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切换阀、切换阀装置、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4356226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式切换阀、切换阀装置、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式切换阀、切换阀装置、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以及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尤其涉及通过旋转来切换流路、将来自多个流路的流动物导入相同的流路中的旋转式切换阀及切换阀装置、以及按规定长度包装不同内容物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及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在形成为筒状的膜中填充内容物并沿横截方向密封而成的膜包装体,被广泛使用于食品领域等多个领域中。例如,鱼肉红肠和火腿等是其代表例。当包装体的内容物每隔规定长度就不相同时,可享受各种食品的味道,或是做成色彩丰富的包装体,不难想像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因而希望开发出工业制造这种包装体的方法。
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切换流路以输送不同流动物的切换阀是公知的。尤其是旋转圆筒以切换流路的旋转式切换阀,作为易于操作的切换阀是公知的。根据现有的旋转式切换阀,通过使圆筒型的阀芯或是相当于包围圆筒的阀座的壳体旋转规定角度,进行流路的切换(例如专利文献1~7)。
(专利文献1)特公昭46-15060号公报(图3、6)(专利文献2)特公昭47-21677号公报(图4)(专利文献3)特公昭47-46937号公报(第1、2页、图1~5)(专利文献4)特开昭49-93929号公报(第2、3页、图1~5)(专利文献5)特开昭53-132823号公报(第2、3页)(专利文献6)特开平01-21277号公报(第8、9页)(专利文献7)特开2001-289338号公报(第4页)

发明内容
但是,现有的旋转式切换阀的结构,在用于例如是由包含上述鱼肉红肠、火腿、巧克力、乳酪、黄油、胶质状食品、用于意大利馅饼的调味汁(salsa)等粒状固状物的流动物组成的食品等那样的内容物时,由于内容物(流动物)的粘性较高,所以结构复杂而不适合,或是在流过规定量的内容物(流动物)之后为了切换而必须对该旋转进行时间控制,因而短时间内进行切换是很困难的。为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切换阀,其结构简单,在流过规定量的流动物之后,切换流路使其它的流动物流过规定量。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其通过装备该旋转式切换阀,以工业方法制造按照包装体的规定长度而填充了不同内容物的包装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方案1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例如,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02,形成旋转体形状的空间,具有向该空间开口以导入流动物的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104;芯部130,嵌入上述空间内,具有接受流路132,该接受流路132绕上述旋转体形状的轴旋转,由此与导入流路连通104,从而上述流动物流入。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通过芯部旋转,仅是来自与接受流路连通的导入流路的流动物流动,来自未与接受流路连通的导入流路的流动物不流动。因而成为一种以简单结构来切换流路以使不同流动物流动的旋转式切换阀。另外,所谓流动物是指,液体、包含气体的液体或浆液、粉体或粒状固态物,或是由它们的混合物组成,也包含可在配管那样的流路中流动的物体。
此外,根据方案2所述发明的的旋转式切换阀,例如,如图1所示,在方案1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100中,壳体102的导入流路104在开口于上述空间的位置处沿着上述旋转体形状的圆周方向形成为较长的长孔122。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流动物可在导入流路和长孔连通期间流动。为此,可根据长孔在上述圆周方向上的长度来进行调整,以使芯部旋转而流过规定量的流动物,实现上述功能是很容易的。
此外,根据方案3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例如,如图1所示,在方案2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100中,形成在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104中的长孔122包括第1圆周方向的长度的长孔122(a)、和与第1圆周方向的长度不同的第2圆周方向的长度的长孔122(b)。重复使用方案2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100,对方案3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进行说明。例如,如图1所示,形成在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104中的长孔122包括第1圆周方向的长度的长孔122(a)、和与第1圆周方向的长度不同的第2圆周方向的长度的长孔122(b)。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因为长孔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不相同,所以成为可使不同规定量的流动物流动的旋转式切换阀。
此外,根据方案4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在方案2或3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100中,例如,如图1所示,壳体102包括形成有长孔122的部分即环120、和形成长孔122以外的导入流路112的壳体主体110。重复使用方案2或3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100,对方案4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进行说明。例如,如图1所示,壳体102包括形成有长孔122的部分即环120、和形成长孔122以外的导入流路112的壳体主体110。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通过使用长孔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并不相同的多个环,可容易改变流动物的规定量。
