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2056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
背景技术
船舶机械领域,现有技术中,绝大部分船舶上的动力推进装置是在船体下部的机舱内设有动力机、变速箱、离合器、传动轴,船体后端设置螺旋桨。动力机经由变速箱、离合器、传动轴带动螺旋桨正反转,以实现船体的前进和后退。螺旋浆上还连有控制螺旋桨摆动的操舵装置。然而基于船舶使用年限的增加,船舶内的各种设备也随之老化,性能也随之降低。由于船舶在河、湖、海场所使用,因此非常需要考虑船舶的安全性能。比如,航行当中, 船舶主动力推进装置损坏,且一时无法修理。船舶长时间停留于水面上无法靠岸,这对船内人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在船舶主动力推进装置损坏的情况下,如果可以使用备用动力推进装置促使船舶靠岸就能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设计一款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是目前所需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它包括船体、主动力推进装置和操舵装置,它还包括备用动力推进装置,所述的备用动力推进装置是指船体下部纵向设有水通道,水通道中部设有水泵,水通道一侧设有动力机,动力机经减速器和联轴器与水泵相连接;水通道前端设有第一阀门,水通道后端设有第二阀门;第一阀门与水泵之间的水通道两侧分别连接前左调节道和前右调节道,前左调节道和前右调节道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前左调节道和前右调节道上分别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二阀门与水泵之间的水通道两侧分别连接后左调节道和后右调节道,后左调节道和后右调节道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后左调节道和后右调节道分别设有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的前左调节道和前右调节道均与水通道呈45度设置。所述的后左调节道和后右调节道均与水通道呈45度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当船舶上的主动力推进装置损坏时,船舶可以启用备用动力推进装置,可以使得船舶靠岸,保证船舶上人员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视图。图中1、船体,1. 1、第一阀门,1. 2、第二阀门,1. 3、第三阀门,1. 4、第四阀门,1. 5、 第五阀门,1. 6、第六阀门,2、水通道,2. 1、前左调节道,2. 2、前右调节道,2. 3、后左调节道,2. 4、后右调节道,3、水泵,4、动力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但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它包括船体1、主动力推进装置和操舵装置,它还包括备用动力推进装置,所述的备用动力推进装置是指船体1下部纵向设有水通道2,水通道2中部设有水泵3,水通道2 —侧设有动力机4,动力机4经减速器和联轴器与水泵3相连接;水通道2前端设有第一阀门1. 1,水通道2后端设有第二阀门1. 2 ;第一阀门1. 1与水泵3之间的水通道2两侧分别连接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 2,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 2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 2上分别设有第三阀门1. 3和第四阀门1. 4 ;第二阀门1. 2与水泵3之间的水通道2两侧分别连接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 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分别设有第五阀门1. 5和第六阀门1.6。所述的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2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是指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 2两调节道结合形成外端大内端小,也就是说出水口指向船体左侧,图2所示可以明确看出。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是指后左调节道2. 3 和后右调节道2. 4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两调节道结合形成外端大内端小,也就是说出水口指向船体右侧,图2所示可以明确看出。所述的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 2均与水通道2呈45度设置。所述的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均与水通道2呈45度设置。结合图2所示。便于使用过程中调节船舶行驶方向。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结合图1、图 2所示,图中左侧为船舶的前端,右侧为船舶的后端。当船舶需要直线前进,打开第一阀门1. 1和第二阀门1. 2,关闭第三阀门1. 3、第四阀门1. 4、第五阀门1. 5以及第六阀门1. 6。动力机4经由减速器和联轴器带动水泵3正转, 此时水通道2内的水前端进来,后端出去,因此船舶实现前行。当船舶前进时需要向左转,打开第一阀门1. 1和第五阀门1. 5,关闭第二阀门1. 2、 第三阀门1. 3、第四阀门1. 4以及第六阀门1. 6。动力机4经由减速器和联轴器带动水泵3 正转,此时水通道2内的水前端进来,从第五阀门1.5出去,因此实现船舶的前进左转。当船舶前进时需要向右转,打开第一阀门1. 1和第六阀门1.6,关闭第二阀门1.2、 第三阀门1. 3、第四阀门1. 4以及第五阀门1. 5。动力机4经由减速器和联轴器带动水泵3 正转,此时水通道2内的水前端进来,从第六阀门1.6出去,因此实现船舶的前进右转。当船舶需要后退,打开第一阀门1. 1和第二阀门1. 2,关闭第三阀门1. 3、第四阀门 1.4、第五阀门1.5以及第六阀门1.6。动力机4经由减速器和联轴器带动水泵3反转,此时水通道2内的水后端进来,从第二阀门1.2出去,因此实现船舶后退。当船舶后退时需要左转,打开第二阀门1.2和第四阀门1.4,关闭第一阀门1. 1、第三阀门1.3、第五阀门1.5以及第六阀门1.6。动力机4经由减速器和联轴器带动水泵3反转,此时水通道2内的水前端进来,从第四阀门1.4出去,因此实现船舶的后退左转。当船舶后退时需要右转,打开第二阀门1. 2和第三阀门1. 3,关闭第一阀门1. 1、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以及第六阀门1.6。动力机4经由减速器和联轴器带动水泵3反转,此时水通道2内的水前端进来,从第三阀门1.3出去,因此实现船舶的后退右转。上述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从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船舶的前进后退和各方向转弯。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它包括船体(1)、主动力推进装置和操舵装置,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备用动力推进装置,所述的备用动力推进装置是指船体(1)下部纵向设有水通道(2),水通道(2)中部设有水泵(3),水通道(2) —侧设有动力机(4),动力机 (4 )经减速器和联轴器与水泵(3 )相连接;水通道(2 )前端设有第一阀门(1. 1),水通道(2 ) 后端设有第二阀门(1.2);第一阀门(1. 1)与水泵(3)之间的水通道(2)两侧分别连接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 2),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 2)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前左调节道(2. 1)和前右调节道(2. 2)上分别设有第三阀门(1. 3)和第四阀门 (1.4);第二阀门(1.2)与水泵(3)之间的水通道(2)两侧分别连接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的出水口均呈斜向外设置,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分别设有第五阀门(1. 5)和第六阀门(1. 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前左调节道 (2. 1)和前右调节道(2. 2)均与水通道(2)呈45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左调节道(2. 3)和后右调节道(2. 4)均与水通道(2)呈45度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备用动力推进装置的船舶,它包括船体、主动力推进装置、操舵装置以及备用动力推进装置,备用动力推进装置为船体下设有一个水通道和四个调节水流方向实现船舶转向的调节道,调节道水流流通靠调节道上阀门控制,水通道上设有动力机和水泵,因此备用动力推进装置可以实现船舶的前进后退和各方向转弯。在船舶主动力推进装置损坏下可以推动船舶靠岸。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机械技术领域。
文档编号B63H23/02GK202046434SQ20112012416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杨政委 申请人:杨政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