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车架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863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杆134内,第一管夹111通过连接杆60与快拆外杆134相连,阻滑帽132套设在快拆外杆134上,其靠近定位部135的一端与定位部135配合作用固定住连接杆60,前叉架20的第一连接部21为与阻滑帽132的另一端(靠近并需进入到快拆帽131内的部分)相适配的弧形卡口,快拆帽131内设有与该弧形卡口相适配的内槽,第一快拆装置13通过快拆帽131和弧形卡口的配合作用,与第一连接部21构成可拆卸连接。旋转快插帽便能够锁紧或者放开弧形卡口,锁紧弧形卡口时便将前叉架20与中架10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放开弧形卡口时前叉架20便可脱离中架10以第一转轴12为轴心向下方旋转进行折叠,操作简单便利。
[003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后叉架30,其前端设有第三连接部31和第四连接部32,第三连接部31位于第四连接部32的上方;中架10的后端为用于安装自行车车座的中管15,第二快拆装置17设置在中管15的上部,第二转轴16设置在中管15的底部;第三连接部31与第二快拆装置17形成可拆卸连接,第四连接部32与第二转轴16相连。其中,当第二快拆装置17与第三连接部31分离后,后叉架30能以第二转轴16为轴心向下方旋转至中架10的正下方进行折叠,此时可旋转车把管11使前叉架20移动至中架10的斜下方与折叠后的后叉架30共处,该纵向折叠的方式使得前叉架20和中架10能够共同承受纵向的(震动)受力,与前叉架20效果相同,能有效地提高车架的强度。另外,因后叉架30能够与中架10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上,从而使得它们相互之间不会产生角度偏差,故能够降低骑行过程中的传动损耗。
[0034]本实施例中,第二快拆装置17与第一快拆装置13结构相似,也包括快拆帽131、阻滑帽132、快拆内杠133和两端设有定位部135的快拆外杆134(快拆外杆134是固定在中管15上),快拆内杠133穿设在快拆外杆134内,阻滑帽132套设在快拆外杆134上且一端靠近定位部135,后叉架30的第三连接部31为与阻滑帽132的另一端(靠近并需进入到快拆帽131内的部分)相适配的弧形卡口,快拆帽131内设有与该弧形卡口相适配的内槽,第二快拆装置17通过快拆帽131和弧形卡口的配合作用,与第三连接部31构成可拆卸连接。旋转快插帽便能够锁紧或者放开弧形卡口,锁紧弧形卡口时便将后叉架30与中架10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放开弧形卡口时后叉架30便可脱离中架10以第二转轴16为轴心向下方旋转进行折叠,操作简单便利。
[0035]本实施例中,后叉架30的前端还设有用于安装踏脚链轮的中轴部34,中轴部34靠近第四连接部32。将中轴部34设置在后叉架30上,因中轴部34与后叉架30 —体,从而能够防止本车架折叠后踏脚链轮掉链。前叉架20上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前轮40的前轮部24,后叉架30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后轮50的后轮部33。中架10包括用于安装自行车车把的头管14、用于安装自行车车座的中管15、第一横梁18和第二横梁19,第一横梁18、第二横梁19都设置在头管14与中管15之间,第一横梁18的两端分别与头管14、中管15连接,第二横梁19的两端分别与头管14、中管15连接,第二横梁19位于第一横梁18之下;第二横梁19呈“L”弧型且该“L”弧型的弧角靠近第一横梁18。第一横梁18和第二横梁19双横杆设计用于提升车架的强度,“L”弧型用于空出下方的空间容纳后叉架30上的自行车后轮50。
[0036]如图6-7所示,为一种自行车,它包括上述的折叠车架,具有该折叠车架所具有的全部有益特性。
[003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架,其前端设有车把管和第一转轴,车把管上设有第一快拆装置,第一转轴设置在车把管的底部; 前叉架,其上端设有与中架的第一快拆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其中部设有与中架的第一转轴相连的第二连接部; 减震器,其一端与中架的车把管形成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与前叉架的第二连接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架的前端为用于安装自行车车把的头管,自行车车把包括所述车把管,所述车把管穿设在头管中;所述车把管的中部设有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第一管夹和第二管夹都位于头管的上方,所述第一1决拆装置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管夹相连,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第二管夹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车把管的底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头管的下方,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连接板的后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快拆装置包括快拆帽、阻滑帽、快拆内杠和两端设有定位部的快拆外杆,快拆内杠穿设在快拆外杆内,所述第一管夹通过连接杆与快拆外杆相连,阻滑帽套设在快拆外杆上,其靠近定位部的一端与定位部配合作用固定住连接杆,所述前叉架的第一连接部为与阻滑帽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弧形卡口,快拆帽内设有与该弧形卡口相适配的内槽,所述第一快拆装置通过快拆帽和弧形卡口的配合作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构成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夹上设有“J”型插钩,所述连接板的前端设有能够翻转的“η”型杆,“η”型杆与“J”型插钩相适配,所述减震器的一端与“η”型杆相连,所述减震器的一端通过“η”型杆与“J”型插钩的配合作用,与所述第二管夹构成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叉架,其前端设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位于第四连接部的上方;所述中架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车座的中管,中管的上部设有第二快拆装置,第二快拆装置与第三连接部形成可拆卸连接,中管的底部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与第四连接部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快拆装置包括快拆帽、阻滑帽、快拆内杠和两端设有定位部的快拆外杆,快拆内杠穿设在快拆外杆内,阻滑帽套设在快拆外杆上且其一端靠近定位部,所述后叉架的第三连接部为与阻滑帽的另一端相适配的弧形卡口,快拆帽内设有与该弧形卡口相适配的内槽,所述第二快拆装置通过快拆帽和弧形卡口的配合作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构成可拆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架包括用于安装自行车车把的头管、用于安装自行车车座的中管、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第一横梁、第二横梁都设置在头管与中管之间,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头管、中管连接,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头管、中管连接,第二横梁位于第一横梁之下;第二横梁呈“L”弧型且该“L”弧型的弧角靠近第一横梁;自行车车把包括所述车把管,所述车把管穿设在头管中。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叉架的前端还设有用于安装踏脚链轮的中轴部,中轴部靠近所述第四连接部。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架上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前轮的前轮部,所述后叉架的后端设有用于安装自行车后轮的后轮部。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车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车架及自行车,包括:中架,其前端设有车把管和第一转轴,车把管上设有第一快拆装置,第一转轴设置在车把管的底部;前叉架,其上端设有与中架的第一快拆装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其中部设有与中架的第一转轴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减震器,其一端与中架的车把管形成可拆卸连接,其另一端与前叉架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折叠车架及自行车都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震性等特性。
【IPC分类】B62K15/00, B62K25/00
【公开号】CN204895713
【申请号】CN201520555661
【发明人】周马臻
【申请人】周马臻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