此外,根据方案5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在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100中,芯部130以恒定的旋转速度旋转。即、对于使用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的、方案5中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来说,芯部130以恒定的旋转速度旋转。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由于芯部的旋转速度是恒定的旋转速度,所以用来使芯部旋转的结构变得简单,可使旋转式切换阀自身旋转或是使芯部旋转用的动力和控制装置等实现小型化、轻型化,也不用复杂的控制,制造成本也变得廉价。
此外,根据方案6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在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150中,例如,如图3所示,壳体160构成为,具有3个以上的导入流路162;接受流路172、174同时与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162连通。对使用方案1至5中任一项所述旋转式切换阀150的、方案6中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重复进行说明。例如,如图3所示,壳体160构成为,具有3个以上的导入流路162,此外,接受流路172、174同时与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162连通。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可同时使不同的流动物流动,通过旋转式切换阀切换流动物,从而可带来变化。
此外,根据方案7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在方案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200中,例如,如图4所示,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212、214的开口于上述空间的位置,形成在上述旋转体形状的轴方向上(箭头L)的不同位置。对使用方案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200的、方案7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重复进行说明。例如,如图4所示,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212、214的开口于上述空间的位置,形成在上述旋转体形状的轴方向上(箭头L)的不同位置。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就可形成如下的旋转式切换阀,其通过使芯部也沿着旋转体的轴方向移动,切换流路以使来自更多的导入流路的不同的流动物流动。
此外,根据方案8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在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100中,例如,如图1所示,在芯部130旋转期间,存在接受流路132与导入流路104的任一个都不连通的状态。对使用方案1至7中任一项所述旋转式切换阀100的、方案8所述发明的旋转式切换阀重复进行说明。例如,如图1所示,在芯部130旋转期间,存在接受流路132与导入流路104的任一个都不连通的状态。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则成为具有不使流动物流动的时间的旋转式切换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如图5所示,方案9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包括方案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31;使芯部130旋转(参照图1)的驱动装置33。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通过驱动装置使芯部旋转,仅有来自与接受流路连通的导入流路的流动物流动,来自未与接受流路连通的导入流路的流动物不流动。因而成为结构简单、切换流路以使不同流动物流动的切换阀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如图5所示,方案10所述发明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包括纵向接合装置13,使带状膜F的侧缘部重合并接合,从而成形筒状膜F1;填充装置30,经由方案9中所述的切换阀装置31、33将流动物C、D填充到筒状膜F1内。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可提供如下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其通过装备切换阀装置,以工业方法制造包装体,所述包装体按照规定长度而填充了不同流动物、即按规定长度包装不同内容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如图5所示,方案11所述发明的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包括使带状膜F的侧缘部重合并接合,从而成形筒状膜F1的工序;经由方案9中所述的切换阀装置31、33将流动物C、D填充到筒状膜F1内的工序。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可提供一种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其通过装备切换阀装置,以工业方法制造包装体,所述包装体按照规定长度而填充了不同流动物、即按规定长度包装不同内容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例如,如图6所示,方案12所述发明的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包括纵向密封工序(步骤St1~2),使带状膜的侧缘部重合并密封,从而成形筒状膜;填充工序,至少具有第1填充工序(步骤St3)和第2填充工序(步骤St14),所述第1填充工序是将流动物填充到筒状膜内的填充工序,使形成有流路的旋转体旋转(步骤St13),经由该流路连接第1导入流路和在筒状膜内开口的喷嘴,将第1流动物从第1导入流路填充到筒状膜内,所述第2填充工序接着第1填充工序(步骤St3),使旋转体旋转(步骤St13),经由上述流路连接与第1导入流路不同的第2导入流路和喷嘴,将第2流动物从第2导入流路填充到筒状膜内;挤压工序(步骤St5),相对于填充了流动物的筒状膜,在筒状膜的纵长方向上扁平地形成按照规定间隔填充的流动物的无物部;密封工序(步骤St6),在无物部沿纵长方向具有间隔的2个位置处进行横截无物部的线状密封,或者在该2个位置之间进行横截无物部的带状密封。
