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折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6755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滑板车折叠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尤指一种能使车头在相对于踏板展开或收折时,都能达到方便且稳固定位效果的滑板车折叠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滑板车相当轻巧及具有极佳的机动性,因此,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在各地造成流行的风潮。但不论是传统使用人力的滑板车或是电动的滑板车,由于车体较大且长,将会占用较大的存放空间。不但不利于室内储存,在外出活动时,也不方便携带,而使得滑板车使用的机会被压缩。因此,目前所使用的滑板车大多具有折叠收纳的结构设计,以避免占用太大的空间,且方便外出携带。

然而,一般折叠滑板车的车头折叠构造都颇为复杂,在折叠时相当不方便;在定位使用时,则由于容易会有松动的情形,而影响使用者的操作方便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为了提供一种有别于现有滑板车折叠结构,改进上述的缺点,并达到下列的目的,实用新型设计人积多年的经验及不断的研发改进,遂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凭借一弹性件的弹力以使一转动件推压一定位杆,并使定位杆限位于第一导槽内,从而使车头的立杆可直立定位的滑板车折叠结构,以解决现有折叠滑板车的车头在定位使用时,容易松动的问题,俾能让整体的结构稳固,而可确保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提供一种凭借拨动一推压部而使转动件转动,使一定位杆在第一导槽与限位槽内移动,并限位于第二导槽内,从而使车头的立杆可相对于转向座转动折叠后定位的滑板车折叠结构,以解决现有折叠滑板车的构造复杂,且不方便折叠的问题,俾能方便固定收折,并节省收折空间。

为达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的滑板车折叠结构连结于一踏板的前端及一车头的立杆之间,其主要的技术在于该滑板车折叠结构包括一基座、一转向座、一转动件以及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基座具有二个具有间隔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设有一弧形导槽,弧形导槽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导槽,弧形导槽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导槽;该转向座具有二个具有间隔的第二侧板,二个第二侧板同轴枢接于二个第一侧板的内侧,二个第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第二侧板设有一定位部及一对应第一导槽的限位槽;该转动件同轴枢接二个第一侧板及二个第二侧板,并容纳于容纳空间之中,转动件的一端具有一推压部,转动件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三导槽,一定位杆同轴穿过第一导槽、限位槽及第三导槽;而至少一弹性件容纳于容纳空间之中,弹性件的一端定位于转动件上,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于第二侧板的定位部上。

本实用新型所设的另一滑板车折叠结构连结于一踏板的前端及一车头的立杆之间,该滑板车折叠结构包括一基座、一转向座、一转动件以及至少一弹性件。其中,该基座具有二个具有间隔的第一侧板,二个第一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第一侧板设有一弧形导槽及一定位部,弧形导槽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导槽,弧形导槽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导槽;该转向座具有二个具有间隔的第二侧板,二个第二侧板同轴枢接于二个第一侧板的外侧,第二侧板设有一对应第一导槽的限位槽;该转动件同轴枢接二个第一侧板及二个第二侧板,并容纳于容纳空间之中,转动件的一端具有一推压部,转动件的另一端具有一第三导槽,一定位杆同轴穿过第一导槽、限位槽及第三导槽;而该至少一弹性件容纳于容纳空间之中,弹性件的一端定位于转动件上,弹性件的另一端定位于第一侧板的定位部上。

实施时,定位杆的一端连接一曲轴形把手。

实施时,二个第一侧板、二个第二侧板及转动件以一枢轴同轴枢接,而第三导槽是弧形导槽,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与枢轴轴心的距离不等于第二端与枢轴轴心的距离。

实施时,弹性件是两端开放而中间封闭的双扭转弹簧,双扭转弹簧套接于枢轴上。

实施时,转动件包括一第一部件及一第二部件,第一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一卡接部,第二部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第二卡接部,二个第一卡接部分别对应卡接二个第二卡接部。

实施时,基座结合于踏板的前端上方,转向座结合于立杆的底端后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凭借一弹性件的弹力以使一转动件推压一定位杆,并使定位杆限位于第一导槽内,从而使车头的立杆直立定位,因此,可经由简单的机械构造以使整体结构稳固,而可确保使用安全。

2、本实用新型凭借拨动一推压部而使转动件转动,使一定位杆在第一导槽与限位槽内移动,并定位于第一导槽内,从而使车头的立杆可相对于转向座转动后定位,因此,能让立杆有效限位于转向座内,以方便固定收折,并节省收折空间。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兹详述于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4、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滑板车折叠结构1;基座2;第一侧板21;第一轴孔22;枢轴23;弧形导槽24;第一导槽25;第二导槽26;转向座3;第二侧板31;容纳空间32;第二轴孔33;定位部34;限位槽35;转动件4;第一部件41;第一卡接部411;第二部件42;第三轴孔421;推压部422;定位孔423;第三导槽424;第一端425;第二端426;第二卡接部427;定位杆43;把手44;弹性件5;踏板9;立杆91。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结构1的较佳实施例,该滑板车折叠结构1连结于一踏板9的前端及一车头的立杆91之间,包括一基座2、一转向座3、一转动件4以及一弹性件5。其中,基座2结合于踏板9的前端上方,转向座3结合于立杆91的底端后方。

