宽度相同。采用此结构,上旋转槽向两侧板之间旋转时,上旋转槽能通过上限位块到达下限位块并被下限位块限位;上旋转槽向两侧板之外旋转时,上旋转槽能被上限位块限位;上旋转槽能通过和限位块配套使用,从而对上旋转槽进行限位,使得上旋转槽在两侧板之间的外部位置能将自行车前轮支撑起来。

橡胶块安装于两顶杆的内侧面的中部。采用此结构,安装方便,将自行车前轮轮毂和辐条卡住,限制了自行车前轮的左右自由度,同时自行车前轮给橡胶条的反作用力也将上部固定支撑机构支撑起来。

还包括左装饰板、右装饰板、固定块,左装饰板、右装饰板的底部分别安装在左、右侧板的底杆,左装饰板、右装饰板的顶部通过固定块安装在左、右侧板的顶杆。采用此结构,左装饰板、右装饰板能更好地限制自行车前轮的自由度,同时也对本装置起到装饰作用。

还包括转轴;下部固定支撑机构包括下支座、下旋转槽;下支座包括左支板、右支板,左支板、右支板固定在主支架的下部,下旋转槽两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左支板、右支板的内侧。采用此结构,方便将下旋转槽旋转出来,从而支撑起自行车后轮;同时方便将下旋转槽收放进入下支座,节约空间且美观,安装简便。

主支架为长方体形,在主支架的长度方向上开设两条平行的滑槽,两滑槽之间的宽度大于自行车前轮的宽度。采用此结构,能够实现两侧板在主支架上滑动,且滑槽之间留出足够的宽度,从而使得自行车停放时能够置入两侧板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

1、对自行车后轮起支撑作用的下部固定支撑该机构固定在主支架的下部,对自行车前轮起支撑作用且防止自行车侧翻的上部固定支撑机构滑动式安装在主支架上;因此,使用者只需双手扶着自行车把手往前或往后推动就能轻易停放或者取下自行车,方便且安全,结构简单,易安装,易操作。

2、上旋转槽通过和上限位块、下限位块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是上旋转槽只能绕下侧杆的外端在下侧杆上方转动;因此,上旋转槽向两侧板之间的外部旋转时只能到达上限位块的高度,从而在使用时上旋转槽对自行车前轮支撑住;上旋转槽向两侧板之间转动时,上旋转槽只能到达下限位块位置处,从而在不使用本停靠装置时,能将上旋转槽收放在两侧板之间,起到节约空间且美观的作用。

3、下支座固定在主支架上,下旋转槽转动式安装在下支座上;因此,在停放自行车时,将下旋转槽旋转于下支座之外,从而将自行车后轮支撑起来;当取下自行车后,将下旋转槽旋转放于下支座内,从而将上旋转槽收放起来,节约空间且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上部固定支撑机构的轴测图。

图3为未安装装饰板的上部固定支撑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下部固定支撑机构的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停放自行车后的左视图。

其中,1为主支架,2为上部固定支撑机构,3为下部固定支撑机构,4为自行车,5为自行车前轮,6为自行车后轮,7为左侧板,8为左装饰板,9为下限位块,10为上限位块,11为上旋转槽,12为橡胶块,13为固定块,14为右侧板,15为底杆,16为下侧杆,17为顶杆,18为上侧杆,19为下旋转槽,20为右支板,21为承接块,22为左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它包括主支架、上部固定支撑机构、下部固定支撑机构。下部固定支撑机构用于固定、支撑自行车后轮,上部固定支撑机构用于固定、支撑自行车前轮。下部固定支撑机构固定在主支架的下部,上部固定支撑机构安装在主支架上且可以在主支架上滑动。