若如上述这样构成,填充工序至少具有第1填充工序和第2填充工序,所述第1填充工序从第1导入流路填充第1流动物,所述第2填充工序接着第1填充工序,从与第1导入流路不同的第2导入流路填充第2流动物,所以成为如下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其以工业方法制造包装体,所述包装体按照规定长度而填充了不同流动物、即按规定长度包装不同内容物。此外,使形成了流路的旋转体旋转,且通过该流路连接第1导入流路和喷嘴、或者是连接与第1导入流路不同的第2流路和喷嘴,从而填充第1流动物或第2流动物,由此可容易地填充第1流动物和第2流动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包括壳体,形成旋转体形状的空间,具有在该空间开口以导入填充的流动物的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芯部,嵌入上述空间内,具有接受流路,该接受流路绕上述旋转体形状的轴旋转,由此与导入流路连通,从而上述流动物流入,所以,通过旋转芯部,仅使来自与接受通道连通的导入流路的流动物流动,来自不与接受流路连通的流动物不流动,因而成为一种结构简单、切换流路以使不同流动物流动的旋转式切换阀。此外,当壳体的导入流路在开口于上述空间的位置处沿着上述旋转体形状的圆周方向形成为较长的长孔时,可通过改变长孔的圆周方向的长度来调整流动的流动物的量,从而可容易使流动物流过规定量。进一步详细而言,在上述旋转体形状的圆周方向上,使较长的长孔在圆周方向上变长,于是与接受流路连通的时间变长,与该时间相应地可使更多的流动物流动。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包括使使上述旋转式切换阀和芯部旋转的驱动装置,所以成为结构简单、切换流路以使不同流动物流动的切换阀装置。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包括纵向接合装置,使带状膜的侧缘部重合并接合,从而成形筒状膜;填充装置,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将内容物填充到筒状膜内,由此,可工业地制造按照规定长度填充了不同内容物的包装体。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包括使带状膜的侧缘部重合并接合从而成形筒状膜的工序;经由本发明所述的切换阀将内容物填充到筒状膜内的工序,由此可以工业方法制造按照规定长度而填充了不同内容物的包装体。
此外,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包括纵向密封工序,使带状膜的侧缘部重合并密封,从而成形筒状膜;填充工序,至少具有第1填充工序和第2填充工序,所述第1填充工序是将流动物填充到筒状膜内的填充工序,使形成了流路的旋转体旋转,且通过该流路连接第1导入流路和在筒状膜内开口的喷嘴以进行填充,所述第2填充工序接着第1填充工序,是从不同于第1导入流路的第2导入流路将第2流动物填充到筒状膜内的填充工序,使旋转体旋转,且经由流路连接第2导入流路和喷嘴以进行填充;挤压工序,相对于填充了流动物的筒状膜,在筒状膜的纵长方向呈扁平状地形成按照规定间隔填充的流动物的无物部;密封工序,在无物部沿纵长方向具有间隔的2个位置进行横截无物部的线状密封,或者在该2个位置之间进行横截无物部的带状密封,由此成为如下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以工业方法制造包装体,所述包装体按照规定长度而填充了不同流动物、即按规定长度包装不同内容物,此外,可容易地填充第1流动物和第2流动物。


图1是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切换阀的结构图。(a)是包含芯部的旋转轴的平面的侧剖视图,(b)是(a)的A-A向视图。
图2环的说明图。(a)是环的剖视图,(b)是(a)的B向视图。
图3是说明旋转式切换阀的变形例的图。(a)包含芯部的旋转轴的面的剖视图,(b)是(a)的A-A剖视图。
图4是说明旋转式切换阀的另外的变形例的图。(a)是形成在壳体上的导入流路不在一平面上而是双层配置的旋转式切换阀的、包含芯部的旋转轴的平面的剖视图。(b)是导入流路和长孔被双层配置,接受流路也双层配置的旋转式切换阀的、包含芯部的旋转轴的平面的剖视图。
图5是对于作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进行说明的结构图。(a)是表示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b)是说明集束装置、二次密封装置以及刀具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对制造在一包装体中层状填充了2种内容物的填充包装体的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由本发明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制造的包装体的例子的剖视图。(a)表示层状填充有多个内容物的一包装体,(b)表示交替填充了2种内容物的包装体,(c)表示在密封部分没有填充内容物的包装体,(d)表示使内容物不同的包装体连续而成为一组的连续包装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互为同一装置或相当的装置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切换阀100的结构图。(a)是包含芯部130的旋转轴的平面的侧剖视图,(b)是(a)中的A-A向视图,即、是与芯部130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的水平剖视图。旋转式切换阀100包括在内部具有空间的壳体102和嵌入在壳体102的空间中的芯部130。
如图1(b)所示,壳体102具有多个从外部向着空间导入流动物的导入流路104,也称为歧管块。壳体102的内部的空间呈旋转体形状,且内嵌芯部130,该芯部130可绕旋转轴(图中的箭头R方向)旋转,壳体102的内部的空间紧贴芯部130的旋转外周面。在图1中,图示芯部130的部分即壳体102的内部是壳体102的空间。
壳体102具有为了从旋转式切换阀100的外部导入流动物而呈放射状形成的多个导入流路104。配管(未图示)从壳体102的外部连接在各导入流路104上,分别送入流动物。在导入流路104贯通壳体102的外部并在上述空间开口的位置处,导入流路104形成在芯部130旋转的圆周方向上较长的长孔122(参照图1(b))。各长孔122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均一形成或不同地形成。如图1(b)所示,在旋转式切换阀100中,形成长度较短的长孔122(a)、(c)、(e)、(g),形成长度较长的长孔122(b)、(d)、(f)、(h)。
