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全地形的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183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全地形的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无人船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全地形的无人船。



背景技术:

通常无人船的螺旋桨都设置在浮筒上,这种结构设计只适合在海上工作,在地形复杂的内河航道上行驶时螺旋桨容易被水草、渔网及其它杂物缠绕,阻碍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行驶稳定、适用全地形的无人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全地形的无人船,包括船体、控制器、电池及螺旋桨,在船体内安装电池及控制器,在船体的上方安装螺旋桨。

而且,在船体的顶面一侧安装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安装舵机,舵机连接螺旋桨及其电机。

而且,所述支撑架为桅杆形。

而且,在船体的两侧通过底架对称安装两浮筒。

而且,所述底架包括底板、底座、支撑杆、固定板及H型夹具,在底板的顶面安装船体,在底板的底面间隔对称通过底座安装两支撑杆,在每一支撑杆的两端均套装一固定板,在每一固定板的外侧面均固定一H型夹具,位于同一侧两H型夹具共同卡装一浮筒固定管,所述的浮筒固定管固定在浮筒的顶面。

而且,所述浮筒为玻璃钢材料制成,内部中空。

而且,在两浮筒的前端内侧镜像对称安装两水鳍。

而且,所述浮筒固定管及支撑杆均为碳纤维材料制成。

而且,所述船体为流线型,由底托及上盖构成,在底托的一侧通过合页铰装上盖。

而且,在船体上安装实现捕捞功能的模块或实现监控功能的模块或实现测量功能的模块。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无人船的螺旋桨安装在船体上方,推风不推水,不会被水草牵绊。沼泽、草地、雪地、沙地等所有地形都适用。

2、本无人船在船体的两侧安装浮筒,该双体结构使船在运行时非常稳定。

3、本无人船的两侧浮筒通过底架与船体连接,该底架结构使浮筒可拆卸,可更换。

4、本无人船的浮筒为玻璃钢材料制成,浮筒固定管及支撑杆均为碳纤维材料制成。所用材料质量轻,结实耐用。

5、本无人船在两浮筒的前端内侧镜像对称安装两水鳍,该两水鳍使船上浮,防止在高速行驶时减小阻力。

6、本无人船可在船体上安装各种功能模块,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上盖打开后显示船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适用全地形的无人船,包括船体、浮筒13、控制器15、电池16及螺旋桨1,在船体的两侧通过底架对称安装两浮筒,在船体内安装电池及控制器,在船体的顶面一侧安装桅杆形支撑架4,在桅杆形支撑架上安装舵机3,舵机连接螺旋桨及其电机。本发明将螺旋桨安装在船体的上方,不接触水,避免了水草等杂物对螺旋桨的缠绕,保证了航行的稳定性,适合全部地形。

所述船体为流线型,由底托5及上盖6构成,在底托的一侧通过合页铰装上盖,在底托的顶面通过粘扣带或双面胶或螺栓等固定电池、控制器及其它功能模块。

所述底架包括底板7、底座9、支撑杆11、固定板10及H型夹具8,在底板的顶面安装船体及桅杆形支撑架,在底板的底面间隔对称通过底座安装两支撑杆,在每一支撑杆的两端均套装一固定板,在每一固定板的外侧面均固定一H型夹具,位于同一侧两H型夹具共同卡装一浮筒固定管12,所述的浮筒固定管固定在浮筒的顶面,所述浮筒为玻璃钢材料制成,内部中空。所述浮筒固定管及支撑杆均为碳纤维材料制成。

而且,在桅杆形支架上横向安装有尾翼型的压风板2。

而且,在两浮筒的前端内侧镜像对称安装两水鳍14,该两水鳍使船上浮,防止在高速行驶时减小阻力。

根据需要,可以在船体上安装各种功能模块,例如机械臂,用于捕捞、清洁;例如监控模块,用于水质监测、核辐射监测。例如测量模块,用于海洋测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