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卸载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3048发布日期:2021-06-11 19:2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装卸载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装卸载推车。



背景技术:

物流转运车在工业生产领域承担着转运物品的职能,几乎所有的工厂都需要用到。目前的物流转运车,其承载架多是固定的,这种物流转运车结构相对简单。用户从承载架上拿取层叠的物品时,由于承载架与工作台面的高度不同,导致每一物品与工作台之间都具有不同的落差。这样,则需要用户在转移物品时不断调整物品的高度,长期重复工作会加大操作者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装卸载推车。

一种装卸载推车,包括支撑架、底座、承载架、弹性件和滚轮;

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其中一面,所述滚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背向所述支撑架的一面,所述支撑架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沿所述支撑架到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承载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架朝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架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远离底座的位置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的壁部连接,所述导向结构为开设于所述安装腔的壁部的导向槽,所述承载架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穿设所述导向槽,所述弹性件远离安装腔壁部的一端与所述导向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的壁部设置有止动块,所述止动块用于抵接于所述导向部时限制所述导向部抵接于所述导向槽其中一端的壁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与所述导向部远离承载架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定位架与所述导向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数量和所述导向部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部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架朝向所述底座的一面凸起设置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用于抵接于所述底座时限制所述承载架与所述底座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为万向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万向轮上设置有脚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斜架,所述斜架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斜架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

上述的装卸载推车,承载架装载层叠的物品后沿导向结构滑动,弹性件用于当承载架装载层叠的物品后形变。随着用户将承载架上层叠的物品由上至下逐渐卸下时,弹性件的受力不断减小并逐渐恢复形状,以此带动承载架不断朝远离底座的方向升起。从而当层叠的物品的层数不断减少时,依然能够通过弹性件升起承载架从而使得承载架维持在均匀的高度,便于用户连续地卸货;当层叠的物品的层数不断增加时,承载架负重并朝靠近底座的方向下降,此时弹性件能够给承载架提供远离底座方向的力,避免承载架过度下降,这样也能够使得承载架维持在均匀的高度,便于用户连续地装货。这样,用户能够在较较均匀的高度持续地装卸货,不需要不断调整物品的高度,这样能够减少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载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载推车的立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载推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的装卸载推车的一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装卸载推车10,包括支撑架100、底座200、承载架300、弹性件400和滚轮500;所述支撑架100设置于所述底座200的其中一面,所述滚轮500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200背向所述支撑架100的一面,所述支撑架100设置有导向结构110,所述导向结构110沿所述支撑架100到所述底座200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承载架300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结构110;所述弹性件400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架300连接,所述弹性件400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00连接,所述弹性件400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架300朝远离所述底座200的方向运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也可以与底座连接,且在这些实施例中,弹性件通过底座与支撑架连接。

上述的装卸载推车10,承载架300的负重可为层叠的物品,承载架300装载层叠的物品后沿导向结构110滑动,弹性件400用于当承载架300装载层叠的物品后形变。随着用户将承载架300上层叠的物品由上至下逐渐卸下时,弹性件400的受力不断减小并逐渐恢复形状,以此带动承载架300不断朝远离底座200的方向升起。从而当层叠的物品的层数不断减少时,依然能够通过弹性件400升起承载架300从而使得承载架300维持在均匀的高度,便于用户连续地卸货;当层叠的物品的层数不断增加时,承载架300负重并朝靠近底座200的方向下降,此时弹性件400能够给承载架300提供远离底座200方向的力,避免承载架300过度下降,这样也能够使得承载架300维持在均匀的高度,便于用户连续地装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承载架用于承载灭菌篮筐,灭菌篮筐套叠或层叠放置,随着用户逐个拿取上层的灭菌篮筐,承载架的负重减少,弹性件驱动承载架不断朝远离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使得位于上层的灭菌篮筐维持在离地面较平均的高度。随着用户不断向上层的灭菌篮筐不断放置新的灭菌篮筐,承载架受力并下降,此时弹性件能够给承载架提供远离底座方向的力,避免承载架过度下降,这样也能够使得承载架维持在均匀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为万向轮,便于装卸载推车朝各方向运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万向轮上设置有脚刹,用于踩踏后降低万向轮的转速,以此制动装卸载推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轮的数量为至少三个,以此在未受外力影响下,使得装卸载推车能够稳定地立在工作面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100垂直于底座200设置,以使得支撑架能够更好地契合于用户的站姿,使得用户能够更好地与承载架300互动,且本实施例中,装卸载推车10还包括斜架600,斜架600一端与支撑架100连接,另一端与底座200连接,这样,有助于避免支撑架100朝底座200倾倒,由此能够使得支撑架100和底座200之间更加稳定。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400为拉簧401,所述拉簧401的一端与所述承载架300连接,所述拉簧401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00远离底座200的位置连接。可以理解,定义拉簧401与支撑架100连接的位置为第一位置,则承载架300在第一位置和底座200之间沿导向结构110滑动。本实施例中,拉簧401一端与支撑架100的远离底座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承载架300连接,承载架300在支撑架100的远离底座的一端以及底座200之间沿导向结构110滑动。承载架300装在物品时,拉簧401伸长并积累弹性势能,随着装在的物品重量不断下降,拉簧401逐渐缩短且弹性势能减小,使得承载架300朝支撑架100远离底座200的一端运动,以此实现承载架300的升起。

