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箱及其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933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折叠箱及其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箱及其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折叠集装箱,尤其是一些用于运输大巴、重卡以及其它工程机械的折叠集装箱,其一般都包括有一底架以及可折叠的两端墙,所述端墙一般是通过由两个固定销构成的销组与底架可折叠地连接。并且,所述两端墙可以向内折叠也可以向外折叠,而折叠时需要将两个固定销中的一个打出,以便于所述端墙以另一个固定销为转动轴向内或向外折叠。但是,在打出固定销的过程中,若是不注意将两个固定销同时打出,则会容易造成端墙的垮塌,从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集装箱及其安全装置,利用该安全装置可以使折叠集装箱的端墙与底架连接的销组中的两个销中始终有一个销处于锁紧位置,保证了端墙不会失稳,从而保证了运输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箱的安全装置,所述折叠箱至少包括一底架以及两端墙,其特点在于,所述两端墙通过销组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底架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架的每一端上具有两组所述销组,每组销组包括平行设置且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第一销和第二销,在位于所述底架的每一端上的两组销组中的至少一组销组的一侧对应设置有一所述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至少包括压杆,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上,且所述压杆的两端中始终有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销组的第一销和第二销二者其中之一的一端,使之始终处于锁紧位置锁紧所述端墙与所述底架。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杆在第一位置时,其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销组中的第一销的一端,且该第一销的另一端是穿过所述端墙并与所述底架锁紧连接,而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则是远离于对应的所述销组中的第二销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销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墙脱离连接;所述压杆在第二位置时,其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销组中的第二销的一端,且该第二销的另一端是穿过所述端墙并与所述底架锁紧连接,而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则是远离于对应的所述销组中的第一销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销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墙脱离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杆为一 L型板,其包括一水平部分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部分。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杆通过螺栓与一支架活动安装,而该支架与所述底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压杆与所述底架成一斜角安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了一种折叠箱,至少包括一底架以及两端墙,其特点在于,所述两端墙通过销组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底架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架的每一端上具有两组所述销组,每组销组包括平行设置且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第一销和第二销,在位于所述底架的每一端上的两组销组中的至少一组销组的一侧对应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安全装置。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架的四个角部各形成有一安装空间,每一所述端墙的底部在对应于所述底架的所述角部的位置形成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并通过所述销组将所述端墙与所述底架可折叠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空间邻近所述销组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板,而所述销组中的第一销和第二销均是通过一安装座及所述限位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底架上,且所述第一销和第二销上均至少具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架上还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销组中的第一销和第二销通过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限位板活动安装,所述安全装置的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销和第二销上还具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安全装置,可以使每个端墙与底架连接的销组的两个销中至少有一个始终保持在锁紧状态,从而保证了端墙不会失稳,保证了运输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端墙与底架之间的连接结构及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安全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使第一销处于锁紧位置而第二销被打出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2中的安全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使第二销处于锁紧位置而第一销被打出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揭露的一种折叠箱100,至少包括有一底架10及两个端墙20、30。所述两端墙20、30通过销组40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底架10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架10的每一端上具有两组所述销组40,每组销组40包括平行设置且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的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所述两端墙20、30通过所述销组40,可以向内折叠或向外折叠,其中,向内折叠后的端墙20’、30’,如图I所示,是位于所述底架10上,向外折叠后的端墙20 ”、30 ”是位于地面上。在本实用新型中,特别的是,在位于所述底架10的每一端上的两组销组40中的至少一组销组40的一侧对应设置有一安全装置50。利用该安全装置50,可以使销组40中的第一销41、第二销42中始终有一个销处于锁紧位置,保证了端墙不会失稳,从而保证了运输安全。下面以端墙30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端墙30与底架10的连接结构。如图2所示,在所述底架10 —端的两个角部上各形成有一安装空间103,所述端墙30的底部在对应于所述底架10的所述角部的位置形成有两个连接端31,所述两个连接端31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103内,并分别通过销组40a、40b将所述端墙30与所述底架10可折叠地连接。在图2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安装空间103邻近所述销组40a、40b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板36,而所述销组40a、40b中的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均是通过一安装座45及所述限位板36活动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且所述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上均至少具有第一挡板46,所述第一挡板46位于所述安装座45与所述限位板36之间。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所述底架10上还设置有一安装板37,所述安装板37与所述限位板36相对设置,且所述安装座45位于所述安装板37与所述限位板36之间。所述销组40a、40b中的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通过所述安装板37、所述安装座45以及所述限位板36活动安装。所述销组40a、40b中的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在端墙30处于组立状态时均处于锁紧位置,如图2所示,即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的一端均穿过所述端墙30的连接端31,将端墙30与所述底架10锁紧连接在一起。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上还可具有第二挡板47,所述第二挡板47位于所述安装座45与所述安装板37之间。