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1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包括悬挂部、吊臂以及吊臂下端的吊钩,所述吊臂有两根,每根吊臂分成上、下两段且上段的下端和下段的上端转动连接,两根吊臂的下段相互交叉转动连接,所述吊钩的整体外表面覆盖一层缓冲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但是确实解决了发动机气缸体的吊装问题,在保证吊具整体强度刚度的基础上,又能很好地保护发动机气缸体。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具,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气缸体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工序对缸体吊起高度有要求或者需要在空间位置中移动,所以会应用吊具专门进行产品的转运;但在产品吊起时,前工序在加工已经加工完的加工面与吊具接触时,会产生小点的碰伤,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0003]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以方便操作人员操作,避免产品的加工面被撞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6]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包括悬挂部、吊臂以及吊臂下端的吊钩,所述吊臂有两根,每根吊臂分成上、下两段且上段的下端和下段的上端转动连接,两根吊臂的下段相互交叉转动连接,所述吊钩的整体外表面覆盖一层缓冲层。
[0007]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为铜材料。之所以选择铜,因为相比发动机气缸体的制造材料,铜相对较软。因此,用铜做的缓冲层不容易对发动机缸体造成损伤。
[0008]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层整体厚度为4_6mm。缓冲层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薄了起不到缓冲的效果,厚了又会造成缓冲层变形大,从而影响起吊安全性。
[000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但是确实解决了发动机气缸体的吊装问题,在保证吊具整体强度刚度的基础上,又能很好地保护发动机气缸体。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标记为悬挂部,2为吊臂,3为吊钩,4为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0013]实施例:
[0014]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包括悬挂部1、吊臂2以及吊臂2下端的吊钩3,所述吊臂2有两根,每根吊臂2分成上、下两段且上段的下端和下段的上端转动连接,两根吊臂2的下段相互交叉转动连接,所述吊钩3的整体外表面覆盖一层缓冲层4。
[0015]所述缓冲层4为铜材料且其整体厚度为5mm。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包括悬挂部(I)、吊臂(2)以及吊臂(2)下端的吊钩(3),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臂(2)有两根,每根吊臂(2)分成上、下两段且上段的下端和下段的上端转动连接,两根吊臂(2)的下段相互交叉转动连接,所述吊钩(3)的整体外表面覆盖一层缓冲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为铜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体加工中防碰伤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整体厚度为4-6mm。
【文档编号】B66C1-28GK204297924SQ201420479955
【发明者】谭春胜 [申请人]成都正恒动力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