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电子元件进入管子的方法和装置及电子元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789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调整电子元件进入管子的方法和装置及电子元件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整电子元件进入管子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调整电子元件进入管子的装置,其可用于从调整的管中取出,元件。
背景技术
电子元件一般要调整进入管子中,管子通常用抗静电硬塑料制成并具有大体上矩形的断面,从而提供良好的机械保护作用,尤其是能够输送电子元件。在某些情况下,管子的断面形状专门设计以适合所装元件的类型,比如适合元件的形状和引脚的分布。在进行调整时,元件一个接一个滑到管子中,并一个靠一个地容纳在里面。管子的各端通常用粗糙的挡块封闭以防止元件掉出来。
为了进行后续处理,比如通过测试线或印刷电路板组装设备,必须将电子元件从管子中取出。该操作通常是由进料装置进行,电子元件从管子取出后输送到某个位置,然后从那里传送到,如测试线或印刷电路组装设备。
现有技术的大多数装置利用重力使元件从管子中滑出。先将封闭管子两端的两个挡块中的一个取下。然后将装有元件的管子放入,通常是水平地,接收器,从接收器可以一个接一个地将管子取出。通过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机构将取样管的封闭端抬高,使电子元件朝管子的开口端滑动。然而,因为元件最好是水平放置传送到另一装置,元件离开管子时必须校正其方位。因此常常将元件从管子滑动到弯曲的输送器上,弯曲的输送器可输送元件到所要求的位置。
这些现有技术的装置存在一些缺点。使管子一端升高的机构往往十分复杂因而其处理速度受到限制。而且,弯曲的输送器十分精密因而其制造成本很高。它们通常是断面形状十分精确的导轨,电子元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导轨滑动。随着生产加工线速率的加快和元件尺寸的减小,必须用很高的精度加工这些导轨,以确保元件在导轨上滑动时有必需的流量和精度。每当装置处理的元件类型改变时,必须安装新的导轨,这往往需要有很长的调节时间,在此期间装置不能工作。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某些现有技术的进料装置采用了推动机构,使得在管子保持水平的同时能够取出元件。管子一般与线性输送器对准,使取出的元件到达可传送到加工线的位置。虽然这些装置不需要抬高管子的机械装置,也不需要任何校正元件方位的机构,如弯曲的导轨,但是所使用的推动机构通常十分复杂且其速率往往受到限制。
美国专利申请US 2002/00667980介绍了一种进料装置,其推动机构包括通过管子一端插入管子的钢带,用来朝另一端推动元件。这种机构十分复杂和精密,主要是因为必须精确地控制推动机构的运动,并与后续装置如移动取出元件的加工线的速率同步。而且,在将管子放入进料装置的接收器以前必须除去管子两端的挡块,对于每个进行处理的管子来说,这需要进行额外的操作。
美国专利US 4770565介绍了一种装置,其中电子元件是通过抽吸从其输送管取出的。输送管的一端插入适配器中,适配器的另一侧连接到管状输送器,将元件送至可被放置设备取出的位置。空气沿输送器的方向泵送入适配器中,在输送管出口处产生局部真空。于是将元件从管子吸出到适配器。然而,这种系统的主要缺点是难以控制从输送管取出元件,尤其是取出的规律性和速度。将元件从其管子吸出的局部真空是由适配器另一出口的压缩空气流产生的。压缩空气流过后的真空度以及取出元件的力不能以这种方式精确控制。而且,在适配器中,元件从空气流后的局部真空移动到喷嘴后面的输送空气的过压区。因此元件必须经过使其线性位移受到强烈干扰的紊流区,这将大大增加阻塞的危险性。而且对于每种类型的输送管和每种类型的元件需要专门改变适配器的形状和尺寸。如果要用这种装置连续处理调整进入不同输送管的不同类型元件,每次都必须装上新的适配器,甚至有可能要装上新的输送器。
美国专利US 5368193介绍了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容器,包括螺旋形的接收器。该文献还介绍了一种相适应的进料装置,能够通过专门在容器上设置的开口吹入空气以取出元件。然而这种装置的使用十分有限,因为要适合于这种类容器,而其对应于非工业标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取出电子元件的方法和装置,其不存在现有技术的方法和装置的缺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从自动加工线输送电子元件并调整元件进入管子的方法和装置。