主支架为一长方体形板块,在板块的两侧开设滑槽,两滑槽相互平行,两滑槽之间的宽度大于自行车前轮的宽度。

下部固定支撑机构包括左侧板、右侧板、橡胶块、左装饰板、右装饰板、上旋转槽,左侧板、右侧板滑动式安装在主支架的左右两侧滑槽上,左侧板上安装左装饰板,右侧板上安装右装饰板,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下部安装上旋转槽。左侧板、右侧板均为四边形结构,四边形结构包括安装于主支架的底杆、和底杆相对的顶杆以及位于底杆两侧的上侧杆、下侧杆。左侧板、右侧板均通过底杆上的滑块安装在主支架上的滑槽中,从而左侧板、右侧板通过滑块在主支架上的滑槽中滑动。滑块呈长方体形。左侧板、右侧板的下侧杆上且靠近顶杆的一端(即外端)安装上旋转槽,上旋转槽两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上,上旋转槽能通过转轴绕左侧板、右侧板的下侧杆的外端转动。限位块包括上限位块、下限位块。上限位块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下侧杆的上表面上,上限位块在下侧杆上靠近安装上旋转槽的一端;上限位块包括上限位块上部、上限位块下部,上限位块上部较上限位块下部宽,上限位块下部恰好贴合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下侧杆的表面,且上限位块下部的两侧的边界和下侧杆的上表面的边界对齐,上限位块上部在外侧的边界和上限位块下部在外侧的边界对齐,上限位块上部在内侧的边界伸出上限位块下部在内侧的边界。两上限位块下部之间的距离和两下侧杆之间的距离相同,左、右侧板上两上限位块上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下侧杆之间的距离。下限位块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下侧杆的内侧面,两下限位块的宽度小于上旋转槽的宽度。橡胶块分别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顶杆的内侧面,且位于左侧板、右侧板的顶杆的中段处。

左装饰板、右装饰板均为梯形板,梯形板下部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底杆上,梯形板上部通过固定块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顶部,固定块和左侧板、右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固定。左装饰板、右装饰板统称为装饰板。

上旋转槽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凹槽,上旋转槽封闭的一端安装于两侧板上,称为上旋转槽的安装段,剩余的一段称为上旋转槽的自由段;上旋转槽的安装段较上旋转槽的自由段的宽度宽,上旋转槽的安装段的宽度和两侧板之间的距离相同,上旋转槽的自由段的宽度和两上限位块上部之间的距离相同。

初始位置时,上旋转槽的自由段放置于两侧板之间的下限位块上;使用时,将上旋转槽由两侧板之间向两侧板之外旋转,当旋转180度时,上旋转槽通过上限位块卡住上旋转槽的上段,从而上旋转槽不能再继续旋转。

下部固定支撑机构包括下支座、下旋转槽,下支座包括左支板、右支板,左支板、右支板分别固定在主支架的下端,下旋转槽两端通过转轴安装在左支板、右支板上,下旋转槽绕下支座的末端转动。左支板、右支板的下表面设有承接块,承接块伸入左支板、右支板的内侧;下旋转槽向左支板、右支板之间的内部旋转时,下旋转槽放置在承接块上,并被承接块限制不能继续转动;下旋转槽可由承接块起,旋转至两支板之外,下旋转槽并接触地面,从而下支座、下旋转槽对自行车后轮起到支撑作用。上旋转槽、下旋转槽的槽底均有槽缝。

以顶杆为基准,上旋转槽从顶杆往两侧板之间转动时,上旋转槽的极限位置为下限位块;上旋转槽从顶杆往两侧板之间以外方向转动时,上旋转槽的极限位置为下限位块。

本立式自行车停靠装置的安装过程,先将主支架固定在墙体或柱体等处,再依次下部固定支撑机构、上部固定支撑机构通过滑槽装入主支架,并将下部固定机构固定在主支架的末端。

本发明停放自行车的过程:先将上部固定机构往上抬起一点,将上旋转槽与下旋转槽往外旋转,从而旋出两旋转槽;将自行车向前推进,直至自行车前轮进入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同时车毂与辐条卡在对称放置的橡胶块之间,上旋转槽的槽缝可以对自行车前轮起辅助支撑作用,从而保证自行车前身稳定不侧翻;后稍微抬起车把,继续向前推进自行车,同时上部固定支撑机构向上沿着主支架的滑槽滑动,直至自行车后轮顺利进入下旋转槽的槽缝中,从而完成将自行车停放在下部固定支撑该机构。

本发明取下自行车的过程:先向上轻抬自行车车身,将自行车后轮移出下旋转槽的槽缝;继续向下推出自行车,同时带动上部固定支撑机构向下滑动,最终使得上部固定支撑机构停放在下部固定支撑机构上;继续向后推自行车,直至自行车车前轮移出橡胶块、上旋转槽,此时自行车已经完全离开停放装置;最后抬起上部固定支撑机构,将上旋转槽转至左、右侧板的下限位块处和下旋转槽转至下支座的承接块托住,放置好上部固定支撑机构即可。

上述实施例为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