当然,弹性件还可以是压簧和弹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压簧,压簧一端与底座或支撑架靠近底座的位置连接,另一端与承载架朝向底座的一面连接,这样,承载架负重时则压缩压簧,承载架负重逐渐减小时则压簧恢复形状以此将承载架朝远离底座的方向顶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弹片,弹片一端与底座或支撑架靠近底座的位置连接,另一端与承载架朝向底座的一面连接,这样,承载架负重时则压缩弹片,承载架负重逐渐减小时则弹片恢复形状以此将承载架朝远离底座的方向顶起。值得一提的是,弹性件也可以是其他实现同等弹性功能的元件。

弹性件400形变时会处于运动状态,人体触碰到弹性件400表面则容易被弹性件400夹伤,为提高装卸载推车10的安全性,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00内开设有安装腔101,所述弹性件400设置于所述安装腔101内,且所述弹性件400的一端与所述安装腔101的壁部连接,所述导向结构110为开设于所述安装腔101的壁部的导向槽102,所述承载架300设置有导向部310,所述导向部310穿设所述导向槽102,所述弹性件400远离安装腔101壁部的一端与所述导向部310连接。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0被容置于安装腔101内,这样,无论弹性件400如何活动,人体都不容易触碰到弹性件400,避免人体触碰到弹性件400表面,提高了装卸载推车10的安全性。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100包括盖板130和后壳140,后壳140与底座200连接,盖板130的部分与后壳140连接,盖板130和后壳140之间形成所述安装腔101,导向槽102开设于盖板130和后壳140未连接的位置,即,盖板130的部分与后壳140间隔设置形成导向槽102,这样,导向槽102还具有便于用户伸入其中并将盖板130方便地拆卸的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装卸载推车10的安全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01的壁部设置有止动块120,所述止动块120用于抵接于所述导向部310时限制所述导向部310抵接于所述导向槽102其中一端的壁面。导向部310在导向槽102内滑动,因受负重的重力或弹性件400的拉力而运动至导向槽102端部的壁面105时,导向部310和导向槽102端部的壁面两者碰撞容易夹伤人体,本实施例中止动块120在导向部310触碰到导向槽102一端的壁面前率先抵住导向部310,以避免导向部310和导向槽102端部的壁面105抵接,从而避免夹伤人体。由于止动块120位于安装腔101内,止动块120与导向部310抵接位置不会外露在支撑架100外侧,用户不易被止动块120和导向部310两者夹伤。本实施例中,一止动块120靠近导向槽102远离底座200的一端设置,避免在导向槽102的该端夹伤人体。由于用户从承载架300上拿取物品,物品本身是靠近导向槽102远离底座200的一端放置的,用户最容易接触到导向槽102远离底座200的一端的位置,止动块120设置于该位置处能够最大化地避免导向部310和导向槽102的壁面夹伤用户。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靠近导向槽102的两端的位置分别设置止动块120,而承载架300在两个止动块120间滑动。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装卸载推车10还包括定位架320,所述定位架320与所述导向部310远离承载架300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件400通过所述定位架320与所述导向部310连接。本实施例中,定位架320位于安装腔101内,能够避免导向部310从导向槽102内滑出,以此提升承载架300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拉簧一端穿设于支撑架的第一固定孔内,拉簧另一端穿设于定位架的第二固定孔内,以使得支撑架通过拉簧与定位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数量和所述导向部的数量分别为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槽和所述导向部一一对应设置。两个以上的导向部和导向槽的配合有助于使得承载架更均匀地受力并活动,提升承载架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架与各所述导向部远离承载架的一端连接,定位架在本实施例中不仅承担了避免导向部从导向槽滑出的功能,同时还使得承载架的受力被分散到定位架上,以此增加了承载架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簧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各拉簧分别与定位架连接。这样,各拉簧的拉力也能够均匀地作用于定位架,使得承载架被稳定地升起。本实施例中,拉簧的数量为六个,且其中三个分布于定位架的一端,另外三个分布于定位架的另一端,这样,有助于稳定地将拉力传递至定位架,使得通过定位架将承载架稳定地升起。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00设置为矩形板结构,滚轮500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滚轮500分别设置于底座200的四个边角上,这样的底座200平行于地面时具有较大的面积,以此避免装卸载推车10翻倒,且作为支点的四个滚轮也占据较大的面积,以此避免装卸载推车10翻倒。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00的边角上设置有缓冲部210,用于减轻底座200的边角撞击到用户的冲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架背向底座的一面设置有条纹,用于增加物品和承载架的摩擦力,避免物品从承载架上滑落。