这些目的是通过具有对应的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方法和装置来实现的。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给出了优选实施例。
具体地,这些目的是通过一种将电子元件插入用于输送的线性管的方法来实现的,其中,所述电子元件通过气动机构在所述管子一端产生的负压插入所述管子。这些目的还通过一种调整电子元件进入用于输送的线性管的装置以及从包括这种调整装置的加工线输出电子元件的装置来实现,所述调整装置包括气动系统,能够在管子一端产生负压,使电子元件插入管子。
使用气动机构调整电子元件还有一个优点是管子能保持在水平位置,且不用精密而复杂的机械装置。


通过阅读对图1至6所示优选实施例的介绍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图1示出了一种进料和/或输送装置的侧视图,包括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取出和/或调整装置;图2示出了图1中装置的顶视图;图3a示出了图1和2中装置沿III-III剖面的局部剖视图;图3b示出了图1和2装置的接收器的开启机构的工作方式;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取出和/或调整装置的局部视图;图5示出了图4装置沿V-V剖面的剖视图;图6是与图5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当取出和/或调整装置用于另一种类型管时的情况;图7示出了至少部分开口的调整管的断面;图8是与图5类似的剖视图,示出了适用于图7中管子的取出和/或调整装置;和图9示出了适用于图7中管子的进料和/或输送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装置是一种结合到电子元件进料装置中的取出装置,进料装置设计成能与环绕圆形输送器9周围的加工线如测试和/或调整线一起工作(图1和2)。进料装置从管子7中取出电子元件8并使其能传送至圆形输送器9。圆形输送器9的外围装备有元件接受器如吸嘴90,用来取下元件8并将输送到加工线的其它工作台99如测试、标记和/或调整工作台,在图2中示出了这些工作台的一部分。
与其它工作台99一样,进料装置最好固定到支承板10上,支承板可包括设计成能与固定板(未示出)上的紧固件一起工作的紧固件(未示出),固定板最好安置在圆形输送器9的下面。于是通过模块方式将不同的加工工作台固定在圆形输送器9周围的固定板(未示出)上可构成所述加工线。每个加工工作台相对输送器9的位置通过相应固定件的准确位置和尺寸来精确确定。
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进料装置包括输送器,最好是直线输送器5,用来输送从管子7取出的电子元件8至可被圆形输送器9的吸嘴90吸取的位置。直线输送器5可以是振动输送器,电子元件8在电磁或压电振动器55的作用下在振动输送器上移动,或者是至少部分封闭的导轨,通过气动机构使电子器件移动。直线输送器5可包括固定在振动器55上的底部50,而且在振动器55的上面还设有导轨以引导电子元件的移动。导轨的断面形状最好适合于所要输送的元件类型。最好与管子7的内断面形状类似。底部50由盖子51覆盖以防止元件不小心从导轨中掉出。根据这种构造方式,盖子51的下侧还可以形成有助于引导元件的断面形状。
可取空管子7中电子元件8的本发明的取出装置布置在直线输送器5与圆形输送器9相对的一端附近。取出装置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当取出电子元件8时,将要取空的管子7与直线输送器5对准。于是从管子7取出的电子元件8被直接引入直线输送器5。
取出装置包括支座45,当取出电子元件8时,最好通过机械方法比如用压力机4将管子7固定在支座45上,压力机4包括连接到线性致动器40的底托41,用来压紧管子7但又不会对其造成损坏。
包括两个可由线性致动器30移动的钳夹31、32的钳子3能够夹紧管子7与直线输送器5相对的一端。尺寸大于管子7尺寸的间隙在钳夹31、32的内侧形成。该间隙至少部分填充有可变形和可压缩的材料如气密泡沫35,当把钳子3合拢到管子7时,泡沫35与管子7的外轮廓相符合。钳子3通过设置在下钳夹32的管路39连接到气动系统(未示出)。
进料装置最好包括接收器,最好与取出装置平行布置,使得能够接收装有电子元件8的若干管子7。接收器可以由两个大体上竖直布置的导轨6构成,导轨6设置成通过其U形导轨断面形状能够分别保持位于接收器的管子7端部,因此在允许管子7沿竖直方向滑动的同时可防止管子水平移动。机械装置(未示出)将管子7从接收器传送到取出装置。回收器66,在图2中可以看到,可设置在取出装置的另一侧,用以接收空管子。
装有将由进料装置引入加工线的电子元件8的管子7层叠于接收器中。为了防止电子元件8掉出来,管子7的两端通常用粗糙挡块封闭,挡块可由插入管子7的泡沫或塑料构成,或者是沿正交于管子7纵轴线的方向横穿管子7的塑料钉。在将管子7放入接收器以前,除去管子至少一端的挡块,通常用手操作,以允许电子元件8取出。然后管子7一个接一个从接收器传送到取出装置,以清空其中的电子元件。