另外,由于图1的旋转式切换阀100具有8条导入流路,所以在区分表示各导入流路时,则附加副标(a)~(h),记做导入流路104(a)~104(h),在不必区分时直接记做导入流路104。此外,关于长孔,在区分表示各长孔时也记做为长孔122(a)~122(h),在不必区分时记做长孔122,关于各导入流路,在区分表示长孔以外的导入流路时也记做导入流路112(a)~112(h),在不必区分时记做导入流路112。各导入流路104和对应的长孔122以及长孔以外的导入流路112使用相同的副标(a)~(h)。
壳体102包括图2的剖视图中所示的环120和壳体主体110。环120是较薄的圆筒形部件,形成有在导入流路104开口于空间的位置处成为长孔122的部分。由于环120与壳体主体110分体,所以壳体主体110不变而仅通过替换环120,就可改变作为长孔122的长径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后面对长孔122的圆周方向的长度进行详细说明。也可以是壳体主体110和环120一体形成的壳体102。
环120在周向上具有与长孔122的深度相同的宽度,高度h(图1中的芯部130的旋转轴方向),如图2(b)的B向视图所示,形成为比长孔122的短径要长。将该高度h设定为必要的高度,以便在环120和芯部130之间保持流动物的密封性。环120的材质可以与壳体主体110以同样的材质形成,也可以以不同的材质形成,例如可以是钢、黄铜等金属材料,还可以是塑料材料等。特别是,因为通过芯部130的旋转而在与芯部130之间产生摩擦,所以具有滑动性且摩擦较小的材料比较适合。硬质塑料材料、四氟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碳类复合材料或不锈钢更为优选。
壳体主体110容纳芯部130。芯部130以绕轴旋转的方式受到壳体主体110的支承,而且将环120收容在规定的位置。形成在壳体主体110上的多个长孔以外的导入流路112(下面简称为“导入流路112”),与形成在环120上的长孔122连通。在图1中,壳体主体110从图示来看似乎为一体形成,但是,例如在收容环120的面内沿着上下(芯部130的旋转轴方向。以后将图中的上、下仅记述成“上”、“下”。)分割成两部分,在把环120以及芯部130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之后,例如通过螺栓连接而成为一体。壳体主体110的材质从与环120同样的材质中选定,可以是钢、黄铜等金属材料或塑料材料,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
芯部130是绕一轴旋转的旋转体形状,进一步详细来说是组合圆筒形的形状,嵌入于壳体102中,通过来自未图示的动力源的旋转力而旋转。在此处,所谓芯部130嵌入于壳体102是指没有较大空隙地将芯部130配置在壳体102的空间内。但是,即使例如如下所述,芯部130为了受到来自动力源的旋转力而在从壳体102向着外部延伸的部分形成有空隙146,从而在局部形成空隙,也被包含在“嵌入”的概念里。芯部130的与芯部130的旋转轴同轴的动力传递轴134,从壳体102向着外部延伸,通过如马达等动力源或滑轮、齿轮等动力传递装置而连接在动力源上。动力源以及动力传递装置只要将旋转力传递到动力传递轴134即可,可使用公知的各种方法。这些总称为驱动装置。切换阀装置由旋转式切换阀100和驱动装置构成。芯部130的材质从与壳体主体110同样的材质中选择,可以是钢、黄铜等金属材料,还可以是塑料材料,并不限定于这些材料。此外,芯部130既可与壳体主体110材质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材质,可以由多种材质形成,例如动力传递轴134由高强度的金属来形成,其它的部分由硬质塑料或碳类复合材料形成等。
在芯部130形成有与长孔122连通的接受流路132。典型的情况是,接受流路132具有与形成在壳体主体110上的导入流路112相同的截面。接受流路132在旋转体形状的芯部130的外周面处与长孔122连通,沿半径方向向内形成,在旋转轴方向上改变方向,在与芯部130的动力传递轴134相反一侧的端部(图1(a)的下端部)开口。典型的情况是,开口的位置优选地与芯部130的旋转轴同心。由于同心,开口位置不会因芯部130的旋转而变动,所以易于与下游侧的配管等连接。但是,开口位置也可不与旋转轴同心。
芯部130具有在与动力传递轴相反的一侧较长形成的支承部分138。支承部分138形成为比与长孔122接触的外周要细。通过具有支承部分138,可易于控制芯部130在旋转时的摆动,但是没有支承部分138也可以。或者,不具有支承部分138而较长地形成与长孔122接触的外周的部分等的芯部130的外周和壳体102接触的长度,由此可控制摆动。另外,较细地形成支承部分138,从而减小旋转的芯部130和壳体102之间的接触面处的相对速度,摩擦变小,进而降低芯部130的旋转惯性,所以可通过较小的旋转力使芯部130旋转。
壳体主体110在收容支承部分138的部分具有突起114,具有与支承部分138的接受流路132的开口部分连续设置的、比接受流路的截面积大的开口116。在开口116插入配管(未图示),与接受流路132连接,使来自旋转式切换阀100的流动物流送到下游侧。
在芯部130和壳体主体110之间配置有轴承140。轴承140是中空圆板形的硅类轴承或轴承件(bearing)等,以使芯部130在壳体102内顺畅旋转的方式支承芯部130。轴承140在相对于旋转轴的2个面(上下面)支承芯部130,可防止旋转轴方向的移动和旋进运动,是比较理想的。若壳体102和芯部130的材质是摩擦较少且具有滑动性的低磨耗材料的话,也可以不使用轴承140。
芯部130,仅在与环120接触的部分以较大的直径形成。通过这样地形成,可使长孔122的长度较大,而且还可缩小轴承140。进一步来说,使环120的高度h比长孔122的短径长,取为必要的最小高度,以便在环120和芯部130之间保持密封性,由此可以保持密封性地缩小与环120接触的部分,由此可减少需要高精度加工的部分。但是,芯部130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情况,如图3或图4所示,可以是更加简单的圆筒组合,还可以包含圆锥形状,可以是球形状,只要是旋转体形状即可。
接下来,参照图1对旋转式切换阀100的作用进行说明。在各导入流路112上分别连接配管,从而将流动物送入。典型的情况是,在邻接的导入流路112内送入不同的流动物。被送入到导入流路112内的流动物会流入长孔122。基本上,长孔122的外周侧的面由壳体主体110覆盖,它的内周侧的面由芯部130的外周面覆盖。为此,流动物充满长孔122内。
通过芯部130的旋转,接受流路132依次与邻接的长孔122连接。即,例如与长孔122(a)连接,然后与长孔122(b)连接,再与长孔122(c)连接。当接受流路132连接在长孔122(a)上时,在长孔122(a)内充满的流动物会流向接受流路132。当流动物从长孔122(a)流向接受流路132时,则流动物从导入流路112(a)送入,从而长孔122(a)始终保持被流动物充满的状态。或者是,从导入流路112(a)送入的流动物的流量,比向接受流路132流动的流量少时,虽然暂时不处于充满状态,但长孔122(a)没有变空,至少在接受流路132连接在长孔122(a)期间,流动物连续流动。在接受流路132内流动的流动物,通过插入到开口116上的配管(未图示)而送向外部。接下来,接受流路132连接在长孔122(b)上,充满在长孔122(b)中的流动物在流过接受流路132后,通过插入在开口116上的配管(未图示)而被送向外部。这样,使芯部132旋转,接受流路132依次与长孔122(a)~(h)连接,由此,被送入到分别对应的导入流路112(a)~(h)内的流动物,依次通过插入到开口116上的配管(未图示)而被送到外部。由此,流动物流动的流路形成简单的形状,所以,即使是粘性较高的流动物也会流动。
