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胎限位支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219发布日期:2019-09-03 19:5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备胎限位支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备胎限位支架和车辆。



背景技术:

备胎限位支架是用来解决备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移动和跳动的一种装置。备胎是每辆车都必不可少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如不对备胎的移动和跳动进行限制就会对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产生极大的危害,备胎限位支架对整车的安全和舒适性有着极大的作用。而传统的备胎限位支架通常焊接在备胎梁上,这种备胎限位支架结构简单,在与备胎接触的过程中,接触面不均匀,会造成备胎的接触面产生压痕,且传统备胎限位支架对备胎的限位能力较差,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备胎限位支架,该备胎限位支架提高了对备胎的限位能力,同时还避免使备胎产生压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备胎限位支架,包括:备胎支撑部,所述备胎支撑部包括:第一倾斜板、第二倾斜板以及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之间,所述第一倾斜板的自由端高于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端,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自由端高于所述第二倾斜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端;支架固定连接部,所述支架固定连接部包括:支架固定板和固定连接板,所述备胎支撑部的两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固定连接板,且所述固定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备胎支撑部与所述支架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一倾斜板的自由端为第一斜切边,所述第一斜切边沿所述第一倾斜板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自由端为第二斜切边,所述第二斜切边沿所述第二倾斜板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斜切边与所述第二斜切边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第一斜切边向上延伸以形成第一翻边,所述第二斜切边向上延伸以形成第二翻边。

进一步,所述第一倾斜板的厚度从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端向所述第一倾斜板的自由端逐渐变厚,所述第二倾斜板的厚度从所述第二倾斜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端向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自由端逐渐变厚。

进一步,所述支架固定板的厚度从所述支架固定板的中部向外逐渐变厚。

进一步,所述第一倾斜板两侧边缘上的两个部分所述固定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一倾斜板的自由端向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端逐渐变小。

进一步,所述第二倾斜板两侧边缘上的两个部分所述固定连接板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二倾斜板的自由端向所述第二倾斜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端逐渐变小。

进一步,所述固定连接板与所述支架固定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备胎限位支架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备胎限位支架,该备胎限位支架提高了对备胎的限位能力,同时还避免使备胎产生压痕。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备胎限位支架,该车辆的备胎设置的更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限位备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的主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备胎限位支架,1-备胎支撑部,11-第一倾斜板,12-第二倾斜板,13- 连接板,2-支架固定连接部,21-支架固定板,22-固定连接板,111-第一斜切边,121-第二斜切边,112-第一翻边,122-第二翻边,3-加强筋,131-减重工艺孔, 200-备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100可以包括:备胎支撑部1和支架固定连接部2。

如图1-图6所示,备胎限位支架100为设置在车底的备胎200限位装置,其中,备胎支撑部1包括:第一倾斜板11、第二倾斜板12以及连接板13,连接板13连接在第一倾斜板11与第二倾斜板12之间,第一倾斜板11的自由端高于第一倾斜板11与连接板13的连接端,第二倾斜板12的自由端高于第二倾斜板12与连接板13的连接端。换言之,备胎支撑部1整体呈近似“V”字形布置,即两端高中间低,由于传统的备胎限位支架100的备胎支撑部1基本呈平直形,因此传统的备胎支撑部1不能与备胎200紧密贴合而导致限位力不足。

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备胎支撑部1设置成整体近似“V”字形的结构,能够使其与备胎200贴合的更紧密,具体地,连接板13适于与备胎200 中间的凹陷部分贴合,而第一倾斜板11与第二倾斜板12则适于与轮胎两侧边缘突出的部分贴合,由此,使备胎支撑部1整体与备胎200贴合的更紧密,限位效果更好。

并且,备胎支撑部1整体呈V字形,因此第一倾斜板11和第二倾斜板12 会同时对备胎200施加朝向备胎限位支架100中心的分力,使备胎200在此方向上受到更大的力来进行限位。

再者,由于备胎支撑部1与备胎200的接触面贴合的更紧密且更加均匀,由此可避免备胎200在与备胎限位支架100在长时间的接触过程中产生压痕的情况,可有效的保护备胎200免受损坏。

