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盖内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4849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盖内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盖内板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盖为汽车前部的覆盖件,其包括外板、内板、加强板等组成。机盖内板具有增强机盖整体强度的效果。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机盖内板结构,其为了保证刚度要求,设计有诸多例如交错的加强筋结构,如果发生了行人与车辆碰撞的事件,车辆对行人头部碰撞的伤害较大;而且图1所示的机盖内板重量结构轻量化效果不明显,不利于车辆燃油经济性及续航里程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盖内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机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外框体和位于所述内板外框体内部的内板内框体,所述内板内框体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中部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自内板内框体下边框左侧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上边框中段,所述第二加强板自内板内框体下边框右侧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上边框中段,所述中部加强板自内板内框体下边框中间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上边框中间,并且在所述中部加强板的中间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内板内框体的左边框与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为左侧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中部加强板之间为左侧第二中空部,所述中部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为右侧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内板内框体的右边框之间为右侧第一中空部;所述右侧第二中空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右侧第一中空部的面积,所述左侧第二中空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左侧第一中空部的面积,所述内板内框体的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置有溃缩槽。

其中,所述外框体的上部中间设置有定位凹槽。

其中,所述定位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凸台。

其中,所述外框体下端的两侧设置有翼尾部,所述两侧的翼尾部为左右对称结构。

其中,所述右侧第二中空部和左侧第二中空部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右侧第一中空部和左侧第一中空部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漏液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机盖内板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机盖内板结构降低了车辆对行人头部碰撞的伤害值,提高了行人头部碰撞保护的安全性能,而且有助于机盖内板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机盖内板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内板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机盖内板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机盖内板结构做进一步的阐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机盖内板包括内板外框体10和位于所述内板外框体10内部的内板内框体20,所述外框体10的上部中间设置有定位凹槽12,所述定位凹槽12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凸台13,而所述外框体10下端的两侧设置有翼尾部13,所述两侧的翼尾部13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内板内框体20包括第一加强板21、第二加强板23和中部加强板22,所述第一加强板21自内板内框体20下边框左侧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20上边框中段,所述第二加强板23自内板内框体20下边框右侧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20上边框中段,所述中部加强板22自内板内框体20下边框中间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20上边框中间,并且在所述中部加强板22的中间设置有加强部30。所述内板内框体20的左边框与所述第一加强板21之间为左侧第一中空部24,所述第一加强板21与所述中部加强板22之间为左侧第二中空部25,所述中部加强板22与所述第二加强板23之间为右侧第二中空部26,所述第二加强板23与所述内板内框体20的右边框之间为右侧第一中空部27。所述右侧第二中空部26和左侧第二中空部25对称设置,所述右侧第一中空部27和左侧第一中空部24对称设置。所述右侧第二中空部26的面积大于所述右侧第一中空部27的面积,所述左侧第二中空部25的面积大于所述左侧第一中空部24的面积。所述内板内框体20的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置有溃缩槽28,而所述第一加强板21和第二加强板23上设置有漏液孔29。本实施例的机盖内板结构可由金属板材例如钢板或铝合金板等冲压成型,所述的孔、槽可通过机加工形成。

本实施例的机盖内板结构设置有内框体和外框体,保证了刚度要求,取消了常见的交叉设置的加强筋,通过设置三个加强板和四个中空部的结构即保证了刚度要求,实现了机盖内板的轻量化设计,有效减轻了机盖内板的重量,有助于降低油耗或续航里程。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内框体的边框上设置溃缩槽,能够减少激烈碰撞时的形状变形,有利于保护行人和驾驶人员。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具体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外框体和位于所述内板外框体内部的内板内框体,所述内板内框体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中部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自内板内框体下边框左侧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上边框中段,所述第二加强板自内板内框体下边框右侧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上边框中段,所述中部加强板自内板内框体下边框中间延伸至所述内板内框体上边框中间,并且在所述中部加强板的中间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内板内框体的左边框与所述第一加强板之间为左侧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中部加强板之间为左侧第二中空部,所述中部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之间为右侧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二加强板与所述内板内框体的右边框之间为右侧第一中空部;所述右侧第二中空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右侧第一中空部的面积,所述左侧第二中空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左侧第一中空部的面积,所述内板内框体的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置有溃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的上部中间设置有定位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凹槽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下端的两侧设置有翼尾部,所述两侧的翼尾部为左右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第二中空部和左侧第二中空部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第一中空部和左侧第一中空部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盖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漏液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盖内板结构,属于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机盖内板结构,包括内板外框体和内板内框体,内板内框体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和中部加强板;中部加强板的中间设置有加强部;内板内框体的左边框与第一加强板之间为左侧第一中空部,第一加强板与中部加强板之间为左侧第二中空部,中部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之间为右侧第二中空部,第二加强板与内板内框体的右边框之间为右侧第一中空部内板内框体的上边框、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均设置有溃缩槽。本实用新型的机盖内板结构降低了车辆对行人头部碰撞的伤害值,提高了行人头部碰撞保护的安全性能,而且有助于机盖内板的轻量化。

技术研发人员:潘创奇;赵春雷;张毅龙;王晓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