图3a示出了接收器的细节和将管子7从接收器传送到取出装置的机构的一部分。支持处于水平面的管子7末端的导轨6的下端打开,以允许底下的管子7通过。管子7由至少一个挡板60保持在接收器中。致动器(未示出)使得挡板60能够绕其轴线转动(图3b),从而释放底下的管子,于是可以用机械装置(未示出)朝取出装置的方向将底下的管子推到支座45。当管子7处于直线输送器的轴线后由底托41固定就位,底托41的底面形状最好能够确保管子7与直线输送器对准,甚至可校正管子7使其与直线输送器对准。
将钳子3合拢到管子7的末端(图4)。如图5所示,钳夹31、32内的气密泡沫35紧密包围管子7的外轮廓。钳夹31、32中未填充泡沫35的间隙部分于是构成气密腔室36,该气密腔室通过管道39连接至气动系统(未示出)。
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还可以用除泡沫35外的其它方式来密封管子7周围的腔室36。比如可以想到使钳夹的断面形状完全符合管子7的外轮廓,并可设有塑胶材料垫圈以进一步提高密封性。然而,图6示出了前面介绍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提出解决方法的优点。由于泡沫35的可变形和可压缩特性,可以使用同一钳子3取出在外形相差很大的管子中的不同类型电子元件。泡沫35既可使自身配合装有无引脚电子元件8的具有大体上是椭圆或矩形断面的管子7,也可适应带引脚电子元件8′的管子7′的形状。
当钳子合拢时,泡沫35最好不要覆盖位于腔室36中的管子7的整个末端。为了从管子7中取出元件8,最好用气动系统将压缩空气通过管道39连续不断地送入腔室36,从而产生过压。由于塞住管子7末端的挡块70并不是气密的,所以在腔室36中产生的过压从位于腔室36内的末端传播到管子7中,朝着与直线输送器5对准的管子7的开口端推动元件8。因此元件8由于腔室36中产生的过压以连续流动的方式从管子7排出,并一个接一个地被传送到直线输送器5上。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可以想到通过其它方法将元件8一个接一个从管子7排出,比如可以利用压缩空气的连续短脉动。
当管子7中的元件8完全取空时,比如在施加过压一段时间之后,打开钳子3并提起底托41。接着用机械装置(未示出)将管子7撤出到支座45下面的回收器66中。然后可将新的管子7从接收器送至取出装置。
进料装置的功能最好是完全自动化的并由控制系统(未示出)控制。因此控制系统最好控制装置的所有部件,尤其是致动器和气动系统,并对来自各探测器、探针或其它控制部件的信号进行处理,使得能够检查装置是否正确工作并发现可能发生的故障。所有工作过程的集中自动控制和管理使得进料装置的工作速率能够最优化,这主要是由于所有部件的完全同步协调工作。
根据本发明,取出装置使用气动机构从管子7中取出元件8,使得管子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能够保持在水平位置。利用重力的取出装置一般必须使用复杂的机械装置来抬高管子,而本发明的取出装置不必采用这类复杂的机械装置。与现有技术取出装置所使用的推进装置相比,用来实施本发明方法的机械装置能够从水平放置的管子中取出元件,因而其更加简单和坚固。
与现有技术的装置尤其是利用重力的装置相比,利用气动机构来取出元件的本发明装置可进一步提高速率。
本发明取出装置的另一个优点是允许元件8在管子7中双向流动。
电子元件的尺寸现在变得愈来愈小。而且,它们往往是横向放置的,即其最大的尺寸垂直于管子的纵向轴线。因此这两个因素会减小元件在管子中的横向固定力,使元件略微歪斜。因此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某个电子元件太过倾斜,使得其一角卡住管子的内侧,并挡住后面的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沿管子出口方向施加到元件上的额外的力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塞住的元件在管子中会卡得更紧。
现有技术的取出装置一般不能自动解决这一问题,而是需要将部分空的管子从装置上取下,手动更换塞住的元件,然后将管子重新插入装置。因此这种方法需要进行额外的工作,而且还不能发现存在塞住的元件,从而有可能将有塞住元件的认为已是空的管子扔掉。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气动系统不但使得压缩空气能够通过管道39引入腔室36中,而且还能够吸出其中的空气。因此在腔室36内形成负压并传播到管子7中,于是可朝钳子3的方向吸引电子元件8。因此使取出时塞住的元件,可沿钳子3的方向重新定向。通过使压缩空气的快速脉动和吸气操作交替进行,气动系统使管子7中的元件8产生往复运动。少许交替运动一般就足以解决大多数阻塞问题。然后可以恢复取出操作,将压缩空气以连续方式重新引入腔室36内,直至元件被全部取出。