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2672阅读:1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柴油拖拉机的柴油机及减速箱支撑的拖拉机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田的耕整工作大多实现了机械作业,如农田土壤的旋耕、起垄、开沟等作业都是由不同的农业机械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般来说,用于耕作的农机种类多种多样,在相关机械附件的配合下能完全能代替耕牛,实现中耕培土、开垅、深耕翻土、旋耕耙田、收割、脱粒、运输及抽水等农业作业。

为了方便维护和进行工作部件的更换,这类农机一般包括牵引用的拖拉机以及工作部件,其中,作为牵引机用的拖拉机通常包括柴油机、减速箱以及设置于柴油机和减速箱壳体后部的驾驶室。其中,传统结构的拖拉机中,其车架为一体式结构,柴油机和减速箱并排设置于车架上,同时,在车架上还分别设置有多组分别用于固定柴油机和减速箱的螺纹连接孔。由于其车架为一体式结构,虽然能有效保证强度和稳定性,但是其整体结构庞大、笨重,使用起来不灵活;且由于拖拉机本身工作环境较差,维修维护频率高,而在这种一体成型的车架上,若需要对柴油机或者减速箱部件进行维护,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拆卸时需要将柴油机或者减速箱之一拆出,以便留出空间来进行维护,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拖拉机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拖拉机车架,包括相互独立的前车架以及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与后车架均包括支承框架,其中,前车架的支承框架与柴油机尺寸一致,并在此支承框架上设置有多组用以与柴油机连接固定的螺纹连接结构;而后车架的支承框体上设置有与减速箱尺寸一致的减速箱装配部,该减速箱装配部后部留有用于安装驾驶室的驾驶室装配部,其减速箱装配部上设置有多组用以与减速箱连接固定的螺纹连接结构,同时,在减速箱装配部上沿车架长度方向的两根框体钢梁从前部伸出支承框架并叠装在前车架的支承框体下部,并与前车架的支承框体通过两组刚性金属抱箍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车架的支承框架的前部还设置有用于保护柴油机的挡泥防护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车架的支承框架上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对称设置的耳板,所述耳板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支承框架相连,且在该耳板上设置有多个螺纹连接孔,通过在螺纹连接孔利用螺纹连接件与柴油机相连固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柴油机在前车架的支承框架上的稳定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拖拉机车架一方面能有效提高柴油机和减速箱在拖拉机车架上的位置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抱箍的拆装和连接固定,可有效实现柴油机以及减速箱的带架分离,方便拆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前车架支承框架;2、挡泥防护板;3、耳板;4、前部框体钢梁;5、抱箍;6、减速箱装配部;7、驾驶室装配部;8、前车架;9、后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的一种拖拉机车架的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拖拉机车架包括独立成型的前车架8以及后车架9,其中,前车架8的主体为前车架支承框架1,该前车架支承框架1的平面尺寸与本实施例的拖拉机所使用的柴油机的平面尺寸一致以方便柴油机叠放在前车架支承框架1上,并通过设置于前车架支承框架1上的多个螺纹连接结构与柴油机连接固定,同时,为了方便柴油机的固定,在前车架支承框架1的中间位置还设置有对称设置的耳板3,耳板3通过螺纹连接件与前车架支承框架2相连,且在耳板3上设置有多个螺纹连接孔,通过在螺纹连接孔利用螺纹连接件与柴油机相连固定可以进一步提高柴油机在前车架的支承框架上的稳定性。

后车架支承框架设置于前车架支承框架1后部,包括减速箱装配部6以及驾驶室装配部7,其中,减速箱装配部6的平面尺寸与减速箱的平面尺寸一致,减速箱通过设置于减速箱装配部6上的多组螺纹连接结构与减速箱装配部6连接固定,同时,在减速箱装配部6上沿车架长度方向的两根前部框体钢梁4从前部伸出。该伸出的前部框体钢梁4在装配时叠放前车架支承框架1的下部,并与前车架支承框架1通过两组刚性金属制成的抱箍5连接固定。

该本实施例的车架结构一方面稳定性好,连接刚度好,另一方面,通过相互独立成型的前车架支承框架1与后车架支承框架结构进行连接并分别装配柴油机以及减速箱和驾驶室,能有效方便维护,维护时,只需要将柴油机与减速箱之间的管路切断、连接件以及抱箍5松开,即可在两个车架的连接位置处松开柴油机以及减速箱,并腾出空间以进行维护。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车架支承框架1的前部还设置有用于保护柴油机的挡泥防护板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