该基座2具有二个具有间隔的圆形第一侧板21,二个第一侧板21分别具有同轴心的第一轴孔22,以供一枢轴23穿过。二个第一侧板21的板面上分别具有一个与第一轴孔22同轴的弧形导槽24,弧形导槽24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导槽25,弧形导槽24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导槽26,第一导槽25及第二导槽26分别以朝向第一轴孔22的方向延伸。

该转向座3具有二个具有间隔的圆形第二侧板31,二个第二侧板31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32,二个第二侧板31分别具有同轴心的第二轴孔33,供枢轴23穿过之后,让二个第二侧板31同轴枢接于二个第一侧板21的内侧。二个第二侧板31相对应的二个内侧板面上分别具有一槽孔及一限位槽35,该槽孔做为定位部34,而该限位槽35是对应第一导槽25且以朝向第二轴孔33的方向延伸的穿孔。

该转动件4包括一第一部件41及一第二部件42,第一部件41是概略呈弧形状的板片,而第二部件42具有一第三轴孔421,以在枢轴23穿过之后,让二个第一侧板21、二个第二侧板31及转动件4同轴枢接。第二部件42的一端具有一推压部422,第二部件42的另一端具有一个定位孔423及一个与第三轴孔421同轴的弧形槽,该弧形槽做为第三导槽424,第三导槽424具有一第一端425及一第二端426,第一端425与枢轴23轴心的距离小于第二端426与枢轴23轴心的距离。一定位杆43同轴穿过第一导槽25、限位槽35及第三导槽424,且定位杆43的一端连接一曲轴形把手44。另,第一部件41的两端及第二部件42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卡榫,以将第二部件42连结于第一部件41上,该第一部件41两端的卡榫做为二个第一卡接部411,该第二部件42两端的卡榫做为二个第二卡接部427。

而该弹性件5是两端开放而中间封闭的双扭转弹簧,双扭转弹簧的中间部位穿过并定位于第二部件42的定位孔423内,双扭转弹簧套接于枢轴23上,且双扭转弹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定位于二个第二侧板31的定位部34上。实施时,该弹性件5也可设为二个,且该弹性件5是一扭转弹簧,二个扭转弹簧的二个自由端分别定位于转动件4上,二个扭转弹簧的另一个自由端分别定位于二个第二侧板31的定位部34上。

如此,如图3所示,当车头的立杆91相对于踏板9展开时,经由弹性件5的弹力以使转动件4推压定位杆43,并使定位杆43限位于第一导槽25内,即可形成稳固的连结,让使用者骑乘。

如图4所示,当拨动推压部422而使转动件4转动时,可经由第三导槽424的限制,让定位杆43在第一导槽25与限位槽35内以远离枢轴23的方向移动,同时压缩弹性件5。如图5所示,当定位杆43抵压弧形导槽24的一端时,车头的立杆91即可以相对于踏板9接近的方向转动收折,并让定位杆43由弧形导槽24的一端移动至弧形导槽24的另一端。而如图6所示,当定位杆43抵达弧形导槽24的另一端时,由于弹性件5的弹力释放,则可让定位杆43在第二导槽26与限位槽35内以接近枢轴23的方向移动,并定位在第二导槽26内。在展开车头的立杆91时,同样可以经由拨动推压部422以推动定位杆43,并凭借弹性件5的弹力以使定位杆43限位于第一导槽25内。

实施时,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结构1也可将二个第二侧板31同轴枢接于二个第一侧板21的外侧,使容纳空间32形成于二个第一侧板21之间,并使二个定位部34分别形成于二个第一侧板21的内侧面上,同样可以在转动件4转动时压缩弹性件5,让车头的立杆91在展开或收折时,产生稳固的定位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凭借一弹性件的弹力以使一转动件推压一定位杆,并使定位杆限位于第一导槽内,从而使车头的立杆直立定位,因此,可经由简单的机械构造以使整体结构稳固,而可确保使用安全。

2、本实用新型凭借拨动一推压部而使转动件转动,使一定位杆在第一导槽与限位槽内移动,并定位于第一导槽内,从而使车头的立杆可相对于转向座转动后定位,因此,能让立杆有效限位于转向座内,以方便固定收折,并节省收折空间。

综上所述,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提供一种能让展开及折叠的构造简化、易于携带及收纳,且可兼具使用者的操作方便性及安全性的滑板车折叠结构,极具产业上利用的价值,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