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取出装置最好包括控制机构(未示出),如光学传感器,用来检测管子7中电子元件8的存在以及将元件从管子7传送到直线输送器5上的情况。这些控制机构发出的信息被传递给装置的控制系统。当控制系统在取出阶段接收到管子7中还存在电子元件8但却没有元件从管子7传送到直线输送器5的信息时,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气动系统使元件按照上述原理产生往复运动,然后在腔室36中重建取出元件所必需的压力。如果管子未被阻塞,即,如果控制机构检测到元件从管子7传送到直线输送器5,元件8的正常取出继续进行。在相反的情况下,控制系统使元件开始一系列新的交替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变型实施例,压力机4固定在振动系统(未示出)上,而振动系统直接或间接固定在支承板10上。然后最好将管子7夹紧在压力机4的底托41和另一个也固定到振动系统的底托(未示出)之间,该底托上侧的高度大体上与支座45上侧的高度相同。因此振动系统使得管子7靠近直线输送器5的末端能够产生振动,最好是快速且振幅很小。如果电子元件8在取出时塞住,振动系统被接通,沿平行于管子7中元件8的往复运动方向振动。管子7末端的这种振动可以解除管子7的出口和直线输送器5的入口之间可能产生的电子元件8的阻塞。
根据前面提到的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取出装置尤其适合于从纵向侧面在其整个长度上都是封闭的管子中取出经调整处理的电子元件,这种管子7和7′的断面形状的实例在图5和6中示出。由于封闭的管子在其整个长度上是气密的,所以在腔室36内形成的过压和/或负压能够最佳地传播,使得能够很好地控制所要取出的电子元件的运动。
然而,某些用来调整电子元件的管子至少是部分敞开的,即断面形状在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是不连续的。比如图7示出了上部敞开的管子7″的断面形状。由于这些管子在其整个长度上不是气密的,由气动系统在钳子3的腔室36中产生的压力差只能有效地传播至对应空气流所遇到的第一个侧向开口处,从而妨碍对位于这一开口以外的元件进行有效控制。虽然通过提高喷射到腔室36中空气的压力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使元件朝相对钳子3的管子出口运动,但是在必须朝钳子3吸气使元件重新定向的情况下,这一缺陷几乎不可能弥补。
于是图8和9示出适合于从敞开的管子如上部敞开的管子7″中取出经调整处理的电子元件的本发明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这种取出装置最好包括使得管子的一个或多个开口至少能部分封闭的机械装置,从而确保管子有足够的气密性以有效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取出其中的电子元件。
在图1至9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表示,除非特殊说明。
根据图8和9中所示的变型实施例,用来至少部分封闭管子7″的机械装置最好包括顶盖46,当把管子7″放到支座45以取出其中的元件8″时,顶盖46位于管子7″上。顶盖46的长度最好足以覆盖管子7″在底托41和钳子3之间整个顶部的长度。为了进一步提高管子7″的密封性,顶盖46的下表面最好至少部分由衬垫47覆盖,衬垫47用柔软的气密材料如橡胶制成。然而,衬垫47最好具有足够的刚性以防止放下顶盖46时衬垫与管予7″内的电子元件8″接触,这会妨碍电子元件的取出。
顶盖46最好是可移动的且其运动由装置的控制系统控制。顶盖46可由线性致动器(未示出)如气动推进器或电磁致动器沿竖直方向移动,当把管子7″放置到支座45的取出位置时,该线性致动器以预定的力将顶盖46下压到管子7″上。顶盖46的运动最好是自动化的,并与钳子3以及底托41的运动相协调,使得在以上述方式取出元件8″之前这三个部件能够同时合拢和/或下放到管子7″上。当管子7″中的电子元件8″被取空之后,提起顶盖46,同时打开钳子3并升起底托41。然后可以将取空的管子7″撤离支座45,换上装满的管子,并重复上述步骤。
根据通过示例介绍的上述变型实施例,用来至少部分封闭敞开管子7″的机械装置包括布置在钳子3和底托41之间的顶盖46。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使用其它形式的机械或非机械的顶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当认识到可以用其它机械装置来确保敞开管子的密封性。比如可以想到改变底托41的尺寸使其从钳子3覆盖管子的上部直至管子的另一端,或者可以改变钳子3的上钳夹31的尺寸使其覆盖敞开管子直至底托41,或者可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取出装置还可以用来从下部敞开的管子取出电子元件,比如在取出元件时用柔软的气密材料至少部分覆盖放置敞开管子的支座45上;或者可以从侧面敞开的管子取出电子元件,比如通过将敞开管子完全插入具有适当断面形状的支座45或者利用竖直放置的专门盖板覆盖到敞开管子的一个或两个侧面。根据所要处理的管子开口的尺寸和位置,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当然还可以想到上述解决方法的任何一种组合方式。