芯部130优选地以恒定的旋转速度旋转。所谓恒定的旋转速度,并不是严格的恒定,是指旋转而不具有使旋转速度变化的结构。即,旋转用的结构简单,无需使旋转速度变化用的结构或控制。但是,根据用途也可使旋转速度变化,或者是间歇旋转的结构,通过这样构成,使用一个旋转式切换阀100,可容易地对流动物的流量进行调整。当加大该旋转速度时,则流动物的流动被细分,当减小旋转速度时,流动物的流动的区分加大。例如,使用旋转式切换阀100来填充被填充于容器中的多种填充物时,当加大该旋转速度时,获得被细致区分的填充物,当减小该旋转速度时,可得到被大概区分的填充物。
从长孔122流出的流动物的量,与长孔122和接受流路132连接的时间成比例,所以当芯部130按恒定的旋转速度旋转时,流动物的量与长孔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大致成比例。严格来说,虽然也会受到接受流路132的周方向的长度(若是圆周截面的话则为直径)、长孔122的两端的形状等的影响,这里,为了简化说明,视为与长孔的圆周方向成比例。为此,通过改变长孔122在圆周方向上的长度,可容易地对流动物的流量进行调节。例如,如图1(b)所示,较短地形成长孔122(a)、(c)、(e)、(g),较长地形成长孔122(b)、(d)、(f)、(h),由此可减少送入到长孔122(a)、(c)、(e)、(g)内的流动物,可使长孔122(b)、(d)、(f)、(h)内送入的流动物增多。
通过芯部130的旋转,不仅是长孔122,而且长孔122彼此之间的壁也存在于接受流路132在壳体102侧的开口所移动的面上。例如,在图1(b)或图2(a)的剖视图中用阴影表示的地方。当接受流路132的开口位于该壁上时,则接受流路132成为未与导入流路104连通的状态,从而不会使流动物流入到接受流路132内。若使壁变薄,则缩短从接受流路132与一个长孔122的连接完毕到连接下一长孔122为止的时间,或是在与一长孔122的连接完毕前,与下一长孔122连接,由此该流动物没有流入接受流路132内的影响成为可以被忽视的程度,从而使被送入相邻的导入流路112内的流动物从旋转式切换阀100连续流出。但是,若沿圆周方向较长地形成该壁,则有意产生不会使流动物流入到接受流路132内的时间,在从旋转式切换阀100流出的流动物内也产生空隙。根据用途,由此具有流动物未流动的时间(区域),从而可从旋转式切换阀100送出流动物。
由于形成芯部130的接受流路132的外周和环120的接触面相接触,所以几乎没有从长孔122泄漏到芯部130和环120之间的间隙中的流动物,可忽视影响。但是,为了使其更紧密接触,使得泄漏到芯部130和环120之间的间隙的流动物减少,可在两者之间配置具有耐磨耗性的密封件。此外,在芯部130的接受流路132开口的另一端即下端部处,虽然与壳体主体110接触,但是在该接触部位处将O型环等密封部件142插入到两者之间时,可提高密封性,不过也可以不使用密封部件142。
接下来,参照图3来说明旋转式切换阀的变形例。图3(a)是包含旋转式切换阀150的芯部170的旋转轴的面的剖视图,图3(b)是图3(a)的A-A剖视图。在图3中,通过不具有环和轴等的简单结构来表示旋转式切换阀150,也可以与图1中所示的旋转式切换阀100同样,具有环和轴承等结构,反之图1中所示的旋转式切换阀100也可具有与旋转式切换阀150相同的结构。芯部170具有2条接受流路172、174。像这样通过具有2条接受流路172、174,可同时使送入到2条导入流路(长孔以外的导入流路)162、长孔163内的流动物流向下游侧。接受流路172、174相对于芯部170的旋转轴在相互离开180°的位置处开口,然而开口位置相互不距离180°也是可以的,此外,接受流路的数量并不限定于2条,可为3条以上。此外,接受流路172、174分别开口于空间166,该空间166形成在壳体160的下部以插入配管,但是在芯部170中,接受流路172、174也可以合为1条,在接受流路172内流动的流动物和在接受流路174内流动的流动物汇集在一起。
此外,如图3(b)所示,导入流路162连接在端部,而不是连接在长孔163的圆周方向的中央。虽然如图1(b)所示,导入流路112可连接在长孔122的圆周方向的中央,但根据流动物的粘性,接受流路172、174连接在开始连接的一侧(上游侧),会使流动物以均一的流量易于流入到接受流路172、174内。
接下来参照图4来说明旋转式切换阀的另外的变形例。图4(a)是形成在壳体210上的导入流路(长孔以外的导入流路212、214)不配置在一平面上而是双层配置的旋转式切换阀200的、包含芯部220的旋转轴的平面的剖视图。旋转式切换阀200与旋转式切换阀150同样地以简单的结构表示,也可以具有环和轴承。导入流路具有图4(a)中的上层的导入流路214和长孔215以及下层的导入流路212和长孔213,形成在芯部220内的接受流路222为1条。为此,相对于芯部220,形成在壳体210内的空间219相对于芯部220在芯部220的旋转轴的方向上较长地形成,芯部220既旋转又可在轴方向(上下方向)L上移动。但是,当芯部220向下移动时,上层的长孔215并不在空间219开口,长孔215的内周面由芯部220的外周覆盖。此外,当芯部220向上移动时,下层的长孔213并不开口在空间219,长孔213的内周面由芯部220的外周覆盖。因而,流动物从长孔213、215仅流到接受流路222,从而流动物不会流出到空间219。
由此,将导入流路212、214和长孔213、215配置成2层,芯部220在旋转轴方向L上移动,接受流路222,例如通过每次旋转一边改变与上层的长孔215连接的位置和与下层的长孔213连接的位置一边旋转,由此可使更多种类的流动物以规定的流量流动。或是在上层形成与按照规定流量或保持规定空隙使不同流动物的流动方式对应的长孔215,在下层形成与其它流动方式对应的长孔213,由此可通过一个旋转式切换阀200实现不同的流动方式。长孔213、215可以不被配置在平面上,例如,当芯部220一边旋转一边在旋转轴的方向上移动时,可以配置在接受流路222的开口部所描绘出的轨迹(例如正弦波状)上。此外,长孔213、215可形成为2层,也可以形成3层以上。
图4(b)是在壳体240中导入流路(长孔以外的导入流路)242、244和长孔243、245被双层配置,接受流路252、254也双层配置的旋转式切换阀230的、包含芯部250的旋转轴的平面的剖视图。旋转式切换阀230与旋转式切换阀150同样地以简单的结构表示,也可以具有环和轴承。旋转式切换阀230与旋转式切换阀200不同,芯部250在旋转轴方向上不移动。2条接受流路252、254分别与2层配置的长孔243、245连接,由此使不同的流动物同时流动。旋转式切换阀230形成双层管结构,即2条接受流路252、254以接受流路252为内管,以接受流路254为外管,被引导到导入流路242并从长孔243送入的流动物在内侧,被引导到导入流路244并从长孔245送入的流动物在外侧,从而使2种流动物被同时送到旋转式切换阀230的下游侧。2条接受流路252、254也可如图3所示的旋转式切换阀150的接受流路172、174那样,分别被送到旋转式切换阀230的下游侧,还可以使接受流路252、254在芯部250的中途会合成1条,使在接受流路252中流动的流动物和在接受流路254中流动的流动物会合在一起。
