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083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包括上管(12)、座管(14)、后上叉(22)和后下叉(21),在上管(12)的首端固接有头管(11),上管(12)的尾端与座管(14)的中上部相固接,后下叉(21)的首端与座管(14)的下端相固接,后上叉(22)的首端与座管(14)的中上部相固接,后上叉(22)和后下叉(21)两者的尾端汇聚并设有后叉片(23),其特征是:在后上叉(22)上方设有多功能后车架装置,所述多功能后车架装置包括在后上叉(22)的顶面纵向平行固接的调节板(33),调节板(33)上铰接有车架连接杆(34),在车架连接杆(34)的端部横向固接有盒状的后车架(31),在后车架(31)的底部铰接有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支撑杆(32),伸缩支撑杆(32)的底端与后上叉(22)铰接;所述调节板(33)上设有若干定位孔(331),相邻两个定位孔(331)之间连通有滑动槽(332),所述车架连接杆(34)的端部通过安装在所述定位孔(331)上的紧固件(35)连接所述调节板(33);所述伸缩支撑杆(32)的两铰接端均设有紧固件(35);在后车架(31)的内腔、紧邻其前后侧壁各设有一可沿后车架(31)长度方向滑动和固定的遮阳连接杆(51),在遮阳连接杆(51)伸出后车架(31)内腔的端部套设有遮阳篷(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35)为快拆结构且快拆结构的拉杆为铰接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支撑杆(32)包括第一管体(321),在第一管体(321)的外表面共轴线套设有第二管体(322);所述第一管体(321)可沿第二管体(322)的轴线方向滑动,还包括穿过第一管体(321)和第二管体(322)横断面的第一固定器(324),该第一固定器(324)能将第一管体(321)和第二管体(322)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固定位置,也可以从该固定位置释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在第一管体(32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狭长的第一通孔(323),所述第一固定器(324)为一种快拆结构,快拆结构包括穿过第二管体(322)的横断面和第一通孔(323)并穿出第二管体(322)外侧的第一拉杆(3244);第一拉杆(3244)的一端套设有第一缓冲垫(3243)且铰接有带有第一凸轮(3242)的第一扳手(3241),第一拉杆(3244)的另一端带有螺纹且螺合有第一定位螺母(324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后车架(31)包括尾端敞口的后架盒体(311)和端盖(312),所述端盖(312)通过合页(313)与盒体(311)的敞口端铰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在遮阳连接杆(5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狭长的第二通孔(511),还包括穿过后架盒体(311)侧壁和遮阳连接杆(51)横断面的第二固定器(314),该第二固定器(314)能将后架盒体(311)侧壁和遮阳连接杆(51)固定在相对不动的固定位置,也可以从该固定位置释放。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固定器(314)为一种快拆结构且设置在后车架(31)的尾端,快拆结构包括第二拉杆(3144),所述第二拉杆(3144)穿过后架盒体(311)侧壁的横断面和第二通孔(511),且其两端分别穿出遮阳连接杆(51)和后架盒体(311)侧壁的外侧;第二拉杆(3144)的一端套设有第二缓冲垫(3143)且铰接有带有第二凸轮(3142)的第二扳手(3141),另一端带有螺纹且螺合有定位螺母(314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在后下叉(21)的首端固接有中轴套(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多功能后车架的自行车车架,其特征是:在上管(12)的中部与中轴套(4)之间架设固接有下管(13)。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