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4839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围总成,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



背景技术:

常见的传统乘用车结构,如图1中所示,前围板本体1设置在前轮罩总成4后面,流水槽3搭在前轮罩总成4上面,前横梁12在前围板本体1前面与前大梁11相连,框架结构是:流水槽3-前轮罩总成4-前大梁11-前横梁12,结构稳固,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但对于一些造型别致小巧的电动车,其前舱无发动机,很窄小,前围板本体1跨过前轮罩总成4,同时轮胎又小,流水槽3不能直接搭在前轮罩总成4上,这就决定了传统的结构形式不能采用到一些新型电动车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形框架式结构,满足了前围总成的强度、刚度、nvh性能及碰撞要求,符合整车布置、性能及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包括前围板本体、前围板横梁、流水槽以及左右对称设置的前轮罩总成,前围板本体固定设于所述前轮罩总成的前侧,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后表面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前轮罩总成的前表面相抵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横梁横向延伸固定设于所述前围板本体后表面的中部,所述前围板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总成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流水槽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总成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还可以是:

所述前轮罩总成包括分别左右对称设置的前轮罩本体、前前轮罩外板和外板加强板组件,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前轮罩外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位置对应的前轮罩本体上部的外侧壁上,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外板加强板组件分别固定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外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流水槽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位置对应所述外板加强板组件的顶部,所述前围板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本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前围板横梁的后表面上设有踏板安装点,加速踏板在所述踏板安装点处与所述前围板横梁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前围板横梁的后表面上设有用户连接单元安装点,用户连接单元本体在所述用户连接单元安装点处与所述前围板横梁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前围板横梁的后表面上设有风机安装点,暖风机在所述风机安装点处与所述前围板横梁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包括前围板本体、前围板横梁、流水槽以及左右对称设置的前轮罩总成,前围板本体固定设于所述前轮罩总成的前侧,所述前围板本体的后表面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前轮罩总成的前表面相抵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横梁横向延伸固定设于所述前围板本体后表面的中部,所述前围板横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总成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流水槽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总成的顶部。这样,前围板本体设在前轮罩总成的前面,前围板本体的后表面的中间位置增加一根前围板横梁,前围板横梁与左右两侧的前轮罩总成搭接,流水槽的两端与前轮罩总成搭接,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形框架式结构,该框架结构是:流水槽-左侧的前轮罩总成-前横梁-右侧的前轮罩总成,“回”形框架式结构中力的传递路径连贯,传力效果好,从而解决了前围板无横梁刚性不足、nvh差问题,尤其是满足了碰撞性能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前围板横梁设置在前围板本体的后表面,并且不与前大梁连接,解决了前舱空间小的电动车的空间结构布置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具有以下优点: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形框架式结构,满足了前围总成的强度、刚度、nvh性能及碰撞要求,符合整车布置、性能及工艺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前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前围板本体2…前围板横梁3…流水槽

4…前轮罩总成5…前轮罩本体6…前轮罩外板

7…外板加强板组件8…踏板安装点9…用户连接单元安装点

10…风机安装点11…前大梁12…前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后内及外)时,是以图2中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其中,前围板本体1在前,前围板横梁2在后;前围板横梁2在内,前轮罩总成4在外。

下面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请参考图2,包括前围板本体1、前围板横梁2、流水槽3以及左右对称设置的前轮罩总成4,前围板本体1固定设于所述前轮罩总成4的前侧,所述前围板本体1的后表面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前轮罩总成4的前表面相抵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横梁2横向延伸固定设于所述前围板本体1后表面的中部,所述前围板横梁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总成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流水槽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总成4的顶部。这样,前围板本体1设在前轮罩总成4的前面,前围板本体1的后表面的中间位置增加一根前围板横梁2,前围板横梁2与左右两侧的前轮罩总成4搭接,流水槽3的两端与前轮罩总成4搭接,这样就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形框架式结构,该框架结构是:流水槽3-左侧的前轮罩总成4-前横梁-右侧的前轮罩总成4,“回”形框架式结构中力的传递路径连贯,传力效果好,从而解决了前围板无横梁刚性不足、nvh差问题,尤其是满足了碰撞性能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前围板横梁2设置在前围板本体1的后表面,并且不与前大梁11连接,解决了前舱空间小的电动车的空间结构布置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具有以下优点:形成一个完整封闭的“回”形框架式结构,满足了前围总成的强度、刚度、nvh性能及碰撞要求,符合整车布置、性能及工艺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还可以是:所述前轮罩总成4包括分别左右对称设置的前轮罩本体5、前轮罩外板6和外板加强板组件7,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前轮罩外板6分别固定连接于位置对应的前轮罩本体5上部的外侧壁上,位于左右两侧的所述外板加强板组件7分别固定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外板6的外表面上,所述流水槽3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位置对应所述外板加强板组件7的顶部,所述前围板横梁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位置对应的所述前轮罩本体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这样,前轮罩本体5通过前轮罩外板6与外板加强板组件7相连,提升了前轮罩本体5区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流水槽3两端与外板加强板组件7搭接,形成了一个“回”形框架式结构,该框架结构是:流水槽3-外板加强板组件7-前轮罩本体5-前围板横梁2,“回”形框架式结构中力的传递路径连贯,传力效果好,从而解决了前围板无横梁刚性不足、nvh差问题,尤其是满足了碰撞性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还可以是:所述前围板横梁2的后表面上设有踏板安装点8,加速踏板在所述踏板安装点8处与所述前围板横梁2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前围板安装横梁上集成踏板安装点8,减少单独的用于安装加速踏板的小支架,解决前围板本体1上小支架数量多的问题,符合轻量化要求,并且可有效保证加速踏板的安装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还可以是:所述前围板横梁2的后表面上设有用户连接单元安装点9,用户连接单元本体在所述用户连接单元安装点9处与所述前围板横梁2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前围板横梁2上集成用户连接单元安装点9,减少单独的用于安装用户连接单元本体的小支架,解决前围板本体1上小支架数量多的问题,符合轻量化要求,并且可有效保证用户连接单元本体的安装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还可以是:所述前围板横梁2的后表面上设有风机安装点10,暖风机在所述风机安装点10处与所述前围板横梁2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前围板横梁2上集成风机安装点10,减少单独的用于安装暖风机的小支架,解决前围板本体1上小支架数量多的问题,符合轻量化要求,并且可有效保证暖风机的安装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前围总成,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2,还可以是:左右两侧的前轮罩外板6的外表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外板加强板组件7。这样,设置外板加强板组件7以增加前轮罩外板6处的结构强度,提升前轮罩区域强度和刚性。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