接下来参照图5的结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1进行说明。图5(a)是表示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1的整体结构的结构图,图5(b)是说明集束装置71、二次密封装置76以及作为切断装置的刀具81的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5(a)的纸面上的上下与实际的垂直方向的上下对应,后述的筒状膜F1以从上向下流动的方式行进。即、上是指在填充包装作业中的筒状膜F1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下是指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卷成辊状的带状膜F作为原匹21被自由旋转地支承。从原匹21拉出的带状膜F由引导辊22A、22B引导移动,被引导到成形板11。原匹供给装置20由该原匹21和引导辊22A、22B构成。带状膜F的材质优选地为偏二氯乙烯类树脂以便加热熔接,也可以是其它的烯烃类树脂。此外,带状膜既可是单层也可是多层。
成形板11是沿上下开口的圆筒形状。此外,在周向的一处具有在纵向延伸的圆周方向的间隙。成形板11的上端缘弯曲倾斜,带状膜F通过沿着它的内表面引导而形成为在侧缘部具有重合部的连续筒状膜F1。在成形板11的下游侧即下方使引导筒12下垂,筒状膜F1在保持该筒状的形状下被行进引导到下游。
由引导筒12引导的筒状膜F1的重合部,通过纵向接合装置13被一边推压一边熔接,从而被纵向接合。作为纵向接合装置13的熔接方法,超声波熔接较适合,此外也可采用电阻加热熔接、高频感应加热熔接、激光加热熔接、熔融树脂滴劲吹熔接、其它各种的熔接方法。此外,纵向接合既可以所谓合掌密封,又可以是信封式密封。
在包装体制造装置1的上部,设置有在纵向接合的筒状膜F1中填充作为流动物的内容物C、D的填充装置30。填充装置30以规定量将内容物C和内容物D填充到筒状膜F1中。为此,包括储存内容物C的储存槽35和储存内容物D的储存槽37,配管36、38从2个储存槽35、37连接在旋转式切换阀31上。旋转式切换阀31,例如与图1中所示的旋转式切换阀100同样,例如配管36在旋转式切换阀31的周围构成歧管,连接在图1所示的导入流路112(b)、112(d)、112(f)、112(h)上,配管38在旋转式切换阀31的周围构成歧管,连接在图1所示的导入流路112(a)、112(c)、112(e)、112(g)。或者是,旋转式切换阀31仅形成2条导入流路,配管36、38可以连接在各个的导入流路上。另外,在此图示为,增多内容物C的填充量,减少内容物D的填充量,在一个包装体中填充3层内容物C、2层内容物D。此时,典型的情况是,使用旋转式切换阀,该阀在圆周方向上形成3个较长的流动内容物C的长孔,在圆周方向上形成2个较短的流动内容物C的长孔。旋转式切换阀31的动力传递轴与马达33相连接,芯部(未图示)旋转,旋转式切换阀31成为交替送出内容物C和内容物D的结构。即、由旋转式切换阀31和马达33构成切换阀装置。另外,动力传递轴可以通过滑轮和齿轮或者减速器等而与马达等动力源连接。另外,根据内容物C、D,不仅可以以重力流动使内容物C、D从储存槽35、37流动,而且还可以使用泵等流体机械。或者,可以在旋转式切换阀31的下方设置储存槽35、37,使用流体机械压送内容物C、D。
旋转式切换阀31在其下方连接喷嘴32。即,从旋转式切换阀31送出的内容物C、D流向喷嘴32。喷嘴32的前端被引导到引导筒12内。喷嘴32的前端开口于纵向接合装置13的下游侧。该开口的喷嘴前端的截面形状可适用于圆形、椭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扁平形状等。在引导筒12以及喷嘴32的下游侧设置有作为送出装置的进给辊14。根据进给辊14,将在纵向接合的筒状膜F1内填充了内容物C、D的筒状体15a,在一对圆柱状的进给辊14推压内容物C、D的状态下,向着下方连续夹压并输送膜。
在进给辊14的下游侧设置有挤压装置40。挤压装置40的挤压辊41,在图5中具有在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外表面,其直角方向的长度至少要比弯折宽度长,由臂体42支承。另外,所谓“弯折宽度”是指,使筒状体15a扁平时的宽度,换言之是指筒状体15a的圆周长度的一半的长度。臂体42可以其一端42a为中心摆动,在中间部经由销等而连接由横向部件43。当一对横向部件43在接近方向上移动时,筒状体15a受到一对挤压辊41的夹压。当横向部件43向着分离方向后退时,挤压辊41不夹压筒状体15a。由此,在行进的筒状体15a上,在行进方向上形成规定距离的内容物C、D的无物部15b。挤压装置40将筒状体15a扁平地形成内容物C、D的无物部15b即可,并不限定于辊,例如可以从两侧以扁平部件推挤筒状体15a,使内容物分成上下。在此所述的“挤压”的概念之中也包含这种推挤。
在挤压装置40的下游侧设置有进行一次密封的横向接合装置61。横向接合装置61具有在无物部15b的面的两侧相对置的超音波焊头(horn)62和砧(anvil)63。砧63的与超音波焊头62对置的对置面是平坦的。另一方面,超音波焊头62具有在无物部15b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2个平行突起部62a。这样构成的超音波焊头62和砧63相互接近,超音波焊头62的2个突起部62a在与砧63的对置面之间,对无物部15b进行夹压,而且超音波焊头62放出超音波能量,在无物部15b的2个位置X1、X2处实施线状的一次密封。超音波焊头62和砧63的对置面的形状并不限定于上述情况,例如超音波焊头62的对置面62a与砧63的对置面同样也是平坦的形状,可以实施与无物部15b的长度大致相同的宽度的带状一次密封。另外,作为熔接方法,超音波熔接较适合,但除此之外,还可以是电阻加热熔接、高频感应加热熔接、激光加热熔接、树脂滴劲吹熔接、其它各种熔接方法。
在横向接合装置61的下游侧设置有集束接合装置70。集束接合装置70包括集束装置71和二次密封装置76。集束装置71以夹持二次密封装置76的上下的方式配置。在图5(a)中,横向接合装置61和集束装置70被记载为相同的方向,但是实际上,集束接合装置70被配置成与横向接合装置61垂直的方向(与图5(a)的纸面垂直的方向)。
如图5(b)的详细立体图所示,集束装置71在二次密封装置76的上下具有平行的集束板72、73,在扁平膜的宽度方向上隔着膜而对置的集束板72、73,进行相互接近·离开的往复运动。如上所述,该往复运动是在与横向接合装置61的往复运动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在集束板72、73上,在膜侧的对置缘上形成有V字状的集束槽。在对置的集束板72、73接近时,左右的集束板72、73重合,在各自的V字槽的槽底彼此处形成一小空间。若在V字槽的槽底形成U字状的切口,则在集束板72、73接近时,由U字底彼此形成圆形空间,比较理想。
