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自行车座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236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式自行车座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座垫,一种具有全浮动缓冲和保健的装置。
目前已有″传统座垫″的主要结构,是一个由扁铁围框、钢条支架子、拉簧、压簧以及紧固零件组成的座垫壳体,其外形近似″T″字形状,它和一个装在低部可调整角度的锁紧机构将其与车身三角架上的备用支撑杆相固定,成为一种前后调整角度的半浮动缓冲垫座。
由于壳体连接件多,强度较差,尤其容易使人体支重部分产生适应性变形,机构返松,″T″字壳体出现前高后低,因而加重人体盆腔会阴处的压迫摩擦损伤,长时间骑车会导至尿道炎和前列腺病(自行车与前列腺病,见91年2月刊″家庭医生″杂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座垫,它在满足自行车赋予座垫支承重量,以便灵活驱动和牢固安全的功能外,能适应人体盆腔座骨对前列腺起到免受压迫的保健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的由一个近似眼镜的壳体(用铁板或塑料均可),在壳体的底部中央固定一个圆形的浮动杆,使之与壳体呈25度的倾斜角。将浮动杆的另一端压入一个内装压簧的套筒里,然后对浮动杆和套筒的侧孔(预先加工好的)穿过螺栓或梢轴构成独立的装置。
安装时只需将另一端方便插入三角架标准化了的安装孔,调整好高度,锁紧螺丝即可。
由于壳体和浮动杆采用一次性固定构成壳体浮动杆整件(其连结方法视壳体材料不同而异,烧焊或紧固件连接均可)使整个壳体安装在自行车上呈不可变的水平位置(25度相互抵消作用),壳体浮动杆整件就在套筒内单独压簧的作用下上下全浮动的缓冲,并随着双脚做功,使壳体围绕轴心作左右向前向后的小摆动。
由于套筒既连结壳体整体又起到支撑安装的双重作用,可以省去一根据25.4×250mm长的备用支撑杆。
由于壳体外形和人体座骨支重点相适应的缘故,可以避开座垫对人体盆腔会阴处的压迫,摩擦,起到对尿道和前列腺的保健作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完成坐垫功能的同时壳体直接连结套筒,成为单支、单簧,结构简单牢靠。
后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座垫壳体实例结构剖视图。
图2是
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座垫壳体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浮动杆,3套筒,4压簧,5垫铁,6螺栓或梢轴,7梢轴。
在图中,垫铁(5)和浮动杆(2)烧结在一起呈25度倾斜角,然后和壳体(1)视其不同材料采取烧结或紧固件连在一起,组成壳体浮动杆整体;将浮动杆的另一端压入装有压簧(4)的套筒(3)中,然后对准浮动杆(2)侧面的长孔和套筒(3)侧面的圆孔,穿入螺栓或梢轴(6)套筒(3)的下端装有一支梢轴(7)用于支承压簧。
图2中,说明壳体(1)的外形近似眼镜框的形状,它和人体盆腔左右座骨的支重距离相适应而设计的。
图3中,说明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后,由于正反角度的相互抵消作用,使座垫平面呈水平或前高后低的合理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新式自行车座垫,它由壳体、套筒、浮动杆、弹簧等组成,其特征在于一个外形近似眼镜框的座垫壳体和浮动杆一端相连结呈25度的倾斜角,浮动杆的另一端装入内有压簧的套筒里,套筒的另一端直接装在自行车的标准安装孔内,座垫壳体和地面保持不变的水平位置和人体盆腔座骨的支重点相适应,并无压迫感。
2.根据权利书要求1所述的新式自行车座垫,其特征是由座垫壳体和浮动杆连接的整件,与一根套筒相连接,构成单柱、单簧,能上下全浮动缓冲,左右小偏摆和直接代替备用支撑杆的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全浮动缓冲和保健的自行车座垫,它改变了“传统座垫”的“T”字外形,半浮动缓冲及可以调角度的锁紧机构,由一个近似眼镜框架的座垫壳体和浮动杆的一端相连结,另一端直接装在内有压簧的套筒里,套筒的另一端能方便地固定在自行车的标准安装孔内。骑车时座垫能上下,左右浮动并和地平面保持不变的水平位置。由盆腔座骨支承体重并避开对人体会阴处的压迫、摩擦,使前列腺受到保护达到保健的作用。
文档编号B62J1/06GK2131762SQ9120740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24日
发明者严英达 申请人:严英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