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9728发布日期:2019-03-19 21:2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踏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



背景技术:

自行车踏板是用于骑车踩踏的部件,现有的自行车踏板在使用时为整体式,当遇到狭小的空间时,自行车踏板挡碍车放置,而且两个踏板使得自行车占有水平方向的空间增大,从而不方便放置,而且在人拥挤的环境中容易碰到行人的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自行车踏板使得自行车占用空间增大,而且容易碰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包括踏板主框体,所述踏板主框体的开口内壁一体成型有倒T字形的加强块,所述踏板主框体的两侧内壁均焊接有倒T字形的第一卡块,两个第一卡块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体,转动体为空腔结构,转动体的内壁一体成型有两个分隔板,第一卡块的大头端分别延伸到分隔板与转动体的侧壁围成的空间内,所述转动体的两侧还开设有开口,且第一卡块的大头端穿过开口,所述加强块与转动体垂直的部位开设有插孔,且插孔内设有弹簧,所述插孔插有顶杆,顶杆的一端顶在弹簧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转动体靠近顶杆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二卡块,顶杆的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卡口,且第二卡块与卡口相匹配,所述踏板主框体靠近转动体的底端焊接有两个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与转动体的底端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转动体靠近顶杆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分隔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位于开口内。

优选的,所述转动体远离顶杆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端盖,转动杆的一端穿过端盖延伸至转动体外,且转动杆的一端的一端为螺纹结构,踏板主框体的顶端和转动体的顶端均为粗糙带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的踏板,能够实现在不使用时将踏板向上折叠起,从而减小自行车在水平面上占有的空间,从而自行车更容易放置,而且不容易在推车时碰到行人的腿;本设计结构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踏板的折叠,从而方便自行车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的转动体的安装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的第二卡块与顶杆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踏板主框体、2加强块、3弹簧、4顶杆、5第一挡块、6转动杆、7端盖、8第二挡块、9第一卡块、10转动体、11第二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自行车防滑用踏板,包括踏板主框体1,踏板主框体1的开口内壁一体成型有倒T字形的加强块2,踏板主框体1的两侧内壁均焊接有倒T字形的第一卡块9,两个第一卡块9之间转动安装有转动体10,转动体10为空腔结构,转动体10的内壁一体成型有两个分隔板,第一卡块9的大头端分别延伸到分隔板与转动体10的侧壁围成的空间内,转动体10的两侧还开设有开口,且第一卡块9的大头端穿过开口,加强块2与转动体10垂直的部位开设有插孔,且插孔内设有弹簧3,插孔插有顶杆4,顶杆4的一端顶在弹簧3的一端。

本实施例1中,转动体10靠近顶杆4的一侧外壁焊接有第二卡块11,顶杆4的另一端底部开设有卡口,且第二卡块11与卡口相匹配,踏板主框体1靠近转动体10的底端焊接有两个第一挡块5,第一挡块5与转动体10的底端相匹配,转动体10靠近顶杆4的一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动杆6,分隔板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二挡块8,第二挡块8位于开口内,转动体10远离顶杆4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端盖7,转动杆6的一端穿过端盖7延伸至转动体10外,且转动杆6的一端的一端为螺纹结构,踏板主框体1的顶端和转动体10的顶端均为粗糙带齿结构。

本实施例2中,设计的顶杆4能够起到支撑固定转动体10的作用,并且第二卡块11和第一挡块5,能够有效对转动体10支撑限位,在脚踩踏时起到支撑转动体10的作用,并且踏板主框体1只能向上转动,当踏板主框体1转动九十度后,顶杆4顶在转动体10的顶部外壁,踏板主框体1和转动体10设计的粗糙带齿结构,有效起到防滑的作用,转动杆6用于与自行车的杆子固定安装,第二挡块8用于限定第一卡块9的作用,且设计的开口是为了方便转动体10与第一卡块9安装,直接将转动体10的开口与第一卡块9对齐,使得第一卡块9插进到开口内,如图1所述,安装第二挡块8和端盖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