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安全装置50是对应设置在销组40a的一侧,但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销组40a、40b的一侧分别设置安全装置50。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安全装置50至少包括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10上的压杆52,通过旋转所述压杆52可以使得所述压杆52的两端中始终有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销组40a的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 二者其中之一的一端,使之始终处于锁紧位置锁紧所述端墙30与所述底架10。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压杆52例如可为一 L型板,其包括一水平部分521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部分522。较佳地,所述压杆52是通过螺栓54与一支架51活动安装,而该支架51与所述底架10固定连接,例如,该支架51可通过螺丝53固定安装在该安装板37上,也可以直接焊接固定在该安装板37上。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销组40a的第一销41和第二销42所构成的平面例如与所述底架10成一斜角,且第一销41较靠近于箱内设置,而第二销42较靠近于箱外设置并相对于该第一销41位于较下方的位置。相应地,所述压杆52与所述底架10也成一斜角安装。通过调节螺栓54,即可使所述压杆52旋转并分别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如图3所示,示出了压杆52处于第一位置时的状态。当端墙30需向内折叠时,此时所述压杆52被旋转至第一位置,且所述压杆52的一端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销组40a中的第一销41的一端,而该第一销41的另一端是穿过所述端墙30并与所述底架10锁紧连接;所述压杆52的另一端则是远离于对应的销组40a中的第二销42的一端,这样可以将所述第二销42打出,也即,所述第二销42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墙30脱离连接。当端墙30对应的两个销组40a、40b中的第二销42均被打出后,端墙30即可以第一销41为轴向内折叠在底架10上。这样,利用所述安全装置,可以使得销组40a中的第一销41始终处于锁紧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因误将销组的两个销都打出而导致端墙30与底架10失去连接而垮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如图4所示,则示出了压杆52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状态。当端墙30需向外折叠时,此时所述压杆52被旋转至第二位置,且所述压杆52的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销组40a中的第二销42的一端,而该第二销42的另一端是穿过所述端墙30并与所述底架10锁紧 连接;所述压杆52的另一端则是远离于对应的销组40a中的第一销41的一端,这样可以将所述第一销41打出,也即,且所述第一销41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墙30脱离连接。当端墙30对应的两个销组40a、40b中的第一销41均被打出后,端墙30即可以第二销42为轴向外折叠在地面上。这样,利用所述安全装置,可以使得销组40a中的第二销42始终处于锁紧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因误将销组中的两个销都打出而导致端墙30与底架10失去连接而垮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安全装置,可以使每个端墙20、30与底架10连接的销组40的两个销中至少有一个始终保持在锁紧状态,从而保证了端墙不会失稳,保证了运输安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安全装置可以用钢材制造,也可以用其它材料制造。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箱的安全装置,所述折叠箱至少包括一底架以及两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墙通过销组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底架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架的每一端上具有两组所述销组,每组销组包括平行设置且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第一销和第二销,在位于所述底架的每一端上的两组销组中的至少一组销组的一侧对应设置有一所述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至少包括 压杆,可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底架上,且所述压杆的两端中始终有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销组的第一销和第二销二者其中之一的一端,使之始终处于锁紧位置锁紧所述端墙与所述底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箱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在第一位置时,其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销组中的第一销的一端,且该第一销的另一端是穿过所述端墙并与所述底架锁紧连接,而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则是远离于对应的所述销组中的第二销的一端,且所述第二销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墙脱离连接;所述压杆在第二位置时,其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所述销组中的第二销的一端,且该第二销的另一端是穿过所述端墙并与所述底架锁紧连接,而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则是远离于对应的所述销组中的第一销的一端,且所述第一销的另一端与所述端墙脱离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箱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为一L型板,其包括一水平部分和与之垂直的竖直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箱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通过螺栓与一支架活动安装,而该支架与所述底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箱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与所述底架成一斜角安装。
6.一种折叠箱,至少包括一底架以及两端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墙通过销组可折叠地连接在所述底架相对的两端,所述底架的每一端上具有两组所述销组,每组销组包括平行设置且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架上的第一销和第二销,在位于所述底架的每一端上的两组销组中的至少一组销组的一侧对应设置有如权利要求广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安全>j-U ρ α装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的四个角部各形成有一安装空间,每一所述端墙的底部在对应于所述底架的所述角部的位置形成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并通过所述销组将所述端墙与所述底架可折叠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空间邻近所述销组的一侧上设置有限位板,而所述销组中的第一销和第二销均是通过一安装座及所述限位板活动安装在所述底架上,且所述第一销和第二销上均至少具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限位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上还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限位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销组中的第一销和第二销通过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限位板活动安装,所述安全装置的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和第二销上还具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安装板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折叠箱及其安全装置,所述折叠箱至少包括一底架以及两端墙,两端墙通过销组可折叠地连接在底架相对的两端,底架的每一端上具有两组所述销组,每组销组包括平行设置且可移动地安装在底架上的第一销和第二销,在位于底架的每一端上的两组销组中的至少一组销组的一侧对应设置有一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至少包括压杆,可活动地连接在底架上,且压杆的两端中始终有一端靠近或抵接于对应的销组的第一销和第二销二者其中之一的一端,使之始终处于锁紧位置锁紧端墙与底架。在所述安全装置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销和第二销始终有一个处于锁紧状态,保证了端墙不会失稳,保证了运输安全。
文档编号B65D88/52GK202765618SQ20122028711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
发明者周远大, 程宏达, 丘春有, 潘程宁 申请人:深圳南方中集物流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