具体地,此备胎限位支架100与备胎200的接触面大致为一斜面,优选的,此斜面可依据备胎200的型面进行设计,以保证备胎限位支架100与备胎200 的各处接触面接触深度相同,即备胎限位支架100与备胎200的接触面在以备胎200的中心为圆心,相同直径下的接触面的接触深度相同,这种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备胎限位支架100在与备胎200长时间接触过程中使备胎200产生压痕的问题。

结合图1-图6所示实施例,支架固定连接部2包括:支架固定板21和固定连接板2213,备胎支撑部1的两侧边缘向上延伸形成固定连接板2213,且固定连接板2213连接在备胎支撑部1与支架固定板21之间。其中,支架固定板21 适于与备胎梁固定,而备胎梁则固定在车底纵梁之间,由此将备胎限位支架100 整体牢靠地固定在了车底,进而使其对备胎200的限位效果更稳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备胎限位支架100,该备胎限位支架100提高了对备胎200的限位能力,同时还避免使备胎200产生压痕。

如图1-图3所示,第一倾斜板11的自由端为第一斜切边111,第一斜切边 111沿第一倾斜板11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二倾斜板12的自由端为第二斜切边121,第二斜切边121沿第二倾斜板12的宽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斜切边 111与第二斜切边121的倾斜方向相反。由此,通过在备胎限位支架100的两端设置第一斜切边111和第二斜切边121,使备胎限位支架100的两端与备胎 200的边缘相切,在保证限位能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用料,进而降低了成本及减少了备胎限位支架100的整体重量,有利于实现整车轻量化的目的。

进一步,参照图1-图6,第一斜切边111向上延伸以形成第一翻边112,第二斜切边121向上延伸以形成第二翻边122。即在备胎限位支架100与备胎200 的边缘相切的两端处设置了朝向远离备胎200方向设置的第一翻边112和第二翻边122,由此可避免第一斜切边111和第二斜切边121的锐边与备胎200相接触,能够有效的解决备胎限位支架100割伤备胎200的问题,同时翻边结构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备胎限位支架100的整体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倾斜板11的厚度从第一倾斜板11与连接板 13的连接端向第一倾斜板11的自由端逐渐变厚,第二倾斜板12的厚度从第二倾斜板12与连接板13的连接端向第二倾斜板12的自由端逐渐变厚,且支架固定板21的厚度从支架固定板21的中部向外逐渐变厚。换言之,该备胎限位支架100整体采用变板厚的工艺,外侧厚度大,内侧厚度小,使备胎限位支架100 的刚度由内向外逐渐提升,在保证备胎限位支架100整体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零件的重量。

结合图1-图3所示实施例,第一倾斜板11两侧边缘上的两个部分固定连接板2213之间的距离从第一倾斜板11的自由端向第一倾斜板11与连接板13的连接端逐渐变小,并且第二倾斜板12两侧边缘上的两个部分固定连接板2213 之间的距离从第二倾斜板12的自由端向第二倾斜板12与连接板13的连接端逐渐变小。由于第一倾斜板11和第二倾斜为倾斜板都向备胎限位支架100的中部施加分力,因此,备胎限位支架100靠近中部的位置受力最大,由此,将靠近中部的部分第一倾斜板11和第二倾斜板12设置的较窄,使两侧的支架固定连接部2能够靠的更近,可有效提升备胎限位支架100中部的强度,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力,进而保证了备胎限位支架100的整体稳定性。

并且,由于备胎限位支架100为前后等宽的结构,因此,部分第一倾斜板 11和第二倾斜板12收窄,相应的此处的支架固定板21的宽度就会增加,即增大了备胎限位支架100与备胎200梁焊接处的面积,使焊道更长,焊接后的强度更强,从而为备胎限位支架100的限位效果提供保障,同时大大提高了备胎 200设置的稳定性,保障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连接板2213与支架固定板21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3。由此,可避免在二者之间发生折断的现象,进而提升了备胎限位支架 100的整体强度,以配合上述的焊接强度从零件自身强度和焊接强度两个方面提升备胎限位支架100的稳定性。

如图1-图3所示,连接板13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孔131。设置此减重工艺孔 131不仅可有效降低备胎限位支架100的整体重量,而且此减重工艺孔131也是备胎限位支架100电泳时的漏液孔,减重孔与工艺孔相结合,使备胎限位支架100在减重的同时又保证了其电泳的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备胎限位支架100。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例如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