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112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装生产线,尤其涉及在灌装生产线中用于排列灌装瓶的自动排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酒类、饮料、口服液等液体产品的灌装生产线中的灌装瓶从上线开始呈无序排列地由传送带传送至溶液灌装系统。溶液灌装系统包括用于承接从传送带输出的灌装瓶的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用于传送灌装瓶的齿盘和灌装转台,灌装转台上方为直接对灌装瓶进行灌液的灌装机。在灌装瓶从传送带通过齿盘传送至灌装转台的过程中需要使灌装瓶间隔的有序排列,早期采用人工分拣排列的方法使灌装瓶排列有序,并间隔的进入灌装转台中的每个瓶位,但劳动量大,效率低下,要想保持与灌装系统工作效率的同步,尤为不易。也有的灌装 生产线利用预设的间隔操作时间,输送每一个灌装瓶,但需要精密的控制,成本较高。多数的灌装瓶具有圆形截面,在传送带上以及随齿盘转动时容易发生晃动,尽管有些灌装瓶具有近似矩形的截面,但现有的齿盘的齿槽难以适应灌装瓶的外壁形状,导致在传送过程中常出现卡瓶、翻瓶,影响正常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能够自动间隔排列输送灌装瓶的自动排列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包括传送灌装瓶的传送带以及用于承接所述传送带输出的灌装瓶的工作平台,沿所述传送带传送灌装瓶的方向设有利用滚道分隔灌装瓶的丝杠,在所述传送带的出口设有利用齿槽承接并向灌装转台传送灌装瓶的第一齿盘,该第一齿盘通过竖直的转轴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作为优选,所述丝杠的滚道间距沿灌装瓶传送方向依次增大。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在排列时拉大灌装瓶的间距,避免出现因排列过密而造成堵塞的情况,更主要的是使灌装瓶的间距符合第一齿盘上相邻齿槽的间距。所述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传送带的一侧,且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丝杠的电机。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齿盘的盘齿向第一齿盘的旋转方向倾斜。当灌装瓶进入到第一齿盘的齿槽时,灌装瓶的运动方向与第一齿盘的转动方向会有一个夹角。而盘齿倾斜的角度正好与这个夹角相应,便于灌装瓶顺利地划入齿槽。作为优选,所述的灌装瓶具有矩形的横截面,所述第一齿盘的盘齿带有与灌装瓶至少一个侧壁相贴合的齿面。这样的结构设置,使灌装瓶划入齿槽后贴住齿面,随第一齿盘转动时不容易滑离齿槽。[0011]所述第一齿盘的盘齿的数量并没有严格要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齿盘的盘齿为绕第一齿盘圆周均匀分布的24个。盘齿的数量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灌装机的运行速度及第一齿盘的盘面大小与灌装瓶侧壁面积之间的比例关系设定。所述第一齿盘携带灌装瓶的一侧设有防止灌装瓶脱离齿槽第一挡料台。设置挡料台,消除了灌装瓶因意外而脱离第一齿盘的可能。本实用新型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能够快速、自动的把灌装瓶排列输送到灌装系统,减少了灌装瓶之后的因挤压碰撞出现的磨损,减少了浪费;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加工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包括用于传送灌装瓶2的传送带I以及用于承接传送带输出的灌装瓶2的工作平台,沿传送带传送灌装瓶2的方向设有利用滚道分隔灌装瓶2的丝杠3,在传送带I的出口设有利用齿槽承接并向灌装转台6传送灌装瓶2的第一齿盘5,该第一齿盘5通过竖直的转轴安装在工作平台上。传送带I由电机驱动沿水平方向带动灌装瓶2向工作平台运动,第一齿盘5由设在工作平台上的转轴带动旋转,第一齿盘5盘底面到工作平台的距比灌装瓶2的高度要小。第一齿盘5与灌装瓶2之间最佳的高度设置为灌装瓶2的瓶口与第一齿盘5盘面相齐或比第一齿盘5盘面略高。这样灌装瓶2被第一齿盘5传送的过程中不容易移位或侧翻。第一齿盘5的齿槽与传送带的出口相接,第一齿盘5与传送带要同向运动,这样能够使灌装瓶2顺利的进入第一齿盘5的齿槽。丝杠3的滚道间距沿灌装瓶2传送方向依次增大。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在排列时拉大灌装瓶2的间距,避免出现因排列过密而造成堵塞的情况。丝杠3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传送带的一侧,且设有用于驱动丝杠3的电机。第一齿盘5的盘齿51向第一齿盘5的旋转方向倾斜。当灌装瓶2进入到第一齿盘5的齿槽时,灌装瓶2的运动方向与第一齿盘5的转动方向会有一个夹角。而盘齿51倾斜的角度正好与这个夹角相应,便于灌装瓶2顺利地划入齿槽。灌装瓶2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第一齿盘5的盘齿51带有与灌装瓶2至少一个侧壁相贴合的齿面。这样的结构设置,使灌装瓶2划入齿槽后贴住齿面,随第一齿盘5转动时不容易滑离齿槽。第一齿盘5的盘齿51为绕第一齿盘5圆周均勻分布的24个,第一齿盘5携带灌装瓶2的一侧设有防止灌装瓶2脱离齿槽第一挡料台4,第一挡料台4带有与第一齿盘5齿顶圆相应的内弧面,内弧面与齿槽内的灌装瓶2相对。设置第一挡料台4,消除了灌装瓶2因意外而脱离第一齿盘5的可能,同理灌装转台6的周边设有第二挡料台41。本实用新型自动排列装置使用时通过丝杠的转动使灌装瓶之间逐渐相互隔离并依次进入第一齿盘侧齿槽,通过第一齿盘将灌装瓶逐个转送 至灌装转台,再利用灌装转台上方的灌装机完成灌装。
权利要求1.一种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包括传送灌装瓶的传送带以及用于承接所述传送带输出的灌装瓶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传送带传送灌装瓶的方向设有利用滚道分隔灌装瓶的丝杠,在所述传送带的出口设有利用齿槽承接并向灌装转台传送灌装瓶的第一齿盘,该第一齿盘通过竖直的转轴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的滚道间距沿灌装瓶传送方向依次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在传送带的一侧,且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丝杠的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的盘齿向第一齿盘的旋转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装瓶具有矩形的横截面,所述第一齿盘的盘齿带有与灌装瓶至少一个侧壁相贴合的齿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的盘齿为绕第一齿盘圆周均匀分布的24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携带灌装瓶的一侧设有防止灌装瓶脱离齿槽的第一挡料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体灌装生产线中药瓶的自动排列装置,包括传送灌装瓶的传送带以及用于承接所述传送带输出的灌装瓶的工作平台,沿所述传送带传送灌装瓶的方向设有利用滚道分隔灌装瓶的丝杠,在所述传送带的出口设有利用齿槽承接并向灌装转台传送灌装瓶的第一齿盘,该第一齿盘通过竖直的转轴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本实用新型自动排列装置能够快速、自动的把灌装瓶排列输送到灌装系统,减少了灌装瓶之后的因挤压碰撞出现的磨损,减少了浪费;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加工成本。
文档编号B65G47/84GK202519013SQ20122012115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方志平, 李杭建, 盛秉铨 申请人: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