在前述实例中,本发明的取出装置能够从一个管子中取出电子元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容易地认识到可以对本发明的取出装置作出修改使其能够同时从若干个平行的管子中取出电子元件。这种装置设有若干个钳子3和若干个底托41以固定所要求数目的管子。还可以设置能同时固定若干个管子的钳子和底托。于是钳子具有与所夹紧的全部管子气密相连的单个增压室,或分别与每个管子相连的若干个腔室,从而使得能够控制从每个管子中取出电子元件。
对于能够处理若干个平行管子的取出装置来说,本发明的进料装置还可以接收从这些管子中取出的电子元件使它们能够用于一个或若干个加工线。于是这种进料装置设有相应数目的平行直线输送器或单个具有若干入口和一个出口的输送器。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本发明可用于从自动加工线输出电子元件8并在管子7中对其进行调整。根据这一实施例,上述取出装置和进料装置分别转变成调整装置和输送装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收集由加工线加工处理过的电子元件8并将它们插入管子7,然后通常在管子中对电子元件进行调整使其能够更加容易地运输和/或储存。
根据这一实施例并参考图1,经自动加工线测试处理过的电子元件8比如通过圆形输送器9放置到输送装置的直线输送器5上,输送装置将电子元件从其放置点输送至与输送器5相对并最好由钳子3固定的管子7。如前面所介绍的,直线输送器5上的元件8比如通过振动或借助于气动机构移动。
根据本发明,由直线输送器5输送的电子元件8当到达与直线输送器5对准的管子7的入口时,通过由气动机构在管子7内产生的负压吸入管子7中。参考图4,为了将元件8插入管子7,合拢钳子3并最好用气动系统连续不断地通过管道39从腔室36抽出空气,从而在腔室36中产生负压或真空。由于塞住管子7末端的挡块70并不是气密的,所以在腔室36中产生的真空从位于腔室36内的末端传播到管子7中直至另一端,从而将元件8从直线输送器吸到管子7中。于是元件8一个接一个地从直线输送器传送并通过腔室36中产生的真空插入管子7中。
当与直线输送器5对准的管子7装满元件8后,打开钳子3和压力机4并将管子移动至叠式存储器(未示出)。取空的调整管7最好存放在由两个导轨6构成的接收器中,然后可以将新的空管子从接收器取出,使其与直线输送器5对准并通过合拢钳子3和压力机4将其固定。于是可以根据上面所介绍的原理将电子元件8插入刚对准的管子7中。
如前面所介绍的,本发明的输出和/或进料装置最好包括控制机构(未示出),如光学传感器,用来检测与直线输送器5对准的管子7中是否存在电子元件8。当本发明的装置用于输出和调整元件时,控制机构最好还能检测将元件从直线输送器5传送到管子7中的情况。这些控制机构发出的信息传递给输送装置的控制系统。当控制系统接收到管子7并未装满电子元件8但却没有元件从直线输送器5传送至管子7的信息时,控制系统发送指令给气动系统使元件按照前面所介绍的原理产生往复运动,然后在腔室36中重建将元件吸入管子7所必需的真空。如果管子未被阻塞,即,如果控制机构检测到元件从直线输送器5传送至管子7,元件8的正常插入继续进行。否则,控制系统使元件开始一系列新的交替运动。
一般地,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和调整装置最好分别具有与前面介绍的进料装置和取出装置相同的特征。然而,本发明这两个方面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元件8被收集并插入管子7时,其在直线输送器5上是沿相反方向输送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负压主要在调整装置的腔室36中产生,用以将元件8吸入管子7,而过压主要在取出装置的腔室36中产生,用来从管子7当中推出元件8。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是,当本发明的装置用于插入元件到管子中时,存放在接收器中的管子是空的调整管,这些空的调整管可一个接一个与直线输送器5对准以装入元件。另外还有一个不同之处是,当本发明的装置用于取出和送进电子元件8时,取空的管子7被移至图2所示的回收器66中,而当本发明的装置用于输出和调整电子元件8时,最好将回收器更换成叠式存储器,装满的管子一个个水平层叠其中。