为进一步避免物品从承载架300上滑落,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纹包括多个半径相异且圆心重合的圆环形凸起340,各圆环形凸起340为中心对称结构,圆环形凸起340在各方向上结构相似,这样,当物品设置在承载架300时,无论朝哪个方向滑动,均能够受到圆环形凸起340提供的均匀的摩擦力,避免装卸载推车10在转向时物品滑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圆环形凸起340之间设置有点状凸起350,点状凸起350的截面面积小于圆环形凸起340的截面面积。点状凸起350能够配合圆环形凸起340,较好地填充圆环形凸起340之间的间隙,以更好地给予物品提供较大的摩擦力。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状凸起350为橡胶块,以此还能够给予物品缓冲力,由于点状凸起350相对于圆环形凸起340更小,有助于缓冲物品较小的滑动,这样物品轻微的晃动能够更好地被消除,进一步避免物品滑动。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架300朝向底座200的一面凸起设置有限位筋330,用于抵接于底座200时限制承载架300与底座200抵接,避免承载架300和底座200两者碰撞从而夹伤用户。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筋330和底座200之间开设有缓冲腔331,当限位筋330触碰底座200时,限位筋330能够向缓冲腔331的位置轻微形变,起到缓冲作用,这样,有助于避免底座200和承载架300硬碰硬,也即是能够避免底座200向承载架300施加的冲力直接传递到承载架300上的物品,由此具有保护物品的功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筋330设置于所述承载架300远离边沿的位置。由于用户最容易接触到承载架300的边沿,因此将限位筋330设置在承载架300远离边沿的位置可以较好避免限位筋330和底座200两者夹伤用户的情况。本实施例中,在导向槽102靠近支撑架100远离底座200一端的位置设置止动块120,在承载架300上设置限位筋330,两者配合来避免用户被夹伤。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00背向导向结构110的一面设置有把手150,以方便用户施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背向导向结构的一面设置有工学把手,工学把手能够更契合用户的手掌,增加手掌和工学把手的接触面积,使得用户更好地发力。具体地,所述工学把手上设置有弧形结构,用于贴合用户的手掌,增加手掌和工学把手的接触面积。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00开设有放置腔103,用于放置挥发性消毒物800,所述放置腔103的壁部开设有通孔104,所述承载架300上设置有盖板130,盖板130活动抵接于放置腔103,盖板130用于随承载架300朝靠近底座200的方向运动时使通孔104敞开,所述通孔104用于敞开时位于承载架300背向底座20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承载架300未负重时,盖板130遮盖通孔104,挥发性消毒物800被容纳在放置腔103内。而承载架300负重时,随着承载架300不断下降,盖板130随着承载架300运动而运动并从通孔104处挪开,使得通孔104敞开,此时,挥发性消毒物800从通孔104处挥发出来,并落在承载架300的表面,进一步地落在物品上,以此对物品消毒。尤其适用于物品为灭菌篮筐时,挥发性消毒物800能够杀灭灭菌篮筐表面的微生物,有助于使得灭菌篮筐维持在洁净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承载架300负重时自动会启用灭菌功能,不需要手动操作,使得灭菌过程方便快捷。进一步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盖板130用于随承载架300朝靠近底座200的方向运动时使通孔104逐渐敞开,本实施例中,通孔104的敞开的面积随着负重的变化而变化,即,负重越大,则通孔104敞开的面积越大,挥发性消毒物800会更大量地挥发出来,以此来对更多的灭菌篮筐杀菌处理。而负重小时,通孔104敞开的面积也较小,则挥发性消毒物800会更少量地挥发出来,以此对较少的灭菌篮筐杀菌处理。由此,负重不同时,则挥发性消毒物800的挥发量也不同,灭菌过程十分灵活。且挥发性消毒物800的挥发量的调节过程是自动进行的,方便快捷。且增设的消毒功能极其适用于灭菌篮筐,有助于使得灭菌篮筐保持洁净。

一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性消毒物为酒精,酒精能够挥发,盖体打开时酒精能够挥发并落在灭菌篮筐上。一实施例中所述挥发性消毒物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钠能够挥发,并实现对灭菌篮筐的消毒。值得一提的是,也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其他的挥发性消毒物来实现挥发并对灭菌篮筐消毒的效果。

为提高装卸载推车使用的安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用于在工作时凸出于滚轮设置,由此在气缸工作时,气缸用于快速地伸长并抵在地面上,以此紧急制动装卸载推车,避免装卸载推车继续前进,由此能够在紧急情况时使得装卸载推车停止下来,提高了装卸载推车使用的安全性。一个实施例中,气缸与底座之间的夹角为135°~160°,这样,气缸向底座施加的斜向的受力更加缓和,有助于避免减速过快而引起装卸载推车侧翻。在一个实施例中,把手上设置有按钮,用于控制气缸工作。用户抓取位置在把手,因此将按钮设置于把手,有助于用户在紧急状况时快速地按下按钮。

上述实施例以层叠的物品尤其是灭菌篮筐进行说明,运载层叠的物品具有良好的效果,有效降低用户的工作强度。但是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装卸载推车的应用环境,装卸载推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应用于其他运输环境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