二次密封装置76隔着膜而对置配置有超音波焊头77和砧78。超音波焊头77具有平行的2个突起部77a,这2个突起部77a与集束板72、73的对置面平行地延伸,进入到横向接合装置61的超音波焊头62的2个突起部62a的间隔的内侧。超音波焊头77和砧78的2个突起部77a,进行相互接近·分离的往复运动,在与砧78的对置面78a之间夹压无物部15b并熔接膜,在2个一次密封间(X1和X2之间),在集束板72、73所集束的无物部的2个位置Y1、Y2处实施线状的二次密封。不过,由于无物部15b已经通过一次密封呈扁平状形成并被集束,所以二次密封的线长度相当短。另外,二次密封也可以仅是没有密封效果的熔接。此外,并不限定于线状,也可以通过超音波焊头77和砧78进行熔接,或者还可以是超音波熔接以外的电阻加热熔接、高频感应加热熔接、激光树脂滴劲吹熔接、其它各种熔接方法。此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通过盖部件对集束的无物部15b的2个位置Y1、Y2间整体进行熔接,所述盖部件是覆盖正好包覆集束的无物部15b那样的2个凹状部件或者是1个凹状部件和凹部的部件。
在二次密封装置76中的砧78的高度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刀具81。刀具81是板状,在切断的膜(无物部15b)存在的一侧设置有锋利的刃部。刀具81与二次密封装置76以及集束装置71同样,也进行往复运动。为此,在结构上是通过共用的驱动装置(未图示)来驱动二次密封装置76、集束装置71以及刀具81,该结构简单从而是优选结构。但是,集束板72、73相互接近,在超音波焊头77和砧78夹压无物部15b之后,刀具81运动到切断膜的位置。
此外,横向接合装置61、二次密封装置76、集束装置71以及刀具81,以与向下方送出筒状体15a的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下方移动,并夹持无物部15b而实施一次密封及二次密封,切断后开放无物部15b返回到上部位置,称为所谓的“梭箱运动(box motion)”,是优选的。为此,当将横向接合装置61、二次密封装置76、集束装置71以及刀具81设置在共用的上下移动的架台(未图示)上时,结构变得简单。
接下来,对使用了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1的包装体的制造进行说明。带状膜F从原匹21以规定的速度拉出,被引导辊22A、22B赋予规定的张力,从而被行进引导,到达成形板11。
到达了成形板11的带状膜F,形成为在侧缘部具有重合部的筒状,通过纵向接合装置13来熔接重合部。由此形成纵向接合的筒状膜F1。在该筒状膜F1内交替填充来自填充装置30的喷嘴32的内容物C和内容物D。通过交替填充,如图5(a)所示,内容物C、D在筒状膜F1之中沿着纵长方向层层填充。填充了内容物C、D的筒状体15a,通过进给辊14被输送到下游侧。一对进给辊14以局部压扁筒状体15a的方式夹压并输送,但是被推挤的筒状体15a,在通过进给辊14的位置后,通过来自内容物C、D的内压而恢复到原来的筒形。
筒状体15a,通过一对挤压辊41而在规定的长度被间歇地夹压,没有内容物C、D的无物部15b按规定的间隔形成。横向接合装置61的超音波焊头62的2个突出部62a和砧63之间夹有无物部15b,超音波能量从超音波焊头62放出,对无物部15b实施2个线状的一次密封。
下面,实施了一次密封的无物部15b被送到下游,到达集束接合装置70的位置。在集束接合装置70中,首先,无物部15b通过对置的集束板72、73被较细地集束在集束槽的槽底。然后,通过二次密封装置76的超音波焊头77的2个突起部77a和砧78的对置面78a夹入被集束后的无物部15b,在2个位置Y1、Y2实施二次密封。在实施二次密封之后,立刻通过刀具81在2个二次密封之间切断膜。由此,通过在密封之间切断,逐个地做成包装体。该包装体从包装体制造装置1取出,被供给到后续的工序。
若使用上述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1,由于包括切换阀装置31、33、即旋转式切换阀31,所以结构简单、无需进行复杂的控制,连续大量地、即工业地制造在一个包装体中层状填充2种内容物的填充包装体。此外,如上所述,旋转式切换阀31结构简单,即使是粘性较高的流动物也可使用,由此也可填充粘性高的内容物。另外,在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1中,通过熔接无物部15b来密封,但是也可以集束并通过金属环束紧、即通过结扎来制止流动以进行密封。或者是,内容物在填充后固化时,不用挤压或密封,通过切断填充了内容物C、D的筒状体15a以作成包装体。在此处,作为内容物,如是由包含鱼肉红肠、火腿、巧克力、乳酪、黄油、胶质状食品、用于意大利馅饼的调味汁(salsa)等粒状固状物的流动物组成的食品,浆糊和粘接剂、挤缝剂等、液体、包含气体的液体、或是浆液、粉体或粒状固态物、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那样的流动物,可以在填充包装后固化。
下面,参照图6对连续大量地、即工业制造按规定长度包装不同内容物的填充包装体的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说明连续大量即工业地制造在一包装体中层状填充2种内容物的填充包装体的方法的流程图。图6中,虚线表示并列连续进行的工序。在该方法中,典型的情况是,使用图5中所示的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1来制造填充包装体,但也可以其它装置制造。一边供给带状膜(步骤St21),一边将带状膜成形为筒状(步骤St1),在侧缘部处重合的部分被加热熔接(步骤St2)。通过加热熔接,成为筒状的膜。由于在筒状膜的筒状的纵长方向上进行加热熔接所以称为纵向接合。在此,带状膜的材质优选为偏二氯乙烯类树脂以便加热熔接,还可以是其它的烯烃类树脂。此处带状膜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接下来,一边使形成了流路的旋转体旋转(步骤St13),一边通过该流路连接第1导入流路和喷嘴,从喷嘴把第1流动物填充到筒状膜内(步骤St3)。通过旋转体的旋转,旋转体的流路可连接第2导入流路和喷嘴时,第2流动物被填充到筒状膜内(步骤St4)。因而,第1流动物和第2流动物被层状地填充。另外,连接第3导入流路和喷嘴以填充第3流动物,第4、第5……以此类推。
当流动物被填充到筒状膜内时,隔开规定的间隔,扁平状地挤压筒状膜,由此形成在筒状膜中不存在流动物的无物部(步骤St5)。在此,规定的间隔相当于填充包装体的长度。当形成无物部时,在无物部中以横截筒状膜的形式实施一次密封(步骤St6)。一次密封可以在一个无物部处形成二个较细的密封,还可以形成一个较粗的密封。在较细的两个密封之间或一个较粗的密封形成后,进行后述的2次密封以及切断。通过一次密封,填充了流动物的部分和无物部之间被气密地分离。
实施了一次密封的无物部(步骤St7)被较细地集束,对集束的无物部进行二次密封(步骤St8),从而使集束的状态稳定。二次密封的典型情况是在一次密封的较细的2条密封之间,在接近一次密封部位的两处实施,或是在粗的1条密封上接近两侧的两部位实施。另外,二次密封并不一定具有密封功能,可以仅是用来使集束的状态稳定的接合。实施了二次密封后,在2条二次密封之间的无物部切断筒状膜(步骤St9),由此来制造填充包装体。另外,也可以不实施集束和二次密封,可以不切断而直接连接填充包装体。