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根据本发明,如果必须在至少部分敞开的管子7″中调整元件,那么本发明的输送装置最好包括至少部分封闭管子7″的盖板46,就象前面参考图9所介绍的那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当认识到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可以用来插入元件到若干个平行的管子中,类似于上面所介绍的从若干个管子中取出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实施例,所述自动加工线包括两个本发明的装置。第一个装置从调整元件的管子中取出未加工处理的元件并将它们输送至加工线,而第二个装置从自动加工线收集加工处理过的元件并对其进行调整进入调整管7中。这两个装置最好基本上是相同的,其作为进料装置或输送装置的功能最好是通过对每个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编程以及作出轻微的机械上的修改来确定的。进料装置和输送装置之间在机械上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输出管收集器,简单的接收器66用于进料装置,而管子叠式存储器最好用于调整装置。这种不同是因为从取出装置取出的空管在操作时不需要太小心,而从调整装置输出的装满元件的管子必须小心操作,比如,必须一直保持在水平位置以防止元件从管子中掉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将电子元件(8、8′、8″)插入用于输送的直线状管子(7、7′、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气动机构在所述管子(7、7′、7″)一端产生的负压,使所述电子元件(8、8′、8″)进入所述管子(7、7′、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通过从所述管子(7、7′、7″)吸出空气产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管子(7、7′、7″)的所述一端气密连接到所述气动机构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管子(7、7′、7″)的所述一端产生过压,使所述电子元件(8、8′、8″)在所述管子(7、7′、7″)中的移动方向逆转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的正确插入是自动控制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的正确插入是由光学探测器控制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元件(8)不正确取出时在所述管子(7、7′、7″)的所述一端产生过压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7″)在其长度上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方法包括至少部分封闭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步骤是由机械封闭装置(46、47)进行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子(7″)的上表面包括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封闭步骤包括用盖板(46)覆盖所述上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若干个所述管子(7、7′、7″)同时插入所述电子元件(8、8′、8″)。
12.一种调整电子元件(8、8′、8″)进入用于输送的直线状管子(7、7′、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气动系统,能在所述管子(7、7′、7″)的一端产生负压,以插入所述电子元件(8、8′、8″)到所述管子(7、7′、7″)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系统能够从所述管子(7、7′、7″)吸出空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系统包括将所述管子(7、7′、7″)的所述一端气密连接到所述气动系统的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系统能够在所述管子(7、7′、7″)的所述一端产生过压,使所述电子元件(8、8′、8″)在所述管子(7、7′、7″)中的移动方向逆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用来夹紧所述一端的钳子(3)。