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4645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虽然滑板车的款式繁多,但不外乎包括踏板、前轮、后轮、把手杆和装在把手杆上的把手。当前滑板车,由于在前轮的前轮座、以及在后轮与踏板之间都没有减震措施,使得滑板车在滑行时尤其是在不平的地面上滑行时,容易让人感觉没那么舒服,为此,本申请人对当前的滑板车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合理、使用更舒适自在的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包括踏板、叉杆、前轮组、后轮组、把手杆和把手,所述把手杆与套入到叉杆的管套中的转向轴连接,所述前轮组包括前轮、前轮轴和装在前轮轴两端的前轮叉,在所述转向轴下部设有前轮避震支架,所述前轮叉通过横向的前轮避震摆轴摆动连接在该前轮避震支架中;在所述前轮避震支架和前轮叉之间设有前轮减震弹性件。

在对上述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前轮避震摆轴设在该前轮叉和前轮避震支架的一头,在所述前轮叉和前轮避震支架的另一头设有前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所述前轮减震弹性件设在该前轮叉和前轮避震支架的中部之间。

在对上述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前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包括螺栓和拧在该螺栓的螺母。

在对上述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前轮避震摆轴设在该前轮叉和前轮避震支架的中部;所述前轮减震弹性件有两个,它们分别设在所述前轮叉和前轮避震支架的两头之间。

在对上述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前轮减震弹性件通过从该前轮叉或前轮避震支架穿进来的弹性件定位螺丝固定。

一种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包括踏板、叉杆、前轮组、后轮组、把手杆和把手,所述后轮组包括后轮、后轮轴和装在后轮轴两端的后轮叉,所述后轮叉通过横向的后轮避震摆轴摆动连接在该踏板1的尾部;在所述踏板和后轮叉之间设有后轮减震弹性件。

在对上述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后轮减震弹性件设在位于该踏板和后轮叉相对应部分的中部位置上;所述后轮避震摆轴设在位于该中部位置的前头或后头;所述后轮叉和踏板在背离该后轮避震摆轴的那一头设有后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

在对上述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后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包括螺栓和拧在该螺栓的螺母。

在对上述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后轮避震摆轴设在该踏板和后轮叉相对应部分的中部位置;所述后轮减震弹性件有两个,它们分别位于该中部位置的两头。

在对上述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的改进方案中,所述后轮减震弹性件通过从该后轮叉或踏板穿进来的弹性件定位螺丝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由于设有能减小前轮、和或后轮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避震转轴和减震弹性件,这样,当轮子在不平的地面上滑行而发生较大震动时,轮子绕避震转轴稍微摆动时由减震弹性件进行减震,于是就可以大大减少滑板车滑行时的震动,从而使人们在玩耍滑板车时感觉更舒适、自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使用更舒适自在。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避震功能的滑板车,如图1、2、3所示,包括踏板1、叉杆2、前轮组3、后轮组4、把手杆5和把手6,所述把手杆5与套入到叉杆2的管套21中的转向轴7连接,所述前轮组3包括前轮31、前轮轴32和装在前轮轴32两端的前轮叉33;所述后轮组4包括后轮41、后轮轴42和一端装在后轮轴42上的后轮叉43,为了减少滑板车的震动,可以针对前轮、和或后轮设置减震结构,在本实施例一、二、三中,如图1、2、3所示,在前、后轮都设有减震结构,为此:

在所述转向轴7下部设有前轮避震支架8,所述前轮叉33通过横向的前轮避震摆轴9摆动连接在该前轮避震支架8中;在所述前轮避震支架8和前轮叉33之间设有前轮减震弹性件10;

所述后轮叉43通过横向的后轮避震摆轴20摆动连接在该踏板1的尾部;在所述踏板1和后轮叉43之间设有后轮减震弹性件30。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一中,所述前轮避震摆轴9设在该前轮叉33和前轮避震支架8的尾头(即靠向踏板的那一头),在所述前轮叉33和前轮避震支架8的前头设有前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40;所述前轮减震弹性件10设在该前轮叉33和前轮避震支架8的中部之间,通过拧动前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40来调整前轮减震弹性件10的弹力松紧就可以调整前轮减震的幅度。所述后轮避震摆轴20设在该踏板1和后轮叉43相对应部分的中部位置;所述后轮减震弹性件30有两个,它们分别位于该中部位置的两头。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中,所述前轮避震摆轴9设在该前轮叉33和前轮避震支架8的中部;所述前轮减震弹性件10有两个,它们分别设在该前轮避震摆轴9的前、后位置上(即所述前轮叉33和前轮避震支架8的两头)。所述后轮减震弹性件30设在位于该踏板1和后轮叉43相对应部分的中部位置上;所述后轮避震摆轴20设在位于该中部位置的前头;所述后轮叉43和踏板1在背离该后轮避震摆轴20的那一头设有后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50,当然,后轮避震摆轴20和后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50也可调换位置,它们分别设在后轮减震弹性件30的尾、前头。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三中,所述前轮避震摆轴9设在该前轮叉33和前轮避震支架8的前头,在所述前轮叉33和前轮避震支架8的尾头设有前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40;所述前轮减震弹性件10设在该前轮叉33和前轮避震支架8的中部之间。所述后轮减震弹性件30位于设在位于该踏板1和后轮叉43相对应部分的中部位置上;所述后轮避震摆轴20设在该中部位置(即位于该踏板1和后轮叉43相对应部分)的前头;所述后轮叉43和踏板1在背离该后轮避震摆轴20的那一头设有后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50,同样地,后轮避震摆轴20和后轮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50也可调换位置,它们分别设在后轮减震弹性件的尾、前头。

从上面实施例可以看出,不管是前轮还是后轮,当它们的避震摆轴设在一头,而减震弹性设在中部位置时,需要弹性幅度调整螺栓组设在另一头,借助螺栓组来调整减震弹性件的强度的同时,由螺栓组和避震摆轴将减震弹性件夹在它们之间;此时,减震弹性件上端通常呈圆弧形,底端是平面。当它们的避震摆轴位于弹性件的两头时,减震弹性件上、下端通常都是平的。

可以看出,由于设有能减小前轮、和或后轮的减震结构,减震结构包括避震转轴和减震弹性件,这样,当轮子在不平的地面上滑行而发生较大震动时,轮组绕避震转轴稍微摆动时由减震弹性件进行减震,于是就可以大大减少滑板车滑行时的震动,从而使人们在玩耍滑板车时感觉更舒适、自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合理,使用更舒适自在。

优选地,所述前轮减震弹性件10通过从该前轮叉33或前轮避震支架8穿进来的弹性件定位螺丝60固定,以免前轮减震弹性件发生移位或掉落,在图1至3的实施例一、二、三中,弹性件定位螺丝60从前轮避震支架8底部拧进前轮减震弹性件10,这样不会影响到滑板车的美观。同样地,所述后轮减震弹性件30通过从该后轮叉43或踏板1穿进来的弹性件定位螺丝60固定。

尽管参照上面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通过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所述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精神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因此,本公开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仅用来解释,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