根据上述填充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可连续性工业制造填充包装体。尤其是一边使形成了流路的旋转体旋转,一边通过旋转体的流路连接第1导入流路和喷嘴,从喷嘴将第1流动物填充到筒状膜内,通过旋转体的流路连接第2导入流路和喷嘴以填充第2流动物,由此层状填充第1流动物和第2流动物,因此可工业制造按规定长度层状填充了不同内容物的填充包装体。
另外,通过旋转式切换阀切换4种内容物并进行填充,由此,如图7(a)的剖视图所示,可在一个包装体300中层状填充4种内容物301~304。内容物的种类并不限定于这些,通过增加旋转式切换阀的导入流路,可增加层数。此外,通过改变与接受流路连接的长孔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可改变层的厚度。
例如,如图7(b)的剖视图所示,可制造一边改变层厚一边交替填充2种内容物311、312的包装体310。当使用图1所示的旋转式切换阀100时,2种内容物的层各为4层,合计形成8层,2种层厚在厚层和薄层上都变得相等,但是通过改变各长孔122的圆周方向的长度,可改变层厚。或者是,使填充主要内容物的时间变长,在此期间进行填充以使强度较弱的内容物为薄层,内容物在包装体中被切断,或者是易于切断地进行填充。或者是,即使填充的内容物是1种的情况时,如前所述,接受流路的壳体侧的开口位于长孔彼此之间的壁位置,设定内容物不流动的时间,由此在填充了1种内容物的包装体中,按各个内容物的规定长度形成不存在内容物的部分,也可在包装体之中以切断内容物的方式填充。进而,填充不同种类的主要的内容物,在此期间,进行填充并使成为防止主要的内容物彼此混合的膜那样的内容物作为薄层时,在包含多个内容物的一个包装体中包装,例如,可制造一种包装体,该包装体如混合使用A液和B液的粘接剂那样,在直到使用者使用之前不混合内容物,使用时可在包装体中进行混合。
或者是,通过调节内容物不流动的时间,如图7(c)的剖视图所示,可以在形成无物部15(b)(参照图5)的部分不填充内容物321。即、对预先未填充内容物的部位322进行挤压,成为无物部15b。由于在无物部15b内并不预先填充内容物,所以在挤压之后没有残存的内容物321,可靠地进行熔接,可作成高密封性的包装体320。
或者是,如图7(d)的剖视图所示,也可连续制造内容物331~333不同的包装体336~338,在包装体336~338之间若进行切断,则可制造以内容物331~333不同的包装体336~338为一组的连续包装体330。
如上述例示可知,通过具备切换阀装置或旋转式切换阀,可制造具有多种变化的包装体,在本说明书中虽然未描述全部内容,但是要考虑更宽范围的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切换阀,包括壳体,形成旋转体形状的空间,具有向该空间开口以导入流动物的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芯部,嵌入上述空间内,具有接受流路,该接受流路绕上述旋转体形状的轴旋转,由此与上述导入流路连通,从而上述流动物流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导入流路在开口于上述空间的位置处沿着上述旋转体形状的圆周方向形成为较长的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的上述长孔包括第1圆周方向的长度的长孔、和与上述第1圆周方向的长度不同的第2圆周方向的长度的长孔。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包括作为形成有上述长孔的部分的环、和形成有上述长孔以外的导入流路的壳体主体。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芯部以恒定的旋转速度旋转。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壳体具有3个以上的上述导入流路;上述接受流路同时与2个以上的上述导入流路连通。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上述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的开口于上述空间的位置,形成在上述旋转体形状的轴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芯部旋转期间,存在上述接受流路与上述导入流路的任一个都不连通的状态。
9.一种切换阀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切换阀;使上述芯部旋转的驱动装置。
10.一种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包括纵向接合装置,使带状膜的侧缘部重合并接合,从而成形筒状膜;填充装置,经由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将流动物填充到上述筒状膜内。
11.一种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包括使带状膜的侧缘部重合并接合,从而成形筒状膜的工序;经由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换阀装置将流动物填充到上述筒状膜内的工序。
12.一种填充包装体制造方法,包括纵向密封工序,使带状膜的侧缘部重合并密封,从而成形筒状膜;填充工序,至少具有第1填充工序和第2填充工序,所述第1填充工序是将流动物填充到上述筒状膜内的填充工序,使形成有流路的旋转体旋转,经由该流路连接第1导入流路和在上述筒状膜内开口的喷嘴,将第1流动物从上述第1导入流路填充到上述筒状膜内,所述第2填充工序接着上述第1填充工序,使上述旋转体旋转,经由上述流路连接与上述第1导入流路不同的第2导入流路和上述喷嘴,将第2流动物从上述第2导入流路填充到上述筒状膜内;挤压工序,相对于填充了上述流动物的上述筒状膜,在上述筒状膜的纵长方向上扁平地形成按照规定间隔填充的流动物的无物部;密封工序,在上述无物部沿上述纵长方向具有间隔的2个位置处进行横截上述无物部的线状密封,或者在该2个位置之间进行横截上述无物部的带状密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切换阀,其结构简单,在流过规定量的流动物之后,切换流路使其它的流动物流动规定量。此外还提供一种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及方法,该填充包装体制造装置可工业制造按各包装体的规定长度填充了不同内容物的包装体。旋转式切换阀(100)包括壳体(102),形成旋转体形状的空间,具有在该空间开口以导入流动物的2个以上的导入流路(104);芯部(130),嵌入上述空间内,具有接受流路(132),该接受流路(132)绕上述旋转体的轴旋转,由此与导入流路连通,从而使上述流动物流入。
文档编号B65B9/10GK1877173SQ20061009302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日
发明者冈田克吉, 阿部利博, 樱井敏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吴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