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子(3)包括可压缩和可变形的材料(35),当所述钳子(3)夹紧所述一端时,所述材料(35)能够与所述管子(7、7′、7″)的外形相符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和可变形的材料(35)是气密泡沫。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钳子(3)夹紧所述一端时,所述钳子(3)构成连接到所述气动系统并气密连接到所述一端的腔室(36)。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子(3)包括两个钳夹(31、32)。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钳夹(31、32)上复合了可压缩和可变形的材料(35)。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系统设计成能使所述电子元件(8、8′、8″)在所述管子(7、7′、7″)中产生往复运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系统能够在所述管子(7、7′、7″)的一端产生过压。
2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可自动控制所述电子元件(8、8′、8″)插入所述管子(7、7′、7″)。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光学传感器。
2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控制和/或管理所述调整装置功能的控制系统。
2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机械装置(46、47),能够使所述管子(7″)的至少一个开口至少部分被封闭。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位于所述管子(7″)的上侧,所述机械装置包括盖板(46)。
2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可在多个管子(7、7′、7″)同时插入所述电子元件(8、8′、8″)。
3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机构能够在所述管子(7、7′、7″)的一端产生过压,从所述管子(7、7′、7″)取出所述电子元件(8、8′、8″)。
31.一种从加工线(9)输送电子元件(8、8′、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整装置。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将所述电子元件(8)从所述加工线(9)输送到所述管子(7、7′、7″)的输送器(5)。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器(5)是线性输送器。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空管子(7、7′、7″)的接收器。
35.根据权利要求3 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安置在支承板(10)上以组合到元件加工线(9)。
36.一种向加工线(9)提供电子元件(8、8′、8″)和/或从加工线(9)输出电子元件(8、8′、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调整装置。
37.一种加工处理,如测试,电子元件的加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线包括两个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所述两个装置中的第一个装置用来向所述加工线提供电子元件(8、8′、8″),所述两个装置中的第二个装置用来从所述加工线输出电子元件(8、8′、8″)。
全文摘要
一种调整电子元件(8、 8′、8″)进入管子(7)的方法,所述电子元件(8、8′、8″)通过气动机构进行调整进入管子(7)。调整电子元件(8、8′、8″)进入管子(7)的装置包括可插入电子元件(8、8′、8″)到管子(7)的气动系统,从生产线(9)输送电子元件(8、8′、8″)的装置包括这样的调整装置。使用气动机构调整电子元件(8、8′、8″)的主要优点是能使管子保持在水平位置,且不必使用精密而复杂的机械装置。
文档编号B65G53/50GK1694613SQ200510007030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3日
发明者E·勒蒙奈, J·-P·埃伦斯佩尔格, P·-A·舍纳尔 申请人:伊斯梅卡半导体控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